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轶方文库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现代产业学院促进地方本科院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内在逻辑——基于产业学院组织属性与特征的考察

时间:2023-09-13 20:50:06 来源:网友投稿

周继良, 吴 肖

(1.江苏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2.中国矿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我国对现代产业学院的研究和组织建构早见于中高职院校的办学实践中(1)参见易雪玲、邓志高《探索“专业镇产业学院”高职教育发展新模式》,载《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第Z3期;
黄文伟、郭建英、王博《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生成逻辑与制度建设》,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13期;
张艳芳《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历史缘起、现实困境与未来展望》,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13期。。2012年前后,江苏、广东等地部分本科院校根据产业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实际,尝试共建共治产业学院这一新型办学组织。但这是院校和企业基于市场需要的自我行动,而非政府的政策要求。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要求转型高校建立产业(行业)企业(2)下文表述中的“产业企业”“行业企业”“行业产业”“产业协会或联盟”“企业”均指产业学院办学主体中的市场主体,未做特别区分。文中不同地方的不同表述完全基于政策文件要求或上下文背景,特此说明。合作发展平台,即以高校、地方、行业企业和社区等多元主体“共创共治”为核心,共同建立和治理二级学院。[1]文件要求,更多的地方本科院校尝试与产业企业、政府等寻求办学合作,并作为牵头者和主动方正式构建和发展产业学院。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以下简称“国办发〔2017〕95号文”),从国家层面正式提出和要求企业、高校共建“产业学院”这一新型办学组织,且从政策上将企业置于牵头者和主动方的位置。2019年9月,《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发改社会〔2019〕1558号)(下文简称“发改社会〔2019〕1558号文”)发布,该实施方案对产业企业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提出了更高和更为详尽的规范要求。[2]政府通过产业学院建设推进和深化产教融合,本质上是在产业(行业)企业和高校之间建立新的教育教学组织形态和单位,以此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企业创新发展的深度交融。作为教育组织形态的创新,现代产业学院不仅是产教融合的办学组织和人才培养的实施机构,而且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资源集优与多元创新提供组织保障。

目前,国内学界对于产业学院或产教融合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中职尤其是高职教育,虽然近年对地方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研究有所增加,但投入明显不够且需要进一步强化。[3][4]学界对本科院校产业学院的研究以组织属性的界定为基础[5][6],重点聚焦人才培养[7][8]、核心竞争力提升[9]及治理制度创新[10][11]等。虽然已有研究对产业学院的组织属性进行了性质界定,但并没有具体分析其基本属性和组织特征,大多数研究更倾向于对微观现实问题的探讨,尤其是新工科产业学院建设等具体问题,鲜有探析产业学院建设与其他工作(如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

在“双一流”建设和政府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既要加强一流学科建设,又要推进产业学院建设。本研究在论述产业学院基本属性和组织特征的基础上,探究地方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关系。

(一)产业学院作为一种组织的基本属性

学界对产业学院的组织属性主要存在三种界定:一是“办学机构说”,上文已有说明;
二是“实践教学基地说”[12];
三是“组织系统说”,即产业学院是一个具有整体属性的组织系统,是高校、政府及产业联盟等主体因各种功能的渗透、整合、共享而形成的一个整体系统[13][14]。还有学者认为,现代产业学院是高校教学科研单位中的一种混合型组织建构,与高校普通二级学院相比,其不同主要体现在办学主体、资源配置、运作机制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方面。[15]以上界定并未对产业学院的基本属性做进一步的阐述,对其混合型的组织属性也只是做了简单介绍,均未深入探究其作为一种新型办学组织的基本属性的重要内涵。

首先,产业学院是基于区域或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实际需要而建构的新型办学组织,本质上是培养服务人才的教学组织,同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责。其次,产业学院是多元办学主体共同参与的组织创新系统,融合了产业企业、高校、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各类园区(如科技园、产业园、创新创业园、工业园、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科教创新区等,下文统一称作“园区”)甚至是公共社区等多元主体的运作元素和功能,这些来自不同主体的元素与功能能够实现更高程度、更大范围和更多类别的创新,有助于知识生产模式的转换。从管理体制和单位归属来说,产业学院同样是高校的二级学院,但在具体实践中,产业学院既可以按照普通二级学院的管理方式来办学,也可以单独建立产教融合平台或进驻各类园区,采用更加灵活的运作机制。

据此可以认为,产业学院既是高校新型的二级实体办学组织,也是融合了多元办学主体的创新系统。这种“新型”主要体现在办学过程对企业主动性、独立性的界定与塑造上。

(二)政府政策要求:企业主动性、独立性的界定与塑造

“国办发〔2017〕95号文”关于产业学院设立的字面表述为,“鼓励或支持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高校设立产业学院”[16]。为什么政府在文件中没有使用“鼓励或支持职业学校、高校联合企业设立产业学院”的说法,而是用了一种相反的表达呢?应该说,这种表达蕴含着重要的政策要求和实践意义。从文件的表述可以看到政府比较明确的政策要求和期待,即企业是产业学院构建的负责人和更为重要的牵头者,应依托或联合学校,而不是学校主动寻找和联合企业;
企业的主动性和战略规划是产业学院建设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和实施基础,它应该具有更为重要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在产业学院的构建与运作过程中,企业理应成为更为重要的负责人、牵头者和关键的实施者,甚至对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内部治理和绩效分配等产生重要的决定性影响。换句话说,企业是产业学院治理中更为主动的治理主体,甚至是直接且核心的利益相关者。政府的政策要求就是通过这一组织形式,从根本上重塑产学研合作或者产教融合中各主体之间的地位秩序、行为关系和利益关系,打破和创新原来的校企或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形式,这已经产生了本质的不同。在既往的校企或产学研合作中,学校是重要的牵头者和主动方,政府文件只是对学校而不是对企业提出政策要求和实施制度安排。同样,“发改社会〔2019〕1558号文”关于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改革实施方案的核心要义是探索一条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17]的改革新路。很明显,这一实施方案同样把产业企业视作产教融合过程中更为主动的治理主体和核心利益相关者。

政府对企业在产业学院设立与发展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理性认知和极力强调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企业本身对高校的内在需要。从理论上说,除政府理性认知和企业自身需要外,对企业主动性、独立性的界定与塑造还在于高校及其学术共同体存在的固有的保守性与发展惰性。这不仅是产业企业主动介入产业学院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逻辑,也是政府要求其主动联合高校的根本原因。因此,产业学院建构过程中的结构设计还在于目标产业、目标企业的定位和选择,而不是高校和学科专业的选择。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政府政策文件及其具体规定反映并蕴含着产业学院重要且具有基础性的组织特征,即企业的主动性与独立性。

企业的主动性与独立性是产业学院作为“新型”组织的基础性特征。除此之外,地方本科院校产业学院的“新型”及其他重要组织特征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目标的区域性与地方性

有学者认为,地方本科院校应成为地方发展的人才源、智能源和文化源[18],促进地方和区域的产业升级转型[19],产业学院建设必须坚守这个服务于区域和地方的知识传承、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而且,上文已经谈到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这一“转型”就是政府希望通过高教政策的引导和相关资源的支持,使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转化、社会服务等方面最大程度地聚焦于区域创新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是全都沿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进路推进学科专业建设。

在2015年政府出台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实现转型发展的政策之前,就有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基于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主动与产业企业、地方政府共建共治产业学院(当时称为“行业学院”)。例如,2012年5月江苏省常熟理工学院、常熟市政府及汽车行业企业三方共建成立汽车工程学院,并以培养汽车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刚开始,该学院挂靠于常熟理工学院的机械工程学院附属运行。后来,该学院“为更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于2016年3月开始独立运行”[20]。可以看到,这一阶段产业学院的构建与发展重在改革人才培养组织和推进完善学院运作机制,以便密切匹配和更好地服务行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江苏省在2021年甚至要求尽快制定省重点产业学院建设标准,而且其建设需符合江苏的产业定位和服务面向。[21]

“国办发〔2017〕95号文”的出台表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不仅是政府推进产教融合的内在要求和政策取向,更是企业、地方政府与高校可以构建和凭藉的办学组织,有助于促进地方产业企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学院发展的缘起和政府的政策要求都说明产业学院建设与区域创新和地方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二)办学和治理主体的多元性

产业学院的办学和治理主体除高校、产业企业、科研院所之外,还涉及政府、园区或公共社区等。政府主要负责制订和出台区域产教融合的宏观规划、提供政策环境、拓宽融资渠道等。这里的政府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含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地(县)级市政府,部分产业学院可能还有乡(镇)一级政府的参与和支持。例如,东莞理工学院先进制造学院(长安)是东莞理工学院重点建设的特色产业学院之一,它就是由学校与东莞市长安镇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22]公共社区的职责更多地在于配合、支持产业学院建设,园区则负责提供人才培养基地、参与课程开发与建设(即下文所讲的“项目制”课程)、构建产教融合平台等。除地域内高校外,有的产业学院还涉及地域外高校的参与,如常州大学智能制造学院(该校较早建立的产业学院)就有香港科技大学的参与和支持。[23]

(三)知识生产的模式转换与跨学科性

产业学院组织目标的区域性与地方性以及办学和治理主体主要源于产业企业、园区、本科院校和政府等多元组织,这充分说明产业学院建设满足市场应用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目标取向。从知识生产的角度看,该目标取向的科学研究属于知识生产模式Ⅱ或知识生产模式Ⅲ的范畴。也可以认为,产业学院的这一目标取向在一定意义上说明它是知识生产模式转换的产物。

1.知识生产模式的转换 在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之后,知识生产模式Ⅰ就逐渐形成了。它追求纯粹科学理性和学术至上的“超功利”价值取向,即“为知识而知识”或“为科学而科学”。[24]大学仅关注知识本身,而非满足政府、社会、大众等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且生产主体单一,仅为大学及其学科组织和学术共同体,“知识孤岛”由此而生。[25]

知识生产模式Ⅱ是在20世纪中后期逐渐形成的。由于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变革,大学逐渐进入社会中心进而成为社会发展的“引擎机”或“动力站”,最终导致知识生产模式Ⅱ的形成。知识生产模式Ⅱ的显著特征为:(1)追求市场应用取向,以解决政府、社会、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实际问题为价值取向;
(2)知识生产的学科组织和主体逐渐扩大,依托大学学科组织,构建了“大学—政府—产业企业”的“三重螺旋”组织链条[26],甚至还有完全以大学、政府和产业企业共同构建的研究中心(院、所)作为学科知识生产的组织载体;
(3)知识生产融入社会与市场的创新,在这一时期,大学不再是知识生产的“孤岛”,大学的院、系、所、室与产业企业之间发生了“直接的、无处不在的关系”。[27]另外,这一生产模式下的知识生产是跨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28],它融入了各学科的基础理论、方法和基本技术,经过“三重螺旋”的共同创造和深度加工,形成了解决各种市场问题的新知识、新方案(方法)和新技术,甚至有可能形成新的理论。我们熟知的比较成功的创业型大学(如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英国沃克大学等)的兴起和发展其实就是受益于知识生产模式Ⅱ,或者说是知识生产模式Ⅱ形成和发展的经典例证。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迅速,社会经济和市场发展也变得日益复杂且多元,知识生产和现实问题的解决就需要社会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和深度融合,需要更大范围的知识资源整合以及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知识集成与创新。基于这一背景,知识生产模式Ⅲ逐渐兴起并形成。知识生产模式Ⅲ的鲜明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知识生产的学科组织与链条的延伸。其生产组织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甚至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和“互联网+”,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生产空间。除原模式具有的有形学科组织和学科链条外,还增加了学科组织的网络空间,如网络(云)研究中心(院、所)、网络学术组织、网络学术论坛等。现在有很多QQ和微信学术群、微信公众号及其他网络形式的学术组织也在从事知识传递、学术讨论和有组织的学术生产活动。这种学科组织链条可以随时延伸,使知识生产主体进一步多元化,其知识生产以“大学—政府—产业企业—公众”结成的“四重螺旋”为主体[29],具有很强的聚合性。这里的公众指除大学、政府、产业企业之外的其他组织或者个人。这一“四重螺旋”组合更加强调建构知识创新集群网络和知识资源的集优整合,它在塑造社会文化的同时,也能够促进知识集成和应用创新。(2)知识生产的“超学科性”。有学者认为,知识生产模式Ⅲ就是一种“超学科”的知识生产模式。[30]这里的“超学科”不是跨学科或多学科,也不是多种学科知识的简单相加,其关注的知识不仅是“学科之间的、跨不同学科的”,而且是“超越于所有学科之外的”知识。[31]“超学科”本质上是多元整合论,即将不同的知识整合成一种比较全面的知识形式,这一知识形式的特征是较强的公共观点导向和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32]超学科知识及其研究的存在完全是因为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所需知识的不确定性需要更多的利益相关者介入并展开共同探究。[33](3)协同创新并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应用取向。由于学科组织的延伸、更多主体的融入和超学科性的追求,知识生产模式Ⅲ可以协同实现学科知识、理论建构与认知(社会)实践的整合与创新。

2.产业学院何以实现知识生产模式的转换 其一,产业学院之所以能够实现知识生产模式的转换,是因为它具备天然的实现“三重螺旋”或“四重螺旋”的基本条件,这从根本上取决于它多元的办学与治理主体。产业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与社会等的共建共治为多元主体对知识的共同创造和深度加工创造了条件。其二,从学科专业的交叉属性看,产业学院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甚至超学科的性质。产业学院的建构本身就是基于跨学科、跨专业的要求,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组合与交叉,因为与其对应的目标产业、企业所要满足的市场应用和解决的社会问题都需要跨学科、跨专业甚至超学科知识及其研究的支撑。比如,肇庆学院的环境健康产业学院至少包含环境科学、公共健康、制药工程、医学等学科专业[34];
常州大学的阿里云大数据学院至少包含计算机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数据科学、软件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等学科专业[35]。除此之外,东莞理工学院的粤港机器人学院、中兴通讯学院、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等产业学院都是基于跨学科、跨专业甚至超学科的要求组建的,在粤港机器人学院的“毕业设计展览中,湖面垃圾回收无人艇项目惊艳全场。该项目是融合机械设计、电控、自动化和软件工程等四个专业知识的创新创造”[36]。

总之,现代产业学院天然地具有推动知识生产模式转换的内在要素与组织属性,可以成为推进知识生产模式转换的组织载体,这从根本上源于产业学院的多元主体、问题取向和跨(超)学科性质。因此,在产业学院的办学实践中,还应依托该组织进行知识生产和科学研究,推动知识生产模式Ⅰ向知识生产模式Ⅱ和模式Ⅲ的转变。

(四)人才培养的“项目制”属性

根据产业学院的目标服务定位、市场应用取向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求,应以“项目制”课程和产教融合平台建设为核心,着力培育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素养。“项目制”课程是指开发并用于技术技能训练和创新创业精神、能力培育的若干教学项目体系的总和。一方面,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基于产业学院所依托的学科专业框架;
另一方面,课程对应产业学院指向的行业企业岗位需要。毫无疑问,“项目制”课程作为产业学院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资源。产业学院只有构建各种产教融合平台,如实践实训实习中心、企业教学项目、园区教学项目、技术技能培育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等,方能选择和采用“项目制”课程所需的“项目式”驱动教学法,才有可能真正完成本质意义上的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五)运作机制的随应性

产业学院既可以以高校二级学院的机制与模式来运作(目前这种运作机制比较普遍),也可以独立于高校,进驻产业企业、园区或者产教融合平台单独运作。例如,常州大学智能制造学院就与园区正式签约入驻办学,并于2021年1月正式进驻中以(以色列)常州创新园。[37]这种办学机制打破了高校及其二级学院办学的围墙,促成多元主体对产业学院的共建共管,进一步加深和强化了高校、政府、产业企业对人才的协同培养。从表面上看,产业学院的这一办学模式是物理空间的转移和搬迁,但更重要的是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手段、方式的变迁和提升。在这种办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都将“沉”在企业中、“浸”在园区内,扎根产业、扎根企业。[38]很明显,这种办学机制可以有效促进教师在高校、产业企业之间的双向流动,促成“双师型”教师的成长,有利于共同建设“项目制”课程,共建共享人才培养所需的各种资源,从而达成和实现产业学院的办学目标。

另外,产业学院还具有内部治理网络化与民主性的组织特征,这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和办学主体的混合多元性。学界普遍认为,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应该是一种比较适合其组织属性的内部治理制度,通过设立各种管理委员会或管理机构(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生事务委员会等)实现相应的管理。[39][40]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面临“双一流”建设甚至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等政策背景,既要加强一流学科建设,又要推进产教融合与产业学院建设,二者能否有机结合?如果能,有机结合的逻辑关联在哪里? 这是本节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地方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关联

地方本科院校在我国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并不是一个旁观者,它们同样获得了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的公平竞争机会。但是,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以及在某个(某些)学科拥有较强实力或颇具培养与研究特色的重点本科院校相比,地方本科院校实现一流学科建设的难度更大。

那么,产业学院何以成为地方本科院校一流学科建设的组织依托,并藉此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呢?其一,一流学科建设除了考察基于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社会服务质量之外,重点在于考察其是否产出了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开发研究的成果是否对社会、市场或公众做出了较大贡献。2017年出台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教研〔2017〕2号)(下文简称“教研〔2017〕2号文”)将一流学科建设名单遴选标准分为四个层面:国际前沿、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国内前列;
国家安全与重大利益、国家急需;
产生重大的行业或区域影响、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优势突出、不可替代。[41]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前三个层面的遴选标准几乎不可能达到,有可能的就是最后一个层面的标准。这一标准重在考察学科建设与发展是否对产业企业或区域创新发展、产业升级换代产生了重要影响。产业学院的组织属性使其在为产业企业和区域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技能型、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同时,通过科学研究和内部治理驱动区域创新发展。在前文述及产业学院的组织特征中,组织目标的区域性与地方性、知识生产模式的转换与跨学科性、人才培养的“项目制”属性、运作机制的随应性等都说明产业学院很好地具备了能够产生重大的行业或区域影响、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基本组织要素和组织条件,只是目前因为多种原因未能充分开发和利用它本已具备的发展要素和机体功能。其二,不管是从哪个层面遴选的一流学科,都需要解决跨学科、超学科的知识资源集优整合问题,因为符合这些标准的一流学科,其研究的问题都是复杂且多元的。现代产业学院天然地具有推动知识生产模式转变的内在要素与组织属性,是推进知识生产模式转变的有效组织载体,有助于解决一流学科建设中跨学科、超学科的知识研究和实际应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实际需要的满足之所以能够借助产业学院这一组织来实现,从根本上是因为多元办学主体的聚合、市场问题取向和跨(超)学科性质。其三,从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一流学科建设的管理看,学院建制多半是基于学科专业的学术边界,以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为主要学术边界组建二级学院。在申报一流学科建设时,仅将与之对应的二级学院的相应材料进行综合,而非学科知识资源及其成果的集优整合。也就是说,当前地方本科院校的一流学科建设缺失可以依托的学科学术组织。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学院具有的跨学科、跨专业甚至超学科属性使其具备关键且能够建成一流学科的有效组织载体的专业化基础,正好可以弥补地方本科院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学术组织缺陷。因此,产业学院是地方本科院校一流学科建设平台和组织载体的可行选择和有效形式,是其进行一流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选择。可惜的是,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并未认识到产业学院这一组织业已具备的发展要素与其一流学科建设之间的逻辑联系,还在传统的学科专业或者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类似的学科专业范围内寻找突破。

(二)地方本科院校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的非对称性选择

对于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遴选标准和确定原则,2015年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曾做过宏观的规定与表述。[42]随后,“教研〔2017〕2号文”又对其做了相对具体的表述。地方本科院校一流学科建设可能的突破口就是能够产生重大的行业或区域影响的学科、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学科、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而且,这些突破口与区域优势资源、特色行业和产业紧密相关。

有学者也认为地方高校参与“双一流”建设应当立足所处区位的实际,挖掘比较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43];
积极开拓本土资源,扎根地方,逐鹿区域,凝练特色和优势[44]。而且,通过对入围第一批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西部高校的分析发现,其结论完全支撑和验证了上述观点。研究指出,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的西部高校主要集中在四川、甘肃、云南等省份,以地域优势资源为生发点和内生力。[45]比如,四川地区盛产中药,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入围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甘肃地区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为草学发展提供了充分条件,兰州大学的草学入围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云南省少数民族众多,云南大学的民族学入围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西藏和青海具有得天独厚的良好生态,西藏大学和青海大学的生态学入围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等等。地方高校需根据区域特色优势资源及产业实际建立一流学科,这也是产业学院的组织目标与服务面向所在。

总之,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不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重点本科院校建什么学科,就发展什么学科。依托产业学院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必须采用非对称发展战略与创新思路,认清比较优势,紧紧围绕地方资源、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做好产业学院的结构设计与制度安排。产业学院的结构设计应在充分凝练区域发展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合理选择目标产业和目标企业,使其尽可能匹配区域的功能定位、产业规划和产业结构,同时,目标院校和学科专业(群)的选择必须坚持跨学科、跨专业的建设思路。只有这样,地方本科院校构建的产业学院才具备一流学科建设的组织属性与结构基础。

猜你喜欢一流办学学院初等教育学院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年1期)2022-06-13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10期)2021-12-26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8期)2021-12-17关注一流学科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2020年12期)2020-11-24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20年3期)2020-08-07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山西教育·招考(2019年10期)2019-09-10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6期)2019-05-28“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当代陕西(2019年7期)2019-04-25海盗学院(7)故事作文·高年级(2016年7期)2016-07-26学院掠影湖北开放大学学报(2016年5期)2016-06-05

推荐访问:产业 学院 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