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轶方文库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基于SWOT分析“两基一专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时间:2023-10-21 09:30:06 来源:网友投稿

杜春宽 陈国美 王新琴

摘 要:文章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了该专业存在人才培养模式不新、课程体系改革滞后、证书体系不清、校企合作不深入等问题,提出了夯实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和技能、强化专业方向综合实训、做好“课证融合、赛教融合、产教融合的“两基一专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全面系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新时代制造业转型发展对技艺精湛、高素质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培养模式 SWOT 产教融合

随着技术革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我国制造业对人才的需求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现状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联合完成的《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缺口研究》报告指出了我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难以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1]。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主战场,专业是其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和基本单元,人才培养模式则直接影响到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该专业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遇与挑战[2],提出了“两基一专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获得师生认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显著。该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工科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SWOT分析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内部条件(优势S和劣势W)和外部环境(机会O和威胁T)进行分析,再依据矩阵形式排列、匹配内部优势劣势与外部机会威胁,寻求解决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难点和瓶颈的切入点,获得发展策略。

1.1 专业建设内部条件S(优势)和W(劣势)分析

(1)优势S分析。第一,学校创新创业、商业文化气息浓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生头脑灵活,能营销、懂管理,创业多。第二,实施创新理论与实践课程、创新社团、创新创业大赛“三位一体”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学生创新能力强。第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开设《简单商务知识》《商务礼仪》《演讲与口才》《机电产品营销》等商贸类课程,实施工商融合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

(2)劣势W分析。第一,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不足,部分老师是由学校到学校,虽然参加了短期专业技能培训、省培和国培等,但训练周期短,实际动手机会少,教师工程实践动力较弱;
第二,部分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满足不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教学要求,需要更新换代。第三,校企合作深度、广度不够,合作持续时间短。

1.2 专业建设外部环境O(机会)和T(威胁)分析

(1)机会(O)分析

第一,中国制造业强国战略提出的五大工程、十大重点领域,都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息息相关,根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机电一体技术技能人才,为专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第二,“职教20条”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侧重点和具体实施方案,为专业建设指明建设方向和路径;
第三,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

(2)威胁(T)分析

第一,区域其他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在招生和就业等方面有竞争态势;
第二教学理念、教学信息技术更新快,教学改革跟不上教育信息技术和教学理念更新的步伐。

1.3 基于SWOT分析的专业建设对策

通过内部条件优势劣势和外部环境机会威胁系统匹配、分析总结,基于第二产业、紧贴第三产业,实施差异化发展,培养技艺精湛、服务意识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造服务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具体专业建设策略,见表1。

2 基于SWOT分析“两基一专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根据SWOT分析及策略,结合学校办学定位,构建“两基一专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实施固本强基、专项提升的人才培养策略,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技艺精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1 夯实夯实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两基”基础知识和技能

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学好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理论课程,并通过金工实训、机加工实训、机械CAD实训等实训课培养学生敢动手、能操作,会加工、能装配等基础技能;
学好电子基础、电工基础、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等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并通过电工基础实训和电工中级考证实训等实训课程强化学生电气工程基础技能。通过“两基”强化,使学生具备机、电两方面知识和技能,学生同时取得了机械CAD中级证书、电工中级和装配钳工中级证书等,为学生学习和从事机械类、电气类或机电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实施专业方向综合实训项目,强化学生专项技能

学生在大三阶段开展综合实训,在实训之前,行政班级被打乱,学生根据个人专业兴趣、职业取向等选择专业方向综合实训,按专业方向综合实训重新组班,每个班级都配备3-4名专业方向指导老师。专业方向综合实训主要分智能控制技术服务、数值化设计与制造、机电产品营销三个方向,并以企业典型产品、典型项目、典型案例、典型工艺为载体开展实训,学生专项技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和提升,是学生进入企业前的岗位技能、岗位素质培养。在实训过程中筛选行业规模企业、龙头企业进学校、及班级,让企业工程师、行业专家介绍前沿技术应用、岗位技能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使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相对接,明确学生职业发展目标、找差距,更加努力学习和提高个人职业能力和素质。

2.3 做好课证、产教、赛教“三融合”,提高培养水平

(1)课证融通

强化技能培养,构建职业技能等級证书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技能要求,结合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人才需求,构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系,改进与之匹配的课程内容、课程标准、教学设计、以及实训教学项目体系等,使电工中级证书、装配机械CAD中级证书、UG中级证书等考证实训得以落实和有效开展,从而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专业综合技能,也考取了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也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产教融合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中小微企业技术力量薄弱,急需外部技术力量协助其转型升级,这为高职院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提供了契机和基础。高职院校以高新技术规模企业人才需求为指引、以服务中小微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为抓手,开展订单班、新型学徒制班、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等多种形式校企合作,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与规模企业以人才培养为主开展合作,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课程和教材开发、实训室共建、校企联合指导学生等,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与中小微企业开展好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等合作,让企业技术力量得以加强、教师技术技能、创新能力得以实践和提升。

(3)赛教融汇

技能竞赛项目内容和实践要求紧跟新技术、新标准、新设备等,是开展教学、传授学生新知识、新技术的好项目和案例。机电一体化技能大赛项目是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直接相关的省级技能竞赛项目,把竞赛项目任务分解成《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课程的子任务、子项目作为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的主要载体,把竞赛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把竞赛考核标准分解后融合到学生知识和技能考核点中,从而使技能竞赛和课程教学有效融合。同时构建“大一选人跟学、大二组队训练、大三竞选参赛”学生竞赛梯队建设,形成队内竞赛、校级竞赛、省级竞赛竞赛体系,扩大竞赛影响面和受益面,使技能竞赛和课程教学有机融合和促进。

基金项目:本文系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一般课题“构建五维集成的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编号:557020200)”和“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以《机械设计基础》为例(编号:KJXJ22308)”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梅伟惠.大学生要增强哪些本领[N].光明日报,2020-12-12(13).

[2]张宇,钱逸秋等.工作坊: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M].职业技术教育,2018,39(34):31-36.

[3]李志宏.围绕技能素养,改革职教人才评价模式[N].光明日报,2019-5-14(13).

[4]徐国庆.实现现代化职教体系建设蓝图[N].光明日报,2019-5-14(15).

[5]曹将栋,徐丹.面向“中国制造2025”构建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M].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59-61.

[6]周香,闫文平.面向“新工科”建设的高职教育改革方向與行动路径[M].教育与职业,2019,(2):34-40.

[7]王云凤.“三教”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教材建设的实践探索与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5):93-96.

猜你喜欢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计算机教育(2016年7期)2016-11-10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服务地铁工学结合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6年8期)2016-10-20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推荐访问:融合 构建 两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