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轶方文库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不同年龄儿童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时间:2023-10-29 18:05:04 来源:网友投稿

蒋青莲 王凤颜 郑铠军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普通儿科,广东中山 528400)

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Omicron 变异株是目前国际上和我国主要流行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其致病力有所下降,但传染性显著增强,尤其2022 年12月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以来,在儿童中引起较大范围传播[1-2]。从2019年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流行开始,在成年患者中,年龄即被认为是新冠病毒导致重症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3-4]。有研究报道,在儿童患者中,小婴儿受新冠病毒的危害最大[5],而另有研究则提示青少年发生重症的风险更高[6]。目前关于不同年龄组儿童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临床特征差异比较的文献较少。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不同年龄儿童COVID-19 临床特征的差异,为儿科医师提供参考。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9日—2023年1月8日于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普通儿科住院确诊为COVID-19 的211 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咽拭子标本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儿童COVID-19 的确诊及临床分型参照《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五版)——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7]。根据发病年龄,将211 例患儿分为4 个年龄组:1 个月~<1 岁组(84 例),1~<3 岁组(64例),3~<5 岁组(29 例),≥5 岁组(34 例)。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批(批号:2023-003),获得患儿及家长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资料收集

通过院内电子病历系统获得患儿相关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检查结果、诊断、治疗及转归等。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秩和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Dunn 多重比较法。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 校正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一般情况

211 例COVID-19 患儿中,1 个月~<1 岁组患儿占比最高,达39.8%(84/211),3 岁以下儿童占70.1%(148/211);
男性129 例(61.1%),女性82例(38.9%),各年龄组间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 例(12.3%)患儿合并基础疾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脾切除术史各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3例,癫痫5例,精神运动发育迟缓5例,白血病7例。3~<5 岁组、≥5 岁组患儿合并基础疾病比例高于1个月~<1岁组和1~<3岁组(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 [例(%)]

2.2 临床特征

发热(97.2%,205/211)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各年龄组间发热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3组相比,1个月~<1岁组患儿热程更短、热峰更低,鼻塞/鼻涕、呼吸困难及腹泻比例更高,而惊厥发作比例更低。1 个月~<1 岁组和3~<5 岁组患儿咳嗽/咳痰比例高于1~<3 岁组;
1 个月~<1 岁组患儿气促比例高于≥5 岁组(P<0.05)。喘息、声嘶、恶心/呕吐、精神差/乏力比例在各年龄组患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患儿临床特征比较

2.3 实验室结果

3~<5岁组患儿C反应蛋白升高(>5 mg/dL)比例高于1个月~<1岁组;
≥5岁组患儿WBC计数降低比例高于1~<3岁组和3~<5岁组;
1个月~<1岁组患儿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比例升高、淋巴细胞(lymphocyte,Lym) 比例降低、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降低比例低于其他3 组,但胆汁酸升高(>15 μmol/L)、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升高(>24 U/L)比例高于其他3 组;
1~<3 岁组患儿CK-MB 升高比例高于3~<5岁组和≥5岁组;
1个月~<1岁组和1~<3岁组患儿乳酸脱氢酶升高(>245 U/L)比例高于3~<5岁组和≥5岁组(P<0.05)。见表3。

表3 各组患儿实验室结果比较 [例(%)]

2.4 影像学检查

160 例出现发热伴咳嗽的COVID-19 患儿进行了胸部CT 检查,发现66 例(41.2%)有肺部影像学改变,其中双肺病变49 例(74.2%),单肺病变17 例(25.8%);
磨玻璃样阴影41 例(62.1%),斑点状或斑片状渗出23 例(34.8%),纤维条索影及小结节影各1 例(1.5%)。有影像学改变的比例及各种影像学改变的比例在各年龄组患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各组患儿影像学检查比较 [例(%)]

2.5 诊治及转归

201例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中,上呼吸道感染比例较高,达68.2%(137/201),在各年龄组患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个月~<1 岁组患儿下呼吸道感染比例高于≥5 岁组(P<0.05)。1 个月~<1 岁组患儿神经系统受累比例低于其他3 组(P<0.05)。消化系统受累比例在各年龄组患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VID-19分型上,1个月~<1岁组患儿轻型比例高于1~<3 岁组,重型/危重型比例低于其他3 组(P<0.05)。1 个月~<1 岁组患儿吸氧比例高于其他3 组(P<0.05)。全身激素及血液制品的使用比例在各年龄组患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各组患儿诊断及治疗情况比较 [例(%)]

尽管与成人相比,儿童发生COVID-19 重症需要住院的风险更低[3-4],但由于目前我国流行的Omicron 变异株在儿童中具有更高的传染性,以及防疫政策的大调整,儿童COVID-19 相关的住院人数迅速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1 个月~<1岁组患儿在因COVID-19 住院的儿童中所占比例最高,达39.8%,3 岁以下儿童占70.1%,提示COVID-19婴幼儿在因COVID-19住院的儿童中所占比例更高,这与国外的研究[9]相一致。这可能是因为小婴儿尤其是<3 月龄儿童更容易发生肺炎及呼吸衰竭而住院治疗。同时,这种现象也可能与5岁以上儿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有关。Stopyra 等[9]报道,在推广5 岁以上儿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5岁以下COVID-19患儿住院率占比明显增高。

与既往研究结果[10]一致,本研究发现≥1 岁COVID-19 患儿重型/危重型比例较1 个月~<1 岁患儿高。

新冠病毒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作为进入人体细胞的受体[11],ACE2的高表达会加速新冠病毒与其靶细胞的结合。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与年幼儿童相比,年龄较大儿童体内ACE2基因表达显著增高,且ACE2在肺、肠、肾和血管的上皮细胞中高表达,这可能是大年龄儿童重症发生率高的原因之一[12]。

各年龄组住院的COVID-19 儿童以发热、咳嗽和鼻部症状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为主。1 个月~<1岁患儿鼻涕/鼻塞、呼吸困难的比例明显高于≥1 岁患儿,这部分患儿住院期间吸氧比例也更高。因此,临床上对于1 个月~<1 岁的COVID-19 患儿更需密切监测呼吸状态及血氧饱和度。此外,本研究中,1个月~<1岁COVID-19患儿腹泻比例也高于≥1 岁患儿,但多数比较轻微,并没有导致中重度脱水、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和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

新冠病毒具有嗜神经性和神经侵袭性,它通过结合脑内皮细胞上的ACE2入侵神经系统引起一系列炎症,导致部分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增加,激活神经细胞,神经兴奋性增加,使儿童更容易发生惊厥发作[13-14]。在Omicron变异株传播前,一项关于儿童COVID-19 研究报道显示,243 例患儿中仅有1.6%出现惊厥发作[15]。同期,美国一项多中心研究报道COVID-19 儿童惊厥发作比例为0.5%[16]。南非及意大利在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进行的研究表明,约20%的COVID-19住院儿童出现惊厥发作[17-18]。这些结果提示,在Omicron变异株流行时期,儿童惊厥发作的发生率显著增高。本研究中COVID-19 患儿中惊厥发作比例更高,达33.2%(70/211),并且有16/70(22.9%)惊厥发作患儿的年龄超出热性惊厥发作典型的年龄范围(6个月至5 岁),这意味着与引起儿童热性惊厥常见的其他病毒相比,Omicron 变异株可能具有更明显的嗜神经性。

本研究中各年龄组COVID-19 儿童血常规主要表现为WBC 计数和PLT 计数减少、Neu 比例增多及Lym 比例减少。一项纳入5 637 例COVID-19 患者的荟萃分析显示PLT减少发生率为12.4%,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且该研究显示,PLT减少与重症和预后差相关[19]。另有研究发现,Neu 比例增多及Lym 比例减少与COVID-19 重症和死亡存在显著正相关[20-21]。最新研究表明,Neu 与Lym 比值是COVID-19患者严重程度重要的预测指标[22]。在本研究结果中,≥1 岁的COVID-19 患儿PLT 计数减少、Neu比例增加和Lym比例减少比例更高,与其重型/危重型比例高相符。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我们将患儿归为Omicron 变异株感染仅基于流行病学数据,没有对病毒株进行直接检测,但鉴于国家对新冠病毒传播进行了仔细监测,这种分析方法相对可靠。其次,本研究是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样本量较少,未来仍需要多中心更大的研究样本来验证我们的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年龄儿童COVID-19感染的临床特征,发现因COVID-19住院的儿童患者中,1 个月~<1 岁患儿所占比例最高,呼吸困难、腹泻及吸氧的比例也更高,而神经系统受累及重症/危重症的发生则多见于≥1 岁患儿。总之,本研究可为不同年龄段儿童COVID-19 患者的评估、管理和重症的预防提供参考。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年龄组变异比例人体比例知多少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2021年3期)2021-04-06变异危机趣味(数学)(2020年4期)2020-07-27变异支部建设(2020年15期)2020-07-08对广东省成年男子BMI指数的分析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年7期)2018-10-08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年11期)2017-11-04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红土地(2016年7期)2016-02-27变异的蚊子百科知识(2015年18期)2015-09-10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历次人口普查中低年龄组人口漏报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9期)2013-04-27在不同怀孕年龄组中头3个月的唐氏综合征联合检验效能:筛查方针调整吗?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2012年2期)2012-01-21

推荐访问:变异 临床 不同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