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轶方文库网 > 心得体会 >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4篇

时间:2022-09-25 09:35:06 来源:网友投稿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4篇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 \72016年10月(上)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用超人毅力和非凡壮举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4篇,供大家参考。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4篇

篇一: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

2016 年 10 月 (上)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用超人毅力和非凡壮举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坚实基础,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回望那段用生命与鲜血写就的惊心动魄、举世瞩目的历史,感悟伟大的长征精神,意义重大。回望峥嵘岁月“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是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胜利结束长征以后,毛泽东同志对长征最为形象的概括和总结。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先后进行长征。在长征路上,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同志的领导和指挥下,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激战嘉陵江,在川黔滇鄂豫陕广大地区调动敌人,历时两个寒暑,纵横14个省区,进行了600多次战役战斗,渡过了近百条江河,越过了约40座高山险峰,经过了1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堪称人间奇迹!国际友人索尔兹伯里在《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这是用热血和勇气谱写的史诗,这是一次充满了集体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和希望的举世无双的行动。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为什么选择长征?1934年10月,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率中央红军主力8.6万余人被迫退出中央根据地,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在长征中,推行“左”倾错误方针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又犯了逃跑主义错误,把战略转移变成大搬家式的行动。按照原定计划,中央红军准备转移到湖南西北部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国民党当局在红军西进的道路上设置了四道封锁线。当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后,李德等领导人一味退却,使红军继续处于不利地位。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湘江时,红军在国民党湘军和桂军的夹击下,付出了极大牺牲。到12月1日渡过湘江时,中央红军锐减到3万余人。在渡过湘江后对中央红军的前进方向问题,党和红军内部一直有分歧。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开会,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使红军避免了覆亡的危险。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1月15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制定了红军之后的战略方针,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次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和贵州省内迂回穿插,特别是在四渡赤水的过程中,中央红军灵活机动地创造战机,运动作战,从而变被动为主动。随后出敌不意,主力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即西进昆明,又突然掉头向北,于5月初上旬抢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回望峥嵘岁月  感悟长征精神■ ■ 武春霞DOI:10.14061/j.cnki.cn13-1033/d.2016.28.002

 8/2016 年 10 月 (上)共产党员别策划特 王雅宁 2966801712@qq.com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中央顺利通过大凉山彝族区。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6月中旬,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红军以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为战略方针,中共中央决定将两个方面军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过草地北上。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率中共中央机关和前敌指挥部随右路军行动,8月21日,右路军开始过草地,历经六天六夜,才走出草地,等待左路军前来会合。9月,张国焘率左路军到达阿坝地区后,拒绝北上。9月17日,陕甘支队(北上红军改称)先头部队夺取腊子口,突破国民党军渭河封锁线,经固原翻越六盘山,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先期结束了长征。在国民党重兵对鄂豫皖根据地围攻的情况下,红二十五军和鄂豫皖省委按照中共中央指示,于1934年11月从河南罗山县开始西移,在鄂豫陕边建立根据地,粉碎国民党军两次“围剿”。次年9月与陕甘根据地的第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合编为第十五军团。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后,即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红十五军团并入红一方面军建制。1935年11月,红二、红六军团从湘西北的桑植出发,历经艰险,在1936年7月初同与张国焘率领的南下受挫的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中共中央指定红二、红六军团加上红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随后红二、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10月9日,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到达甘肃会宁,同红一方面军会合。22日,红二方面军指挥部到达静宁县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红军长征结束。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广大指战员所表现出的不畏千难万险、“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英雄气概,已经突破了时空的界域,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座无法逾越的丰碑,化作了弥久永恒的长征精神,那是华夏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最强音。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对于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作用。崇尚理想干革命,信念坚定终如一。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长征精神最基本的思想内核。长征中,虽环境险恶,但红军视死如归,其根本原因是伟大的理想必定输出伟大的动力,坚定的信念必然涌动不懈的追求和努力。有了共产主义信念,就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亲身参与长征的杨成武将军曾说:“我们的指战员英勇善战,为了保卫党中央肯于牺牲一切。许多红军战士为了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前途英勇无畏地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想到的都不是自己,而是所信仰的革命事业。”万物莫不有规矩,和谐团结顾大局。长征的历史表明,团结和大局意识是革命胜利的保证。红军长征充分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军纪、团结友爱、不谋私利的意识。例如,当时党中央为严明军纪确保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要求红军必须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及“三大禁令、四大注意”,这些规矩把各路红军构建成了一个“形散而神不散”的整体。实事求是得自主,唯实创新有突破。红军之所以被迫进行长征,直接原因是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压制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令红军丧失了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自主权和能力。遵义会议迈出了我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决定性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反对右、反对“左”,坚持正确革命路线,基于中国国情和战争的实际,创造性地实施了一系列新方针、新政策和新办法,捷报频传。天下兴亡匹夫责,艰苦奋斗传美德。艰苦奋斗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万里长征中,红军将士与天斗,与地斗,与敌人斗,斩关夺隘,抢险飞渡,雪山草地艰苦卓绝,漫漫沼泽生命攸关。红军战士在“爬过雪山就是胜利”“走出草地就有希望”口号的鼓舞下,以惊人的毅力和决心战胜了雪山死神和草地恶魔,体现出了崇高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秉持鱼水情谊深,八方支援得民心。红军是新型的人民军队,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长征胜利的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忠实践行这一根本宗旨,把人民利益、民族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处处关心和爱护人民,严格执行群众纪律,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沿途各族群众帮助红军筹款筹粮、烧水送饭、传递消息、运送伤员,以各种方式有力支援了红军的长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党领导的红军长征,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

 \92016 年 10 月 (上)共产党员好。”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为我们理解长征精神、传承长征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这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基础。长征精神全面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是我们党取之不竭的精神资源。在革命战争年代,长征精神一直是激励我们战胜敌人的强大动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中,广大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更要弘扬长征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崇高理想,坚定信念,是凝聚民心、奋发图强的伟大旗帜,是战胜困难、获得胜利的力量之源。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红军将士之所以视死如归、浴血奋战,是因为他们心存为人民解放和民族自由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样,长征精神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助推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大力弘扬坚定的信念和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高擎长征精神的火炬,凝聚强大的力量,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实现复兴伟业。紧密团结是克服困难、成就大业的重要保证。在红军长征途中,我们党历经艰难困苦和不懈斗争,最终实现了全党全军的空前团结。当前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只有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一切正能量发挥出来,才能使一切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利于创造社会财富的力量给予充分展现,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是最核心的精神内核。“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长征史就是一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历史。虽时代不同,我们无需“牺牲生命”,甚至不用“艰苦卓绝”,但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艰苦奋斗的精神是须臾不可丢弃的,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能不能坚守艰苦奋斗精神,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严守群众纪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长征精神的优良传承。长征中的红军正是靠着严格的军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戴和援助,取得长征的胜利,将革命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千变万变,党对人民群众的根本宗旨没有变,我们只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成为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实事求是闯新路,一切从实际出发,敢闯敢试,推动事业全面发展。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兴业之本。我们党“靠实事求是吃饭”,不搞本本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建设事业发展才会有活力、有动力。新常态的今天,如果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就会被时代抛弃。只有“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求破”,才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奋力闯出发展新路子。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固原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时指出:“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勇于排除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在千难万险中开辟前进的道路,就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实现亿万人民的伟大梦想。”长征永远在路上,长征精神永远不过时。长征精神将会继续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在新的长征中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开拓进取,自强不息,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无论前路是否平坦,我们都应怀揣那份不畏苦、不怕难的初心,奋勇前进!

篇二: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

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心得 体会

 岁月无言,历史有证。走进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一件件红色文物让人不禁发问:是什么让革命先辈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依然保持着坚定的革命信念?

  静静陈列在展柜一角的一把小军号,见证了会宁县大墩梁阻击战的惨烈场景,也见证了一位红军老战士的革命情怀。它的主人,就是红四方面军 5 军 39 团司号员李克玉。

  纪念馆解说员杨婷说,会宁会师后,国民党反动派妄图将大会师后的红军一举歼灭,于是派出 5 个军分 4 路围堵红军主力。大墩梁阻击战就是双方在会宁地区进行的 6 次大的战斗中,最惨烈的一仗。

  1936 年 10 月 23 日,大墩梁战斗打响,年仅 17 岁的司号员李克玉吹响了冲锋号,红军将士们奋勇杀敌。战斗中,李克玉腿部受了重伤,不能随部队一起北上,就和其他战友一起留在当地养伤。军长董振堂安抚伤病员说:“伤好以后,我亲自来接你们归队。”

  养伤期间,李克玉整日都把小军号带在身边。伤好以后,李克玉又每天抱着这把小军号站在大墩梁山头上,凝望着北方的天空,盼望战友们出现。然而,他不曾想到,董军长和很多西路军将士已长眠在了河西走廊。

 上世纪 60 年代,李克玉当上了生产队队长,他的小军号成了村民上工的工号。1986 年,会宁会师 50 周年时,年近古稀的李克玉带着心爱的小军号再次登上大墩梁,和 70 多位老战友故地重游,紧紧相拥。战斗友谊穿越几十年的时光,见证着当年的峥嵘岁月。

 铁流汇聚

  会师门,过去叫作西津门。“因为红军当年从此门进城,后改名为会师门。”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讲解员杨婷说,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激战腊子口、翻越六盘山……红军将士浴血奋战,纵横十余省份,最终实现胜利会师。

  “会宁县文庙大成殿,当年,庆祝红军主力会师联欢大会就在这里举行。”杨婷讲解道。联欢大会由时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李卓然主持,朱德总司令宣读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来的《中央为庆祝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合通电》,并号召会师部队“更要团结一心,互相尊重,并肩作战,战胜我们共同的敌人。”欢呼声冲天而起,回荡在会场上空。

  “当晚,会宁城内人头攒动,彩旗飘舞,这座偏僻的小城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杨婷说,县城成了红色的海洋,战士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久久不愿松开。

  徐向前元帅在《历史的回顾》一书中这样写道,三个方面军大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李荣珍介绍,大会师标志着历时两年多的红军三个方面军数万里长征历程的胜利结束。三支主力红军会师西北之际,正是抗日战争烽火即将在全国熊熊燃烧之时,会师后的红军将担负起中国革命的新任务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职责。

  现在,在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的一角,一份当时的“党员登记表”见证着那段峥嵘岁月。表格是手工绘制,党员信息是:李道存,19 岁,属于通讯连,籍贯为黄安县(今湖北省红安县)……红军从会宁离开时,登记表遗留在县城周家大院。为保存这份登记表,当地群众周大勇的母亲把它缝进枕套。1996 年,登记表被周大勇发现后并上交相关部门,2000 年 8 月,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党旗为证,因为有党的坚强领导和战士的坚定信仰,红军才战无不胜,从一个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杨婷说。

  鱼水情深

  红堡子村,隶属会宁县郭城驿镇,1936 年秋开门迎红军,后被授予“支援红军模范村”称号。“这里地处两县交界处,是红军会师必经之地。”红堡子村党支部书记齐占虎说,当时红一方面军的同志找到当地民团团长王瀚,希望允许红军进驻红堡子。

  “得知是红军,老人亲自迎。”王瀚后人王东良说,王瀚带领村民升起红军旗帜,敲锣打鼓夹道欢迎,不仅热情款待,还捐献了

 钱粮和枪支弹药。在一份 1936 年 9 月的《红色中华报》上,有这样的报道:“仅在郭城驿一地,就筹集粮食四五百石。”

  “红军将士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吃的用的,按价付款。”会宁县政协原副主席王文汉说,红军进城后,有一些住在百姓家。“他们就在院里搭个棚,席地而睡。”王文汉说,吃喝用度,红军记着账,临走前都付了钱。王文汉珍藏了两枚红军付款用的银圆,曾有人慕名前来,出高价收购,“我说,给多少钱都不能卖。后来我捐给了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王文汉说。

  作风优良一家亲,党的军队得到了会宁人民倾力支持,筹集了大量粮食、钱物。据不完全统计,会宁为红军筹集粮食近 500 万斤,布匹衣物 6380 件(匹),还有大批银圆。“全县有 400 多人参加了红军。”杨婷介绍,朱德总司令在离开会宁时语重心长地说:“会宁人民对革命是有贡献的,我们不会忘记你们对红军的支持,谢谢父老乡亲!”

  悠悠祖厉河,浓浓鱼水情。在一次战斗中,一位红军连长不幸牺牲,村民们以最高的礼遇,安葬了这位英雄。多年来,这位连长的坟墓几经迁移,如今位于红堡子村的一处山坡上,墓碑上刻着“红军先烈黄连长佚名之墓”。“大家不知道他是哪里人,也不晓得叫啥名,只知道姓黄,是个连长。”王东良说,逢年过节,总有村民到墓前祭奠,85 年来从未间断。

  新的胜利

 有党史研究者曾这样总结:瑞金是红军长征的出发点,遵义是红军长征的转折点,会宁是红军长征的会合点,延安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长征胜利结束,新局面就此打开。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于 1936 年 11 月 21 日在环县山城堡全歼胡宗南部 232 旅及 234 旅两个团,以辉煌的胜利展示了红军会合后的力量。”李荣珍介绍,12 月 12 日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人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在会宁,一则“小红军救魏煜”的故事家喻户晓。1936 年 10月 9 日,会宁城门楼前红旗飘扬,军民敲锣打鼓,准备迎接大部队。当地居民魏鸿儒的儿子,年仅 3 岁的魏煜,跟着贴标语的小红军战士,来到县城西门附近的一条街上。突然,天空传来敌机的轰鸣声,人群四散,炸弹落下。年幼的魏煜,被小红军挡在了身下。敌机飞走,硝烟散去,人们在牺牲了的小红军身体下,发现了得救的魏煜。

  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里,摆放着这位小红军的画像。“为报恩情,魏鸿儒将小红军葬在了祖坟旁,并立下一条规矩:只要魏家还有一个人,就要永远祭奠这位小红军英雄。”杨婷说,魏煜成家后,给三个儿子起名为继征、续征、长征,合起来就是“继续长征”,以此让后辈儿孙记住红军长征的历史和血浓于水的恩情。

 继续长征,也寄托着当地群众的美好期待。“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每年“七一”前后,甘肃会宁的很多党员干部都要再次走进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有党的领导,有长征精神,乡村振兴,我们干劲十足。”齐占虎说完,便吼了句村民自编的秦腔,“昔日黄滩绿树阴,盐碱地里能生金”……

篇三: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_ 红军长征纪念馆观后感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关于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_红军长征纪念馆观后感》的内容,具体内容: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我相信大家参观完红军长征纪念馆后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深刻想法。接下来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供大家阅读!...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我相信大家参观完红军长征纪念馆后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深刻想法。接下来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供大家阅读!

  关于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篇 1

 今年盛夏,我们小主人新闻学校的 200 多名小记者来到了浙江横店,横店号称影视城,有好多电影就是在哪里拍的。几天时间里我们游览了当地的许多景点,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要数红军长征纪念馆了。

 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浙江省东阳市,为了要纪念当年在长征中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勇士们而建的。

 来到纪念馆,我首先看到了许多红军在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的图片,心中最先想到了毛主席写过的"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诗词,毛主席写出了爱国主义战士们不怕艰苦努力战斗的优良品质。接着看到红军们拔山涉水、在行军过程中没有粮食的情景,他们吃野草、树皮,甚至把身上的皮带煮

 了吃了,让我不由得想到我们现在,有时候菜不配胃口就把米饭倒掉,多么浪费啊!

 我们又看到了许多英雄人物奋勇杀敌的故事介绍,让我感受到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如果们有他们的浴血奋战我们怎么可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一定不能辜负英雄们的期望,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关于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篇 2

 宁夏是红军长征走向胜利的地方,是红军西征的主战场。六盘山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毛泽东曾在这里写下了著名诗篇《清平乐六盘山》,使六盘山名扬四海。8 月 29 日下午,"沙湖杯"第十二届全国网络媒体行采访团参观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聆听长征故事,重温红色记忆。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固原市境内的六盘山主峰之上,由"序厅"、"红军不怕远征难"、"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不到长城非好汉"5 个部分部分组成。从一个展厅到另一个展厅,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全国网媒记者驻足聆听红军长征在固原及红军西征在宁夏、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固原活动的革命故事,感受着红军长征"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坚毅精神。馆内"回汉民族一家亲"的蜡像场景及回族群众热情欢迎红军到来与支持红军工作的巨幅画面背景,让百余名网媒记者深深体会着宁夏民族团结之花的绽放。采访团记者用手中的相机与笔记录着这里陈列的枪支、手雷等遗物与感人的革命故事,将向世人继续讲述红军"长征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气魄与坚定的革命精神。

 采访结束后,记者们纷纷表示,六盘山纪念馆以中央红军长征时间和路

 线为重点,展示了整个长征的历程。长征是一群人为生存而奋战,为一种理想而不屈。我们要铭记长征这段历史,更重要的是铭记长征留给我们的理想、信念和长征精神!

 关于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篇 3

 10 月 25 日在公路局团委的织下,我们参观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70 周年"展览。整个展区共分为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遵义会议、伟大转折,用兵如神、突出重围,斩关夺隘、一往无前,艰苦卓绝、理想胜天?胜利会师、抗日救国?长征精神、光耀千秋等七个部分,图文并茂、生动记载了英勇的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卓越指挥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翻越陡峭险峻终年积雪的座座高山跨过激流汹涌、难以渡过的条条江河穿过沼泽密布、神秘莫测的茫茫草地冲出国民党重兵一层又一层、一次又一次的围追堵截,纵横驰骋于湘鄂川黔滇等 14 个省,长驱 6.5 万里进行重要战役战斗近 600次终于战胜优势敌军穷凶极恶的围追堵截克服了数不清的自然界的艰难险阻并最终取得长征胜利的伟大壮举。

 至今,我仍然庆幸当初我走了进去。和所有的纪念馆一样,这里面陈列的是一些红军当年曾经用过的物品和走过的路线。我麻木的看着那些路线,和枯燥的文字介绍,引不起一点感觉。跟随着人流,慢慢走到了一间介绍文物的展览厅。红军当年爬雪山、过草地时穿的衣服鞋子毫不愧疚的放在晶莹的玻璃柜里。那在我的记忆中只能是做床垫的棕,竟然就是当时的战士的主要御寒衣物;那一双双遮不住脚的草鞋,竟然带着战士们爬过

 了大雪山;那今天看来太过粗硬的皮带,竟然曾经被战士们作为充饥的食物。红军长征的故事曾经听说过无数回,可是,当我真正看到这些实物的时候,眼泪突然不受控制的涌了上来。我们的前辈,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为我们打下了今天的胜利。他们,短短的一生又是多么伟大的一生。七根火柴""小红军"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只是,这催人泪下的故事,到今天已经越来越无法引起人们的共鸣。新一代的年轻人,不明白也不理解"以前"的人为什么会这么傻?展览馆内的老旧的步枪、电台,令年轻人想破头也想不通如何用它们去打仗,毕竟,和楼下军事博物馆中陈列的武器相比,它们太渺小了。为什么,曾经就有人无比相信它们,并且用它们赢得了胜利。

 接下来的路程,我含着眼泪走了下来。我迷茫的目光扫过红军长征时走过的每一条路线,打过的每一场战役,经历的每一场苦难,牺牲的每一位同志,心中隐隐约约似乎能理解他们,又有些什么无法理解。说不上来,只觉得今天的我们,缺少的就是曾经的他们所拥有的。此时,我的心激扬澎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我们生长在一个美丽、富饶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美满幸福的家庭,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的生活,好好学习,加强砺练,争取成为国家有用之才,用实际行动回报革命烈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多做一点贡献,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更加富强。我们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比起革命先驱们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我们发扬红军战士们的那种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的。我们一定要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毕生力量。

 通过参观,我清楚的认识到,红军的长征,不仅是一次杰出的军事成就,还是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运动。它保证了整个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生存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红军长征途中的共产主义运动,实际上乃是"迁移中的共和国",长征的艰苦,锻炼出了人们的纪律性和献身精神,身居领袖地位的毛泽东遂能将共产主义运动变成前进的动力,13 年后就取得了全国胜利。

 长征精神是我们党之魂、军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体现。这种精神,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条件如何变化都应发扬广大。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当年红军长征一样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一样需要发扬长征精神克服一个个艰难险阻。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还需要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而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正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措施。

 长征精神是我们党之魂、军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体现。这种精神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条件如何变化都应发扬广大。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当年红军长征一样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一样需要发扬长征精神克服一个个艰难险阻。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还需要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而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正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措施。

 >>>下一页更多精彩"关于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

篇四: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

弘扬 长征精神 体会文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向前,向前。

 迎着蒙蒙的暮霭,急行军的脚步声,盖过了潺潺的水流声……

 86 年前,一支举着镰刀锤子旗帜的队伍,匆匆跨过赣南于都河,踏上战略转移的征程。

 脚蹬草鞋、肩扛土枪,从中国东南的根据地到广袤的大西北,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这一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壮举,被叫作——长征。

 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是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不懈努力的伟大史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

  2 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长征精神犹如一颗种子,深植大地与山川,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硝烟散去,山河无恙,精神永存。

 革命理想高于天

 1935 年 8 月,红军过茫茫草地时,一个小战士不慎陷入沼泽。毛泽东同志正巧路过,他一把拉起小战士,

  3 一边笑着风趣地对大家说:“别看他外表像个泥人,那泥里包着的可是钢铁。”

 这支骨瘦如柴的疲乏之师,还能笑谈“钢铁”。这“钢铁”到底是什么呢?

 “革命理想高于天。”这“钢铁”,就是革命的理想和信念。自上海石库门和嘉兴南湖红船起航,中国共产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矢志不渝。

 “当年革命十分艰难,也可能不成功,但人们心中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就一定会前赴后继,哪怕当时不成功,将来也必然成功!”2019 年 5月 20 日,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外,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

 理想信念之火照亮了漫漫征途,理想信念之火点燃了无穷斗志。

 “红军将士用双脚走出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远征,走出了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宁夏固原西吉县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馆馆长张玉忠说,“经历了长征洗礼的红军

  4 战士,远远看见对方时情不自禁地大喊‘我们胜利了’。”

 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始终闪耀着火热的信仰光芒,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为了救国救民,哪怕付出一切牺牲。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2012 年 11 月 29 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

 “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提出“中国梦”这一重大的政治命题。“中国梦”一经提出,就在中华儿女中产生了极大的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国际上也引发广泛认同。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6 年 10 月 2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

  5 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郑重强调。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新长征路上,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拿出精神、拿出勇气、拿出实力来圆梦!

 2012 年 12 月 4 日,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台,一场激浊扬清的风气巨变从此开启。猛药去疴、重典治乱,“老虎”“苍蝇”一起打;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笼子,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为新时代深化党的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深刻地明白我们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信仰之基更加牢固、精神之钙更加充足。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革命军人的灵魂和安身立命之本。新时代强军兴军再出发,理想信念的灯塔指引人民军队凯歌行进,全军新风正气持续上扬,努力锻造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部队。

  6

  新长征路上,无数奋斗者高擎起理想的火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李保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矢志追逐中国“天眼”的南仁东,“一朝上岛、一生为国”的守岛英雄王继才……他们用理想信念和不懈奋斗铸成不朽的精神坐标,激励着中华儿女勇于追梦、圆梦。

 2017 年 10 月 24 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新时代,旗帜高扬。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坚定前行的思想火炬。

 “八个明确”深刻阐明思想内涵,“十四个坚持”全面谋划基本方略……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革命性,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树立起思想的灯塔,标注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澎湃力量。

 闯关夺隘勇向前

  7

  贵州遵义老城子尹路 96 号,一座两层灰砖楼房坐北朝南、临街而立。楼旁一棵 90 多年树龄的老槐树,枝繁叶茂、苍翠挺拔。它见证了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在此扭转乾坤、奠基“成人礼”。

 “路迢迢,秋风凉。敌重重,军情忙。”长征的开篇,源于“左倾”教条主义领导下带来的惨重损失。周恩来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万里长征,就因为在江西打败了,硬拼消耗,拼到最后挡不住,不得不退出江西。”

 路在何方?

 遵义会议的召开,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最终迎来了中国革命拨云见日。

 当历史的指针拨向 1978 年,同样在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如春雷乍响,掀开历史的新篇章。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恢弘史诗由此拉开大幕。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8

 然而,船到中流浪更急。

 “矛盾越大,问题越多,越要攻坚克难、勇往直前。”2013 年 11 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凝聚起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力量。

 109 枚红色的公章,整整齐齐被封存在长方形的透明玻璃箱内。2014 年 5 月 20 日,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成立,之前分散在 18 个委办局的 216 项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到一起,109 枚审批专用章也简化为一个章。这些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的印章,成为新时代简政放权的生动见证。

 闯急流、涉险滩、立柱梁、破藩篱,党的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400 多个重点改革文件先后出台,1900多项改革方案接续推出——

 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人民当家作主、推动

  9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文明治理格局;健全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体制机制,管党治党的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高。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尤里·塔夫罗夫斯基在俄罗斯《独立报》撰文说,中国改革开放是全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试验,“它显然已经成功,中国人民将跨越历史长河,向着梦想前进”。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以钉钉子精神确保各项重大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就要把改革发展稳定统一起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

 群众路线谱新篇

  10

  “红色政权下,人民挺直了腰杆做主人。百姓们坚信,跟着共产党,跟着红军,苦日子都会变甜。”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馆长蓝华英介绍,为了帮红军搭浮桥渡河,老表们送来了毛竹,搬来了门板、床板,有的老人甚至送来了自己的寿木。

 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长征路上,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进了同群众的感情、拉近了同群众的距离,增强了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1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升,贫困人口不断减少,生态红利不断释放,建成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累累民生硕果,引领人民群众朝着全面小康迈进。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六盘山脚下的小村庄龙王坝,距离西吉县城 8 公里。2013 年后,龙王坝成立林下产业合作社,依托丰富的自然景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被评为全国最美休闲村庄。如今的固原,旅游扶贫已经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源头活水”。

 贵州遵义、宁夏固原、四川凉山、江西于都,党的十八大以来,每次考察这些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都会深切地关心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

 滴水穿石,弱鸟先飞。如今,那些曾为红军战士遮风挡雨的茅屋土房,已变成宽敞明亮的现代民居;那些崎岖坎坷的泥泞小路,已变成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当年的贫苦群众吃不饱穿不暖,现在的人们在想怎么吃得更好、更健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

  12 都不能落下。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正义无反顾地扛起脱贫攻坚的重担,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起总攻。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国 460 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筑起一座座抗击疫情的坚强堡垒。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聂荣臻同志曾说:

 “碰到了困难,人们就想起长征。想想长征,就感到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

 向前,向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大力弘扬长征

  13 精神,凝聚起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我们重整行装再出发,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推荐访问: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 纪念馆 心得体会 红军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