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轶方文库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家风不正遗祸患,清廉传家惠久远观后感8篇

时间:2022-09-28 17:10:02 来源:网友投稿

家风不正遗祸患,清廉传家惠久远观后感8篇家风不正遗祸患,清廉传家惠久远观后感 观看电视专题片《正风反腐就在身边》第四集《严正家风》心得体会 近日,四集电视专题片《正风反腐就在身边》最后一集《严正家风》播出,几个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风不正遗祸患,清廉传家惠久远观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家风不正遗祸患,清廉传家惠久远观后感8篇

篇一:家风不正遗祸患,清廉传家惠久远观后感

电视专题片《正风反腐就在身边》第四集《严正家风》心得 体会

 近日,四集电视专题片《正风反腐就在身边》最后一集《严正家风》播出,几个治家不严、家风不正的贪腐案例,震撼人心,发人深省。

  “严书记”对着镜头忏悔说:“我没有控制自己的权欲,所以我那个前妻才那么跋扈,才觉得后头有我支撑。”认识深刻、教训惨痛,却也为时已晚。若不是他滥用权力、违纪违法、纵容家人,怎会闹出女儿小小年纪打同学、“严夫人”家长群里耍官威等引爆舆论的热点事件,自己也受到法纪的查处。可见家风不正,贻害无穷。

  千百年来,家风是家族绵延不断、代代相传的价值基因,是中华文化的微观积淀,影响着每一代人的成长,关系着一个家族的荣辱兴衰。从字字珠玑的名家家训,到寻常家长的言行举止;从古老乡村,到现代城市。优良家风彰显着家族成员对传统美德的孜孜追求与人生大智慧,源远流长的家风文化温润如玉,在中华文明史上熠熠发光。

 古人云:“有家风化导然也”。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吸收文化的能力”,即儿童可以自动地吸收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印象和文化因素,从而利用周围的一切塑造了自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的言行举止时时处处都可能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家风就是为孩子营造的教育环境,家长以身作则,守法尚德,志存高远,孩子才可以从中学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并努力践行;反之,若父母利欲熏心,徇私枉法,孩子恐将有样学样,恃宠而骄,最终尝到害人害己的苦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不仅关系到全家人的幸福和快乐,也影响着党风政风,影响到社会公平及主流价值观。良好的家风、严正的家教,可以让孩子

 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得到丰富滋养,健康成长,也能激浊扬清、淳风化俗,凝聚起弘扬传统美德、传递真善美的社会正能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说孩子是可爱的小树苗,良好家风就是滋润其成长的阳光雨露。我们要重视家风建设,让优良的家风春风化雨,养心化人,造就人格美德,培育栋梁之才。

篇二:家风不正遗祸患,清廉传家惠久远观后感

纪录片《家风》感悟六篇

  观看纪录片《家风》感悟六篇

  弘扬文明家风 培育优良警风——观看纪录片《家风》感悟(1)

  近日,纪录片《家风》热播,全国公安机关相继要求观看《家风》纪录片,以“扬家风、转作风、正警风”为主题开展专题活动,撰写观后感谈心得、发感悟谈感想。其实家风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庭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庭文化风格。家风,影响一个家族每一代人的成长,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民风、政风。良好的民风、政风是以千千万万家庭的良好家风为基础的。党的领导干部家风,不是个人的事、家庭私事,而是关系到整个党、整个国家的形象和生命。

  一、弘扬文明家风,转变民警作风,培育优良警风

  一是文明的家风促进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领导干部弘扬良好家风,会给领导干部带来一种约束力。良好的家风不仅限于个体的养成,更为重要在于“修身、治国、平天下”。领导干部有良好的家风,不仅为官从政清廉,造福一方;也会严于律己,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始终做到心中有戒、严以修身。

  二是文明的家风是领导干部抵御腐败的重要防线之一。领导干部的党性党风状况对其家风的形成有决定性作用,而良好的家风一旦形成,同样又对领导个人启到约束作用。家人会用良好的家风对其进行大胆的提醒、监督和帮助,共同抵御歪风邪气。

  三是文明的家风具有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领导干部处于领导地位,尤其是公安机关的领导干部,既是群体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又是群体意志的体现者和协

 调者,也是群体活动的组织者和教育者,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最多,活动最频繁的一支队伍。这一特定的队伍和地位决定了人民群众对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赋予了极高的角色期待和道德期待。社会和人民不仅从领导干部的工作表现和道德状况来评价领导干部,也从领导干部家庭成员的道德表现来评价领导,因为领导干部的家风实质是领导干部个人作风的延伸和折射。领导干部有良好的家风,就会以其特有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就会带动更多的党员、干部和群众保持弘扬良好的家风。

  二、培育良好家风,关键在守家规、正己身、懂感恩

  一是立家规、守家规,就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有涵养、懂法规、讲纪律、守规矩。中国很多书香门第和官宦之家都立了自己的家规,著名的如纪录片《家风》中曾国藩的十六字箴言:“家检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立家规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祖训、族规、家教在家风建设中的涵养和约束力,各族的族规和家规确立后,重要的是要遵守所立族规与家规。家庭是一个人思想性格的塑造之地,族规家规是一个人人生价值的缩影,是人生遇到的第一部“法律”。良好的族规家规能够让家庭成员及早认知生命生活的内在意义和规则,慢慢让其懂得人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是扬家风、正己身,就是全体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遵守族规家风,带头做好表率。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家风好不好,这需要领导干部发挥好“家长”的主要作用。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从我做起,恪守族规家规、传承弘扬良好的家风,才能为家人作出表率,为职工做好示范,才会让这个家庭长久不衰,这个单位永远兴旺。党员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始终做到廉洁自律、干净做事、清白做人,要求家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不让家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不让下属干的自己率先不干。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做到家里家外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标准,上班下班一个尺子,始终保持着高尚道德情操和

 健康生活情趣。

  三是正警风、懂感恩,就是要求所有民警、警务辅助人员,尤其是所队室负责人,要过好家庭关、亲情关、权利关、恩情关。所队室主要负责人要正确对待家庭、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尤其是对待自己的下属,要真心关心、关爱家人和子女的教育、善待下属,但不溺爱、不纵容,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下属及身边的人。要保证自己没有事的同时,确保身边的人不出事,策应自己的整个家庭和单位平平安安,这才是这个家庭、家族和单位的幸福所在。同时,我们要懂得感恩,用感恩的心来感恩我们身边的人和组织,感恩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同事及身边的所有人,同样我们要感恩组织、感恩党、感恩这个美好的时代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三、建设良好的家风,利于家庭、家族、单位

  新时代、新形势,加强党风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深刻认识良好家风的重要性,认识到领导干部的族规家风事关党风政风警风。

  一是建设良好的家风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之一。打铁还需自身硬,良好的家风建设是领导干部党性的具体体现,关系到全面从严治党能否顺利实现,领导干部手握公权大权,能够调动和支配很多的社会资源和力量,一些别有用心者在直接拉拢腐蚀领导干部难以成功的情况下,往往将目标对准领导干部的家属亲人,从而达到目的。从近年来发生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来看,领导干部肇始于家风不正、家教不严的屡见不鲜,家风败坏已经成为作风问题滋生腐败现象蔓延的重要根源之一,同样影响到家庭、单位和国家的政治生态及利益。

  二是建设良好的家风是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庭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修身立德的精神起点,也是连接个人与单位和国家间的重要环节,是社会、国家组成的最基石。纪录片中《曾国藩家书》、《颜氏

 家训》这些优良的家风教诲,从某种程度上说,不仅决定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也决定这个家庭、家族的命运和单位兴衰,同样影响整个社会和国家。家风连着作风政风警风,领导干部族规不严、家风不正,必然导致作风不优、政风不淳、党风不清、警风不纯,就会败坏社会风气、影响政府公信力、损毁警察形象。只有家风清正廉洁,家风崇德、向善、向上、向美,家庭、家族和单位才会长久兴旺。

  家风,一盏永远不灭的心灯——观看纪录片《家风》心得体会(2)

  曾经在电视上看见记者在街头巷尾随机采访群众时总是问:“您的家风是什么?”有的人会侃侃而谈,引经据典从他的祖宗讴歌到他的孙子,并且会举荐出他的家风遗训来,却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文化程度、表达能力有限,或者家中从古至今就没有概括提炼出家风,因此就很难说出自己的家风具体有几条,但隐约中感觉到家中有那么一种内在的东西在传承着。其实这就是家风。

  家风家家都有,无论是名门望族还是普通百姓,有家就有风,只不过是长辈们在言传身教中、在潜移默化里悄然传承着,无需铭志在族谱中标榜着。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家庭就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因此家风便是你在有意无意间遵守的校纪校规了。

  小的时候家庭的境遇非常困难,父母勤俭节约、起早贪黑,艰难地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但善良、勤俭这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乐善好施的父母身上集中体现出来。

  记得小时候会经常有一些说着普通话的外地人进村串户地推销丝棉、袜子、锅碗瓢盆、毛毯等日用品,一天傍晚,来了三位外地生意人到我家里正和母亲说话,大概意思时要在我家借宿一晚,我听见她们和母亲的对话后,立即把母亲叫道一边说我不同意她们住我家里。母亲蹲下来说:“她们从远处来的,你今后长大了也有可能去远处打工,我也希望你到那一天时在远处能够找到住处。”母亲的这番话我

 至今记忆犹新,而且在现在的工作中,我多次拿这个例子来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

  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在那年炎热的酷暑中我的肚皮长了两颗疮,然后迅速扩散,父亲背着我步行二十多里路到邻县的一个村医家里医病,打完针、取完药后又顶着烈日把我背回家。路上渴了,父亲就喝路边的山泉水,连五角钱一瓶的汽水都舍不得买来喝。现在回想起来,鼻子仍然酸酸的。如今,我和未婚妻上街买东西时,她只要看见我准备对她购买的东西要发表意见时,她立刻说出“汽水”二字示意我闭嘴,然后再重新挑点便宜的东西。

  在日常的生活里,善良,勤俭这些我们民族文化积淀的东西,无时无刻不在父母的身上折射出生命的光辉,这便是我刻骨铭心的家风了。

  家风是培养成的,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家风。培养家风,孩子的教育尤为重要,家风是传统的,家风的培养也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好的东西来培养。“温、良、恭、俭、让”是孩子们首先应得到的教育。

  其实,一个集体也是一个家,更应有一个良好的家风,作为我们国家公安队伍,“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便是我们最好的家风,摒弃一切私心杂念,守本分,长本事,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只有重温家风,才能重整国风——观看纪录片《家风》感想(3)

  纪录片《家风》,既体现家风传统对中国人的无声滋润和深刻影响,也反映人们对家风传统日渐流失的无奈和感慨,以及重温家风的热切期盼。

  相较其他国家和民族,中国传统伦理价值观的特色是既不以个人为本位,也不以国家为本位,而是以家庭为本位,核心是重视亲情、崇尚德性、和睦关系,妙道在始于家庭但不止于家庭,而是扩展至家国天下。《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向来被中国人视为最重要的修身法则。

 因此,中国文化非常重视家风的培育,强调制定和传承家规、家训、家约、家礼等伦理道德方面的劝谕和规范。清代名臣曾国藩以治家严谨得体著称,其制定的家训“八为本、三致祥”,既通俗易懂,又令人警醒,如养亲以得欢心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以及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等,可谓中国传统家训和家风的缩影。

  几乎每个中国人生来就或多或少受到传统家风的影响与制约。正是这些看似平常简单、实则蕴含深刻道理的家风家训,给我们带来温馨、安全、抚慰和支撑,也带来保家进而卫国的责任和使命。遗憾的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家风传统遭到严重破坏,正不断流失。原因大体有三:

  “五四”以来,中国文化传统成为国家积贫积弱、挨打受欺的替罪羊,变成“西方话语”和“革命话语”的批判靶子,被弃之如敝履。而家风传统是重灾区之一,导致中国一度出现砸烂祖先牌位、烧毁家谱族谱、漠视家训家风的恶劣现象。

  传统大家族不断解体,父母与未婚子女一起生活的核心家庭,逐渐成为中国家庭的主要模式。计划生育政策和现代人生育意愿降低,导致家庭少子化、独子化现象增多,下一代几乎无不成为“娇宝宝”和“小皇帝”,进而造成整个家庭逐渐偏离了孝敬老人、尊重传统、传承家风的方向。

  从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期间必然经历人口流动尤其是乡村青壮年人口流动到城镇的过程——中国正处于这种人口流动的高峰时期。狭小乡村范围内“熟人社会”的伦理道德,以及与父母一起生活共同塑造和传承家风的传统,无法避免地被城镇“陌生人社会”的伦理道德,以及不受或少受父母教导规范的生活所取代。

  家风传统的流失绝不是什么好事情!它不仅加重了中国当下伦理失范、道德滑坡、人情冷漠、人际疏离的程度,而且对中国人传统的“家国天下”观念造成极大冲击和破坏,以至于出现“国而不家”的现象——看见跌倒老人扶还是不扶,竟然

 成为当下中国的一大道德困境!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和国家的细胞,家风则是国风的天然基石和集中体现。中国社会转型加速,但家庭作为个人肉体和心灵港湾的作用未发生根本改变。优良家风传统的传承培育,既是国家社会的责任,也是家庭和个人的使命。只有好的家风,才有好的国风;只有重温家风,才能重整国风!

  以勤政清廉正气之风引领党风、政风、民风——观看纪录片《家风》心得体会(4)

  “勤奋、俭朴、求学、务实”是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做官不许发财”是抗日民族英雄、爱国将领吉鸿昌的家风;而“不经商、不赚钱。低调做人、清廉”则是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家风;亿万家庭的家风,虽然各不相同,但总体上都很朴实,都是崇德明理的、向善向上的、讲求礼义的。

  清清白白做人,实实在在做事,谦和有礼待人,家风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精神源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认为:家风好代表这个家庭出生的人人品好。家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组成要素,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良好家风的形成要靠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从自身做起,传承优良家风、弘扬民族正气。

  干部家风正,则队伍作风淳;党内作风纯,则干部家风正。家风与作风息息相关。作风是万千干部行为的集合体,干部行为正才能作风好;家风是锤炼干部行为的熔炉,好的家风才能孕育好的行为。大众“说家风”,探讨家庭教育,反映的是干部修养,检阅的是党风政风。

  好家风是培育好作风的原点。“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教育的第一场所,塑造为人品格,影响人生成长。“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风的汇聚构成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和精神

 状态。家风是干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基本点,只有保持了家风的健康,才能助推作风优良。

  好作风是促进好家风的支点。有什么样的党风政风,就有什么样的社风民风;有什么样的社风民风,就有什么样的家风家德,干部家风深受党内作风的影响。党风政风清了,社风民风正了,家风才会变好了。社风民风助推家风形成,党风政风引导家风方向。近几年,各级党组织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革旧风易旧俗,党员干部朝着勤廉节俭转作风,积极向善的家风步履铿锵。

  “家是一个国,国是千万...

篇三:家风不正遗祸患,清廉传家惠久远观后感

读本观后感 崔鹏飞 什么是家风?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思想道德、传统习惯、为人之道和生活方法的总和。家族有自己的家风,京博作为企业也有自己的家风,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百年大党也有属于自己的家风。

 《清风传家》立足正面引导,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获得国家级荣誉的于敏、孙家栋、张富清、黄旭华、钟南山等 25 位英模党员,首次集中挖掘他们在家风建设方面的感人事迹。《严以治家》立足反面警示,通过对近年来查处的 24 个违纪违法领导干部家风问题的深刻剖析,教育党员以案为鉴,谨防不良风气对家风的侵蚀,做到清廉自守,过好家庭关、亲情关。再认真学习《清风传家》、《严以治家》两本书后有了以下感悟:

 一、家庭条件在其次,家教更重要,家教上的欠账,必定用更大的代价来偿还!

 顾名思义,家教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之所以很重要,首先在于它的无可替代性,父母是第一老师的角色任谁也代替不了。“人终其一生都走不出自己的童年”。在步入学校之前,我们主要接受来自父母的家庭教育,包括言传和身教。可以说,家教是牢牢扎根于每个人的记忆最深处,深刻影响每个人思维习惯、性格特点、处世原则的基石。

 历史上,“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曾子杀猪”……太多的典故反映了家教作为第一教育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导致许多人拜金崇权,不自觉的也会影响到下一代的教育。《清风传家》、《严以治家》读本中的 25 位英模党员、24 个违纪违法案例,在家庭教育上可谓表现迥异、高下立判。

 严以治家中的案例大多是随着职务的升高、权力的加大, “三观”被一点一滴地扭曲,逐渐把家庭的教诲、父母的面命置之脑后,同时也因自身不正,对家人或者疏于教育,或者往邪路上带,直至身陷囹圄而致悲不自胜。这也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人忘了什么也不能忘本,在家教上欠账是必然要用更大的代价来偿还的。

 二、家风不能一朝一夕形成,但能一日之内崩塌。

 论语有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家风者,家庭之风气也,它非一朝一夕形成,却能够破坏在“一朝一夕”。说它非一朝一夕形成,是因为凡一种风气必然有一个行为—习惯—风气的发展过程,某种倾向性行为在一个家庭被千百次重复,慢慢就会变

  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家风家训,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许多都是经过数十年乃至上百年丰富完善。说它能够破坏在“一朝一夕”,是因为“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好不容易形成的好习惯、好家风,坚持下去需要恒心和毅力,而一旦崩塌却是几年甚至更短时间的事情,不能不引起时刻注意、谨慎对待。

 《清风传家》、《严以治家》读本中的 25 位英模党员、24 个违纪违法案例,都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改变着自己的家风。不同的是,他

 们有的是在继续向上,有的却是幡然向下。阅览全书,我们既感动于于敏家“爱国是不变的主题”、孙家栋家更有力量的“不言之教”、张富清家“前人不搭‘捷径’后人莫求‘沾光’”、黄旭华“对国家最大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也为海南省委原常委、海口市委原书记张琦“追求物欲带坏家人”,山西省水利厅原党组书记、厅长潘军峰夫妻联手把家变成“权钱交易所”,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原常委、呼和浩特市委原书记云光中“养儿不教毁子害家”,重庆能投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冯跃“放松自我放纵家人”,带来无可挽回的家庭悲剧而慨叹。“风”似无形,其实有迹可循。家只有用心来经营,家风只有身体力行来涵养,才能让整个家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近期工作计划:

 1.立足现有岗位,做好学校党团工作,扎实开展组织“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党史学习系列活动,主导党组织、团组织建设,发展入党积极分子 4 名,共青团员 4 名,开展团课 10 节。

 2.深化教研改革,每月进行 2 次课程改革,上交教研改革报告。

 3.用心服务学生,做好班主任工作,积极开展家校沟通,每月不低于 15 次,家访不少于 2 次。

 4.开展志愿帮扶,做好义工引导,每月开展一次对吕艺、纯化、陈户三个乡镇 26 名建档立卡受助儿童走访,形成走访记录。

  中华传统文化主张家国同构,把“齐家”作为“修身”和“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一环,正所谓“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再次清晰地证明,“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篇四:家风不正遗祸患,清廉传家惠久远观后感

《正风反腐就在身边》第四集《严正家风》 心得 体会

 2021 年 1 月 24 日晚,中央纪委“年度大片”《正风反腐就在身边》第四集《严正家风》播出,几个治家不严、家风不正的贪腐案例,震撼人心,发人深省。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向力力,不仅没能把其父亲为政清廉的叮嘱牢记在心,反而伙同其弟弟上演了一出贪腐“兄弟连”,没能把上一辈的清正家风传承下去;“严夫人”耍威风,牵出“两面人”四川省广安市委原副书记严春风,其根子还在于他自己对家人管教不严,把公权变成为亲属谋利的私器;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茂才,对其两个儿子和家人放纵,以至于其儿子越来越胆大妄为,收钱才办事的名声流传在外,可谓是“全家齐上阵,贪污父子兵”……放纵妻儿种下苦果让人扼腕叹息的同时,更是再次敲响领导干部“正家风”的警钟。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比如,明代范景文,历任兵部侍郎、工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要职,位尊权重,却清正廉明,从不以权谋私。史书记载,当年他特意在衙门堂鼓边放置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不受嘱、不受馈”六个大字。因此,从来没有人敢对他和他的手下行贿。如此清正廉洁的做法,让老百姓对范景文交口称赞,尊称他为“二不尚书”。

 回顾中国革命历史,正家风是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赶考”的峥嵘岁月里,那些不忘初心的优良家风也一直为人称颂。毛泽东同志对子女的要求一向严格谨慎,子女们上学、看病连真名都不准说;周恩来总理因为反对任人唯亲的腐朽作风,认为新社会不能搞旧社会的裙带关系,曾专门召集家庭会议,定下了“十条家规”;朱德总司令要求家人“老百姓怎样生活,你们就怎样生活”,他还不准家人搭他使用的汽车,不准亲友相求,不准讲究享乐……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好家风,真正成了他们严格治家行之有效的可贵法宝之一,令人尊敬,感人肺腑,值得传颂。

 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比如,焦裕禄留下来的家训早已成为儿女们诚心秉持的人生信条,谷文昌“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仍在当地干部群众中传颂,杨善洲任县委书记时并没有利用职权给家人“农转非”。这种严格要求家人的家风,不仅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也是党巨大的精神财富。

 一人贪腐,祸延全家。一些领导干部不仅自身不正、腐化堕落,还治家不严、家风败坏,配偶、子女、各种亲戚搞特权、耍威风,违法乱纪谋取私利,严重损害社会公平正义,百姓对这类现象深恶痛绝。人民群众反对和痛恨什么,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紧盯领导干部加强监督,对触犯党纪国法者,严惩不贷。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对领导干部而言,重视家风建设,对亲属子女严管严教,不仅仅是道德要求,更是政治要求、纪律要求。党员干部不但要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还要对家人做好公私分明的教育,廉洁齐家、严以治家,建设好家风,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对家庭负责任。

篇五:家风不正遗祸患,清廉传家惠久远观后感

风传家故事会》心得体会

 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 5000 多年的灿烂文化所孕育的许多优良的传统;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那些优良的传统一直保留到现在,而我们更应该将其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好家风、好家训是传家宝。通过观看视频故事,我们也能窥见家风对后代为人处世的影响。视频中的严春风的家风不正,自身无视法纪,走上了犯罪道路,最后锒铛入狱。而“国士无双”钟南山、“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和抗疫期间无数逆行者们是受到良好家风教育影响的,这种淡泊致远、克已清廉的家风也将被其后代很好的传承。“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的心胸因此坦荡而无垠! 家风虽小事,关乎大国治。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相连形成民风,民风相融促成社会风气。家风正,则民风淳; 民风淳,则社风清。传承好家风,对社会而言,是一种巨大的道德精神力量。一个社会要和谐美好,弘扬家风不可或缺。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须从一个家庭做起。尤其要重视家风和家教,突出价值观和道德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每个家庭和每个公民的日 常道德行为中,真正凝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基

 本力量。

 好家风是祖辈经历沧桑岁月,用智慧结晶出来的精神财富。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风传承内容也应与时俱进,适时补充外延,做到与时代同歌,与发展共舞。特别是要与我们倡导的核心价值观顺接,要延伸至我们工作生活中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国风的基础,家风正则国风清,家风乱,则国风浊。在现代社会,尽管大多数家庭都没有成文的家规,但家家都有家风,大都推崇正直、守法、勤俭、淳朴、孝顺、诚信、友善,求学、上进等,清正的家风向社会道德注入了正能量,守住了国风的本色。

 愿每个家庭都能从自身做起,传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树立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家风,共同为醇化民风、国风,促进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努一把力,合力推动我们这个社会以满满的正能量向前发展!

篇六:家风不正遗祸患,清廉传家惠久远观后感

《领导干部家风不正典型案例警示录》心得体会

 重视家风建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100 年来,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辈带头培育和传承优秀的红色家风,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典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强调“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要求领导干部“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

 为大力推进清廉机关建设,引导广大检察干警增强法纪意识,不断增强干警廉洁自律和防腐拒变绝的能力,牢守法纪底线,柳南区人民检察院党支部党员代表集中观看了《家风不正遗祸患 清廉传家惠久远----领导干部家风不正典型案件警示录》警示教育电教片。警示片详细记录了韦瑞灵、张先进、黄国旺等时任官员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从办案人员和违法违纪人员的角度讲述、剖析了违纪违法的思想根源,揭示了他们疏于家风建设、对家人放松管理和教育,助长家人和亲属利用其职权谋利的歪风邪气,最终导致违法违纪的严重后果。党员干警观看警示片后展开了学习讨论,谈心得谈体会。

 广大党员普遍认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家风绝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影响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大事,直接关系着党的形象。从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家风不正是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腐败犯罪的重要原因。比如,有的领导干部对配偶、子女等亲属疏于管教、放任纵容,使他们借用领导干部的职权或影响谋取不法利益;有的领导干部和家人沆瀣一气,默许家人打着组织和领导旗号疯狂敛财,形成家族式腐败;有的领导干部被抓住亲情的“软肋”,使得居心不良者从其家人亲属身上“突破”,被身边人“拉下水”,等等。对此,习总书记反复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党员干部要自觉把培育传承良好家风作为锤炼党性、改进作风、严守纪律的基本要求,真正做到树好家风、管好家人、处好家事、建好家庭。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深化家风德廉建设和反腐工作的认识 家风德廉不仅关系自身,还关系到整个检察事业的大局。检察干警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检察人员的形象,要认清形势,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出发,充分意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抓好家风家教力度,以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为目的,进一步促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转变,形成人人“思廉、崇廉、促廉”的良好风气,推动我院党风、家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二、培育传承好家风,关键是从严治家,严格教育管理亲属子女 关爱家庭和亲人,是人之常情,检察干警也不例外,但关键在于关爱什么、怎样关爱,不能用所谓“亲情”代替党性原则。要自觉将管好家人作为职责任务和纪律要求,注重加强对家人进行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引导,要求家人遵纪守法、公私分明,坚决反对特权,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影响胡作非为。注意观察家人的思想、感情、生活和工作,了解掌握他们的言行和动态,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制止,进行批评教育和帮助。如果亲属子女出了问题,应当积极配合调查,不徇私情,不遮掩护短。

 三、抓好监督制约机制,筑起家风德廉建设和反腐工作的防火墙 培育传承好家风,还需要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作保障。树立良好家风,既要靠党员干部个人自觉,也必须靠制度的约束,形成具有威慑力和约束力的监督机制。建立常态化家庭教育机制,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家属的警示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意识、法律意识,当好“监督员”,常念“纪律经”,多吹“清正风”。完善监督举报机制,拓宽社会监督渠道,探索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监督的有效方式,构建单位、社会、家庭相互配合、协同有效的干部监督网络。

 四、抓查案件,敲响德廉建设和反腐工作的警钟 检察机关要切实加大案件处理力度,突出查办案件重点,严肃查处各级管理人员违反工作和利用权力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以等案件,对线索具体、疑点较大、反映强烈、影响恶劣的案子要从严处理。只要是违法违纪,不论什么职级,不论涉及什么人,不论困难多大,都要一查到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养庸留患。

 柳南区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深化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高度重视家风清正工作,通过多种活动方式,引导全体干警以及家属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教育党员干警要严于律己、廉洁齐家、管好身边人,营造崇尚廉洁、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

篇七:家风不正遗祸患,清廉传家惠久远观后感

好家风观后感作文 0 450 字

  “爱国如爱家,爱家如爱国,人讲精气神,国讲正清和;家风连国风,国风兴家风……”每当听到这首《中华好家风》,我就想到了那一次,妈妈对我的教导。

 以前,我每次吃完了东西都会随手一扔,不一会儿家里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垃圾,让人看了很是不舒服。这时,我那勤劳的妈妈二话不说,拿起扫把就开始打扫起来,不一会儿她的头上就爬满了汗水,但是从来不喊一声苦,叫一声累。

 这天,家里来了许多客人。客人走后,客厅,房间都乱糟糟的,我还在沙发上吃着零食。妈妈又准备打扫了,看到沙发上的我,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长大了,也是家里的一份子,你可以一起来打扫卫生了,而且一个干净的家会让我们的心情也变得舒服,不是吗?”听了妈妈的话,我心想:是啊,我已经不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朋友了,该做些事情了,该懂事了。我冲着妈妈笑着说:“好的,我马上就来。” 我先打扫客厅,地上的垃圾真是多,桌子上的也数不胜数,一开始有些手忙脚乱。妈妈看了,指导我:“先拿空的垃圾袋,把大的垃圾捡到垃圾袋里,小的抹到地上再扫。”我一直弯腰捡垃圾,时间长了,腰酸了,腿麻了,说不出的难受。想着妈妈说的话,想到平时自己总是随手扔垃圾,真的难为情。捡好垃圾,扫好地,我又认认真真

 地把地拖了一遍。

 在家里变得勤劳的我,在外面就更不用说了,再也不会乱扔垃圾了。勤劳的家风,我传承下来了。

 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其五千年进化过程中孕育出无数的优秀传统美德延续至今。而作为新一代的中国人,作为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更应该弘扬中华美德,传承好家风!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说的是要把孝顺父母放在的各种美好品德的首位。这也是每个家庭首先要传承的家风。“冬则温,夏则凊”,为人子女,冬天要设法让父母穿得暖和,住得温暖;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可如今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了呢? 除了孝敬长辈,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品德,那就是诚实守信。鲁迅先生曾说过:“诚信为人之本! ”诚信,是自古以来被人们所公认的美德,是做人起码的底线。诚实是金子,只有诚实的人才能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重! 我认为所谓的家风就是自己家的风气,家里的风气好不好就会影响到子孙后代,我们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我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风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孝敬长辈、节俭朴素。父母一直告诫我: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能让自己看得更远、走得更广!

 好家风是一束阳光,温暖人的心灵;好家风是一滴水,滋润万物的生长;好家风是一盏明亮的灯,照亮人生的道路…… 如果家是一处草地,家风就犹如滋润幼苗的雨丝;如果家是一座花园,家风就犹如吹开小花的微风;如果家是一片天空,家风就犹如点缀蓝天的云朵。好的家风,是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风虽是无言的,但对孩子的成长既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炉,有无言化春雨之效能。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中国古代出现不少有名的家训,如《朱子家训》、《章氏家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涌现了不少好的家教典型,比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它们都是中国古代家风家训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脍炙人口、朗朗上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逐渐形成家家之风,家家之礼,家家之福。好的家规、家训能起到导航和引领作用,让家长少操心、少费心、少担心。有了好的“家训”家风,家中万事才能更兴顺。

 制定家训或家规是我国自古以来家庭教育的一大特点。可以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家训内容丰富,概括精辟,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又随着时代变迁,形成了今天的一种文化体系和组成部分。比如,崇尚道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处世文明,礼貌待人,敦里

 睦邻,等等,这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已经融入今天新的道德领域建设中,成为今天社会传统文化和精神食粮。此类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逐渐形成家家之风,家家之礼。我们大力弘扬优良家风家训,推动家庭美德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里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每个家庭的孩子犹如一颗小树苗,他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取决于有没有良好的家庭教养。良好家风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应该加强教育,反复训练,注重养成,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首先要有意识的去培育养成。要明白代代相传的不仅是家财和地位,更应该有内涵和精神。把老一辈留下的美好品德和作风接续下来、传递下去,是造福当代、惠及后人的大事,接力棒在手,我自有责任,让良好家风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其次要在家庭中营造崇尚学习的气氛。古人讲, “非学无以明志,非学无以广才”,知书才能明礼,学习就能升华。要让家里多一分书香气,茶余饭后,看看书,读读报,谈天论事,让家人从中得到更多的教化和启迪。当然,培养家人的读书情趣,在悠静的家庭环境里畅游书海,总能给人心情恬淡的意境,使人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同时要创造和谐文明的家庭环境。居家里外,干净、明亮、整洁、有序。去朋友家串门,有的家庭还很注意家风家教文化,悬挂着激励感人的

 家训格言,如“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天宽地莫若宽以待人”、“敦行致远,吃亏是福”、“家和万事兴”等等,让人置身其中,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一种清新雅致的感受油然而生。凡此等等,都是家风无言化春雨的鲜明体现。

 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触里,谆谆诱导,亲切教诲,热情鼓励,严格要求,无不影响着家庭的每个成员,并且影响到邻里和社会。只要大家都来关注家庭文明建设,社会必定会留下一片和谐、一片温馨。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吧,传承持家养家的精华,建设培育新时代下的现代文明!让积极健康的思想氛围,勤劳的立家之本,节俭的生活氛围,和文明的习惯,处处在生活中闪耀。在家风家训的指引下,展望未来,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十九大的胜利召开鼓舞着每一个中国人与时代同发展,与祖国共奋进;习总书记记的讲话温暖着每一个中国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传承千年文明,共享国泰民安。如今,践行家风好家训,就是为祖国这一个美丽的大厦,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孝——我们的坚持家风,是一种由家中长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身体力行的对家中的其他人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一股具有家庭特色的作风。家风在家庭中经过了长期的培养,有着一股强大的感染力量。

 近日看了先儒王船山的忠孝家风纪录片,通过先贤的一举一动,让我对家风有了更深层次的一个认识,受益匪浅。记录片中提到王船山为了救自己的父亲,竟然做出了一个自残的壮举,机智的救出了自己的父亲。可以看出王船山的重要品德——孝。孝不止是王夫之的家风传承,更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美好品德,百善孝为先。哪怕在自然界中,也有着孝的存在。如:乌鸦反哺、羊羔跪乳。通过王夫之的事例,对于孝这个字,我的感受更加深刻。这从来不是嘴上夸夸其谈,是需要自身用实际行动让长辈感觉到自己对他们的用心,对他们的真诚。孝是我们每一个人应有的品德,不伟大也不难达成。美好的品德既廉价也无价。但王夫之却让孝这个字,更加的伟大,更加熠熠生辉。他敢于奉献,懂得报恩。

 王夫之用自己给后世人做出了一个榜样,一个典范,更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融合在孝字里面的文化。其实王船山先生这样也是深受其父亲的耳濡目染,他的父亲王朝聘也是一位品行高洁的人,母亲卧病在床,尽管他事务繁忙,但他依然侍奉汤药寸步不离陪伴左右。不仅仅是孝,更有忠,忠于自己的信仰,忠于人品,忠于孝悌。父子两人对后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想要形成这样高尚的家风,不是一朝一夕,而是经过他们无时无刻以身作则,甚至是几代人,这般一丝不苟的坚守,将忠孝贯彻到底。当今社会文明高速发展,传统的价值观在

 发展中受到了冲击,“孝”更多的只是停留于表面。为人父母,都不愿意拖累自己的儿女,惟愿他们幸福安康。父母心,我们只有感恩。不过却有着许多人通过满足父母基本生活需求,经济需求,便自以为是做到了忠孝。殊不知可笑可恨。孝,是自己发自内心的去感恩,而不是不情愿的履行职责一般。

 王夫之父子如此,我们亦是如此,这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更是中华文化历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忠孝两难全是一种自私的说法,只要自己坚定不移,守住孝,忠自然不难达成,汉文帝亲尝汤药,董永卖身葬父,丁兰刻木求亲......。这些孝的故事感染着千秋万世的人。而王夫之的精神也正是通过忠孝两全来感染着当时的人,奉献自己所有的智慧和热情,最终形成了真知灼见的船山文化,忠孝两字贯穿其中,通过这短短的记录片我所了解的还只是冰山一角,沧海一粟。还有更深的精神文化等待我去挖掘,我也希望通过自己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感染着身边的人,让自己的“个人风”更美好!

篇八:家风不正遗祸患,清廉传家惠久远观后感

党委书记观看廉洁家风主题警示教育片观后感心得体会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古往今来,家风建设一直都是为人做官的重要课题,朱子家规、颜氏家训都是在倡导良好家风家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来抓,要求我们广大国企领导带头抓好家风、广大干部家庭弘扬优良家风。

 近期,公司组织集中观看了家教家风警示教育片《XXX》,片中透现的“夫妻双双落马”“父子先后入狱”“兄弟同时被查”等贪腐真实案例,再一次敲响了家规不严、家风不正、家教不好,而祸延子孙、贻害社会的警钟,再一次告示我们家规连着国法、家风影响党风、家教关乎长远。唐代诗人罗隐《赠友诗》中言道“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但他们却千方百计把公权变私器,把权力当工具,拿“一家两制"混淆政商关系,用“官官相护”结成腐败同盟,以“亲清不分”腐蠹政治生态,呈现出“夫妻档”“父子兵”“兄弟帮”乃至“全家总动员”式的贪腐剧目。

 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環坏,祸及全家。家族式的腐败是源于家风建设的缺失,是思想的松懈、精神的麻木和信仰的缺失。片中家教不严、家风不正的反面典型,将他们对亲属失管失教、对子女默许纵容而造成的悲剧人生展现得淋漓尽致,以公权私用的方式侵害国家和社会财富,将亲情介入法律和权力领域,相互勾结破坏社会公平公正,那些“护犊子”“开后门”“潜规则”的腐败之道,其实都是变相亲手加害了整个家庭,最终都逾越了纪律的红线、突破了法治的底线、走向了腐败的深渊。

 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作为国企领导干部,必须正确把握自律和他律、信任和监督、职权和特权、原则和感情的关系,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下面便是我对加强家风建设的几点浅薄思考。

 一是要抓牢主体责任,突出政治引领。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突显党员干部作风的政治表现,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家风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同时,突出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通过躬身践行、示范引领,带动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响应、踊跃参与,把家风建设的成效作为检验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重要指标。

 二是要铭记革命先辈,传承红色家风。要坚持学好党史中关于家风的重要内容,从中汲取“营养”、补足“钙质”,时刻保持“不骄不躁、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坚持身正为范、宽严相济的家教方法,做坚守优良家庭伦理秩序的表率,自觉抵制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做好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环境的表率。

 三是要廉洁家风建设,构建和谐家庭。家庭不仅是拒腐防变的一道重要防线,更是预防和抵制腐败的重要阵地,因此守好廉洁家门尤为重要。要常吹枕边“廉政风”,念好家庭“廉政经”,管好家庭“廉政账”,在正确权力价值观和权力道德观基础上建立起感情相通、志气相投的夫妻关系;以自强自立精神为核心,建立起既养且教、爱而不娇,爱之以德、教之有方的亲子关系;用正确的亲情观建立起公私分明、合情合理的亲友关系;在正确的人际观基础上建立健康高尚的社交关系。

 四是要加强教育引导,强化监督执纪。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把党员和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强化监督检查、案件查处、宣传引导和警示教育,提高“不敢”的震慑,扎牢“不能”的笼子,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家教家风建设,带头抓好家风,管好亲属子女,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只有在思想上筑牢良好家风的防线,才能建立起经得住考验的“防火墙”。作为国企领导干部,要始终当好家风建设的“主角",从家风教育做起,努力做到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以良好家风大力促进、带动优良党风政风形成。

 国企党委书记观看廉洁家风主题警示教育片观后感心得体会

  x 月 12 日下午,根据县纪委的安排,xx 镇党委组织全镇机关干部及各村支部书记,参观了 xx 县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认真观看了廉政教育图片展览,心灵上再次接受了一次洗礼,思想上受到了很大震撼。我认为:“通过这次大范围的教育和洗礼,有利于增强廉政教育的感染力、渗透力和影响力,使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更加深入人心”。做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通过警示教育,要自觉遵守党纪党规,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做到“干事、干净”。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时刻绷紧反腐倡廉这根弦,筑牢反腐防线,牢记血的教训,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实际行动,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警钟长鸣,做到勤政廉政履职。

  通过这次廉政警示教育学习,结合工作实际,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常修为政之德。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稿子铺整理,要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要以满腔热情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群众,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群众谋利益;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用平和的心态面对充满诱惑、纷繁复杂的社会;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真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防患于未然,时刻为自己敲醒警钟,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严防“一念之差”,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远离“红线”,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抵御住各种诱惑,立于不败之地。

 二是常思贪欲之害。在警示教育展中,我们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中看到,这些人都是受党教育多年,有过辉煌的历史,也为人民做过贡献。他们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无一不是因为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地改造,私欲膨胀,道德观念失衡,抱着侥幸心理,把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利,当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政治上丧失了信念,经济上巧取豪夺,生活上腐化堕落,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蜕变成人人唾骂的阶下囚,追悔莫及。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任何侥幸的心理都必然酿成大祸,抵制诱惑反对腐败必须有超前预防意识和谨慎的态度,扎紧篱笆,绝不给自己和他人任何可乘之机。只有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手中的权力才能有牢固的根基,才能服务好人民。

  三是常怀律已之心。令在必信,法在必行。党员领导干部的清正廉洁不是小事,也决不仅仅是个人私事,它关系着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从警示教育展中的大量事实看,许多领导干部走上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是从贪图安逸、追求享乐开始的。清正廉洁是一种素质,也是一种能力。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领导干部只有廉洁自律,才能保持清醒、牢记宗旨、坚定立场明确方向,才能以优良的作风促党风政风,才能有凝聚力和号召力。

  四是恪尽兴党之责。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最终目的还是要恪尽兴党之责,做好一个党员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稿子铺整理,做好一名干部应做的本职工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一名副镇长,虽然权利不大,但也应正确行使权利、廉洁为民服务,将今天的廉政警示教育所看所思与争做一名干净担当履职尽责的党员干部结合起来,从反面教材中汲取了教训,从点点滴滴处严格要求自己,坚持自重、自警、自省、自立,勇于担负家庭、组

 织、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始终把家庭、组织和群众的信任和重托,倾注在本职工作中,把握自己、管住自己、走好人生路。

推荐访问:家风不正遗祸患 清廉传家惠久远观后感 遗祸 家风 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