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轶方文库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全媒体时代电视专题片的叙事与审美——以八集电视专题片《摆脱贫困》为例

时间:2023-11-15 17:40:03 来源:网友投稿

□石良豫

电视专题片是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单纯的新闻节目,它以某一特定主题为核心,运用现在时或过去时,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加以集中深入报道或探讨,是一种介于艺术创作和新闻报道之间的电视节目形态,创作者采用多种艺术手段阐述观点,既具备新闻真实性又具有艺术审美属性。[1]长期以来,电视专题片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满足人民群众的电视文化需求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巡视利剑》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以巡视作为治党利剑,查处一个个重大案件,集中展示巡视工作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既是对广大干部的警示,又是对广大群众的鼓舞。《将改革进行到底》全景式梳理总结全面深化改革,生动讲述人民群众身边的改革故事,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权威性和理论深度。此外,还有《永远在路上》《大国外交》等,主题深刻、制作精良,披露大量历史细节,震撼人心,广受好评。

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媒介传播进入全媒体时代,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呈现出万物互联、万物皆屏、万物皆媒的趋势,中短视频越来越受到观众的青睐,给电视专题片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但是,在阐释思想、传播理念、全景式记录与呈现等方面,电视专题片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聚焦全媒体时代电视专题片创作的守正创新,并以八集专题片《摆脱贫困》为例,探析全媒体语境下电视专题片的叙事与审美,以期为重大主题电视专题片的创新探索提供借鉴。

任何内容都需要通过传播和接受实现其价值,内容创作需要适应受众变化和传播方式的变革。在全媒体时代,万物皆媒,新媒体频出,受众主体、传播方式的改变导致媒体格局、舆论生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截至2022 年6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9.5 个小时。[2]年轻群体也成为新媒体信息接收和传播的主力,他们与互联网天然共生,成为互联网舆论的主要贡献者。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与传统传播不同,全媒体时代的传播呈现出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特点,分众化、差异化、碎片化特征明显。人们通过互联网阅读和娱乐,获得与以往相比数量更大而内容趋向分散的信息,信息泛滥与权威消解相伴而来。同时,人们的观看习惯也产生改变,除评论、弹幕等伴随性观看需求外,短视频等适应碎片化时间观看的节目形态也备受欢迎。各种内容都尽其可能转化为短视频呈现,如新闻直接转化为短视频,电视剧被浓缩成1.5 倍速的短视频,综艺节目被挑选出爆点制作成短视频,甚至纪录片也被拆分为若干关键词的短视频进行传播。[3]安心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每集几十分钟的电视专题片,成为并不常见的景象。这一切,无疑给电视专题片的创作和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新形势,从叙事、审美等方面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摆脱贫困》是由中宣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的电视专题片,先后在央视和多家卫视黄金时段播出,以生动鲜活的典型案例为载体,写人写事、述情说理,用心用情用功记录百姓摆脱贫困前后的生活图景,全景式描绘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受到全国观众的广泛关注,取得良好收视效果。该片一方面深刻阐释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人民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致力于让脱贫攻坚的生活之美升华为艺术之美,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观众在审美的愉悦中感悟理论的真谛和真理的力量,从而引发广大观众思想和情感的共鸣。可以说,这部专题片为全媒体语境下电视专题片的守正创新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其鲜明的叙事风格和审美特征值得探究。

叙事:主题鲜明,视角独特,讲述生动。脱贫攻坚作为一项政策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和复杂性,更需要进行通俗易懂的解读和表达,实现“理与事与情立体呈现、和谐交融”。[4]《摆脱贫困》的选题聚焦脱贫攻坚,表现的既是党的政治理论方针政策及其实践,又是重大的历史性事件;
反映的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的历史性壮举,也是为世界减贫进程贡献的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鲜明而宏大的主题、丰富而庞杂的素材,更需要宏大全面的视角和清晰严谨的叙事结构来编织展现。这不仅需要从全局着眼记录事实、从理论高度评析阐发,还要与电视元素充分融合,对事实和理论予以功能性呈现,从而更加生动形象地将党领导人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伟业表现出来,产生思辨效果,进一步引发观众的思考与共鸣。

《摆脱贫困》采用了与题材相适配的板块式结构,从历史和世界纵横两个维度,全景式观照主题。该片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通过“庄严承诺”“精准施策”“使命在肩”“合力攻坚”“咬定青山”“家国情怀”“命运与共”“再启新程”等8 个叙事单元,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全景式呈现党领导脱贫攻坚历程中的重要事件、独创性政策和全党全社会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的生动场景,浓墨重彩地书写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投身火热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壮美史诗。例如,《庄严承诺》一集用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与必胜的决心信念;
《使命在肩》一集诠释了广大党员干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投身基层一线,狠抓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火热场景;
《咬定青山》一集凸显政治定力,用大量笔墨讲述“三区三州”贫困群众在党中央带领下实现“一步千年”的历史跨越;
《命运与共》一集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彰显中国脱贫智慧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同摆脱贫困的国际视野和共享理念。每集都选取脱贫攻坚这一史诗性壮举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叙述,以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精神贯穿始终,以画面思维为主,辅之以解说词的过渡承接以及对作品内涵的深入挖掘,使各集之间过渡自然,整体上贯通一致。同时,作品站在历史发展和全球视野的高度和广度,在梳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全方位展示与对比中,更好地反映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共同理想和时代命题,折射出脱贫道路上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立论更为扎实、论证更为有力,从而产生振奋人心、令人信服的思辨力量。

审美:人物群像,细节呈现,精美画面。《摆脱贫困》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意味。首先,运用群像叙事手法和故事化表达技巧,将镜头对准扶贫干部、脱贫群众在扶贫与脱贫路上的艰苦、喜悦的点点滴滴,给众多的普通人物画像,或讲述当地干部因地制宜、辩“症”施策、对症下药的奋斗故事,或反映脱贫群众获得帮扶、自强不息、立志脱贫的成长经历,以小见大折射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真实立体地描画出脱贫路上的鲜活人物与生动图景,力求以小切口反映大背景、以小故事讲述大格局,努力将理论政策进行大众化、通俗化、电视化表达。例如,在《家国情怀》一集中,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朱有勇院士先后14 次带队前往云南澜沧的云山村实地调研,从那时起这个小山村设立了中国最边远的院士工作站;
还讲述了管延萍、邓迎香等人的家国情怀,向一个个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绝不向贫困低头的“闪亮名字”致敬。在《再启新程》一集中,残疾妇女李耀梅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和村里的贫困户成立合作社开始规模化生产;
贵州望谟县桑郎村的绣娘们依靠精准扶贫“锦绣计划”,将脱贫攻坚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让民族绣品走出村寨惊艳世界。这些鲜活生动的人物故事,感人至深,让人过目难忘。

《摆脱贫困》发挥电视艺术表达优势,充分运用电视画面对细节进行呈现,增强了画面的美感。能够留给观众深刻印象的,往往是作品中的一些细节,可能是一个无声的动作,也可能是一个转瞬即逝的表情甚至某个环境等。例如,《精准施策》一集中,电视镜头聚焦供水充足的安徽六安黄冲村实施稻田套养小龙虾项目,聚焦干旱少雨却日照充足的张北县德胜村光伏扶贫电站建设,聚焦贫瘠高原的西藏墨脱县完成异地扶贫搬迁。在电视画面里,刚接触项目心有疑虑的群众反复握紧又松开的粗糙双手、墨脱中学学生在放假回家路上碎石滚落的山路、扶贫干部面对问题和责难时依然耐心讲解的真诚又略显疲惫的面容。这些画面细节的呈现,使作品更加有血有肉,自然引发观众对精准扶贫理论的思考以及对其成效的信服,引导观众崇尚英雄、致敬平凡、讴歌奉献者,形成了鲜明的价值导向,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电视专题片《摆脱贫困》的成功经验给全媒体语境下电视专题片的破局以有益启发。电视专题片应从独特属性出发,充分发挥自身特色,选准选题,提高叙事策略性,以特色鲜明的视听体验带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心灵的涤荡,从而助推主流价值传的更开、更广、更深入。

全媒体语境下电视专题片的叙事策略。在全媒体时代,电视专题片依然有其难以替代的独特价值。电视专题片具有极强的纪实性,为人们提供广泛思考和认识世界的途径,在个人、家庭与国家、社会之间搭建起思想的桥梁,具有历史的、文化的和社会的价值。

制定科学精准的电视专题片叙事策略是电视纪录片成功的第一步。电视专题片的叙事结构,一般由题材、主题、细节、情节设置组成,题材是基础,主题是灵魂,细节是血肉,情节设置是核心。题材作为电视专题片的基础,决定了作品的内容讲述,也决定专题片的主题和思想内涵。主题是透过题材所揭示出来的思想内涵,是创作者主观情思与题材本身的客观意义契合而生发出来的具有某种社会意义的思想。细节是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变化的展示,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构成人物性格、推动事件发展、描述社会情境的最小单位。情节则是叙事作品中矛盾冲突的发展演变过程,通过设置情节,使电视专题片更加故事化。[5]

全媒体背景对电视专题片的创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叙事策略应更加注重“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一是将大道理化为好故事,大主题变为小场景,切忌空洞说教,从理论到理论;
二是打破时空局限,深挖细节呈现,让内容更贴合实际,让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坐得住、看得进、听得懂;
三是创新运用网络形态和语态,增强互动性和亲近感,提高在场感现场感,尤其是要拉近与年轻观众的距离,使电视专题片吸引更广泛的受众。

全媒体语境下电视专题片的审美策略。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就是说,美的内在东西即内容就是理念;
美的外在形式就是感性的表现形式,是直接呈现于人的感觉的外在形状;
只有理性与感性达到和谐统一,才能体现出真正的美。电视专题片作为大众化的通俗视听艺术,在全媒体语境下,其审美表达应更加注重内容与形式、真实性和艺术性的有机平衡。一是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专题片的审美表达要以内容展现更鲜活、更能打动观众为基础,而非一味追求排场宏大、舞美奢华的表现场景。二是艺术性要以真实性为前提。艺术性是建立在真实性基础之上的审美属性,只有保证事件真实、情景真实、情感真实,艺术展现才有其生命力。三是真实性要借助艺术性得以表现。以理性阐述理论或许更为深刻,但其单调枯燥无疑是可视性的“杀手”,会极大影响作品的传播力。电视专题片在描摹事实、阐述理论时更需要展示美,可以充分运用电视手法,将抽象的理念通过画面、声音等感性形式、感性手段呈现出来,将文学元素与电视元素相结合。例如,将文学解说词与电视画面、同期声、音乐音响进行配合、切换、相互补充,恰当运用蒙太奇,在古往今来间实现自由的时空跨越,既阐述理论,又表达丰富而多层次的情感,对受众形成视觉、心理和情感的冲击,以其审美功能实现“润物细无声”“点滴在心头”的传播效果。

全媒体时代既给电视专题片的创作带来挑战也提供了机遇,电视专题片《摆脱贫困》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摆脱贫困》的成功表明,只要顺应全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守正创新,将真实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思辨与审美汇聚统一,宏大主题与微末细节都可以为受众带来震撼与触动,用娓娓道来的平实话语讲述感人的中国故事,共同感受真诚炽热的情怀所阐释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在这样情与理的交融中吸引观众、感动观众,提升有效传播的到达率,收获良好的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专题片攻坚画好脱贫攻坚图 决战脱贫奔小康公民与法治(2020年24期)2021-01-07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青年歌声(2020年1期)2020-01-14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11-17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当代陕西(2019年14期)2019-08-26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青年歌声(2019年3期)2019-03-16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新闻传播(2018年7期)2018-12-06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红土地(2016年6期)2017-01-15互助:“联动”方能攻坚中国卫生(2016年8期)2016-11-12脱贫攻坚首当其冲农村.农业.农民(2016年17期)2016-09-27浅谈新闻及专题片中的同期声采访拍摄新闻传播(2016年9期)2016-09-26

推荐访问:专题片 电视 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