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轶方文库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内在关系的辩证思考

时间:2023-10-17 20:00:04 来源:网友投稿

李潘 林伯海

〔摘要〕对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既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割裂开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绝不是“两张皮”,而是具有难以分割的内在联系。首先,二者相伴而生、相互交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成的载体,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的结果。其次,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了坚实基础,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动力牵引。最后,二者相融相通、有机统一,聚焦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梦想、统一于中国共产党的主体自觉、彰显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D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23)03-0083-08

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相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命题后,“两个创造”迅速成为研究探讨的热点问题。但学界更多将“两个创造”分别开来阐释和研究,而对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缺乏深入挖掘。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中的落脚点在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1〕,深刻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密不可分,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实现路径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之间亦蕴藏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对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既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割裂开来,应当看到二者既相伴而生、相互交织,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还相融相通、相互统一,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对此,以辩证思维进行深入思考和理性探讨,既是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题中之义,也是学界同仁理应具有的学术自觉和责无旁贷的学术使命。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相伴而生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虽然是并列提出的,但二者一前一后,深刻表明先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再有人类文明新形态,若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则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得以生成的基石和载体,人类文明新形态则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向前推进的必然产物,二者相伴而生、相互交织。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得以生成的载体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一条世界新型现代化道路,承载着一种新的文明。文明与道路紧密相关,不同的现代化道路会埋下不同的文明之根,开出不同的文明之花,结出不同的文明之果。在西方经典现代化理论看来,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甚至是美国化,西方式现代化道路是现代化的唯一选项,西方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唯一或最高级形态,非西方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就要走西方式现代化道路,接受西方文明。长期以来,由于西方率先踏上现代化之旅,并成功迈进现代社会,加之西方现代化理论大肆渲染西方中心论,久而久之使得人们形成一种思维定式,似乎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要追寻现代化就只有走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但实际上,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范畴”〔2〕,其虽起源和发展于西方,但却不是西方的独特现象,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至于通过何种道路实现现代化,则需要根据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特殊性而定,也就是说走向现代化的道路是多样的。同时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也决定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多样性。纵观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孕育了資本主义现代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苏联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形成了有别于资本主义的传统社会主义文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际上是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的独特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持走自己的路,在独立自主基础上走出来的现代化之路,既非“翻版”也非“再版”,而是现代化道路的“原版”和“新版”,因而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上必然会生成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殊规定蕴含着文明的新要素,催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其既遵循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体现现代化的一般规定,又符合中国具体实际,体现中国式的特殊规定。正因如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3〕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主要体现在工业化、城市化、法治化等方面,其“中国特色”则具体表现为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蕴含着文明的全新要素,不可避免地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联系在一起。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将其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领域、各方面,以“人民”作为现代化发展的目的、动力、评价和归宿,催生出了人民至上的文明新形态;
其立足于民生福祉,着力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催生出了社会公平正义的文明新形态;
其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现代化各环节、各领域全面协调发展,催生出了“五大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提升的文明新形态;
其坚持绿色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催生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新形态;
其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催生出了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新形态。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向前推进的结果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独立自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然产物。坚持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经验和思想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成功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方法论选择。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起步于近代,经历了从被迫探索到主动推进、从照搬照抄到独立自主的漫长历史进程。在西方列强率先实现现代化,并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的同时,也激发了中华民族现代化意识的觉醒。中国人先后从器物、制度、文化等层面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文明,以期通过“走西方人的路”实现现代化,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4〕,导致西方文明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破了产。就在诸路不通之时,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为中国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的希望和选择。自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和文明追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以俄为师”的影响下,中国革命道路一度脱离实际,导致重大挫折,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打破教条主义的束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多重原因,中国现代化主要以苏联为学习榜样,但我们党敏锐地察觉到苏联现代化模式的弊端,并及时提出“以苏为鉴”,开始独立自主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没有独立自主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正是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逐步扬弃了西方现代化文明和传统社会主义文明,开始走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的康庄大道。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秉持文明自觉,持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的逻辑结果。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来看,其在不断向前发展中持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明,以高度的文明自觉逐渐构建起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在思考革命胜利后的中国要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问题。〔5〕只是当时我们党将现代化理解为“工业化”,并提出“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6〕的任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又提出了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目标,对现代化的认识更加全面。但无论是“工业化”还是“四个现代化”,更多都属于物质文明的范畴。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建设范畴。党的十三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并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认识;
党的十五大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
党的十六大则在此基础上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将“两大文明”拓展为“三大文明”。之后,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出,形成了“四大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格局。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提出了“社会文明”的新命题,并将其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并列,构成了“五大文明”,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因此,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持续探索社会主义现代文明,逐步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和全面提升的必然结果。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相辅相成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相伴而生,可以说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了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7〕这表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赖以存在和进步的根本前提条件。纵观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人类从蒙昧的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从原始文明、封建文明发展到资本主义文明,其背后最为根本的推动力量在于生产力的变革与发展。因此,人类文明从一个形态向另一个形态发展,或者一个新的文明形态的诞生,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物质基础作为支撑和保障的。〔8〕改革开放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正因如此,我们才有能力、有底气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推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同步发展,才能成功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2021年,習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正式宣告,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打下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破除了思想迷雾。“人类文明进步历程从来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9〕长期以来,为了维持以资本主义为中心的世界体系,西方不断兜售“西方中心论”“文明冲突论”“国强必霸论”,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文明形成发展步履维艰。现代化真的等于西方化吗?资本主义是人类意识形态的终点吗?文明的差异必然导致文明的冲突吗?大国崛起必定会走上霸权主义道路吗?一直以来,这些现代化问题极大地困扰和阻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及文明发展进程,如果不破解这些思想迷雾,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成的必然性、存在的合理性、实践的可能性将无以立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自信自立、守正创新,科学回应了以上诸多奇谈谬论,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破除了思想迷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拒绝照搬照抄,在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和苏联式现代化道路之外走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破除了“西方中心论”。其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中国国情为基本依据,使得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走出低潮,破解了“历史终结论”。其坚持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开放交流、和谐共生,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将文明的差异转化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以文明交流互鉴破除了“文明冲突论”。其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论”。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注入了文明因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是一条现代化之路,也是一条文明发展之路,其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明元素,还在文明融合与文明创新的基础上,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注入了多彩的、鲜活的文明因子。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着多种文明元素,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丰厚资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根植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沃土,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蕴含着与资本主义文明相区别的社会主义文明因素;
其坚持对外开放,大胆吸收借鉴包括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在内的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使得自身文明元素更加丰富。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多种文明元素进行融合创新,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注入发展活力。对待中华传统文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了中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
对待社会主义文明,其坚持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社会主义文明与中华文明的相互融通;
对外来文明,其坚持辩证扬弃,将其中合理成分与社会主义文明、中华文明糅合为一。经过文明融合与文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中华文明的换羽新生、社会主义文明的创新发展、西方现代文明的突破超越,并以此促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丰富发展。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动力牵引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目标牵引。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曾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就曾描述过中华文明曾经的辉煌:“在中古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的更先进和更优越。”〔10〕但在西方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背景下,在“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中,由于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和中国封建王朝的腐败朽烂,中国出现“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1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便深深镌刻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说到底是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但文明的复兴“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创造新的文明形态,以新的文明形态引领人类文明发展”〔12〕。因此,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根本目标。正是在这一目标的牵引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能激发出强烈的文明自觉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积极、持续探索社会主义文明,以期通过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民族复兴全方位注入生机活力,并彰显中华民族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伟大贡献。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拓创新的内在动力。迄今为止,虽然我们已经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但人类文明新形态并非完成时,而是正在进行时,还需予以不断丰富发展,使其更加成熟完善,这就推动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时俱进、继续拓展。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本身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发展不平衡是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不同的文明之间,有的发展较快、有的发展较慢,有的水平较高、有的水平较低。发展不充分是指各文明自身发展水平和质量还不够高,仍需继续提升。就物质文明而言,虽然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实现了经济发展由“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但我国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13〕等问题仍然突出。另一方面,新的时代境遇使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这使得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面临更多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更多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由此可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构正在进行中,且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这就对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依托和载体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其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发展完善,着力解决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相融相通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造出来的,因此两者在奋斗目标、领导主体和实践路径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是内在融通、有机统一的。

(一)两者均聚焦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梦想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而要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就必须走自己的路,发展自己的文明,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由于西方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展示了其强大实力,中国开始意识到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华民族要摆脱危机、走向复兴,必须要实现现代化。从这时开始,中国仁人志士便开始思考和探索中国走什么样的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因当时世界上只有西方实现了现代化,所以近代社会各阶级多以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和西方文明为标杆,努力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等,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后来,我们也学着走“俄国人的路”,但苏联模式弊端却日益显露,与中国国情的不适应性也更加突出,给我国发展造成诸多消极影响。历史不止一次证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能跟在别人背后亦步亦趋,盲目地照搬照抄其他文明,必须走适合中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形态。因此,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成功创造出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和文明形态,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引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前进方向和展开方式。一方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前进方向,即社会主义方向。“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14〕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艰辛探索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无法通过资本主义实现民族复兴。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走上了社會主义道路,并经过以社会主义为前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解决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历史性矛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条件。这深刻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方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绝不能偏离社会主义的航向。另一方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引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具体展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包括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国防军事等在内的全面的复兴。这就内在地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要求两者秉持系统观念,坚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现代化建设和文明建构,进而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两者都统一于中国共产党的主体自觉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政党是“引领和推动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15〕。纵观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任何一条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任何一种人类文明形态的构建,都离不开一个先进的、坚强的、具有普遍代表性的领导和组织主体,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尤其如此。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轮番登台,各个社会阶级前赴后继探索现代化道路,但由于各阶级自身具有的内在局限性,无论是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没能成功探索出一条能使国家、人民、文明摆脱危机的正确道路。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文明的命运得以根本扭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的接力探索,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历史和现实深刻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16〕。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索者、建构者、推动者,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发展和完善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坚定正确方向,化解各类风险,克服多重挑战,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有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因此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就没有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共产党以强大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不断深化对现代化建设规律、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一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和人类文明新形态追寻史。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就曾探讨过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文明的出路。如李大钊认为东西文明各有其长短,并表示“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17〕,明确提出了对“新文明”的向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更是自觉承担起实现现代化、创造新文明的历史重任。在新民主主义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通过革命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并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再次表达了“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18〕的美好愿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在“以苏为鉴”的基础上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深刻反思了传统社会主义文明的局限,并在“第二次结合”的基础上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了重要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正式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命题,一以贯之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时调整现代化发展目标和战略部署,并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实现了从“两大文明”到“四大文明”的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深刻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新时代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确立起“五位一体”的“全面现代化”,构建起“五大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提升的文明发展格局,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使其展现出全新的样貌。

(三)两者均彰显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属性和实践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9〕这一重大论断深刻表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正式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对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足,致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了偏差、走了弯路。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吸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多次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立足中国现实条件。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成功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成因和创造路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是什么别的道路,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之路,人类文明新形态也不是什么别的文明形态,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走符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科学回答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其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有机统一,坚决防止思想上的僵化教条和行动上的照搬照抄。其每往前走一步都会根据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进行理论上、实践上的推陈出新。正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创新,我们才创造性地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新发展理念、“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原创性理论和实践,并以这一系列原创性理论和实践成功创造了与西方资本主义和苏联传统社会主义完全不同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一言以蔽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完全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进行创新的基础之上”〔21〕。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3-02-08.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7.

〔3〕〔1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14.

〔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0.

〔5〕王岩,吴媚霞.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逻辑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1,(11).

〔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81.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

〔8〕陈学明.中国道路为世界贡献了什么〔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13.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487.

〔10〕〔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M〕.陈景彪,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4.

〔11〕〔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4,10.

〔12〕陈金龙.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的追求〔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

〔14〕〔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22,21.

〔15〕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23-03-16.

〔1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65.

〔17〕李大钊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14.

〔18〕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44.

〔21〕陈学明.走向人类文明新形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22:13.

【责任编辑:董史烈】

猜你喜欢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四卷本)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2年4期)2022-10-24《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2021年9期)2021-12-21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疯狂英语·新读写(2021年7期)2021-10-13中国共产党100岁啦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1年8期)2021-08-17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年7期)2021-08-15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化学刊(2021年5期)2021-06-29

推荐访问:人类文明 内在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