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轶方文库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六年级数学教案【10篇】

时间:2022-12-31 17:35:05 来源:网友投稿

六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1、通过分数应用题的复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寻找出简便的解法,并理出解题思路;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

六年级数学教案【10篇】

六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数应用题的复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寻找出简便的解法,并理出解题思路;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4、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

  关键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点 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

  难点 找准单位“1”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教学课件演示 教学意图

  一、基础训练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对分数应用题做一下全面的复习。大家想一下我们解答分数应用题最关键的是什么?

  专项训练:

  课件:练习:已知根据条件,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并说出有关的数量关系式。

  在每道题后追问:从信息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并作评价:说一说你们找单位1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我们以信息中的第6题为例,谁来说说,应该怎样画线段图呢?根据线段图教师问:线段图画好了,如果要求用去和还剩的吨数应该怎样做?

  常规性基本训练,复习找单位“1” 训练:为新知识做铺垫。

  二、根据看线段图列式

  师:谁来说说,根据线段图应该这么列式呢? 出示线段图 【教学课件演示】

  注重线段图的应用,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写出乘法数量关系式。同时,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基础练习

  基础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师:用我们刚才复习的方法做。(学生做完后教师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想的?把谁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用什么方法计算?

  归纳总结:请同学们把这4道题分分类,并要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自己不能完成的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有能力的就独立完成。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回答时要引导学生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这类题目应当怎样解答。

  尝试练习,然后提问: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分数和比联系在一起会出现许多的新问题。出示:文艺书和科技书本数的比是1∶4。谁来说说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教学课件演示】

  培养学生审题要仔细,弄清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分数应用题分类的依据是。

  四、对比练习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通过两题对比,突出较复杂应用题的难点,帮助学产生加强审题意识,提高分析能力。

  五、巩固练习

  练习八的3-5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独立进行计算,完成练习八P118第3题和第4题。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

  (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3)、出示P118页5题。

  提问:把谁看作单位“1”?

  结合讲解,进一步强调在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时,一定要找准单位“1”。因为分数乘法应用题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的,求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就要把那个数量作为单位“1”。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时,更要注意每一步是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每一步中的单位“1”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课件演示】

  加强解题思维的训练,沟通新旧知识,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强化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七的第7题:

  3个同学跳绳。小明跳了120个,小强跳的是小明跳的5/8,小亮跳的是小强的2/3,小亮跳了多少个?

  渗透健康教育:

  跳绳运动,是对付肥胖、预防血脂异常、高血压最切实可行的方式,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耐力的有氧代谢运动。同学们要积极进行跳绳运动,

  学生独立进行思考计算,请个别同学讲解回答。

  2、练习二十七的第8题,练习二十七的第9题。

  (1)一个县去年绿色蔬菜总产量720万千克,是今年绿色蔬菜总产量的9/10。今年全县绿色蔬菜总产量是多少万千克?

  (2)一个县去年绿色蔬菜总产量720万千克,比今年少了1/10,今年全县绿色蔬菜总产量是多少万千克?

  渗透健康教育:

  绿色蔬菜含维生素U较多是抗癌、防癌的复合剂,对胃溃疡高血压、动脉硬化、视网膜出血、紫癜以及出血性肾炎等疾病有治疗效果多吃的蔬菜会对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所帮助。

  【教学课件演示】

  强化数量关系的分析,强化方程的解法,体现解法的多样性、解法的最优化,提高学生自主意识和优化意识。

  通过强化练习提升学习水*,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七、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今天我们学习了应用题,解答这类应用题要先找准单位“1”和相等的数量关系,再确定算法,然后列式计算,先找单位1,再看知不知,已知用乘法,未知用除法,比1多就加,比1少就减”。

  【教学课件演示】 帮助学生抓住解题的重点,已知单位“1”的用什么方法解,不知道单位“1”的又用什么方法解。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网络的建构。

  八、作业:

  练习二十七的第8、10题 【教学课件演示】

  板书: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复习

  根据条件分析单位“1”和找准对应分率。

  用算术方法解:已知单位“1”用乘法,不知单位“1“用除法。

  用方程解:单位“1”不知道或者题目的条件中含有“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

六年级数学教案2

  1、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将已学的“比的认识”进行梳理、分类、整合,从而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能够正确熟练化简比、求比值,并能合理地应用比的意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向学生渗透对各类知识点的整合、梳理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2、新设计

  1、串联信息,整合单元复习内容。

  2、沟通联系,自主搭建知识网络。

  3、聚焦对比,分析说理易混知识。

  4、数形结合,提炼方法优化思路。

  3、学情分析

  厦门市群惠小学六(4)班学生善于思考,思维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更好地以学定教,我通过前测,对学生*时学习中的薄弱知识进行查缺:求比值和化简比混淆了;比的应用中,没有掌握解答的关键与诀窍。针对学生学情和复习目标,本课设计融入四元素:激趣+梳理+补缺+挑战,并利用电子白板的优势,引导学生自主复习,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知识的整理过程,建构知识网络图;能够熟练比的化简以及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3

  一、教学内容

  运用比解决问题。(教材第54页例2)

  二、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及解题方法,发展分析、概括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难点: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比的意义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顾比是什么。

  2、一盒糖果有50颗,*均分给甲、乙两人,甲、乙两人各得多少颗糖果?他们所得糖果数的比是多少?(课件出示题目)

  点名学生回答,回顾*均分的特点。

  3、引出新课。

  师:这是一道*均分的问题,生活中,很多问题运用到了*均分,但有时为了分配合理,往往需要把一个数量分成不等的几部分,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按比分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的应用。(板书课题:比的应用)

  二、学习新课

  教学教材第54页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例2)

六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1~53页化简比。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难点】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蜂蜜、水、量筒、水杯和自制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说明

  一、 制蜂蜜水的活动:哪一杯更甜?

  同学们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活动:各小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蜂蜜、水、量筒、水杯等实验物品,动手调制蜂蜜水。

  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议一议哪个小组调制蜂蜜水更甜。

  [课件出示]课本P51图片,同时配上画外音:

  一个男同学说:我调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水。

  一个女同学说:我调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10毫升蜂蜜、90毫升水。

  师:他们俩调制的蜂蜜水哪一杯更甜?请估一估,再试一试。

  我们先分别写出它们的比。

  40:360

  10:90

  就这样直接比较他们俩谁调制的蜂蜜水更甜还是有困难,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请分组讨论一下。

  40:360===1:9

  10:90===1:9

  得出结论:两杯水一样甜。

  二、化简比。

  分数可以约分,比也可以化简。

  0.7:0.8:

  师:刚才我们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整数与整数的比。现在请同学们先自己尝试一下化简小数与小数的比和分数与分数的比,然后请同学说一说是根据什么来化简的。

  0.7:0.8:

  =0.70.8=

  =78=4

  =7:8=

  =8:5

  完成书上试一试化简下面各比。

  15:210.12:0.4:1:

  请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化简比的方法,全班集体订正。

  三、课堂练习。

  [课件出示]课本P52第1题:连一连

  在学生中开展比赛,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课件出示]课本P52第2题:写出各杯子中糖与水的质量比。

  1)写出四个杯子中糖和水的质量比。

  2)这几杯糖水有一样甜的吗?

  3)还能写出糖与糖水的质量比吗?

  [课件出示]课本P52第3题:

  (1)(2)题自己独立完成;

  (3)题投球命中率同学讨论完成。

  四、总结

  师:同学们一起来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阅读数学课本P51比的化简。

  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化简比的呢?

  是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的。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化简比?或者说我们用化简比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五、独立完成课本P53第4题和第5题。

  六、扩展练习。

  1、大小圆的半径分别是7厘米和2厘米,试求它们的直径之比,周长之比和面积之比分别是多少?

  2、杨树的棵数是柳树棵数的20%,求杨树的棵数和柳树棵数的比是多少?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动手调制蜂蜜水。通过调制蜂蜜水的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哪一杯更甜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整数与整数的比。

  这是小数与小数的比和分数与分数的比,还是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目的是让学生在不同题目中巩固化简比的方法。

  进一步巩固化简比的方法。

  巩固化简比。

  这几杯糖水有一样甜的吗?这个问题需要化简比或求出比值后才能确定

  投球命中率的高低,其实就是比值大小的比较。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完成(1),(2)两题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讨论完成(3)题,然后在班级交流每组的情况,从而让学生明白判断投球命中率的高低要看比值的大小。

  这个实践活动不仅仅能巩固学生对比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测量技能,还可以鼓励学生从中发现身高与影长的关系,了解一些天文知识。学生通过亲自测量实践,可以发现:在同一时刻,不同人的身高与影长的比可以看成是一样的;在不同时刻,由于太阳照射点的变化,一个人身高和影长的比一般是不一样的"。测量时由于误差可能影响发现,教师要向学生解释说明。这一活动也为以后学习正比例积累了经验。

  【教学反思】

  在实际情境中,体会了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还有少数同学对求比值和化简比混淆不清;

六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2)(教材第3页例2)。

  【教学目标

  通过呈现存折上的明确数据,让学生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负数的含义。

  【重点难点

  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

  【新课讲授

  1、教学例2。

  (1)教师出示存折明细示意图。(教材第3页的主题图)教师:同学们能说说“支出(-)或(+)”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像20xx,500这样的数表示的是存入的钱数;而前面有“-”号的数,像-500,-132这样的数表示的是支出的钱数。

  (3)教师:上述数据中500和-500意义相同吗?(500和-500意义相反,一个是存入,一个是支出)。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快速而又准确地表示出向东走100m和向西走200m、前进20步和后退25步吗?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师把学生的表示结果一一板书在黑板上。

  2、归纳正数和负数。

  (1)你能把黑板上板书的这些数进行分类吗?小组讨论交流。

  (2)教师展示分类的结果,适时讲解。像+8,+4,+20xx,+500,+1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们叫做正数,前面的+号也可以省略不写。像-8,-4,-5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负数。

  (3)那么0应该归为哪一类呢?组织学生讨论,相互发表意见。师设难:“我认为0应该归为正数一类。”

  归纳: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4)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教师鼓励学生注意联系实际举出更多的例子。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2题。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六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能用方程解决有关的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2、在解方程中,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重难点:

  1、能自觉用解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2、正确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学情分析:

  分数除法运用问题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尤其是在解决分数乘除法混合问题时,学生难以判断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解答。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材鼓励学生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分数除法问题。因此教学时,我让已经养成预习习惯和预习方法的学生利用这幅主题图做充分预习,然后把所有信息设计成开放式,让学生根据信息大胆找到关系,提出问题,并出示探究指导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这样让学生思之有法,学之有据,并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反馈时,学生会出现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要适时引导,鼓励学生用方程解决此类问题。如果有学生选择用除法计算,要引领学生做好分析,可借助线段图的功能沥青思路。

  课前预习作业:

  1、 读一读、想一想:P29

  2、 写一写、填一填:

  操场上有( )人参加活动; 跳绳的有( )人;

  踢毽子的有()人;打篮球的有()人;跑步的有( )人;

  踢足球的有( )人。

  3、 说一说、做一做:

  感到认识模糊的与父母和同学说一说,试做名校。

  4、 质疑:

  教学流程:

  一、创景激情:

  同学们,你们喜欢课外活动么?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课外活动?你们的课外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在课外活动中也能发生数学故事那,今天就让我们这节课进行一次快乐的数学活动好么?(1分钟)

  预习检测:5分钟

  1、 判断谁是整体1,说出个数量关系。

  (1)书的价钱是钢笔价钱的2/5。

  (2)一种书包打九折出售。

  (3)参加跳绳的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

  2、解方程:

  8x=4/75/8x=1/4

  3、前面的填一填。

  二、自主探究:

  1、同学们观察很仔细,预习很认真,这些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么?

  可能会出现:打篮球的人数是踢足球的4/9等等 (随即板书)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可能会出现:踢足球的有多少人?等等。( 随即板书)

  3、同学们你们想解决哪个问题?

  选定探究问题,出示探究指导:

  独立思考我能行:(3分钟)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我们提供的哪些条件?

  找到整体1,等量关系是什么?

  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合作交流我最棒:

  做完后与同座交流列式的根据是什么?(2分钟)

  4、汇报交流

  方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提倡)

  除法:可借助线段图理解。

  5、探究其余问题。

  6、总结方法:

  分数应用不算难,

  掌握方法是关键;

  是、占、比、与、相当于,

  后面数量看作1;

  知一求几用乘法,

  知几求一用方程。

  三、运用提高:

  生活处处用分数:

  1、某月双休日共有9天,是这个月总天数的3/10,这个月有多少天?

  2、丑小鸭超市让利大酬宾,商品一律八折,一件衬衣现价40元,这件衬衣原价多少元?

  四、小结升华: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课尾小测。(10分钟)略

六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数应用题的复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寻找出简便的解法,并理出解题思路;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4、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

  关键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点 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

  难点 找准单位“1”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教学课件演示 教学意图

  一、基础训练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对分数应用题做一下全面的复习。大家想一下我们解答分数应用题最关键的是什么?

  专项训练:

  课件:练习:已知根据条件,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并说出有关的数量关系式。

  在每道题后追问:从信息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并作评价:说一说你们找单位1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我们以信息中的第6题为例,谁来说说,应该怎样画线段图呢?根据线段图教师问:线段图画好了,如果要求用去和还剩的吨数应该怎样做?

  常规性基本训练,复习找单位“1” 训练:为新知识做铺垫。

  二、根据看线段图列式

  师:谁来说说,根据线段图应该这么列式呢? 出示线段图 【教学课件演示】

  注重线段图的应用,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写出乘法数量关系式。同时,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基础练习

  基础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师:用我们刚才复习的方法做。(学生做完后教师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想的?把谁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用什么方法计算?

  归纳总结:请同学们把这4道题分分类,并要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自己不能完成的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有能力的就独立完成。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回答时要引导学生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这类题目应当怎样解答。

  尝试练习,然后提问: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分数和比联系在一起会出现许多的新问题。出示:文艺书和科技书本数的比是1∶4。谁来说说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教学课件演示】

  培养学生审题要仔细,弄清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分数应用题分类的依据是。

  四、对比练习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通过两题对比,突出较复杂应用题的难点,帮助学产生加强审题意识,提高分析能力。

  五、巩固练习

  练习八的3-5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独立进行计算,完成练习八P118第3题和第4题。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

  (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3)、出示P118页5题。

  提问:把谁看作单位“1”?

  结合讲解,进一步强调在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时,一定要找准单位“1”。因为分数乘法应用题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的,求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就要把那个数量作为单位“1”。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时,更要注意每一步是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每一步中的单位“1”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课件演示】

  加强解题思维的训练,沟通新旧知识,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强化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七的第7题:

  3个同学跳绳。小明跳了120个,小强跳的是小明跳的5/8,小亮跳的是小强的2/3,小亮跳了多少个?

  渗透健康教育:

  跳绳运动,是对付肥胖、预防血脂异常、高血压最切实可行的方式,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耐力的有氧代谢运动。同学们要积极进行跳绳运动,

  学生独立进行思考计算,请个别同学讲解回答。

  2、练习二十七的第8题,练习二十七的第9题。

  (1)一个县去年绿色蔬菜总产量720万千克,是今年绿色蔬菜总产量的9/10。今年全县绿色蔬菜总产量是多少万千克?

  (2)一个县去年绿色蔬菜总产量720万千克,比今年少了1/10,今年全县绿色蔬菜总产量是多少万千克?

  渗透健康教育:

  绿色蔬菜含维生素U较多是抗癌、防癌的复合剂,对胃溃疡高血压、动脉硬化、视网膜出血、紫癜以及出血性肾炎等疾病有治疗效果多吃的蔬菜会对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所帮助。

  【教学课件演示】

  强化数量关系的分析,强化方程的解法,体现解法的多样性、解法的最优化,提高学生自主意识和优化意识。

  通过强化练习提升学习水*,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七、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今天我们学习了应用题,解答这类应用题要先找准单位“1”和相等的数量关系,再确定算法,然后列式计算,先找单位1,再看知不知,已知用乘法,未知用除法,比1多就加,比1少就减”。

  【教学课件演示】 帮助学生抓住解题的重点,已知单位“1”的用什么方法解,不知道单位“1”的又用什么方法解。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网络的建构。

  八、作业:

  练习二十七的第8、10题 【教学课件演示】

  板书: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复习

  根据条件分析单位“1”和找准对应分率。

  用算术方法解:已知单位“1”用乘法,不知单位“1“用除法。

  用方程解:单位“1”不知道或者题目的条件中含有“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

六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第119页的应用广角,第27~31题,及自我评价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获取知识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应用广角

  1、问:你在生活中发现过哪些数学问题吗?

  你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吗?

  2、完成第27题

  (1)课前预先布置学生按要求去调查

  (2)课上,让学生分组汇报调查得到的数据

  学生根据数据计算,完成填空

  (3)分析:从这些信息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用百分数或比表示相关的信息有什么好处?

  3、完成第28题

  收集一些用百分数或比表示的信息,在小组里交流

  4、完成第29题

  根据本校一年级的班级数,让学生分成相应的小组,让每个小组调查一个班级的数据。

  全班交流,统计分别知道三个应急电话号码的人数,再让学生按要求计算。

  5、完成第30题

  (1)每位学生带一张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

  读题,思考:剪去的每个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几厘米?

  (2)学生动手剪一剪、折一折

  找一找:这个纸盒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算一算:

  制作这个纸盒用了多少硬纸板?

  这个纸盒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6、完成第31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二、自我评价

  1、回顾自己本学期学习的表现,对照书上的几个要求,给自己评一评,看看分别能得几颗星。

  2、在学习中,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特别成功的?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和经验同大家交流一下。

  3、在学习中,你觉得自己又有了哪些收获和进步?还有什么地方也有所欠缺,需要改进和努力的?

六年级数学教案9

  教学内容:教材第48~49页的24时计时法,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第1~5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使学生初步认识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学会计算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问题,并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具:教具钟面、学生准备学具钟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提问口答。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1个世纪是多少年?一年是多少个月?1个月的天数有哪几种情况?

  2、引入新课。一天又叫做一日。一日是多少小时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24时计时法。

  二、教学新课1、教学24时计时法。

  (1)说明:1天就是1日,1日的时间就是一昼夜。在一日的时间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想一想,一日共多少小时?

  (2)演示:第一圈从夜里12时也就是0时起,夜里1时、2时、3时上午8时、9时、到中午12时,是12时。

  提问:这是从夜里12时起走了几圈?现在是什么时候的12时?经过了多少小时?

  板书下面的直线图:第二圈再从中午12时走,下午1时、2时、3时、晚上8时、9时、再到夜里12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也是12小时。提问:第二圈是从中午12时到什么时候的12时?也就是经过了多少小时?板书直线图:

  提问:谁来说一说在一日里,钟表上的时针走了怎样的两圈,共多少小时?

  追问:一日等于多少小时?板书:1日=24小时

  指出:从夜里12时起,走一圈正好是中午12时,是12小时;再走一圈到午夜12时又走了12小时,共24小时,所以1日等于24小时。

  (3)认识24时计时法。说明:像上面这样分上午几时和下午几时来记时的方法,通常叫做普通计时法。邮电、交通、广播电视等部门为了记时方便,不使上午和下午时间混淆,一般都采用的是从0时到24时的记时方法。就是把时针走第二圈时,时针所指的钟表上的数分别加上12:下午1时叫13时、下午2时教14时晚上12时叫几时?24时也就是第二天的几时?

  指出:像这样的0时到24时的记时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比,上午的时刻相同,下午的时刻要把普通计时法的时刻数加上12。中央电视台每天19时播放新闻联播节目,这里的19时就是下午几时?

  说明:在24时计时法里只要直接说几时,比较方便,在普通计时法里,一定要说明是上午几时或者是下午几时。

  (4)巩固练习练一练第1题。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练习十第1题。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练习十第2题。小黑板出示,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写在作业本上。集体订正。强调普通计时法要说明是上午还是下午。

  2、教学求经过时间。

  (1) 教学例1。出示例题,读题。画直线图。

  提问:题里用的是什么计时法?

  这辆汽车从南京的开车时刻是什么时候?

  到达上海的时刻是什么时候?要求什么?

  说明:求路上用了多少小时,就是求14时30分到18时30分经过了多少时间?

  追问:路上用了多少小时?你是怎样想的?这里的14时30分、18时30分指的是什么?4小时指的是什么?

  (2)教学例2。出示例2,指名读题。提问:题里用的是什么计时法?在24时计时法里,这两个时刻各是几时?每天从8时到19时,营业了多少时间怎样计算?老师板书。

六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学六年级小学数学教科书(苏教版)第九册第48~49页。

  【教材简析】

  循环小数是学生教难准确地理解和表述的一个概念,特别是在表述其意义的一些抽象说法,学生难以理解。教材通过除法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特征,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认识循环节、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并学习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教学过程】

  一、做好铺垫

  1、拍节奏游戏

  师:(板书:︱×××︱这个节拍你们能拍出来吗?

  (学生一起齐拍掌,中断后提问)

  师:你们的节奏为什么这么整齐呢?

  生:我们全班同学都是按照先拍一下,后拍两下,这样相同的节奏拍的。

  师:如果老师让你们按照这样的节奏,不断重复地一直拍下去,不叫停止,

  想一想,你们要拍多少次?

  生:要拍很多很多次。

  生:要拍无数次。

  师:象这样拍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生:是无限的。

  师:你们刚才拍的次数呢?

  生::是有限的。

  【用游戏的方法导入新课,一是直观,二是引人入胜,使学生一下子便进入学习的境地。另外,已使学生初步感知“循环”、“无限”等概念】

  2、找规律,猜图形。

  运用抽拉教具,一次出现两个圆和一个三角形的图形。

  ⑴ 当逐个出现至第七个图形,即第三组的第一个圆圈后,提问:

  师:谁能猜到下面一个是什么图形吗?

  生:下面一个图形是“○”。

  师:你是怎样想出来的的呢?

  生:因为这幅图形的排列顺序是有规律的,每组都有三个图形,前面两个是圆,后面一个是三角,而且是按照这样的规律重复地出项的,所以这个图形应该是第三组的第二个图形,当然是“圆形”。

  师:×××同学回答得非常好。

  (教师接着演示,让学生猜出图形)

  ⑵ 出示完第12个图形,当学生猜出下面一个是“圆”时,出现了“……”。

  师: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后面有很多组前面两个圆,后面一个三角,这样的图形。

  师:对的。也就是说,这幅图形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图形。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幅图形中有多少组这样的图象呢?

  生:很多组,无数组。

  (板书: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无限)

  【采用从直观到半抽象的方法去认识新的概念,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这一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推理性逻辑思维能力。】

  二、进行新课

  ㈠ 循环小数

  1、组织学生用竖式计算一道题(出示32÷6),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商有什么

  特点?

  生:我发现这道除法题除不尽,商总是重复出现“3”。

  师:为什么会重复出现“3”呢?

  生:因为余数重复出现“2”了,所以……。

  师:这么说,32÷6的商里有多少个“3”呢?

  生:有无数个“3”。

  师:既然是有无数个,可以怎样表示呢?

  生:我认为可以用省略号表示无数个“3”。

  (板书:32÷3=5.33 ……)

  2、出示2.7÷11,让学生除到商是五位小数时停笔。

  师:想一想,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怎样?

  生:商里会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4”和“5”。

  师: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呢?

  生:因为余数重复出现“5”和“6”,所以商就会重复出现“4”和“5”。

  师:是不是这样的情况呢?继续除除看。

  师:谁能说出这道题的商。

  生:2.7÷11等于0.24545等等。

  师:“等等”用什么符号表示?能不能不写省略号?为什么?

  生:不能不写省略号。因为只有写上省略号,才能表示商后面还有很多45。

  师:(出示下面一组题)能说出省略号表示的意思吗?

  2÷9=0.222 ……

  5÷12=0.4166 ……

  9÷55=0.16363 ……

  【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认识循环小数,引导学生发现当两个数相除出现循环小数时商和余数的规律。这就重视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再学习。】

  3、概括。

  师:象这些小数,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循环小数”(板书课题)。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循环小数”?

  生:一个小数,几个数字重复出现。

  生:一个小数,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生:一个小数,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注:画横线部分,是教师逐步板书内容】

  师:你们认为哪些同学说的最好?最请同学们看看书上写的与×××同学刚才说的还有什么不同?

  生:书上多了“小数部分”这几个字。

  师:书上为什么要强调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呢?

  生:这就是说循环小数是从“小数部分”而不是从整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段地重复出现。

  4、判断。

  师:请同学们判断下面哪几个数是循环小数?为什么?(小黑板出示)

  0.999 ……

  5.02727 ……

  *16416 ……

  3.21212121

  3.1415926 ……

  0.547745 ……

  学生判断后,教师组织讨论。

  ⑴ 师:3.21212121师循环小数吗?

  生:不是。

  师:小数部分的“21”这两个数字不是依次重复出现三次吗?为什么不是循环小数呢?

  生:虽然“21”重复地出现了三次,但没有“不断地”重复出现,所以它不是循环小数,它是有限小数。

  ⑵ 师:3.1415926 ……是无限小数吗?

  生:是。

  师:是循环小数吗?为什么?

  生:因为小数部分没有出现一个或几个相同的数字,所以……。

  ⑶ 师:在0.547745 ……这个小数中,“5”、“4”、“7”这三个数字已重复出现两次,它是不是循环小数呢?为什么?

  生:虽然“5”、“4”、“7”这三个数字重复地出现,但没有依次地重复出现,所以它也不是循环小数。

  【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加深学生认识循环小数。这种抽象的文字概念,学生并不能靠读几遍就理解的,要联系实际,逐字逐句地讨论它的意义。】

  ㈡ 循环节

  师:(指板)“5.333 ……”中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是哪一个?(3)

  在“0.24545 ……”中依次不断出现的数字是哪几个?”(4、5)在循环小数中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有个名字:我们把它叫做循环节。

  师:想一想,什么叫做循环节呢?请你找出以上判断题中循环小数的循环节。(教师指数,学生回答)

  (当教师指第⑷小题时)

  生:这个数的循环节是“21”。

  师:对吗?

  生:不对,因为这个数不是循环小数,所以它没有循环节。

  师:对的,循环节只有在循环小数里才出现,如果不是循环小数也就没有循环节。

  ㈢ 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1、讲解。

  师:循环小数一般的写法是把循环节写出两边或者三遍,然后写上省略号。

  不过这样写比较麻烦,简便写法是只写出一个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各记一个小圆点,这个点叫做循环点。例如:0.245。读作:零点二四五,四五循环。

  2、练习。

  ⑴ 写出 5.33 ……的简便写法。

  ⑵ 写出判断题中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㈣ 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

  1、引导

  师:比较一下:“3.67”和“3.267”这两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的位置有什么不

  同?

  生:“3.67”的循环节是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就开始的;而“3.267”的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

  师:这是两种不同的循环小数,我们给它们分别起上名字,请看课本。

推荐访问:数学教案 六年级数学教案【10篇】 六年级数学教案1 六年级数学教案1-3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