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轶方文库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香坊石窟年代及题材考

时间:2023-11-17 12:20:04 来源:网友投稿

朱有仪

关键词:香坊石窟 交脚弥勒 鄜县样式 长安模式

一、香坊石窟1 号窟现状

香坊石窟,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双龙乡香坊村,现存有三窟和一处摩崖造像,保护范围以石窟及摩崖造像为中心,东至油房沟,西至大平山坡,南至黄畛公路,北至陈家崖崖壁。

1 号窟位于沮河之上3 米处,因河面宽阔,难以靠近,故只能从河岸远观。此窟为方形平顶窟,属无中心塔柱的佛殿窟,后壁为佛坛。高、宽、深皆为1.2 米。正壁为一尊坐佛(图1),高0.9 米。高肉髻,束发,并刻有涡卷状发纹。着通肩式大衣,衣纹平行细密,线条隆起,呈现一种明显的概念化装饰性处理模式。衣领处有三角形折带纹。腹部露出内着的U 形僧祇支,延伸至手部。右手搭在左手之上,合于腹部丹田处。1 交脚坐于双狮座,仅露出右足。足下地神呈托举态。身后为椭圆形背光。

左右二胁侍菩萨(图2、图3),高0.7 米。圆形头光,面部皆损。着天衣,衣纹与主尊一致,呈平行细密状。帔帛呈U 形,垂于腹部。右侧菩萨双手捧有莲蕾。左侧菩萨右手持莲蕾,左手漫漶,似提着帔帛。

龛外左右壁皆浅浮雕男女供养人像。左壁为十身男供养人像,高约0.15 米,均着圆领胡服,袖手直立。人像中间为姓名题记。大致可辨认出:“盖阿默一心, 父盖里德一心, 息林径一心,息道奴一心, 息石生一心, 息何回一心”,可知该石窟为一盖姓家族所开凿。第一排供养人像旁还雕凿有一小坐佛。高肉髻,刻划发纹。着通肩式大衣,结跏趺坐于覆莲瓣四方形台座上。衣纹也是呈现一种概念化装饰性的平行密集衣纹。

右壁有十二身女供养人像,高约0.15 米,均着胡服,双髻扎巾右垂,幼女则双髻无巾。上着短衫系带,下着长裙,足蹬翘尖靴。像侧为姓名题记:“息盖机女, 息盖阿香……”窟外右壁有一骑马供养人像, 高0.2 米。

二、1 号窟题材及时代分析

下面以造型、衣纹、发愿文等为着眼点,尝试对此窟雕凿题材及时代分别进行分析:

(一)造型:交脚弥勒

1 号窟主尊交脚而坐,双腿自然外张,右腿前,左腿后。“从全国的石窟造像来看,这种莲花跏趺坐像,多是正觉菩萨――弥勒所经常采用的姿势。”2 云冈一期(460 ~ 465)昙曜五窟中17 窟主像即是菩萨装的交脚弥勒(图4),高15.6 米,头戴宝冠,胸佩蛇饰及短璎珞,臂着钏,斜披络腋,束腰收腹,下穿羊肠长裙,坐于狮子座。云冈7 窟、8 窟是云冈二期(465 ~ 494)中最早的一组,大约完成在北魏孝文帝(467 ~ 499)初期,佛装的交脚弥勒、维摩和文殊、护法诸天等都最早出现在这组双窟中。

交脚弥勒题材还可见敦煌莫高窟275 窟,作为莫高窟早期最大的彩塑,弥勒菩萨高3.34 米,坐双狮座,头戴化佛宝冠,项饰璎珞,腰束羊肠裙(图5)。4 此外,又见于大约开凿于北魏太和年间(477 ~ 499)259 窟,洞窟南北两壁分作上下两层。上层的阙形龛内塑造的是交脚弥勒像和思惟菩萨像(图6)。

而单尊造像上的交脚弥勒题材更不乏见。包括:现藏于陕西蓝田水陆庵北魏交脚弥勒像、5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北魏皇兴五年(471)弥勒像(图7)。先后发现于河北易县与甘肃合水县的两尊交脚像,尤为值得注意。易县交脚菩萨像(图8),仅存腹部及双腿,残高48 厘米,宽38 厘米,坐在覆莲座上。座左侧尚存一卧狮。造像的双腿凸显,裙紧裹腿部,衣纹呈双棱的凸起状,从腿侧龛纹线分二叉如燕尾。腹部有裙腰外翻如垂幕形,且正中有下垂的裙带,呈放射状,边缘折叠如折带形。6 合水的北魏交脚菩萨像(图9)7,宝缯如三角巾状飘垂于双耳侧。璎珞交叉于腹前,前后帔帛缠于臂部,下着纹褶密集的大裙,交脚而坐。从残存的台座上,可见左侧有一条兽尾,可知当年左右为二蹲狮。背后为大莲瓣形光背,光背尖端部又有一块蝙蝠状光云。8 这两尊交脚像上都可以见到衣纹线条呈S 形,分叉如燕尾形。与同为云冈一期的20 窟佛像(图10)、莫高窟275 窟(北涼,宿白先生提出时代当在北魏)衣纹相一致,被认为同属犍陀罗――凉州系统。且易县像上发现有北魏和平六年(465)曹尚书施刻的发愿文,是河北地区至今发现有铭文可证的最早单尊交脚菩萨像。因而有理由相信,云冈石窟开凿的热潮,直接影响了当时全国各地的造像风习。

(二)衣纹:平行密集衣纹

如此,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浮出――为什么香坊1号窟里诸像的衣纹特点却为一种迥异的平行密集衣纹呢?

陕西地区出土的北朝佛像,有不少流散于国外,尤以日本为多,但相关研究开展较晚,比较重要的是日本松原三郎《北魏の鄜県様式に就て》9 一文。松原三郎考察了陕西出土5 世纪~ 6 世纪造像,以东京永青文库所藏北魏永平年(508 ~ 511)铭道教三尊像(传购自陕北鄜县石泓寺,图11)为切入点,将与该像特征近似的造像群命名为“鄜县样式”,认为鄜县样式的显著特征是其雕刻技法原始、衣纹用细密的绳状突起线条来表现,并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典型的鄜县样式、与其近似的造像、其他相似造像。“鄜县样式”,是佛教造像和道教造像在这个边远之地相结合而产生的新样式。他认为该造像样式出现的原因是太武帝在430 年前后征服了陕西腹地,并在不足20 年后发动了著名的灭佛运动。

但从现存的实物看,鄜县样式的佛造像绝大部分是出自西安及其近郊县市,而非鄜县(今富县)所在的陕北地区,而且这种图像在北魏500 年以后才明显出现(陕西西部和甘肃东部的平行线纹造像年代略早于西安及近郊地区的。目前已知最早的是宁县博物馆藏成氏造像,雕凿于太和十二年,488),到西魏535 年已基本结束。10

西安距香坊石窟所在地黄陵县仅200 公里。1 号窟侧壁胁侍菩萨所着的U 形天衣,正是这种朴素的平行线纹。与之手法如出一辙或相似的造像,还可以见药王山博物馆藏景明元年(500)杨阿绍造像、西安博物院藏礼泉寺三尊像、西安碑林博物馆藏刘保生夫妇造弥勒像(图12)11等。虽然陕北地区北朝石窟数量较少,又鲜见鄜县样式的石窟,但是与香坊石窟均位于陕北地区南部的福地石窟(现已被整体切割,搬迁至宜君县文化馆内),12 开凿于西魏大统元年(535),小龛的佛坐像、供养人等衣纹也均是满凿细密的平行线。

至于这种密集平行衣纹出现的原因,颇费思量。笔者大胆猜测,这或正是宿白先生曾提出的“龙头”“龙尾”问题例证。13 在石窟研究上,“龙头”应是关注的重点,因为“龙头”影响“龙尾”。云冈石窟位于北魏首都,跻身于当时政治、文化中心,属“龙头”;
而远在陕北黄土高原的香坊石窟,则只能算是“龙尾”。作为皇家工程,可召集全国各路能工巧匠为之,图像的选择也有昙曜等高僧可供建议,而偏远地区样所见图有限,选择时往往会捉襟见肘。最好的办法,就是从熟悉和擅长的图样入手。陕北绥德地区是驰名的石雕之乡,历代石匠以技艺精湛闻名,至今发现的大量汉代画像石上都能看到用减地手法凿出的相似线条。这或许是“概念性平行密集线条”的重要源头。

(三)发愿文:盖吴与太武帝灭佛

该窟发愿文是断代的重要锁匙之一。发愿文中的盖氏一族,是匈奴卢水胡的族姓,北魏时定居于陕西沮河流域,源自沮渠蒙逊所在的张掖临松山一带,15 信仰佛教。尤其是族中盖吴,引发过佛教历史上的一次大地震。太武帝始光(424 ~ 428)初年,大臣崔浩上书劝谏太武帝信奉道教。太武帝又在平城东南建立天师道场,自称“太平真君”,改年号亦为“太平真君”,成为真正的道教徒。当时僧侣人数太多,不符合太武帝全民为伍的理念;
外加战事不断,没有多余的钱粮供养僧侣,而寺庙资产过多。因此,太武帝开始了废佛行动,太平真君五年(444)他下令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养沙门,并限期交出私匿的沙门,若有隐瞒,诛灭全门。在法令颁行后第二年,远在杏城( 今陕西黄陵西南) 的盖吴便因诸多不满而举兵,建立百官,自号天台王,拥部众十余万。16 太平真君七年,太武帝采用东平王陆俟的计策,成功诱杀盖吴,叛乱终被平息。也就在太武帝亲自率兵前去镇压盖吴叛乱之际,于长安一所寺院内意外发现藏有大量兵器,怀疑沙门与盖吴通谋,大为震怒,下令诛杀全寺僧众。崔浩趁机劝帝灭佛,太武帝于是进一步推行苛虐的灭佛政策:诛戮长安的沙门,焚毁天下一切经像……17 北魏太武帝灭佛是史上是最严苛的一次。作为风暴中心之地,又是盖氏家族发愿雕凿的石窟,想必在灭佛运动中,定不能幸免遇难。1 号窟的开凿应该是法难后的事了。

此外,与此窟的供养人和其旁那尊曾经未被重视的小坐佛相似的图像亦都能在有纪年的北魏晚期造像中找出(图13、图14)。

结合上述诸点,1 号窟基本可以确定是生活在香坊石窟附近的盖氏一族,开凿于北魏晚期的石窟,主尊题材是弥勒佛。

因1 号窟内含有的早期元素十分丰富,值得深入挖掘的点还颇多。如弥勒所坐的双狮台座,其特征是双狮在台座的两侧,高浮雕,狮头相背。双狮身形较大,类似坐骑。这与汉代画像石上的西王母的龙虎座很相似(图15)。在中国早期的佛造像中,十六国时期金铜佛像几乎台座都已为双狮造型(图16),但多为正面样。19 这个易被忽视的细节,恰恰反映了图像来源于不同系统。因本文侧重不同,故不展开详述。

三、摩崖大佛

1 号窟右侧5 米处有一个“人”字形龛楣,龛高5 米,宽2 米。龛内雕凿一尊大佛(图17),像高4 米,这是延安地区现存的第二大佛。大佛肉髻低平,面庞方正。着褒衣博帶式大衣,身材健硕,姿态端正、挺直。腹部突起。左右手皆残损,从残存的形态看似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持握住大衣的一角。主佛的身侧有两尊胁侍菩萨,高1.4 米。宝缯垂肩,披帛于腹下呈U 形相交。这尊大佛的时代特征比较明显,是北周时期开凿的。

北周时期的佛像与北魏时期明显不同,往往头部偏大,面相丰满。头部在整个身体中占比过大,因而有头大身短、失去协调之感。多着褒衣博带式或通肩式大衣,腹部刻意突出,体态显笨重。衣纹紧贴身体。尤其一手施无畏印、另一手持衣角,成为其独树一帜的特征,有学者将之称为“长安样式”。西安碑林博物馆佛造像展厅陈列的五尊巨大的石佛像(2004 年西安市灞桥区湾子村砖厂发现),时代特征与摩崖大佛相仿。五尊石佛高都在2 米以上,加上底座总高度超过3 米,均为站姿,左手挽衣襟,右手施无畏印。肉髻低平,腹部突出。着褒衣博带大衣或通肩式大衣,衣饰各有不同(图18)。其中一尊佛的底座上有北周大象二年(580)造释迦牟尼佛的发愿文题记(图19)。20由此判断,同类像题材应是释迦牟尼佛。

值得一提的是,麦洛安石窟雕凿于北魏至西魏时期,香坊石窟在沮河上游,麦洛安石窟在靠近县城的下游。这条河道是当时连接甘陕的重要古道。若是深入挖掘沿线石窟,当对探讨“凉州模式”“平城模式”与“长安模式”间的发展、影响关系以及少数民族的迁徙史等都将大有裨益。

后记:本文缘起于2016 年10 月陪同佛教文物鉴定专家金申研究员实地考察香坊石窟。金先生仔细观察洞窟一龛(1 号窟)、摩崖大佛一尊后提出开凿时代当分别北魏、北周,并含有诸多早期佛造像元素,嘱笔者深入研究,并在此文撰写过程中多次予以指导。另,本文图1 ~ 3、图17 系侯楠山先生拍摄。在此一并致以感谢!

推荐访问:石窟 题材 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