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轶方文库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观察与批判

时间:2023-09-19 16:25:03 来源:网友投稿

徐芳

主题阐释

观察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最直接、最基本的手段。分析、比较、研究都是以观察为基础的。而质疑与批判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古往今来,很多作家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着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用手中的笔揭露丑恶,给世人警示。

美文在线

做人与处世

季羡林

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
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
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人本来也是属于大自然范畴的。但是,人自从变成了“万物之灵”以后,就同大自然闹起独立来,有时竟成了大自然的对立面。人类的衣食住行都取自大自然,我们向大自然索取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怎样去索取。索取手段不出两种:一用和平手段,一用强制手段。我个人认为,东西文化之分野,就在这里。西方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或指导思想是“征服自然”,用一句现成的套话来说,就是用处理敌我矛盾的方法来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结果呢,从表面上看上去,西方人是胜利了,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自从西方产业革命以后,西方人屡创奇迹。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大至宇宙飞船,小至原子,无一不出自西方“征服者”之手。

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能报复的,它是能惩罚的。报复或惩罚的结果,人皆见之,比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臭氧层出现漏洞,物种灭绝,淡水资源匮乏,新疾病产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弊端中哪一项不解决都能影响人类生存的前途。我并非危言耸听,现在全世界人民和政府都高呼环保,并采取措施。古人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犹未为晚。

中国或者东方对待大自然的态度或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宋人张载说得最简明扼要:“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与”的意思是伙伴。我们把大自然看作伙伴。可惜我们的行为没能跟上。在某种程度上,也采取了“征服自然”的办法,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至于人与人的关系,我的想法是: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日子久了,难免有点磕磕碰碰。在这时候,头脑清醒的一方应该能够容忍。如果双方都不冷静,必致因小失大,后果不堪设想。唐朝张公艺的“百忍”是历史上有名的例子。

至于个人心中思想感情的矛盾,则多半起于私心杂念。解之之方,唯有消灭私心,学习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庶几近之。

(选自《季羡林谈人生》)

赏析

作者认为做人与处世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三个关系,即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人类在面对大自然时,需要的是谦逊,而非傲视;
需要的是友善,而非征服;
需要的是保护,而非破坏。我们应像作者所说的那样,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以和平的手段向大自然索取自己所需要的生活生产资料。

鲁迅的馈赠

孙 郁

在现实生活里,鲁迅是一个非常真性情的人。记得鲁迅在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教书的时候,很多学生成为他的“粉丝”,追随他一起到上海。鲁迅经常慷慨地资助困难的学生,有许多年轻人的作品出版不了,鲁迅也常常会拿自己的钱给他补贴出版。

鲁迅写文章的时候也愿意开玩笑,他自嘲自己说的玩笑是“猫头鹰的声音”。鲁迅的好多朋友都是有个性的,不那么正襟危坐,比如郁达夫。郁达夫就很好玩,喜欢写一些士大夫的诗画、旧体诗,喜欢写一些旧小说。鲁迅觉得这个人很真,很可爱。萧军也是这样,有时候非常粗野,但是鲁迅很喜欢他。萧军给鲁迅写信,说“自己的性子是否要改一下”,鲁迅说,不要改。

鲁迅穿着很朴素,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袜子补了一层又一层,以至于这种打扮给他带来了很多麻烦。有一次,鲁迅去银行取工资,但银行里的人不肯把钱给他,因为他们不相信穿着破烂的人有能力取这么多钱。还有一次,警察看到鲁迅提着一个箱子,就要求开箱检查,因为他的样子像是在卖鸦片。而鲁迅在进出大楼时被保安轰出去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专家评介,鲁迅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今天我们读他的作品依然感觉到河的流淌。鲁迅坚守自己的个性,他对自由主义等都有提防,但最主要的还是提防自己,“提防自己成为社会的废物”。

(摘自“中国作家网”2008年9月27日,有删改)

赏析

这篇文章让我们对鲁迅的认识更加立体和丰富。他的真性情和包容心,他在生活上的朴素和在品德上的操守,无不彰显出那个时代的文人风骨。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从不同角度了解了鲁迅及他对后人的馈赠,避免了看问题的狭隘性,这就是一种批判性阅读。

民间审美

冯骥才

在近代,人们对民间文化所接受的一部分,也都是靠近“雅”的一部分。比如戏剧中的京戏,由于趋向文雅而能夠受宠,而许多土得掉渣的地方戏仍然被轻视着,因而如今中国一些地方戏种已经到了濒死的边缘。再比如在民间木版年画中,比较城市化而变得精细雅致的杨柳青年画容易被接受,一些纯粹的乡土版画很难被城市人看出美来。

民间文化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包括审美语言、审美方式与审美习惯。陕北的那些擅长剪纸的老婆婆在用剪子剪那些鸡呀猫呀虎呀娃娃呀的时候,一边铰一边会咧开嘴笑。她们那种无声的“艺术语言”会使自己心花怒放。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另一个不同是,民间文化是非理性的,纯感性的,纯感情的。这种感情是一种鲜活的生命和生活的情感。有生命的冲动,也有生活理想。有精神想像,也有现实渴望。他们这种语言在广大的田野与山间人人能懂。一望而知,心有同感,互为知音。

因此民间审美又是一种民间情感。懂得了民间的审美就可以感受到民间的情感,心怀着民间的情感就一定能悟解到民间的审美。

我们为什么只学英语,与洋人交流;
偏偏不问民间话语,与自己乡民村人交谈,体验我们大地上这种迷人的情感?何况这是一种优美而可视的语言。这种语言坦白、快活、自由、一任天然。没有任何审美的自我强迫,全是审美的自发。它们不像精英文化那样追求深刻,致力创新,强调自我。它们不表现个性,只追求乡亲们的认同;
它们追求的实际上是一种共性。至于某些民间艺人的个性表露也纯粹是一种自然的呈现。他们使用的是代代相传的方式。纵向的历史积淀的意义远远超过个人超群的价值。它们最鲜明的个性是地域性,它们的审美语言全是各种各样的审美方言。所以民间审美的重要特点是地域化,也就是审美语言的方言化。这便使民间审美具有很浓厚的文化含量。

今天,我们正处在农耕文明时代向工业化的现代文明的转型期。农耕时代的一切创造渐渐成为历史形态。我们应该从昔时的看待民间文化的偏见性视角与狭义的观念中超越出来,从更广更深的文化角度来认识民间文化,感受民间独特的审美。从而将先人的创造完整地变为后世享用的财富。

(选自《冯骥才经典作品》)

赏析

过去,我们判断民间艺术美不美,往往根据的是“精英文化”的标准。这样,我们只能接受到民间艺术很小的一部分,而看不到民间艺术中的文化美。

我们应该放低“精英”姿态,汲取民间艺术生命的原动力与生命的气质,即从民间文化的生命本身出发,对它进行审美。

猜你喜欢民间文化鲁迅民间“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的民间文化档案保护中文信息(2022年8期)2022-12-26乳源再获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源流(2021年11期)2021-03-25鲁迅,好可爱一爹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吉林民间文化作家采风活动掠影参花(上)(2017年9期)2017-09-16鲁迅《自嘲》句河北书画研究(2017年4期)2017-06-11高人隐藏在民间爆笑show(2016年4期)2016-06-17高人隐藏在民间爆笑show(2016年2期)2016-04-11高人隐藏在民间爆笑show(2015年5期)2015-07-09高人隐藏在民间爆笑show(2015年1期)2015-03-26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海峡姐妹(2015年10期)2015-02-27

推荐访问:批判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