当前位置:轶方文库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1+X”法的困惑和对策研究

时间:2023-11-11 13:15:02 来源:网友投稿

苟三丰

摘 要:群文阅读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全新模式,会以选择特定的文章为前提,围绕一个或多个问题共同构建阅读方式,解决问题,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桎梏,让阅读更加有趣,提高了学生们的阅读参与度,强化了学生的阅读意识,对于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阅读教学也有极强的实用性。随着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盛行,更为细致的、基于不同方向或角度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方法被提出,例如“统整”法、“迁移巩固”法、“冲突”法、“1+X”法等。本文从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1+X”法的现状和价值,并提出可行的策略,以期推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1+X”法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9.004

优质的阅读对于小学生而言,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并强化知识的积累,提升语文综合素养。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的各学科综合发展和提升学习自信等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因此,深入探讨农村群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引进极富实践性的“1+X”群文阅读教学法,应该是当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当务之急。另外,现阶段的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在强调字词语句的教法,而忽视了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提升,这让农村小学生的文本阅读量、阅读视野、逻辑思维、文化积累等都呈现出不足的态势,这也是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亟须创新教学模式,落实“1+X”群文阅读教学法的现实原因。

一、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农村小学生群文阅读的现状

一方面,受农村经济落后、学习环境差、学习条件简陋等影响,农村小学生阅读基础较为薄弱。此外,农村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教育观念转变不彻底,对学生阅读学习的支持不足,无法为学生创造积极的阅读环境。而且农村很多家庭整体经济条件有限,无法为学生提供纸质阅读以外的网络或电子阅读,导致学生无法通过多渠道阅读到各种题材或类型的作品。除此之外,部分农村学校的新课改实施仍停留在表面或形式上,不重视学生阅读教学以及群文阅读等现代化阅读教学理念,加之学校基础设施和硬件设施欠缺,没有建立相应的阅读室和图书馆等配套设施,因而无法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提供保障。

(二)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常规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为提升学生的阅读基础和考试能力,通常选用压缩式的阅读教学,降低了阅读难度,过度关注考试内容与解题技巧,从而忽视了让学生自己去深入理解阅读内容,导致学生阅读综合实力得不到提升。另外,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匮乏,优质语文教师欠缺,这就导致教师工作量增加,使得一些教师无暇去落实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故而,农村小学实施群文阅读难度较大,于语文教师亦是挑战,导致很难形成有效的群文阅读教学制度。

故而,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整体的资源较为有限,要落实群文阅读教学,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以教材为切入点,以单元为“1+X”实践的前提,在单元内进行选文、教学。当然,为了进一步提升群文阅读教学的效能,教师还可以通过课题项目筹资、阅读资源互换、家—校—社合作的形式,丰富和整合阅读教学资源,以此来推动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此外,教师观念的转变也极为重要,教师应尽可能参与教学培训,以教师参与为主导,家庭参与为辅助,实现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为推动农村教育改革出力。

二、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1+X”的界定

群文阅读教学中的“1+X”法是以群文阅读为基础,具体细化延伸的教学方法。其中,“1”可理解为某一篇特选篇目,亦可理解为某篇目中突出的作者情感、文章主旨等特征,还可理解为同一主题或类型的多个篇目。“X”指的是基于“1”内涵中的具体特点,与之相匹配的课外文章。例如,“1”的特点为颂扬历史人物或英雄楷模,“X”指的就是颂扬历史人物或英雄楷模的多个课外篇目。基于群文阅读教学的“1+X”法,既可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让学生在教材篇目外获得更多的选择,便于学生以自我兴趣爱好为前提,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阅读需求,也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实效性,让学生的阅读素养真正得到提升。而这恰恰是“群文阅读1+X”的目的与价值所在。

三、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1+X”的策略

(一)基于教材,构建“1+X”阅读选文

群文阅读教学中的“1+X”法,应是以教材为主线和依托的群文阅读教学方法。众所周知,教材是落实每项课程教学的基础资源,教材的篇目均为教育界、学术界诸位专家、学者及一线优秀教师合力遴选,参选篇目皆为经典之作。统编版教材以“人文话题”和“语文要素”来组织教材编写。而基于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的“1+X”法群文阅读教学,也各有独特和典型之处。其中的“1”皆是群文阅读的标杆,以“1”为核心往往能够派生出多种主题、视角和类型的阅读教学系列篇目或内容;
而系列性的群文阅读教学篇目也可反作用于“1”,让学生加深对“1”的理解,便于学生自主探寻这种“1+X”的方法,深入解读“1”和“X”。

1.通過“人文话题”,构建“1+X”阅读选文

以统编版教材为例,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以每一单元作为独立的“人文话题”。而同一人文话题,基于不同学生、不同视角、不同立场解读,收获亦有所不同。所以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借助不同篇目进行人文话题阐述,学生们就可由浅入深地去解读话题,而不用教师逐词逐句地进行解读,甚至学生们从不同方面对这一话题就可以产生多元解读。而多元解读,势必会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完善,这就达到了“1+X”阅读选文的作用。

比如,以“舐犊情深”为单元人文话题的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亲情”作为“1”,让学生围绕“亲情”去仔细体悟父母之爱,解读父母之爱的不同,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明白父母之爱的无私、深沉和坚毅。在此基础上引入“X”的理念,让学生以个人喜欢的视角选择关于“亲情”的课外读物进行拓展阅读,如《妈妈的手》《藏羚羊的跪拜》《父爱如春》《没了手的爸爸》《我的母亲》等。

2.通过“语文要素”,构建“1+X”阅读选文

语文要素指的是学生语文的学习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技巧方法、学习习惯和语文素養,具体来讲包括学生的听、说、读、写、编、译、示等。语文要素是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与亮点,教师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凸显这一特色和亮点,并且在日常教学中将其尽量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通常而言,单一的教材篇目凸显的语文要素也是较为单一的,甚至整个单元的文章所强调的语文要素也是较少且集中的,不会超过两个,因此每一个语文要素的存在,都强调阅读教学的针对性。例如,有的篇目或单元,语文要素强调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篇目或单元的内容就更偏向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比如,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单元篇目的语文要素旨在要求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强调学生了解说明性文章的内容、结构等,希望学生全面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基于此,本单元及单元内篇目阅读教学中的“1”就指的是语文要素之一的技巧方法。基于“1”所衍生出的“X”,就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和撰写说明文的相关课文、书籍、美篇等。其中,《松鼠》这一篇目采用了举例子、相比较、打比方等方法来介绍小松鼠,让学生了解小松鼠的习性和外形特征等,语言活泼生动。

(二)基于方法,实施“1+X”阅读教学

基于小学语文教材落实群文阅读的“1+X”法的前提是群文阅读内容,而“1+X”法则是基于“1+X”采取的方法,是一种过程性的教学创新与实践。通常来讲,“1+X”群文阅读应是基于一定结构的整体性教学,而非是对篇目进行孤立的教学。基于此,落实群文阅读的“1+X”法时,教师应该从整体性教学入手,对同一单元或主题下的篇目进行不同层级的划分。此时,“1”指的是同一单元或主题下教学篇目中的核心文章,“X”则有了双重含义,一是指这一单元或主题的精度或核心文章外的其他阅读篇目,二是指基于这一单元或主题的精度或核心文章所外延的其他若干相关阅读篇目。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先将“1”和“X”分置,让学生明确学习篇目的主次后,再进行教学整合,即可达到“1+X”的目的。

1.比较式阅读,实施“1+X”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的“1+X”法的实施通常以单元或主题为整体,如果仅是强调“人文话题”或“语文要素”,则极为单调,也无法高效地将所有单元或主题内的阅读内容尽数挖掘。基于此,单元或主题的横向或综合比较,成为进行“1+X”法的有效策略。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单元或主题内篇目的学习时,无须过分设计问题或强调目标,只需将“1”和“X”置于一处,让学生从不同的篇目中探寻内容、方法、主旨、情感等方面的不同,就可引导学生深度发现和感悟,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实现知识的积累。当然,既是比较,就有同有异,除了挖掘各篇目的相同之处,学生也需有意识地挖掘篇目的不同之处。

比如,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人文话题是“民间故事”,其中的篇目包括《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等。其中“1”指的是《牛郎织女》,“X”则指的是《牛郎织女》以外的其他单元内的篇目或外延篇目。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学习,挖掘这些篇目主旨的不同,让学生在以爱情为主线的民间故事中,感受别样的、游离于艺术之外的现实生活,让学生通过不一样的文章,感受同样的美好,感受人们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

2.整合式阅读,实施“1+X”阅读教学

实施群文阅读教学,除了单元内篇目比较,基于篇目整合也能达到“1+X”教学的目的。整合式阅读,有助于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进而形成互文回环式的阅读学习。具体来讲,要求教师教学某一篇目时,引导学生从其他不同视角联系更多相关篇目,将“1”和“X”整合起来,打破传统的整合形式,将阅读篇目更具结构性、连贯性、体系性和完整性地整合起来,而非碎片化或拼装化的整合阅读。

以“走进鲁迅”为人文话题的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篇目为例,教师就可以通过整合式阅读进行。以《少年闰土》为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故乡》《呐喊》《少年闰土》联系起来,组成以《少年闰土》为“1”,《故乡》和《呐喊》为“X”的“1+X”法,让学生以《故乡》的背景深入解读《少年闰土》,再由《少年闰土》去进一步学习《呐喊》,让学生学会连贯地、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三)合理选择文章,遵循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当然,小学阶段的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还是应该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确保学生语言输入有效提升,促进学生语言输出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此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一方面,增加外延阅读篇目的选择时,应以学生现有知识和经验积累作为前提,再确定所选篇目的难度标准,要达到当前阶段学生能够适应的水平。另一方面,基础的字、词、句、写等方面的教学也应该加以重视,不能舍本逐末。只有把基础知识夯实了,学生们才能顺利完成各项阅读任务,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境和情感表达,才能够在学习中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此外,在外延阅读篇目选择时,应遵循学生的趣味性原则,尽可能选用符合当前学生需求的篇目进行阅读,例如偏现代文学的、符合当前认知的、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的内容,应选适应而非选经典,避免学生过早接触晦涩难懂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总而言之,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基础、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和教师实践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基于此,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和环境中,打造好群文阅读教学体系,实现“1+X”的有效应用,以此推动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的发展,成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亟须重视和关注的重要课题。故而,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既要致力于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更多充分的阅读空间和时间,还应该引导学生基于现有学习资源进行揣摩、感悟和理解,深度了解群文密码,以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群文阅读不仅指的是“量”的积累,也要求“质”的飞跃。因此,需要教师拥有教育的大格局,创新教育视角,应用大语文的理念,解读群文模式,进而实现有效课堂的合理构建。

参考文献:

[1] 吴丽霞《依托“1+X”群文阅读 绽放国学之魅力——基于统编课本的中国古诗群文阅读教学探索》,《作家天地》2022年第12期。

[2] 卢永红《“1+X”群文阅读与语文素养培养的融合教学策略——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学园》2022年第7期。

[3] 李静《“1+X”群文阅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学园》2022年第3期。

[4] 汪慧珍《作为古代诗歌解题策略的“1+X”诗歌群文阅读——以2018—2021年高考真题为例》,《教学考试》2022年第1期。

[5] 周锋《小学语文“1+X”群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究》,《山西教育(教学)》2021年第12期。

[6] 牙小丹《“1+X”阅读模式在“小群文阅读”中的应用——以〈荆轲刺秦王〉阅读教学为例》,《中学语文》2021年第36期。

[7] 周芳《依托“快乐阅读吧”,让“1+X”群文阅读在城乡结合学校落地开花——浅谈统编教材低年段“快乐阅读吧”的教学策略》,《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七)》2021年。

[8] 任国珠《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低段“1+X”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新课程》2021年第48期。

猜你喜欢篇目群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少男少女·教育管理(2022年3期)2022-05-12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本刊近五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2期)2019-03-14群文活动大众文艺(2018年19期)2018-10-19本刊2013-2017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6期)2018-10-17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公民与法治(2016年24期)2016-05-17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推荐访问:小学语文 困惑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