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轶方文库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毛泽东的劳动情怀

时间:2023-10-17 21:20:03 来源:网友投稿

石绍庆

劳动,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本色的重要途径,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肌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共产党人发扬优良作风、自觉抵御“四风”的重要保障。

毛泽东一生,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直对劳动人民怀着深厚的感情,坚持从劳动人民中来、为劳动人民服务、保持劳动人民本色、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将劳动作为锤炼干部作风、联系群众的重要法宝,始终同劳动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

“全世界都是劳动者的”

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父母淳朴勤劳、克勤克俭的优良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使其自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自六岁起,毛泽东就能做一些家务和农活,如拔草、放牛、拾粪、砍柴,识字后也帮父亲记账。特别是14岁到15岁期间,他整天在地里跟家中长工一同干活,犁、耙、栽、割等全套农活样样在行;
还常常跟长工争胜,抢重活干,养成山区农家子弟吃苦耐劳、勤快朴实、不怕艰难的本色。毛泽东对父亲的严厉教育记忆深刻,说父亲“是一个严格的监工,看不得我闲着,如果没有账要记,就叫我去做农活”,“他的严厉态度大概对我也有好处,这使我干活非常勤快,使我仔细记账,免得他有把柄来批评我”。

早年的劳动经历,使毛泽东对农民疾苦有切身的体验和深刻的了解。

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开始意识到工人阶级的重要性,并以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的实际行动维护劳动者利益。

1917年10月,毛泽东以湖南第一师范学友会名义,创办工人夜校,用白话文起草招生广告,专门为夜校工人上历史常识课。在毛泽东等人的努力下,夜校成为宣传工人、动员工人、组织工人的重要阵地之一。

1918年冬和1919年春,毛泽东两次到北京长辛店机车车辆厂,深入车间与工人群众谈心交流。何长工回忆:“毛泽东同志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出现于工人群众中……至今仍使我记忆犹新的是他那天晚上坐在我的炕上,纵谈天下大事和怎样学习工人阶级唤起工人群众的道理,并说这是救中国的路。他谈笑自若,表现出高度的政治修养。”两次长辛店之行,毛泽东亲眼目睹产业工人如何在艰苦条件下劳动和生活,留下了深刻印象。

1921年8月,湖南自修大学成立,毛泽东先后起草学校的《组织大纲》和《创立宣言》,提出应采取自学为主的方法,研究各种学术,并注意劳动,“图脑力与体力之平均发展,求知识与劳力两阶级之接近”。

同年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公开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10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成立,毛泽东任主任,开始担负起领导湖南工人运动的重要使命。11月,毛泽东领导了对湖南劳工会的改造,在《劳工周刊》发表《所希望于劳工会的》,强调“劳动组合的目的,不仅在团结劳动者以罢工的手段取得优益的工资和缩短工作时间,尤在养成阶级的自觉,以全阶级的大同团结,谋全阶级的根本利益”,提出“不劳动的不得食”“劳工神圣”“全世界都是劳动者的”。

此后,根据党中央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统一部署,毛泽东等先后发动和领导十余次罢工斗争,掀起湖南工人罢工的第一次高潮。其中,粤汉铁路、安源路矿、长沙泥木和水口山铅锌矿工人大罢工在湖南全省乃至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成为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的一面旗帜。关于毛泽东在工人中的威望,上海《申报》报道称:“毛(指毛泽东)系一研究社会主义之青年,家中无一仆役,年来与工人接近之日最多,故工人颇能听从其言论。”

为争取劳动者合法权益,毛泽东提出要专立劳动法。1922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出开展劳动立法的决定,毛泽东与邓中夏等人联名向北京参众两院递送劳动立法请愿书,提出劳动法案大纲十九条,要求保障劳动者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权,以及同盟罢工权、缔结团体契约权等权利,这些主张成为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的斗争纲领。为适应罢工斗争日益高涨的形势,毛泽东于同年11月主持成立湖南全省工团联合会,并被选举为总干事。湖南全省工团联合会是继湖北工团联合会之后的第二个全省性统一工会组织,它的成立标志着湖南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的统一。

毛泽东领导工人运动的实践,不仅促进了湖南工人阶级的壮大,还使自己积累了丰富的工人运动经验,加深了对劳动者的感情,为“工农联盟”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实践经验,对其之后确定革命方针、明确斗争策略、制定劳动政策等产生重要影响。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全民族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国民党加紧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加之各大根据地均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侵袭等原因,根据地粮食及日常生活必需品供应陷入极大紧张中。

对于如何解决边区严重困难,毛泽东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一次,毛泽东找萧劲光、林伯渠和高岗等人谈话,谈到面临的经济困难时,毛泽东说:“我们到陕北来是干什么的呢?干革命的。现在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顽固派要困死、饿死我们,怎么办?我看有三个办法:第一是革命革不下去了,那就不革命了,大家解散回家。第二是不愿解散,又无办法,大家等着饿死。第三靠我们自己的两只手,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大家共同克服困难。”这段话让萧劲光感到“既风趣,又易懂,像一盏明灯,一下子把我的心照亮了”,他认识到只有自己动手、自力更生,才是打破封鎖、克服困难的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

1939年1月,毛泽东代表党中央在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上讲话,提出“发展生产,自力更生”的口号,动员边区人民群众和部队、机关、学校全体人员开展必要的生产。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号召全体军民努力生产,克服困难。6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指出“吃饭是第一个问题”,要求“一切可能地方,一切可能时机,一切可能种类,必须发展人民的与机关部队学校的农业、工业、合作社运动,用自己动手的方法解决吃饭、穿衣、住屋、用品问题之全部或一部,克服困难,以利抗战”。

1942年底,延安电影团着手拍摄反映359旅在南泥湾进行生产的纪录片。据主持延安电影团工作的吴印咸回忆,他向毛泽东汇报拍摄情况时,提出希望毛泽东能在片里出现,得到赞同后,吴印咸等人“高兴极了。因为窑洞里太暗,我们便搬出一张桌子,主席在铺好的白纸上挥笔题上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八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拍摄结束后,毛泽东对吴印咸说:“我的这张题词就送给你吧!”

1943年春,电影《南泥湾》上映后,毛泽东为陕甘宁边区工农业生产成绩展览会挥笔写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题词。

关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一口号形成的过程,1944年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直属单位生产运动总结会上,李富春明确指出,“全边区机关、学校、部队的生产运动,还是1939年在毛主席‘自力更生的号召下开始的”,“直到1942年冬季,毛主席总结边区财政经济问题时,批判了过去的错误,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作为根据地妇孺皆知的大生产运动口号,是全体党政军民攻坚克难、坚持抗战的动力源泉。在这一口号的宣传动员下,广大劳动群众纷纷响应号召,田地、山头、工厂、盐矿、学校、机关单位,到处都是生产的热闹景象。

大生产运动中,中央领导人身先示范参与生产,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窑洞对面的山沟里,亲手挖了一块长方形的地,种上蔬菜,一有空就去浇水、拔草。当身边的工作人员提出要帮他代耕时,毛泽东说:“你们挖的地,不算我的劳动,我要亲手挖,这才算是我的劳动。”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也纷纷加入到生产劳动中。朱德组织了一个生产小组,开垦菜地三亩;
1943年,中央直属机关等举行纺线比赛,任弼时夺得第一名,周恩来被评为纺线能手。

与此同时,根据地评选出“边区工人一面旗帜”赵占魁、“兵工事业开拓者”吴运铎等大批劳动英雄与先进工作者,营造了尊重劳动、崇尚英雄的浓厚氛围。毛泽东多次接见劳动模范,为他们题词,参加劳模表彰大会,发表讲话,号召向劳动模范看齐。1943年11月,在党中央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毛泽东作《组织起来》的讲话,称赞劳动英雄的工作是很有成绩的,“是人民的领袖”。1944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陕甘宁边区表彰为边区工业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英雄,毛泽东专门为沈鸿、钱志道、赵占魁等八位特等劳动英雄题字。

1945年1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会议上,对劳动模范的作用进行了生动的阐释:“你们有三种长处,起了三个作用。第一个,带头作用。这就是因为你们特别努力,有许多创造,你们的工作成了一般人的模范,提高了工作标准,引起了大家向你们学习。第二个,骨干作用。你们的大多数现在还不是干部,但是你们已经是群众中的骨干,群众中的核心,有了你们,工作就好推动了。到了将来,你们可能成为干部,你们现在是干部的后备军。第三个,桥梁作用。你们是上面的领导人员和下面的广大群众之间的桥梁,群众的意见经过你们传上来,上面的意见经过你们传下去。”

“干部必须参加体力劳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广大劳动群众翻身做主人,劳动保护制度也逐渐建立起来,劳动地位、劳动价值有了别样的意义。毛泽东主持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明确规定:“劳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的事情。”

为防止干部出现官僚主义倾向,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殚精竭虑,提出许多方法,其中就包括干部参加劳动制度。1949年10月,毛泽东在同绥远负责人的谈话中指出:“干部要参加生产指挥和劳动。劳动可以改造思想,改造人。”

1957年4月,毛泽东起草的《中央关于整风和党政主要干部参加劳动的指示》下发全党,明确要求:“县区乡三级党政主要干部,凡能劳动的,每年抽一部分时间下田参加生产,从事一小部分体力劳动。县以上各级党政军主要干部(不是一般干部),凡能劳动的,也要这样做,每年以一部分时间,分别下田、下工场、下矿山、下工地或者到其他场所和工人农民一道从事可能胜任的一小部分体力劳动(哪怕是很少一点)”。毛泽东指出:“这样一来,党和群众就打成一片了,主观主义、官僚主义、老爷作风,就可以大为减少,面目一新。”同日,毛泽东对中共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进行了修改,强调要使领导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办法“逐步地形成为一种永久的制度”。

5月,经毛泽东审定后的《关于各级领导人员参加体力劳动的指示》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并刊登在《人民日报》上。该《指示》提出,要把我国建成为一个伟大社会主义的具有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国家,“就必须继续发扬我们党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的传统。各级的领导干部参加一部分体力劳动,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逐步结合,就是发扬这个优良传统的一个制度,也是当前整风运动要求达到的一个目的”,强调“一切共产党员,不论职位高低,资格新老,都应当把自己放在同普通劳动者的一样的、同等的地位;
除了年龄太大、身体有病的以外,都应当准备将来参加能够胜任的一部分体力劳动”。該《指示》还格外提醒,干部参加劳动“必须注意不致影响本机关的日常领导工作,不致拥挤在一时一地,不致增加基层单位的麻烦,不致增加国家财政的支出”。此后,又陆续印发《关于下放干部进行劳动锻炼的指示》《关于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决定》,干部参加劳动作为一项制度正式建立起来。

党和国家领导人以身作则,积极参加体力劳动,起到了带动作用。1958年5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和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率全体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劳动。之后,周恩来模范执行毛泽东的要求,两次带领国务院高级干部去十三陵水库劳动。叶剑英专门作诗《十三陵水库》:“十万愚公势莫当,移山挡水筑堤防。朝阳赤帜平沙幕,一幅诗图一战场。万众欢呼毛主席,普通劳者出堤旁。一锄一篓成规范,创世人人动手忙。”并在诗后自注:“毛主席经常告诫我们,要我们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与群众见面。”这首诗,通过描写毛泽东“一锹一篓”地劳动,树立了崇高的“规范”,作出了“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与群众见面”的表率。

毛泽东不仅亲自参加劳动表明态度,还经常接见劳动模范、参加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与劳动群众共度五一国际劳动节,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劳动者的尊敬,凸显劳动的价值。1950年和1956年,毛泽东两次出席全国劳模代表会议(即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在1950年的大会上,毛泽东代表党中央发表贺词,充分肯定劳模的贡献和地位,指出劳模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孟泰、王进喜、时传祥、邢燕子等一大批先进模范事迹得以广泛传播,在万千劳动者心中吹响了奋进争先的劳动号角。

1964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71岁生日。这一天,他在人民大会堂邀请部分劳动模范、科学家等共进晚餐。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公开办生日宴会。毛泽东说:“今天不是请客,更不是祝寿,有工人,有农民,我拿自己的稿费请大家吃顿饭,也算是实行‘四同吧!”结束时,毛泽东给在座劳模每人一个苹果,并一一握手告别,饱含着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谊。

作者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

编辑/王尧

猜你喜欢劳动者劳动干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5期)2022-05-25劳动者新农村(浙江)(2022年5期)2022-05-19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5期)2021-09-05当干部切忌“打官腔”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1-06热爱劳动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当代工人·精品C(2016年6期)2017-01-12在云端人力资源(2015年7期)2015-08-06劳动者之歌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干部任免四川党的建设(2009年7期)2009-08-31

推荐访问:情怀 劳动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