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轶方文库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刘秀祥先进事迹【10篇】

时间:2022-12-28 12:00:03 来源:网友投稿

刘秀祥先进事迹1  刘秀祥1986年出生,20xx年,刘秀祥曾因“千里背母上大学”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并获得“*好人”称号。20xx年,大学毕业的刘秀祥放弃高薪就业机会,毅然选择回乡教书育人。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刘秀祥先进事迹【10篇】,供大家参考。

刘秀祥先进事迹【10篇】

刘秀祥先进事迹1

  刘秀祥1986年出生,20xx年,刘秀祥曾因“千里背母上大学”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并获得“*好人”称号。20xx年,大学毕业的刘秀祥放弃高薪就业机会,毅然选择回乡教书育人。从教至今,刘秀祥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走遍村庄,只为通过教育改变更多大山孩子的命运;他致力公益,牵线“一对一”资助上千名贫困学生,开展公益励志演讲上千场,听众达上百万人,只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家乡的孩子们奋斗的力量。20xx年,刘秀祥先后荣获“*青年五四奖章”和全国“最美教师”称号。

  刘秀祥毕业后收到了多家企业的入职邀请,而且待遇不错,月薪上万,可他最终决定放弃高薪工作,回到贵州老家当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去帮助更多像他一样深陷贫穷境地的孩子。

  现在的刘秀祥,已经是贵州望谟县实验高中的副校长,获得诸多荣誉,两次入选“*好人榜”,也成为“*最美教师”。

  工作之余,刘秀祥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全国巡回励志演讲1000多场,听众上百万人,还资助贫困学生1700多人。

  八年过去了,望谟县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教育走出了大山。刘秀祥坚信:“无论我们的孩子身居何处,怎样的家庭和怎样的环境,都应该有更好的未来。通过教育扶贫才能彻底拔掉穷根,越是偏远的地方越需要优质的教育,因为孩子们的未来就在现在的课堂里。”

  刘秀祥是令人敬佩好老师,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希望他越来越好。

刘秀祥先进事迹2

  刘秀祥1986年出生,20xx年,刘秀祥曾因“千里背母上大学”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并获得“*好人”称号。20xx年,大学毕业的刘秀祥放弃高薪就业机会,毅然选择回乡教书育人。从教至今,刘秀祥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走遍村庄,只为通过教育改变更多大山孩子的命运;他致力公益,牵线“一对一”资助上千名贫困学生,开展公益励志演讲上千场,听众达上百万人,只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家乡的孩子们奋斗的力量。20xx年,刘秀祥先后荣获“*青年五四奖章”和全国“最美教师”称号。

  刘秀祥毕业后收到了多家企业的入职邀请,而且待遇不错,月薪上万,可他最终决定放弃高薪工作,回到贵州老家当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去帮助更多像他一样深陷贫穷境地的孩子。

  现在的刘秀祥,已经是贵州望谟县实验高中的副校长,获得诸多荣誉,两次入选“*好人榜”,也成为“*最美教师”。

  工作之余,刘秀祥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全国巡回励志演讲1000多场,听众上百万人,还资助贫困学生1700多人。

  八年过去了,望谟县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教育走出了大山。刘秀祥坚信:“无论我们的孩子身居何处,怎样的家庭和怎样的环境,都应该有更好的未来。通过教育扶贫才能彻底拔掉穷根,越是偏远的.地方越需要优质的教育,因为孩子们的未来就在现在的课堂里。”

  刘秀祥是令人敬佩好老师,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希望他越来越好。

刘秀祥先进事迹3

  刘秀祥1986年出生,20xx年,刘秀祥曾因“千里背母上大学”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并获得“*好人”称号。20xx年,大学毕业的刘秀祥放弃高薪就业机会,毅然选择回乡教书育人。从教至今,刘秀祥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走遍村庄,只为通过教育改变更多大山孩子的命运;他致力公益,牵线“一对一”资助上千名贫困学生,开展公益励志演讲上千场,听众达上百万人,只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家乡的孩子们奋斗的力量。20xx年,刘秀祥先后荣获“*青年五四奖章”和全国“最美教师”称号。

  刘秀祥毕业后收到了多家企业的入职邀请,而且待遇不错,月薪上万,可他最终决定放弃高薪工作,回到贵州老家当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去帮助更多像他一样深陷贫穷境地的孩子。

  现在的刘秀祥,已经是贵州望谟县实验高中的副校长,获得诸多荣誉,两次入选“*好人榜”,也成为“*最美教师”。

  工作之余,刘秀祥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全国巡回励志演讲1000多场,听众上百万人,还资助贫困学生1700多人。

  八年过去了,望谟县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教育走出了大山。刘秀祥坚信:“无论我们的孩子身居何处,怎样的家庭和怎样的环境,都应该有更好的未来。通过教育扶贫才能彻底拔掉穷根,越是偏远的地方越需要优质的教育,因为孩子们的未来就在现在的课堂里。”

  刘秀祥是令人敬佩好老师,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希望他越来越好。

刘秀祥先进事迹4

  刘秀祥回到了家乡贵州省望谟县成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他言传身教,以真诚善良的心灵,刚毅顽强的品格获得了学生们拥护和爱戴。“祥哥来了,赶快奋斗!”这句话,表达孩子们对他的肯定和信任。

  在教坛默默耕耘的7年里,一组组的数字串起了刘秀祥的累累的工作硕果:

  刘秀祥担任了5个教学班的工作和3个班的班主任,并且兼顾学校的德育、团委、教研组和年级部的工作。刘秀祥骑着摩托车几乎跑遍了望谟县的各个乡镇到学生家中家访,摩托车骑坏了8辆,先后把40多个孩子从打工工地拉回了校园。

  教学之余,刘秀祥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全国巡回励志演讲1000多场,听众上百万人,牵线企业和爱心人士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1700多人。刘秀祥曾经在一个差生班担任班主任,毕业时全班47名学生全部都考上了大学。

  刘秀祥说:“在我教书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告诉自己,一个都不能放弃,一直都不能放弃,要让大家相信奋斗的力量。”经过刘秀祥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多年来辛勤的劳动,终于使全县的教育工作全面改观,教育水*直线上升,高考上线率翻倍提高。在望谟县人民*的官方网站上,有这样一段话:

  “望谟教育成效显著。把教育扶贫作为提高脱贫质量、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斩断穷根的根本举措……高考成绩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本科录取人数从2015年以前的全州挂末提高到2018年的全州第四位。

  2019年本科上线学生达946人,上线率增加值在全州排第3位,上线人数实现逐年大幅增长,较2014年增长了477%。”

  望谟县的教育工作得以蓬勃发展,可知道这个成绩的背后凝聚了刘秀祥等教育工作者多少辛劳的汗水和呕心沥血的付出啊!

  刘秀祥2018年被任命为望谟县实验高级中学副校长,同年被评为“*好教师”,得到了社会对他工作成绩的肯定和赞扬。

  如今的刘秀祥也成立了美满的家庭,他的贤内助帮他一起照顾母亲,不但使母亲过上了更加幸福的晚年生活,也替刘秀祥分担了后顾之忧,使他能够拿出更多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服务社会,回报大众!

  提到过去的艰难生活时,刘秀祥感到历历在目。当年在面对困境时,刘秀祥选择了坚强面对和勇敢付出,他开玩笑地称自己为打不死的“小强”,经过了种种磨砺终于苦尽甘来,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说:

  “如果没有和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我可能没有那么坚强,没那么勇敢,有了她我才有了活下去的目标,因为我知道有一个人需要我。”

刘秀祥先进事迹5

  刘秀祥1986年出生,2008年,刘秀祥曾因“千里背母上大学”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并获得“*好人”称号。2012年,大学毕业的刘秀祥放弃高薪就业机会,毅然选择回乡教书育人。从教至今,刘秀祥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走遍村庄,只为通过教育改变更多大山孩子的命运;他致力公益,牵线“一对一”资助上千名贫困学生,开展公益励志演讲上千场,听众达上百万人,只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家乡的孩子们奋斗的力量。2020年,刘秀祥先后荣获“*青年五四奖章”和全国“最美教师”称号。

  刘秀祥毕业后收到了多家企业的入职邀请,而且待遇不错,月薪上万,可他最终决定放弃高薪工作,回到贵州老家当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去帮助更多像他一样深陷贫穷境地的孩子。

  现在的刘秀祥,已经是贵州望谟县实验高中的副校长,获得诸多荣誉,两次入选“*好人榜”,也成为“*最美教师”。

  工作之余,刘秀祥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全国巡回励志演讲1000多场,听众上百万人,还资助贫困学生1700多人。

  八年过去了,望谟县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教育走出了大山。刘秀祥坚信:“无论我们的孩子身居何处,怎样的家庭和怎样的环境,都应该有更好的未来。通过教育扶贫才能彻底拔掉穷根,越是偏远的地方越需要优质的教育,因为孩子们的未来就在现在的课堂里。”

  刘秀祥是令人敬佩好老师,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希望他越来越好。

刘秀祥先进事迹6

  20xx年,刘秀祥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各种帮助也随之而来。临沂大学为他和母亲提供了临时住处,并给他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

  入学后,不少热心人士和企业都曾表示愿意提供帮助,但都被他拒绝了。刘秀祥说,他害怕别人是因为可怜他而提供帮助,“我觉得人活着不应该让他人觉得可怜,而是让人觉得可亲和可敬”。

  虽然拒绝他人帮助,但刘秀祥却积极帮助他人。

  大学期间,他课余时间外出做兼职,并将部分收入寄回贵州,用以支持初中拾荒时认识的三个弟弟妹妹上学。“我每个月给他们每个人寄300元的生活费。”刘秀祥说,两个弟弟妹妹后来考上了大学,现在有着不错的工作。

  20xx年,刘秀祥即将大学毕业,最初他并不打算回贵州工作,而是计划在外省找一份好工作,然后将工资寄回去,帮助老家那些像曾经的他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刘秀祥收到了不少企业的橄榄枝,但从家乡打来的一通电话,让他改变了想法。

  电话是初中拾荒时认识的一个妹妹打来的,她告诉刘秀祥,自己不想读书,准备结婚了。

  通话很短,却改变了刘秀祥的想法。

  刘秀祥说,听到妹妹的决定后,他很震惊、心酸,觉得自己必须回去。

  就这样,离开望谟八年后,刘秀祥又带着母亲回到家乡,成为打易中学的一名历史老师,不久后被调入望谟县民族中学任教。20xx年8月,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成立,他被任命为副校长。

  曾经拼尽全力守护梦想的刘秀祥,成了别人的“守梦人”。

  刘秀祥说,现在学生最大的问题是迷惘,不明白为什么要读书。他想通过自身经历,告诉那些处于迷惘中的孩子:人生必须有梦想。“如果我没有梦想的话,可能早就放弃了。”

  为此,除了常规教学和处理行政事务,刘秀祥还会应邀到各个地方演讲。目前,他已经演讲超过1000场,足迹遍布贵州各市(州),今年8月份还应邀去了浙江宁波。

  近年来,刘秀祥先后被授予“*好教师”“*五四青年奖章”“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也曾有机会去到更好的*台发展,但他都婉拒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出去可能对我自己会更好,但我更愿意留在这里。”

刘秀祥先进事迹7

  1988年刘秀祥出生在贵州省望谟县,这个地方四周都是大山,贫困闭塞。直到2020年11月才刚刚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在小秀祥四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了,丢下了三个孩子。母亲不堪生活的重压,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后来,哥哥出外打工,杳无音信;姐姐也离开了家,不知去向,家中只剩下母亲和小秀祥孤儿寡母两个人。那年小秀祥11岁,独自撑起了家庭的重担,一个人照顾母亲。

  他身单力薄,无力下田干活,就把家里的农田租了出去,换些口粮和母亲糊口。小秀祥一边照顾着母亲的生活起居,一边捡垃圾、挖药材换些生活开支,就这样和母亲相依为命,勉强度日。

  背母踏上求学之路

  小秀祥从小就具有远见卓识,他认准了只有文化知识,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生存困境。因此小秀祥学习格外努力,小学毕业时的成绩排在全县第三。可是由于家里经济条件的原因,无法去上最好的县中学,而是去了县里的一所民办中学,以摸底考试第一的成绩免费入学。

  小秀祥带着母亲离家来到县城上学,举目无亲,首先要解决的是食宿问题。小秀祥自力更生,在学校旁边的山坡上搭了一间窝棚,在地上挖了锅灶,作为自己和母亲的容身之处,就这样安顿了下来。小秀祥还利用课余时间捡废品、打零工赚点花销,支撑着把书读下去。

  三年后,初中毕业,小秀祥考入了安龙县第一中学。

  小秀祥又带着母亲来到安龙县开始了高中的求学生活。在县里租不起住房,这里也没有条件再搭窝棚,小秀祥就想办法租下了农户不用的猪圈,每月只需支付十几元钱。小秀祥将猪圈打扫干净,用编织袋遮挡住四周,勉强能够遮风挡雨,算是解决了两人的住处问题。

  小秀祥还是一边勤工俭学,一边刻苦读书。长期的营养不良再加上巨大的精神压力,小秀祥终于在高考前病倒了,高考落榜了。

  人生谷底的生死抉择

  这个多年来一直支撑着他的精神支柱,轰然倒塌了。小秀祥再也坚持不住了,他要离开,永远地告别这个带给他这么多痛苦和磨难的世界。小秀祥默默地收拾着东西,做着离开前的最后准备。

  他翻看着自己的一本日记,自己曾经写下的一句话蓦地映入眼帘:“当你抱怨自己没有鞋子时,却发现旁边还有没有脚的人。”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击中了他,小秀祥突然醒悟了。“难道就这样放弃吗?就这样抛下自己的母亲离开吗?我有手有脚,有母亲,还有家,比起那些无依无靠的人不知幸福多少倍,我还可以重新来过!”

  小秀祥又振作起来了,他找了个学校复读,准备再次参加高考。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小秀祥发奋苦读,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第二年的夏天,小秀祥收到了来自临沂师范学院(现在的临沂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小秀祥成功了,他抱起母亲喜极而泣。

  可是随之而来的学费、路费问题又摆在了眼前。小秀祥下定了决心,“只要能够答应他带着母亲去求学,解决学费和路费问题,他可以不惜任何代价,并且签下协议。”

  秀祥带母求学的经历被媒体报道了出来,牵动了亿万人的心,也感动了校方。校方为他和母亲提供了住处,还给他安排了勤工助学的工作,秀祥顺利地开始了大学生涯。

  秀祥的生活开始慢慢好转,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回馈社会。秀祥把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寄回家乡,给他一起拾破烂时结识的三个弟弟妹妹,资助他们上学。

  大学毕业在即,秀祥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就业该何去何从的难题,摆在了秀祥面前。此时他一直资助上学的一个妹妹打电话告诉他,她要嫁人了,她不想再继续读书了。

  这个电话让秀祥感到非常震惊,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放弃留在城市的机会,毕业后返回家乡,做一名教师。“我要回去,我要告诉他们,梦想的力量有多大。”回到家乡,他可以帮助那些和他曾经是一样的孩子们,通过教育改变他们的命运,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家乡更需要他。

刘秀祥先进事迹8

  9月8日下午,通过刘秀祥牵线搭桥,浙江省余姚市的一位企业家与陆帮燕结成帮扶。

  “资助金额为每年6000元左右,等资助方审核完陆帮燕的资料后,将确定打款时间。”刘秀祥工作室工作人员王代分说。

  陆帮燕的父母是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学生食堂的员工,收入拮据,而她的弟弟正在望谟县民族中学上高二,陆帮燕上大学每年27500元的学费成了她家最大的难题。

  经历过苦难,刘秀祥更懂得机会的珍贵,他告诉自己,要通过努力,解除贫困学生求学的后顾之忧。在刘秀祥看来,只有解决了后顾之忧,才能真正实现控辍保学。

  入职以来,刘秀祥每个假期都会到学生家中家访,跑遍了望谟县15个乡镇,单是摩托车就骑坏了8辆,先后把近50名学生从工地、车间拉回了校园。

  2019年夏天,就读于望谟县第三中学的王妹快被母亲要求不准参加中考,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挣钱。渴望读书的王妹快偷偷参加了中考,并顺利考入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但最终还是被迫辍学。

  得知消息后,刘秀祥带着王妹快的初中老师和所在镇干部,共同做其母亲的思想工作,多次尝试后,终于说服对方。后来,他又对接爱心人士资助王妹快,资助金额为每年7000元,直到大学毕业。王妹快得以重返校园。

  “刘老师就像阳光一样,每次坚持不下去时,想到他曾经的经历,就觉得自己遇到的困难都不是事儿。”王妹快说,读书可以改变很多,她希望将来能够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现状,去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人。

  同样被刘秀祥“拉”回校园的,还有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廖段写,由于家中经济负担过重,她被迫放弃学业,外出务工。

  得知廖段写辍学后,刘秀祥坚持与廖段写母亲沟通,给她讲解国家的帮扶政策,同时积极为廖段写对接资助。

  经过刘秀祥与学校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廖段写终于在离开近两年后得以返校读书。

  “那时候,我一有空就会和刘老师沟通,很想回学校上学。没有文化只能做苦工,只有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我才能改变命运。”回想起打工的日子,廖段写泪流满面。

  “从2012年到现在,刘老师自己资助或对接资助的学生有1900多人。”王代分说,截至9月10日,刘秀祥已为101名今年考上大学的学生对接了资助,资助金额共计298.4万元。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成为社会的包袱,而且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刘秀祥说。

刘秀祥先进事迹9

  望谟县地处麻山腹地,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原因,当地部分学生性格比较内向,甚至自卑。

  2012年,刘秀祥大学毕业,毅然选择回乡教书育人。除了在学校做好教育工作外,他还在社会上开展公益性演讲,目前已演讲1000多场,听众多达上百万人次。

  “开展励志演讲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们更加自信。”这就是刘秀祥四处演讲的初衷。

  “刘老师的课太受欢迎了,今年我才得听了4次。”刚听完主题思政课的吴银雨不禁“抱怨”。

  在吴银雨看来,听演讲最大的收获在于,现在自己每天都会定一个小目标,或是背下50个英语单词,或是完成两套数学试卷……

  过去,高三(3)班的简合意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和同学接触。“刘老师告诉我们,要阳光地面对生活,要对生活时刻保持思考!”上过多次“祥哥”的课后,简合意变得越来越开朗。

  不仅如此,看着长期患病的家人,简合意还树立了自己的目标,“我的梦想是考上遵义医科大学,回乡当一名医生,去帮助像我家人一样的病患。”

  能够赢得学生的信任,是因为刘秀祥把大量时间都放在了他们身上,用心教学、用爱浇灌。

  凌晨5点半钟左右,他就会站在宿舍窗边,看着学生们走进教室。他清楚地知道,哪些学生起得早,哪些学生爱吃什么口味的早餐,哪些学生喜欢成群结队去上早课……对此,刘秀祥很得意,“他们肯定不知道我起得那么早。”

  在刘秀祥的帮助下,实验高中的孩子们越来越自信,朝气蓬勃、乐观向上。

刘秀祥先进事迹10

  刘秀祥是贵州省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的副校长,但他更为人熟知的一个身份,则是12年前“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主人公。

  1986年3月,刘秀祥出生于望谟县弄林村,幼年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因伤心过度患上了精神疾病,他快乐无忧的童年就此戛然而止。小学三年级时,哥哥姐姐外出谋生,母亲病情加重,家庭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了刘秀详稚嫩的双肩上。

  刘秀祥的名字是他自己取的,“我是‘秀’字辈,我希望我和母亲能够**安安,便给自己取名‘秀祥’”。

  年纪轻、体格小,种不了地,刘秀祥便将自家的土地转租给他人,租金为每年500斤稻谷,加上村里发的救济粮,他和母亲的口粮有了保障。

  1995年,刘秀祥走进学堂,尚且年幼的他笃定: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这种信念一直支撑着他,2001年小学毕业考试,刘秀祥排名全县第三,但由于经济原因未能入读当时望谟县最好的中学,而是免费入读了县城的一所民办学校,并且带着母亲。

  初到县城时没钱租房,他用稻草在学校旁的山坡上搭了间棚子,屋前空地上挖个坑,架上铁锅,便是厨房。

  初中三年,刘秀祥放学后就去拾荒,周末则四处打零工,这样每周能挣20多元,勉强维持母子俩的生活。

  初中毕业后,刘秀祥考入了安龙县第一中学,他带着母亲离开望谟,继续求学之路。虽自诩为“打不死的小强”,他仍第一次感到了恐惧和害怕,“一切都是陌生的,没有认识的人,也不熟悉环境”。

  初到安龙,刘秀祥身上只有600多元钱,那是他和老乡去遵义修水电站挣的,但这并不足以让他租下一间房屋居住。无奈之下,他以每年200元的价格,租下了农户家闲置的猪圈。猪圈四面通透,他找来编织袋遮挡起来——就是家了。

  和初中时一样,刘秀祥依旧一边努力学习,一边利用课余时间赚钱维持生计,他累并憧憬着。

  但命运却再次“捉弄”了他,高考前一周,刘秀祥病倒,最终以6分之差落榜了。

  高考的失利让刘秀祥内心满是绝望,甚至想过轻生。然而翻看从前日记本里的一句话让他又看到了希望:“当你抱怨没有鞋穿时,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跟那些孤儿相比,我至少还有母亲,只要她在,我就有家。”刘秀祥说,回家后能叫一声“妈”,他就觉得很幸福。

  他决定再战高考,并说服一家私立学校的校长接收他入校复读。

  2008年,刘秀祥考入临沂大学(原临沂师范学院),拿到通知书后,他抱着母亲大哭一场。当年9月,他再次带着母亲北上山东求学。


刘秀祥先进事迹10篇扩展阅读


刘秀祥先进事迹10篇(扩展1)

——刘秀祥先进事迹10篇

刘秀祥先进事迹1

  刘秀祥1986年出生,20xx年,刘秀祥曾因“千里背母上大学”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并获得“*好人”称号。20xx年,大学毕业的刘秀祥放弃高薪就业机会,毅然选择回乡教书育人。从教至今,刘秀祥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走遍村庄,只为通过教育改变更多大山孩子的命运;他致力公益,牵线“一对一”资助上千名贫困学生,开展公益励志演讲上千场,听众达上百万人,只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家乡的孩子们奋斗的力量。20xx年,刘秀祥先后荣获“*青年五四奖章”和全国“最美教师”称号。

  刘秀祥毕业后收到了多家企业的入职邀请,而且待遇不错,月薪上万,可他最终决定放弃高薪工作,回到贵州老家当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去帮助更多像他一样深陷贫穷境地的孩子。

  现在的刘秀祥,已经是贵州望谟县实验高中的副校长,获得诸多荣誉,两次入选“*好人榜”,也成为“*最美教师”。

  工作之余,刘秀祥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全国巡回励志演讲1000多场,听众上百万人,还资助贫困学生1700多人。

  八年过去了,望谟县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教育走出了大山。刘秀祥坚信:“无论我们的孩子身居何处,怎样的家庭和怎样的环境,都应该有更好的未来。通过教育扶贫才能彻底拔掉穷根,越是偏远的地方越需要优质的教育,因为孩子们的未来就在现在的课堂里。”

  刘秀祥是令人敬佩好老师,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希望他越来越好。

刘秀祥先进事迹2

  20xx年,刘秀祥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各种帮助也随之而来。临沂大学为他和母亲提供了临时住处,并给他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

  入学后,不少热心人士和企业都曾表示愿意提供帮助,但都被他拒绝了。刘秀祥说,他害怕别人是因为可怜他而提供帮助,“我觉得人活着不应该让他人觉得可怜,而是让人觉得可亲和可敬”。

  虽然拒绝他人帮助,但刘秀祥却积极帮助他人。

  大学期间,他课余时间外出做兼职,并将部分收入寄回贵州,用以支持初中拾荒时认识的三个弟弟妹妹上学。“我每个月给他们每个人寄300元的生活费。”刘秀祥说,两个弟弟妹妹后来考上了大学,现在有着不错的工作。

  20xx年,刘秀祥即将大学毕业,最初他并不打算回贵州工作,而是计划在外省找一份好工作,然后将工资寄回去,帮助老家那些像曾经的他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刘秀祥收到了不少企业的橄榄枝,但从家乡打来的一通电话,让他改变了想法。

  电话是初中拾荒时认识的一个妹妹打来的,她告诉刘秀祥,自己不想读书,准备结婚了。

  通话很短,却改变了刘秀祥的想法。

  刘秀祥说,听到妹妹的决定后,他很震惊、心酸,觉得自己必须回去。

  就这样,离开望谟八年后,刘秀祥又带着母亲回到家乡,成为打易中学的一名历史老师,不久后被调入望谟县民族中学任教。20xx年8月,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成立,他被任命为副校长。

  曾经拼尽全力守护梦想的刘秀祥,成了别人的“守梦人”。

  刘秀祥说,现在学生最大的问题是迷惘,不明白为什么要读书。他想通过自身经历,告诉那些处于迷惘中的孩子:人生必须有梦想。“如果我没有梦想的话,可能早就放弃了。”

  为此,除了常规教学和处理行政事务,刘秀祥还会应邀到各个地方演讲。目前,他已经演讲超过1000场,足迹遍布贵州各市(州),今年8月份还应邀去了浙江宁波。

  近年来,刘秀祥先后被授予“*好教师”“*五四青年奖章”“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也曾有机会去到更好的*台发展,但他都婉拒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出去可能对我自己会更好,但我更愿意留在这里。”

刘秀祥先进事迹3

  9月8日下午,通过刘秀祥牵线搭桥,浙江省余姚市的一位企业家与陆帮燕结成帮扶。

  “资助金额为每年6000元左右,等资助方审核完陆帮燕的资料后,将确定打款时间。”刘秀祥工作室工作人员王代分说。

  陆帮燕的父母是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学生食堂的员工,收入拮据,而她的弟弟正在望谟县民族中学上高二,陆帮燕上大学每年27500元的学费成了她家最大的难题。

  经历过苦难,刘秀祥更懂得机会的珍贵,他告诉自己,要通过努力,解除贫困学生求学的后顾之忧。在刘秀祥看来,只有解决了后顾之忧,才能真正实现控辍保学。

  入职以来,刘秀祥每个假期都会到学生家中家访,跑遍了望谟县15个乡镇,单是摩托车就骑坏了8辆,先后把近50名学生从工地、车间拉回了校园。

  20xx年夏天,就读于望谟县第三中学的王妹快被母亲要求不准参加中考,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挣钱。渴望读书的王妹快偷偷参加了中考,并顺利考入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但最终还是被迫辍学。

  得知消息后,刘秀祥带着王妹快的初中老师和所在镇干部,共同做其母亲的思想工作,多次尝试后,终于说服对方。后来,他又对接爱心人士资助王妹快,资助金额为每年7000元,直到大学毕业。王妹快得以重返校园。

  “刘老师就像阳光一样,每次坚持不下去时,想到他曾经的经历,就觉得自己遇到的困难都不是事儿。”王妹快说,读书可以改变很多,她希望将来能够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现状,去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人。

  同样被刘秀祥“拉”回校园的,还有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廖段写,由于家中经济负担过重,她被迫放弃学业,外出务工。

  得知廖段写辍学后,刘秀祥坚持与廖段写母亲沟通,给她讲解国家的帮扶政策,同时积极为廖段写对接资助。

  经过刘秀祥与学校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廖段写终于在离开近两年后得以返校读书。

  “那时候,我一有空就会和刘老师沟通,很想回学校上学。没有文化只能做苦工,只有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我才能改变命运。”回想起打工的日子,廖段写泪流满面。

  “从20xx年到现在,刘老师自己资助或对接资助的学生有1900多人。”王代分说,截至9月10日,刘秀祥已为101名今年考上大学的学生对接了资助,资助金额共计298。4万元。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成为社会的包袱,而且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刘秀祥说。

刘秀祥先进事迹4

  刘秀祥1986年出生,20xx年,刘秀祥曾因“千里背母上大学”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并获得“*好人”称号。20xx年,大学毕业的刘秀祥放弃高薪就业机会,毅然选择回乡教书育人。从教至今,刘秀祥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走遍村庄,只为通过教育改变更多大山孩子的命运;他致力公益,牵线“一对一”资助上千名贫困学生,开展公益励志演讲上千场,听众达上百万人,只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家乡的孩子们奋斗的力量。20xx年,刘秀祥先后荣获“*青年五四奖章”和全国“最美教师”称号。

  刘秀祥毕业后收到了多家企业的入职邀请,而且待遇不错,月薪上万,可他最终决定放弃高薪工作,回到贵州老家当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去帮助更多像他一样深陷贫穷境地的孩子。

  现在的刘秀祥,已经是贵州望谟县实验高中的副校长,获得诸多荣誉,两次入选“*好人榜”,也成为“*最美教师”。

  工作之余,刘秀祥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全国巡回励志演讲1000多场,听众上百万人,还资助贫困学生1700多人。

  八年过去了,望谟县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教育走出了大山。刘秀祥坚信:“无论我们的孩子身居何处,怎样的家庭和怎样的环境,都应该有更好的未来。通过教育扶贫才能彻底拔掉穷根,越是偏远的地方越需要优质的教育,因为孩子们的未来就在现在的课堂里。”

  刘秀祥是令人敬佩好老师,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希望他越来越好。

刘秀祥先进事迹5

  在望谟县的这三年,刘秀祥经常去各个村里开会、家访,一遍又一遍地给家长和孩子们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们让孩子学习。

  三年,刘秀祥跑遍了每一个村子,跑坏了几辆摩托车,在这样的努力下,当地的风气逐渐被改变,家长们非常赞成让孩子努力学习,而孩子们的成绩也一步步高升,望谟县的干部说:“刘秀祥把自己的故事传递给人们,让无数人感到励志,因为这是活生生存在的例子,不是虚假的。”

  三年的时间一下子就到了,可是刘秀祥知道自己走不了,望谟县还需要他,学生们还需要他,深思之后,刘秀祥没有离开,而是留了下来。

  渐渐的,刘秀祥的名声传了出来,很多人都找他去做演讲,对于这样的要求,刘秀祥从不拒绝,但也不要钱,他说要自己去演讲可以,必须资助我们这边的两个孩子上学。

  8年过去了,刘秀祥帮助的学生达到了1900人,这些孩子都一一上了大学,走出贫困山区。2018年,刘秀祥被调任为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他开始帮助更多的"学生。

  刘秀祥就像蒲公英的种子,洒在望谟县的大地上,给这片土地带来无尽的生机。

刘秀祥先进事迹6

  1988年3月,刘秀祥出生在贵州望谟县一个偏僻的农村里,他上面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家中条件不太好,勉强有口饭吃。

  不幸的是,在刘秀祥4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家中的顶梁柱倒了,天塌了。

  母亲因受不了打击,精神出现问题,一家人眼看就要没饭吃了,刘秀祥的姐姐和哥哥决定辍学回来干活,只让弟弟一个人坚持上学。

  姐姐后来对刘秀祥说:“无论生活再苦,都要坚持读书,并且要出人头地。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好好学习。对于我们这个家庭背景来说,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道路。”

  刘秀祥将这一句话铭记在心,开始努力学习,可现实并不会因为你不认输就轻易放过你,等待刘秀祥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刘秀祥11岁那年,突来的大冰雹把田里的庄稼全毁了,一家四口顿时陷入绝境。

  年仅17岁的姐姐最终决定嫁人来逃离这样的苦难生活,而哥哥把家里唯一值钱的耕牛给卖了,然后拿着钱远走高飞……

  一连串的打击让刘秀祥母亲的病情更加严重,已经到了生活无法自理的程度,而此时,小小的刘秀祥也没有能力撑起这个家,怎么办?

  命运虽然残忍,但刘秀祥不肯低头,他把家里的田地全租出去,换来每年500斤的粮食,勉强够自己和母亲吃。

  每逢周末,他还跟着村里人上山挖药材卖,用赚来的钱买油盐,还有母亲要吃的药,就这样过了两年,小学毕业的时候,刘秀祥以全县第三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

  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由于成绩足够优异,考虑到刘秀祥家的困难,学校决定让他免费入学。

  为了照顾母亲,刘秀祥把她一起带到学校所在的县城,因为身上没钱,租不起房子,他就在附近的山坡上搭了个草棚,便成了母子俩临时的家。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刘秀祥一下课就去捡废品,每个月能挣20块钱,这一点钱根本不够用,他们能活下来的惟一法宝就是省。

  刘秀祥和母亲每天吃的都是白开水泡饭,有时候他会去菜市场捡一些别人丢掉的烂菜叶,这就算是“加餐”,猪肉?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年,刘秀祥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当地最好的高中,还攒了600块钱。

  去高中学校报到时,刘秀祥依旧带着母亲,此时学校附近没有了供他搭草棚的山坡,他就花200块一年的价钱,租了一个农户家里不用的猪圈,这就成他与母亲的住所。

  刘秀祥的日子依旧过得很苦,他学习的时间比别人少,但成绩依旧名列前茅,按照他的成绩,考上大学是板上钉钉的事,结果因为压力过大,考前一周他生病了。

  刘秀祥想过放弃,但他无意中看到自己在日记中曾写过的一段话:“当你抱怨没有鞋穿时,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是啊,刘秀祥起码还有个妈妈,他还有家,于是他重整旗鼓,准备再考一次,再难再苦都不能将他打倒。

  苍天不负有心人,2008年,刘秀祥如愿以偿考上了山东临沂大学,他依旧带着自己的母亲去上学。

  而他“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及多家中央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感动了无数人。

刘秀祥先进事迹7

  大概大多数人都会这么说吧,天道酬勤,这四个字背后的含义究竟是什么?预计几乎没有人知道。许多人会在结果出来的那一刻,想到自己当初要是努力的话,也许现在的情况不会是这样,但很遗憾,没有如果,也没有当初。老天爷是公*的,他给每一个人同样的时间,都是24小时,但有些人能在24小时里脱颖而出,而有些人却只能碌碌无为。也许有人会说,上天的确是公*的,每一个人都有24小时被分配,但上天给每一个人的天分是不同的,如果天分都一样,那世界就不会如此绚丽多彩。

  当我们看不到的时候,有许多人正在为生活而奋斗,我们甚至无法想象他们的家庭环境有多糟糕和落后。十多年前,有一次新闻报道了这样一个男孩的故事,他是个山村的孩子,名叫刘秀祥。当他年幼时,父亲去世了,没有人能帮助他,因此,年轻的他独自一人独自承担起一个家,由他独自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

  刘秀祥,这名字是他自己给自己起的,中间的字是他的辈分,而祥则是他的梦想,希望能和母亲过上*安的生活。因为家里没有劳动力,也没有办法种地,刘秀祥就靠出租土地和邻里帮忙度日。刘秀祥于1995年上小学,接触到了知识,开始认识到世界的不同,小学升初中考试,他考了全县第三名,但没钱读初中,就去了一所私立中学,因为在该校摸底考试中名列前茅,获得免试资格。

  新来的刘秀祥,在陌生的环境里,和母亲一起住在这里。读书、工作时,他天天忙忙碌碌,孩子们对青春期很敏感,但刘秀祥却没有时间想别的,学习和生活已经占据了刘秀祥的全部时间。刘秀祥就是这样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来的。之后就换了环境,换了地方看书,刘秀祥因为学习,换了很多家,甚至还因为便宜,住过猪圈。

  07年,刘秀祥参加了高考,但由于身体原因,最终落榜,但刘秀祥并不甘心,说服一所中学接收他,让他再读一年,最后进了山东临沂大学。一路上,刘秀祥经历了许多不公正的事情,但刘秀祥都没有在中途放弃,最后靠着坚强的意志,支撑着自己走了过来。背著妈妈去上学的故事,也被媒体挖掘,大肆宣传,他被称为贵州第一孝子。上大学时,学校为刘秀祥安排了勤工俭学和住宿,可以让他安心学习。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刘秀祥到哪儿去了?他回了老家,当了人民教师。

  在*许多偏远地区,有许多孩子由于家庭贫困而无法上学,这些地方的孩子可能由于家庭贫困,或者由于自身的原因而对知识一无所知。并且不知道通过学习可以改变自己的未来,他们很可能会在那个小山村度过一生。从初中开始,刘秀祥还资助了几个穷人家的孩子,其中一些人坚持下来,另一些人中途退出。如此的改变也更加坚定了刘秀祥大学毕业后要回到家乡当人民教师的决心。

  回到家乡后,刘秀祥除了上课讲课外,还会到家中、网吧等地寻找失学儿童,希望能透过自己的故事说服这些孩子继续上学。于是,在他近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刘秀祥跑掉了八辆摩托车,让几十个孩子重新回到学校上课。在2018年,刘秀祥以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被选入*优秀教师行列,同时他还是当地高中的副校长。

刘秀祥先进事迹8

  “我们努力读书,是为了回来帮助家乡摆脱贫困。”12月17日,黔西南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应邀参加了在贵州大学举行的读书活动。

  活动当天,刘秀祥在贵州大学里见到了自己的学生韦天琴、杨娜娜和黄锦秀,看着他们现在在学校里认真学习、奋力拼搏的样子,刘秀祥很是欣慰。

  皮肤黝黑的刘秀祥,身高不算高挺,但在他身上,记者看到了比同龄人多一份的稳重与坚韧。

  2008年,刘秀祥从山东省临沂大学(原临沂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毕业。这个曾背母求学从大山深处艰难走出的学子,选择回到了家乡望谟县任教。

  或许是深知走出大山不易,也或是联想到自己的经历,刘秀祥对每一个学生都非常上心。

  教学工作中,刘秀祥不只上好每一堂课,也常常奔波在控辍保学、教育帮扶的崎岖山路上。8年的从教时间里,他骑着摩托车几乎跑遍望谟县的每个

  乡镇,单是摩托车就骑坏8辆,先后把40多名孩子“拉回”了课堂,并帮助他们考上大学。

  今年17岁的廖段写就是被“拉”回来的一名学生。2018年,廖段写进入望谟县实验高中学习,由于父母离异,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在外务工的母亲,家中经济负担过重,加上母亲的思想落后,觉得女孩子读书没用,她只能被迫放弃学业,外出务工。

  得知廖段写外出务工的消息,刘秀祥十分着急,下着大雨也立马赶到她家中,对她母亲做了思想工作。

  刘秀祥没有放弃把廖段写“拉”回学校的机会,一直保持与她电话联系。“刘老师我好想回学校上学!没有文化就只能做苦工……”在电话里,刘秀祥听到廖段写这样说更是心疼。

  2019年12月31日,经过刘秀祥与学校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廖段写的母亲终于同意她返校读书。

  重新回到校园的廖段写,因坚守读书信念,被评为“2019年望谟县实验高中最美少年”,2020年被评为“望谟县新时代好少年”。“我很感谢刘老师和学校帮助我争取到读书的机会,如果不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我今天也不能坐到教室里学习,我要像刘老师那样,靠自己奋发读书来改变命运。”廖段写说。

  在望谟县,像廖段写一样被刘秀祥求学故事激励到的学生还有很多……

  刘秀祥经常到其他学校做演讲,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鼓励学生们坚持学习。每次演讲他都分文不收,但是邀请单位必须要资助两个贫困的孩子。八年时间里,刘秀祥巡回演讲1200多场,听众累计超过百万人,用这种方式,也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2600多人。

  后来许多老师与刘秀祥交流反映,学生们的作文里多次提到了“刘秀祥”这个名字,表明要以他为榜样,他才明白身上有了更大的责任。

  他告诉自己,“一定要为山里的孩子们坚守下去,用自己的经历让更多的贫困学子看到希望,点燃他们心中火苗”。

  “我不知道你是谁,清晨6点的校园,但我知道你的未来。”12月11日,刘秀祥在微信朋友圈里更新了这样一句话并配了一组照片,照片里的学生正在这个寒冷冬季的清晨迎风苦读。天虽还未亮,但孩子们的前路一定很亮。

  刘秀祥看到他们,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刘秀祥告诉记者这或许就是他存在的意义,是一种“被需要”的幸福感。

  8年前,刘秀祥回到望谟当教师时,望谟县全县高中1000多人参加高考,考取本科的只有70人。而在今年,望谟县本科上线人数1200多人,排名全州第三,紧随兴义、兴仁两市之后。

  “现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望谟县的教育越来越好了。家长都愿意学生来读书,而且以前许多学生为了追求更好的教学资源都会选择外出求学,现在学生和家长却更愿意留在本地;一是更加方便,二也是对我们学校、我们县教育工作的极大认可,更是对我们教师工作最好的鼓励。”刘秀祥说。

  2012年以来,省内多所名校曾向刘秀祥抛出年薪百万的橄榄枝,可都被他婉言拒绝,刘秀祥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教师初心”,坚守在乡村教学的第一线上。刘秀祥说:“只想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有学上、上好学,用知识帮助孩子们看到更远的远方。”

刘秀祥先进事迹9

  9月8日下午,通过刘秀祥牵线搭桥,浙江省余姚市的一位企业家与陆帮燕结成帮扶。

  “资助金额为每年6000元左右,等资助方审核完陆帮燕的资料后,将确定打款时间。”刘秀祥工作室工作人员王代分说。

  陆帮燕的父母是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学生食堂的员工,收入拮据,而她的弟弟正在望谟县民族中学上高二,陆帮燕上大学每年27500元的学费成了她家最大的难题。

  经历过苦难,刘秀祥更懂得机会的珍贵,他告诉自己,要通过努力,解除贫困学生求学的后顾之忧。在刘秀祥看来,只有解决了后顾之忧,才能真正实现控辍保学。

  入职以来,刘秀祥每个假期都会到学生家中家访,跑遍了望谟县15个乡镇,单是摩托车就骑坏了8辆,先后把近50名学生从工地、车间拉回了校园。

  2019年夏天,就读于望谟县第三中学的王妹快被母亲要求不准参加中考,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挣钱。渴望读书的王妹快偷偷参加了中考,并顺利考入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但最终还是被迫辍学。

  得知消息后,刘秀祥带着王妹快的初中老师和所在镇干部,共同做其母亲的思想工作,多次尝试后,终于说服对方。后来,他又对接爱心人士资助王妹快,资助金额为每年7000元,直到大学毕业。王妹快得以重返校园。

  “刘老师就像阳光一样,每次坚持不下去时,想到他曾经的经历,就觉得自己遇到的困难都不是事儿。”王妹快说,读书可以改变很多,她希望将来能够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现状,去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人。

  同样被刘秀祥“拉”回校园的,还有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廖段写,由于家中经济负担过重,她被迫放弃学业,外出务工。

  得知廖段写辍学后,刘秀祥坚持与廖段写母亲沟通,给她讲解国家的帮扶政策,同时积极为廖段写对接资助。

  经过刘秀祥与学校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廖段写终于在离开近两年后得以返校读书。

  “那时候,我一有空就会和刘老师沟通,很想回学校上学。没有文化只能做苦工,只有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我才能改变命运。”回想起打工的日子,廖段写泪流满面。

  “从2012年到现在,刘老师自己资助或对接资助的学生有1900多人。”王代分说,截至9月10日,刘秀祥已为101名今年考上大学的学生对接了资助,资助金额共计298.4万元。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成为社会的包袱,而且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刘秀祥说。

刘秀祥先进事迹10

  望谟县地处麻山腹地,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原因,当地部分学生性格比较内向,甚至自卑。

  2012年,刘秀祥大学毕业,毅然选择回乡教书育人。除了在学校做好教育工作外,他还在社会上开展公益性演讲,目前已演讲1000多场,听众多达上百万人次。

  “开展励志演讲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们更加自信。”这就是刘秀祥四处演讲的初衷。

  “刘老师的课太受欢迎了,今年我才得听了4次。”刚听完主题思政课的吴银雨不禁“抱怨”。

  在吴银雨看来,听演讲最大的收获在于,现在自己每天都会定一个小目标,或是背下50个英语单词,或是完成两套数学试卷……

  过去,高三(3)班的简合意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和同学接触。“刘老师告诉我们,要阳光地面对生活,要对生活时刻保持思考!”上过多次“祥哥”的课后,简合意变得越来越开朗。

  不仅如此,看着长期患病的家人,简合意还树立了自己的目标,“我的梦想是考上遵义医科大学,回乡当一名医生,去帮助像我家人一样的病患。”

  能够赢得学生的信任,是因为刘秀祥把大量时间都放在了他们身上,用心教学、用爱浇灌。

  凌晨5点半钟左右,他就会站在宿舍窗边,看着学生们走进教室。他清楚地知道,哪些学生起得早,哪些学生爱吃什么口味的早餐,哪些学生喜欢成群结队去上早课……对此,刘秀祥很得意,“他们肯定不知道我起得那么早。”

  在刘秀祥的帮助下,实验高中的孩子们越来越自信,朝气蓬勃、乐观向上。


刘秀祥先进事迹10篇(扩展2)

——感动*刘秀祥人物先进事迹10篇

感动*刘秀祥人物先进事迹1

  12年前,一位刚刚考入大学的学生,为了读大学,而又不得不同时要照顾自己患病的母亲,所以只能背着自己的疯娘一起上大学。他的故事当年感动了很多人,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那么12年过去了,这位不惜千里背疯娘上大学的刘秀祥如今怎么样了呢?

  他叫刘秀祥,1988年出生在一个贵州偏远的普通农村家庭,如果生活是顺其自然的,那么也许大家也就都不会认识他了。但是他正因为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而收获了成千上万人的眼泪和感动。

  他在家里他排行老三,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本来最小的他应该是得到哥哥姐姐们的照顾,和父母的宠爱的。生活即使过得有点艰难,但是一家五口在一起也是其乐融融,然而上天给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让他四岁开始就要承担起所有家庭的责任。

  在刘秀祥四岁那年,命运的魔爪便毫无声息地扼着了他的咽喉,让他本来幸福的家庭偏离了轨道。这一年,刘秀祥的父亲突然发病,被紧急送往医院后不久便去世了。这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来说,也许还不知道什么是生死,什么是永别了。

  刘秀祥的父亲走得很急,家人甚至都没能见到他最后一面,更别说他怎么托付别人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了。在失去了丈夫的巨大悲痛中,紧接着他的母亲也因为承受不住这天大的打击,患上了间接性精神失常。屋漏偏逢连夜雨,全家人的生活全部落在了这三个未成年人身上。

  在经受了这样的打击,4岁的刘秀祥本来还可以依靠一下自己的哥哥姐姐一起生活,可没想到7年后自己的哥哥姐姐因为忍受不了这样不堪的生活离家出走,再无音讯传回。刘秀祥从此过上了更加艰难的生活,只能依靠村里的一些邻居帮衬过日子,好在哥哥姐姐这些年教会了他如何种地,才让这11岁的孩子可以维持生存下去。

  刚读三年级的刘秀祥,承担起了照顾患病母亲的重担,忍受着成年人都难以承受的痛苦。正是因为这种磨练,让他懂得了坚强,懂得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好。每天他为了不影响去上课,迎着还未褪去光华的月亮就得起床了,去地里种菜,去山上砍柴,为一天的生活提前做好准备,最后给母亲做好早饭才能放心去上学。

  生活已然怎么艰难,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的念头,所以他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当时学校离他家很远很远,每天来回就得花4个小时,这不得不使他要比别人跑得更快,所以脚常常都被磨破了皮,但是他从来没有抱怨。

  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感到高兴的,因为他付不起高额的学费,也不能去太远的地方读书,家里丧失自理能力的母亲还需要他照顾。最终他做出了一个坚强的决定,选择了一个不要学费的民办中学就读。

  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他带着母亲到县城上学,为了解决住宿问题,他在学校的附近山上搭起了简易的棚子,这里便成了他临时的家。

  这样艰苦的条件并没有影响他求学的信念,白天他在学校心无旁骛地上课,晚上他就出去捡破烂来换生活费,去菜市场捡剩菜拿去做饭,吃肉对于他来说是一种奢望。为了梦想和母亲,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而是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

  在那个金光灿灿的夏天他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通知书,高兴得在自己的“家”的上坡上跑了好几圈。为了凑足自己的学费,他背着自己的母亲到山东赚学费。当然大学他同样是背着自己的疯娘去学校,在经过了报道之后,他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好心人开始向他伸出援手,在学校的帮助下,他最终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大学学业。

  毕业那年,很多单位向他抛来了橄榄枝,可是都被他一一拒绝了。在面对前程似锦的未来时,他又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那就是回到自己的家乡做一名乡村老师。也许在大城市里工作会更好,工资也会更高,但是他说,他要回馈这个家乡,回馈这个社会,要用自己的经历去激励更多的孩子,让他们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就这样他带着母亲回到了曾经的故乡,成为了当地的一名普通老师,不再过漂泊不定了生活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如今他已经是县里实验高中的副校长,不过他仍然坚持在教育一线的岗位上给孩子们上课。

  20xx年刘秀祥入选了*好教师,他说这只是幸运,而没有觉得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是上限了,他觉得自己还要更加努力。

  20xx年刘秀祥荣获了第24届*青年五四奖章,他说这是碰巧,他的内心到底有多伟大才能承荣誉时而没有半点骄傲。

  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人生没有战胜不了的磨难,不抛弃,不放弃就会成功。我们出身的环境没法改变,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他用自己最励志的人生告诉我们,“倘若命不眷你那便与命争,倘若天下不容你那便与天斗。”

感动*刘秀祥人物先进事迹2

  大概大多数人都会这么说吧,天道酬勤,这四个字背后的含义究竟是什么?预计几乎没有人知道。许多人会在结果出来的那一刻,想到自己当初要是努力的"话,也许现在的情况不会是这样,但很遗憾,没有如果,也没有当初。老天爷是公*的,他给每一个人同样的时间,都是24小时,但有些人能在24小时里脱颖而出,而有些人却只能碌碌无为。也许有人会说,上天的确是公*的,每一个人都有24小时被分配,但上天给每一个人的天分是不同的,如果天分都一样,那世界就不会如此绚丽多彩。

  当我们看不到的时候,有许多人正在为生活而奋斗,我们甚至无法想象他们的家庭环境有多糟糕和落后。十多年前,有一次新闻报道了这样一个男孩的故事,他是个山村的孩子,名叫刘秀祥。当他年幼时,父亲去世了,没有人能帮助他,因此,年轻的他独自一人独自承担起一个家,由他独自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

  刘秀祥,这名字是他自己给自己起的,中间的字是他的辈分,而祥则是他的梦想,希望能和母亲过上*安的生活。因为家里没有劳动力,也没有办法种地,刘秀祥就靠出租土地和邻里帮忙度日。刘秀祥于1995年上小学,接触到了知识,开始认识到世界的不同,小学升初中考试,他考了全县第三名,但没钱读初中,就去了一所私立中学,因为在该校摸底考试中名列前茅,获得免试资格。

  #新来的刘秀祥,在陌生的环境里,和母亲一起住在这里。读书、工作时,他天天忙忙碌碌,孩子们对青春期很敏感,但刘秀祥却没有时间想别的,学习和生活已经占据了刘秀祥的全部时间。刘秀祥就是这样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来的。之后就换了环境,换了地方看书,刘秀祥因为学习,换了很多家,甚至还因为便宜,住过猪圈。

  07年,刘秀祥参加了高考,但由于身体原因,最终落榜,但刘秀祥并不甘心,说服一所中学接收他,让他再读一年,最后进了山东临沂大学。一路上,刘秀祥经历了许多不公正的事情,但刘秀祥都没有在中途放弃,最后靠着坚强的意志,支撑着自己走了过来。背著妈妈去上学的故事,也被媒体挖掘,大肆宣传,他被称为贵州第一孝子。上大学时,学校为刘秀祥安排了勤工俭学和住宿,可以让他安心学习。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刘秀祥到哪儿去了?他回了老家,当了人民教师。

  在*许多偏远地区,有许多孩子由于家庭贫困而无法上学,这些地方的孩子可能由于家庭贫困,或者由于自身的原因而对知识一无所知。并且不知道通过学习可以改变自己的未来,他们很可能会在那个小山村度过一生。从初中开始,刘秀祥还资助了几个穷人家的孩子,其中一些人坚持下来,另一些人中途退出。如此的改变也更加坚定了刘秀祥大学毕业后要回到家乡当人民教师的决心。

  回到家乡后,刘秀祥除了上课讲课外,还会到家中、网吧等地寻找失学儿童,希望能透过自己的故事说服这些孩子继续上学。于是,在他近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刘秀祥跑掉了八辆摩托车,让几十个孩子重新回到学校上课。在20xx年,刘秀祥以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被选入*优秀教师行列,同时他还是当地高中的副校长。

感动*刘秀祥人物先进事迹3

  刘秀祥回到了家乡贵州省望谟县成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他言传身教,以真诚善良的心灵,刚毅顽强的品格获得了学生们拥护和爱戴。“祥哥来了,赶快奋斗!”这句话,表达孩子们对他的肯定和信任。

  在教坛默默耕耘的7年里,一组组的数字串起了刘秀祥的累累的工作硕果:

  刘秀祥担任了5个教学班的工作和3个班的班主任,并且兼顾学校的德育、团委、教研组和年级部的工作。刘秀祥骑着摩托车几乎跑遍了望谟县的`各个乡镇到学生家中家访,摩托车骑坏了8辆,先后把40多个孩子从打工工地拉回了校园。

  教学之余,刘秀祥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全国巡回励志演讲1000多场,听众上百万人,牵线企业和爱心人士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1700多人。刘秀祥曾经在一个差生班担任班主任,毕业时全班47名学生全部都考上了大学。

  刘秀祥说:“在我教书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告诉自己,一个都不能放弃,一直都不能放弃,要让大家相信奋斗的力量。”经过刘秀祥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多年来辛勤的劳动,终于使全县的教育工作全面改观,教育水*直线上升,高考上线率翻倍提高。在望谟县人民*的官方网站上,有这样一段话:

  “望谟教育成效显著。把教育扶贫作为提高脱贫质量、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斩断穷根的根本举措……高考成绩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本科录取人数从20xx年以前的全州挂末提高到20xx年的全州第四位。

  20xx年本科上线学生达946人,上线率增加值在全州排第3位,上线人数实现逐年大幅增长,较20xx年增长了477%。”

  望谟县的教育工作得以蓬勃发展,可知道这个成绩的背后凝聚了刘秀祥等教育工作者多少辛劳的汗水和呕心沥血的付出啊!

  刘秀祥20xx年被任命为望谟县实验高级中学副校长,同年被评为“*好教师”,得到了社会对他工作成绩的肯定和赞扬。

  如今的刘秀祥也成立了美满的家庭,他的贤内助帮他一起照顾母亲,不但使母亲过上了更加幸福的晚年生活,也替刘秀祥分担了后顾之忧,使他能够拿出更多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服务社会,回报大众!

  提到过去的艰难生活时,刘秀祥感到历历在目。当年在面对困境时,刘秀祥选择了坚强面对和勇敢付出,他开玩笑地称自己为打不死的“小强”,经过了种种磨砺终于苦尽甘来,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说:

  “如果没有和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我可能没有那么坚强,没那么勇敢,有了她我才有了活下去的目标,因为我知道有一个人需要我。”

感动*刘秀祥人物先进事迹4

  刘秀祥回到了家乡贵州省望谟县成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他言传身教,以真诚善良的心灵,刚毅顽强的品格获得了学生们拥护和爱戴。“祥哥来了,赶快奋斗!”这句话,表达孩子们对他的肯定和信任。

  在教坛默默耕耘的7年里,一组组的数字串起了刘秀祥的.累累的工作硕果:

  刘秀祥担任了5个教学班的工作和3个班的班主任,并且兼顾学校的德育、团委、教研组和年级部的工作。刘秀祥骑着摩托车几乎跑遍了望谟县的各个乡镇到学生家中家访,摩托车骑坏了8辆,先后把40多个孩子从打工工地拉回了校园。

  教学之余,刘秀祥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全国巡回励志演讲1000多场,听众上百万人,牵线企业和爱心人士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1700多人。刘秀祥曾经在一个差生班担任班主任,毕业时全班47名学生全部都考上了大学。

  刘秀祥说:“在我教书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告诉自己,一个都不能放弃,一直都不能放弃,要让大家相信奋斗的力量。”经过刘秀祥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多年来辛勤的劳动,终于使全县的教育工作全面改观,教育水*直线上升,高考上线率翻倍提高。在望谟县人民*的官方网站上,有这样一段话:

  “望谟教育成效显著。把教育扶贫作为提高脱贫质量、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斩断穷根的根本举措……高考成绩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本科录取人数从20xx年以前的全州挂末提高到20xx年的全州第四位。

  20xx年本科上线学生达946人,上线率增加值在全州排第3位,上线人数实现逐年大幅增长,较20xx年增长了477%。”

  望谟县的教育工作得以蓬勃发展,可知道这个成绩的背后凝聚了刘秀祥等教育工作者多少辛劳的汗水和呕心沥血的付出啊!

  刘秀祥20xx年被任命为望谟县实验高级中学副校长,同年被评为“*好教师”,得到了社会对他工作成绩的肯定和赞扬。

  如今的刘秀祥也成立了美满的家庭,他的贤内助帮他一起照顾母亲,不但使母亲过上了更加幸福的晚年生活,也替刘秀祥分担了后顾之忧,使他能够拿出更多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服务社会,回报大众!

  提到过去的艰难生活时,刘秀祥感到历历在目。当年在面对困境时,刘秀祥选择了坚强面对和勇敢付出,他开玩笑地称自己为打不死的“小强”,经过了种种磨砺终于苦尽甘来,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说:

  “如果没有和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我可能没有那么坚强,没那么勇敢,有了她我才有了活下去的目标,因为我知道有一个人需要我。”

感动*刘秀祥人物先进事迹5

  大概大多数人都会这么说吧,天道酬勤,这四个字背后的含义究竟是什么?预计几乎没有人知道。许多人会在结果出来的那一刻,想到自己当初要是努力的话,也许现在的情况不会是这样,但很遗憾,没有如果,也没有当初。老天爷是公*的,他给每一个人同样的时间,都是24小时,但有些人能在24小时里脱颖而出,而有些人却只能碌碌无为。也许有人会说,上天的确是公*的,每一个人都有24小时被分配,但上天给每一个人的天分是不同的,如果天分都一样,那世界就不会如此绚丽多彩。

  当我们看不到的时候,有许多人正在为生活而奋斗,我们甚至无法想象他们的家庭环境有多糟糕和落后。十多年前,有一次新闻报道了这样一个男孩的故事,他是个山村的孩子,名叫刘秀祥。当他年幼时,父亲去世了,没有人能帮助他,因此,年轻的他独自一人独自承担起一个家,由他独自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

  刘秀祥,这名字是他自己给自己起的,中间的字是他的辈分,而祥则是他的梦想,希望能和母亲过上*安的生活。因为家里没有劳动力,也没有办法种地,刘秀祥就靠出租土地和邻里帮忙度日。刘秀祥于1995年上小学,接触到了知识,开始认识到世界的不同,小学升初中考试,他考了全县第三名,但没钱读初中,就去了一所私立中学,因为在该校摸底考试中名列前茅,获得免试资格。

  #新来的刘秀祥,在陌生的环境里,和母亲一起住在这里。读书、工作时,他天天忙忙碌碌,孩子们对青春期很敏感,但刘秀祥却没有时间想别的,学习和生活已经占据了刘秀祥的全部时间。刘秀祥就是这样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来的。之后就换了环境,换了地方看书,刘秀祥因为学习,换了很多家,甚至还因为便宜,住过猪圈。

  07年,刘秀祥参加了高考,但由于身体原因,最终落榜,但刘秀祥并不甘心,说服一所中学接收他,让他再读一年,最后进了山东临沂大学。一路上,刘秀祥经历了许多不公正的事情,但刘秀祥都没有在中途放弃,最后靠着坚强的意志,支撑着自己走了过来。背著妈妈去上学的故事,也被媒体挖掘,大肆宣传,他被称为贵州第一孝子。上大学时,学校为刘秀祥安排了勤工俭学和住宿,可以让他安心学习。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刘秀祥到哪儿去了?他回了老家,当了人民教师。

  在*许多偏远地区,有许多孩子由于家庭贫困而无法上学,这些地方的孩子可能由于家庭贫困,或者由于自身的原因而对知识一无所知。并且不知道通过学习可以改变自己的未来,他们很可能会在那个小山村度过一生。从初中开始,刘秀祥还资助了几个穷人家的孩子,其中一些人坚持下来,另一些人中途退出。如此的改变也更加坚定了刘秀祥大学毕业后要回到家乡当人民教师的决心。

  回到家乡后,刘秀祥除了上课讲课外,还会到家中、网吧等地寻找失学儿童,希望能透过自己的故事说服这些孩子继续上学。于是,在他近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刘秀祥跑掉了八辆摩托车,让几十个孩子重新回到学校上课。在20xx年,刘秀祥以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被选入*优秀教师行列,同时他还是当地高中的副校长。

感动*刘秀祥人物先进事迹6

  12年前,一位刚刚考入大学的学生,为了读大学,而又不得不同时要照顾自己患病的母亲,所以只能背着自己的疯娘一起上大学。他的故事当年感动了很多人,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那么12年过去了,这位不惜千里背疯娘上大学的刘秀祥如今怎么样了呢?

  他叫刘秀祥,1988年出生在一个贵州偏远的普通农村家庭,如果生活是顺其自然的,那么也许大家也就都不会认识他了。但是他正因为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而收获了成千上万人的眼泪和感动。

  他在家里他排行老三,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本来最小的他应该是得到哥哥姐姐们的照顾,和父母的宠爱的。生活即使过得有点艰难,但是一家五口在一起也是其乐融融,然而上天给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让他四岁开始就要承担起所有家庭的责任。

  在刘秀祥四岁那年,命运的魔爪便毫无声息地扼着了他的咽喉,让他本来幸福的家庭偏离了轨道。这一年,刘秀祥的父亲突然发病,被紧急送往医院后不久便去世了。这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来说,也许还不知道什么是生死,什么是永别了。

  刘秀祥的父亲走得很急,家人甚至都没能见到他最后一面,更别说他怎么托付别人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了。在失去了丈夫的巨大悲痛中,紧接着他的母亲也因为承受不住这天大的打击,患上了间接性精神失常。屋漏偏逢连夜雨,全家人的生活全部落在了这三个未成年人身上。

  在经受了这样的打击,4岁的刘秀祥本来还可以依靠一下自己的`哥哥姐姐一起生活,可没想到7年后自己的哥哥姐姐因为忍受不了这样不堪的生活离家出走,再无音讯传回。刘秀祥从此过上了更加艰难的生活,只能依靠村里的一些邻居帮衬过日子,好在哥哥姐姐这些年教会了他如何种地,才让这11岁的孩子可以维持生存下去。

  刚读三年级的刘秀祥,承担起了照顾患病母亲的重担,忍受着成年人都难以承受的痛苦。正是因为这种磨练,让他懂得了坚强,懂得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好。每天他为了不影响去上课,迎着还未褪去光华的月亮就得起床了,去地里种菜,去山上砍柴,为一天的生活提前做好准备,最后给母亲做好早饭才能放心去上学。

  生活已然怎么艰难,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的念头,所以他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当时学校离他家很远很远,每天来回就得花4个小时,这不得不使他要比别人跑得更快,所以脚常常都被磨破了皮,但是他从来没有抱怨。

  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感到高兴的,因为他付不起高额的学费,也不能去太远的地方读书,家里丧失自理能力的母亲还需要他照顾。最终他做出了一个坚强的决定,选择了一个不要学费的民办中学就读。

  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他带着母亲到县城上学,为了解决住宿问题,他在学校的附近山上搭起了简易的棚子,这里便成了他临时的家。

  这样艰苦的条件并没有影响他求学的信念,白天他在学校心无旁骛地上课,晚上他就出去捡破烂来换生活费,去菜市场捡剩菜拿去做饭,吃肉对于他来说是一种奢望。为了梦想和母亲,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而是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

  在那个金光灿灿的夏天他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通知书,高兴得在自己的“家”的上坡上跑了好几圈。为了凑足自己的学费,他背着自己的母亲到山东赚学费。当然大学他同样是背着自己的疯娘去学校,在经过了报道之后,他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好心人开始向他伸出援手,在学校的帮助下,他最终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大学学业。

  毕业那年,很多单位向他抛来了橄榄枝,可是都被他一一拒绝了。在面对前程似锦的未来时,他又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那就是回到自己的家乡做一名乡村老师。也许在大城市里工作会更好,工资也会更高,但是他说,他要回馈这个家乡,回馈这个社会,要用自己的经历去激励更多的孩子,让他们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就这样他带着母亲回到了曾经的故乡,成为了当地的一名普通老师,不再过漂泊不定了生活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如今他已经是县里实验高中的副校长,不过他仍然坚持在教育一线的岗位上给孩子们上课。

  20xx年刘秀祥入选了*好教师,他说这只是幸运,而没有觉得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是上限了,他觉得自己还要更加努力。

  20xx年刘秀祥荣获了第24届*青年五四奖章,他说这是碰巧,他的内心到底有多伟大才能承荣誉时而没有半点骄傲。

  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人生没有战胜不了的磨难,不抛弃,不放弃就会成功。我们出身的环境没法改变,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他用自己最励志的人生告诉我们,“倘若命不眷你那便与命争,倘若天下不容你那便与天斗。”

感动*刘秀祥人物先进事迹7

  12年前,一位刚刚考入大学的学生,为了读大学,而又不得不同时要照顾自己患病的母亲,所以只能背着自己的疯娘一起上大学。他的故事当年感动了很多人,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那么12年过去了,这位不惜千里背疯娘上大学的刘秀祥如今怎么样了呢?

  他叫刘秀祥,1988年出生在一个贵州偏远的普通农村家庭,如果生活是顺其自然的,那么也许大家也就都不会认识他了。但是他正因为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而收获了成千上万人的眼泪和感动。

  他在家里他排行老三,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本来最小的他应该是得到哥哥姐姐们的照顾,和父母的宠爱的。生活即使过得有点艰难,但是一家五口在一起也是其乐融融,然而上天给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让他四岁开始就要承担起所有家庭的责任。

  在刘秀祥四岁那年,命运的魔爪便毫无声息地扼着了他的咽喉,让他本来幸福的家庭偏离了轨道。这一年,刘秀祥的父亲突然发病,被紧急送往医院后不久便去世了。这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来说,也许还不知道什么是生死,什么是永别了。

  刘秀祥的父亲走得很急,家人甚至都没能见到他最后一面,更别说他怎么托付别人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了。在失去了丈夫的巨大悲痛中,紧接着他的母亲也因为承受不住这天大的打击,患上了间接性精神失常。屋漏偏逢连夜雨,全家人的生活全部落在了这三个未成年人身上。

  在经受了这样的打击,4岁的刘秀祥本来还可以依靠一下自己的`哥哥姐姐一起生活,可没想到7年后自己的哥哥姐姐因为忍受不了这样不堪的生活离家出走,再无音讯传回。刘秀祥从此过上了更加艰难的生活,只能依靠村里的一些邻居帮衬过日子,好在哥哥姐姐这些年教会了他如何种地,才让这11岁的孩子可以维持生存下去。

  刚读三年级的刘秀祥,承担起了照顾患病母亲的重担,忍受着成年人都难以承受的痛苦。正是因为这种磨练,让他懂得了坚强,懂得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好。每天他为了不影响去上课,迎着还未褪去光华的月亮就得起床了,去地里种菜,去山上砍柴,为一天的生活提前做好准备,最后给母亲做好早饭才能放心去上学。

  生活已然怎么艰难,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的念头,所以他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当时学校离他家很远很远,每天来回就得花4个小时,这不得不使他要比别人跑得更快,所以脚常常都被磨破了皮,但是他从来没有抱怨。

  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感到高兴的,因为他付不起高额的学费,也不能去太远的地方读书,家里丧失自理能力的母亲还需要他照顾。最终他做出了一个坚强的决定,选择了一个不要学费的民办中学就读。

  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他带着母亲到县城上学,为了解决住宿问题,他在学校的附近山上搭起了简易的棚子,这里便成了他临时的家。

  这样艰苦的条件并没有影响他求学的信念,白天他在学校心无旁骛地上课,晚上他就出去捡破烂来换生活费,去菜市场捡剩菜拿去做饭,吃肉对于他来说是一种奢望。为了梦想和母亲,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而是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

  在那个金光灿灿的夏天他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通知书,高兴得在自己的“家”的上坡上跑了好几圈。为了凑足自己的学费,他背着自己的母亲到山东赚学费。当然大学他同样是背着自己的疯娘去学校,在经过了报道之后,他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好心人开始向他伸出援手,在学校的帮助下,他最终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大学学业。

  毕业那年,很多单位向他抛来了橄榄枝,可是都被他一一拒绝了。在面对前程似锦的未来时,他又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那就是回到自己的家乡做一名乡村老师。也许在大城市里工作会更好,工资也会更高,但是他说,他要回馈这个家乡,回馈这个社会,要用自己的经历去激励更多的孩子,让他们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就这样他带着母亲回到了曾经的故乡,成为了当地的一名普通老师,不再过漂泊不定了生活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如今他已经是县里实验高中的副校长,不过他仍然坚持在教育一线的岗位上给孩子们上课。

  20xx年刘秀祥入选了*好教师,他说这只是幸运,而没有觉得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是上限了,他觉得自己还要更加努力。

  20xx年刘秀祥荣获了第24届*青年五四奖章,他说这是碰巧,他的内心到底有多伟大才能承荣誉时而没有半点骄傲。

  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人生没有战胜不了的磨难,不抛弃,不放弃就会成功。我们出身的环境没法改变,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他用自己最励志的人生告诉我们,“倘若命不眷你那便与命争,倘若天下不容你那便与天斗。”

感动*刘秀祥人物先进事迹8

  9月8日下午,通过刘秀祥牵线搭桥,浙江省余姚市的一位企业家与陆帮燕结成帮扶。

  “资助金额为每年6000元左右,等资助方审核完陆帮燕的资料后,将确定打款时间。”刘秀祥工作室工作人员王代分说。

  陆帮燕的父母是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学生食堂的员工,收入拮据,而她的弟弟正在望谟县民族中学上高二,陆帮燕上大学每年27500元的学费成了她家最大的难题。

  经历过苦难,刘秀祥更懂得机会的珍贵,他告诉自己,要通过努力,解除贫困学生求学的后顾之忧。在刘秀祥看来,只有解决了后顾之忧,才能真正实现控辍保学。

  入职以来,刘秀祥每个假期都会到学生家中家访,跑遍了望谟县15个乡镇,单是摩托车就骑坏了8辆,先后把近50名学生从工地、车间拉回了校园。

  20xx年夏天,就读于望谟县第三中学的王妹快被母亲要求不准参加中考,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挣钱。渴望读书的王妹快偷偷参加了中考,并顺利考入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但最终还是被迫辍学。

  得知消息后,刘秀祥带着王妹快的初中老师和所在镇干部,共同做其母亲的思想工作,多次尝试后,终于说服对方。后来,他又对接爱心人士资助王妹快,资助金额为每年7000元,直到大学毕业。王妹快得以重返校园。

  “刘老师就像阳光一样,每次坚持不下去时,想到他曾经的经历,就觉得自己遇到的困难都不是事儿。”王妹快说,读书可以改变很多,她希望将来能够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现状,去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人。

  同样被刘秀祥“拉”回校园的,还有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廖段写,由于家中经济负担过重,她被迫放弃学业,外出务工。

  得知廖段写辍学后,刘秀祥坚持与廖段写母亲沟通,给她讲解国家的帮扶政策,同时积极为廖段写对接资助。

  经过刘秀祥与学校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廖段写终于在离开近两年后得以返校读书。

  “那时候,我一有空就会和刘老师沟通,很想回学校上学。没有文化只能做苦工,只有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我才能改变命运。”回想起打工的日子,廖段写泪流满面。

  “从20xx年到现在,刘老师自己资助或对接资助的学生有1900多人。”王代分说,截至9月10日,刘秀祥已为101名今年考上大学的学生对接了资助,资助金额共计298.4万元。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成为社会的包袱,而且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刘秀祥说。

感动*刘秀祥人物先进事迹9

  润物无声,正能量感染师生

  越是偏僻贫穷的地方,越需要优质的教育,也更加需要优秀的老师,从农村走出来的刘秀祥感同身受。

  刘秀祥说,阻断贫困代际相传,核心就是教育。如果一个贫困地区的娃娃能够通过读书走大山,那他的下一代命运就会不一样。

  当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有思想、境界和格局。

  “现在读书的孩子,未来要挑起这个国家发展的大梁。如果老师没有思想、境界和格局,是无法帮助孩子们承担起这些重任的。”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老师这个职业,刘秀祥认为,“自己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在望谟县实验高中,刘秀祥办起了工作室,主要进行教师组团式培训。“工作室在今年6月开始动工建直录播室,目前已投入使用,计划每一期招25至30名学员,主要针对黔西南州德育教育相对薄弱的学校,负责德育工作的老师。”

  “他是个很拼的人,是个很有激情的人,是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同事杨通鸿评价刘秀祥。

  有一次,杨通鸿和刘秀祥一起查寝,发现一个学生没在寝室,便在校园内四处寻找。

  找到学生后,刘秀祥并没有教训学生,反而给学生穿上棉衣,开口第一句就是:天气冷,先穿上衣服!“这样的方式瞬间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在我看来,这才是教育。”杨通鸿说。

  成风化人,润物无声。刘秀祥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影响着老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刘秀祥极力反对“以分数论英雄”。他认为,教育最根本的是树人,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而不是“立分树人”。要通过正确的引导,为学生树立起正确价值观。

  20xx年,望谟实验高中在校生2700多名,748人参加高考,318人本科上线,但刘秀祥丝毫不敢懈怠:“教学的路还很长,讲台上的每分钟都值得珍惜。走好当下每一步,就是成功。”

感动*刘秀祥人物先进事迹10

  刘秀祥回到了家乡贵州省望谟县成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他言传身教,以真诚善良的心灵,刚毅顽强的品格获得了学生们拥护和爱戴。“祥哥来了,赶快奋斗!”这句话,表达孩子们对他的肯定和信任。

  在教坛默默耕耘的7年里,一组组的数字串起了刘秀祥的累累的工作硕果:

  刘秀祥担任了5个教学班的工作和3个班的班主任,并且兼顾学校的德育、团委、教研组和年级部的工作。刘秀祥骑着摩托车几乎跑遍了望谟县的各个乡镇到学生家中家访,摩托车骑坏了8辆,先后把40多个孩子从打工工地拉回了校园。

  教学之余,刘秀祥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全国巡回励志演讲1000多场,听众上百万人,牵线企业和爱心人士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1700多人。刘秀祥曾经在一个差生班担任班主任,毕业时全班47名学生全部都考上了大学。

  刘秀祥说:“在我教书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告诉自己,一个都不能放弃,一直都不能放弃,要让大家相信奋斗的力量。”经过刘秀祥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多年来辛勤的劳动,终于使全县的教育工作全面改观,教育水*直线上升,高考上线率翻倍提高。在望谟县人民*的官方网站上,有这样一段话:

  “望谟教育成效显著。把教育扶贫作为提高脱贫质量、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斩断穷根的根本举措……高考成绩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本科录取人数从20xx年以前的全州挂末提高到20xx年的全州第四位。

  20xx年本科上线学生达946人,上线率增加值在全州排第3位,上线人数实现逐年大幅增长,较20xx年增长了477%。”

  望谟县的教育工作得以蓬勃发展,可知道这个成绩的背后凝聚了刘秀祥等教育工作者多少辛劳的汗水和呕心沥血的付出啊!

  刘秀祥20xx年被任命为望谟县实验高级中学副校长,同年被评为“*好教师”,得到了社会对他工作成绩的肯定和赞扬。

  如今的刘秀祥也成立了美满的家庭,他的贤内助帮他一起照顾母亲,不但使母亲过上了更加幸福的晚年生活,也替刘秀祥分担了后顾之忧,使他能够拿出更多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服务社会,回报大众!

  提到过去的艰难生活时,刘秀祥感到历历在目。当年在面对困境时,刘秀祥选择了坚强面对和勇敢付出,他开玩笑地称自己为打不死的“小强”,经过了种种磨砺终于苦尽甘来,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说:

  “如果没有和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我可能没有那么坚强,没那么勇敢,有了她我才有了活下去的目标,因为我知道有一个人需要我。”


刘秀祥先进事迹10篇(扩展3)

——感动*刘秀祥人物先进事迹10篇

感动*刘秀祥人物先进事迹1

  12年前,一位刚刚考入大学的学生,为了读大学,而又不得不同时要照顾自己患病的母亲,所以只能背着自己的疯娘一起上大学。他的故事当年感动了很多人,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那么12年过去了,这位不惜千里背疯娘上大学的刘秀祥如今怎么样了呢?

  他叫刘秀祥,1988年出生在一个贵州偏远的普通农村家庭,如果生活是顺其自然的,那么也许大家也就都不会认识他了。但是他正因为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而收获了成千上万人的眼泪和感动。

  他在家里他排行老三,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本来最小的他应该是得到哥哥姐姐们的照顾,和父母的宠爱的。生活即使过得有点艰难,但是一家五口在一起也是其乐融融,然而上天给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让他四岁开始就要承担起所有家庭的责任。

  在刘秀祥四岁那年,命运的魔爪便毫无声息地扼着了他的咽喉,让他本来幸福的家庭偏离了轨道。这一年,刘秀祥的父亲突然发病,被紧急送往医院后不久便去世了。这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来说,也许还不知道什么是生死,什么是永别了。

  刘秀祥的父亲走得很急,家人甚至都没能见到他最后一面,更别说他怎么托付别人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了。在失去了丈夫的巨大悲痛中,紧接着他的母亲也因为承受不住这天大的打击,患上了间接性精神失常。屋漏偏逢连夜雨,全家人的生活全部落在了这三个未成年人身上。

  在经受了这样的打击,4岁的刘秀祥本来还可以依靠一下自己的哥哥姐姐一起生活,可没想到7年后自己的哥哥姐姐因为忍受不了这样不堪的生活离家出走,再无音讯传回。刘秀祥从此过上了更加艰难的生活,只能依靠村里的一些邻居帮衬过日子,好在哥哥姐姐这些年教会了他如何种地,才让这11岁的孩子可以维持生存下去。

  刚读三年级的刘秀祥,承担起了照顾患病母亲的重担,忍受着成年人都难以承受的痛苦。正是因为这种磨练,让他懂得了坚强,懂得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好。每天他为了不影响去上课,迎着还未褪去光华的月亮就得起床了,去地里种菜,去山上砍柴,为一天的生活提前做好准备,最后给母亲做好早饭才能放心去上学。

  生活已然怎么艰难,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的念头,所以他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当时学校离他家很远很远,每天来回就得花4个小时,这不得不使他要比别人跑得更快,所以脚常常都被磨破了皮,但是他从来没有抱怨。

  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感到高兴的,因为他付不起高额的学费,也不能去太远的地方读书,家里丧失自理能力的母亲还需要他照顾。最终他做出了一个坚强的决定,选择了一个不要学费的民办中学就读。

  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他带着母亲到县城上学,为了解决住宿问题,他在学校的附近山上搭起了简易的棚子,这里便成了他临时的家。

  这样艰苦的条件并没有影响他求学的信念,白天他在学校心无旁骛地上课,晚上他就出去捡破烂来换生活费,去菜市场捡剩菜拿去做饭,吃肉对于他来说是一种奢望。为了梦想和母亲,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而是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

  在那个金光灿灿的夏天他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通知书,高兴得在自己的“家”的上坡上跑了好几圈。为了凑足自己的学费,他背着自己的母亲到山东赚学费。当然大学他同样是背着自己的疯娘去学校,在经过了报道之后,他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好心人开始向他伸出援手,在学校的帮助下,他最终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大学学业。

  毕业那年,很多单位向他抛来了橄榄枝,可是都被他一一拒绝了。在面对前程似锦的未来时,他又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那就是回到自己的家乡做一名乡村老师。也许在大城市里工作会更好,工资也会更高,但是他说,他要回馈这个家乡,回馈这个社会,要用自己的经历去激励更多的孩子,让他们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就这样他带着母亲回到了曾经的.故乡,成为了当地的一名普通老师,不再过漂泊不定了生活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如今他已经是县里实验高中的副校长,不过他仍然坚持在教育一线的岗位上给孩子们上课。

  20xx年刘秀祥入选了*好教师,他说这只是幸运,而没有觉得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是上限了,他觉得自己还要更加努力。

  20xx年刘秀祥荣获了第24届*青年五四奖章,他说这是碰巧,他的内心到底有多伟大才能承荣誉时而没有半点骄傲。

  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人生没有战胜不了的磨难,不抛弃,不放弃就会成功。我们出身的环境没法改变,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他用自己最励志的人生告诉我们,“倘若命不眷你那便与命争,倘若天下不容你那便与天斗。”

感动*刘秀祥人物先进事迹2

  12年前,一位刚刚考入大学的学生,为了读大学,而又不得不同时要照顾自己患病的母亲,所以只能背着自己的疯娘一起上大学。他的故事当年感动了很多人,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那么12年过去了,这位不惜千里背疯娘上大学的刘秀祥如今怎么样了呢?

  他叫刘秀祥,1988年出生在一个贵州偏远的普通农村家庭,如果生活是顺其自然的,那么也许大家也就都不会认识他了。但是他正因为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而收获了成千上万人的眼泪和感动。

  他在家里他排行老三,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本来最小的他应该是得到哥哥姐姐们的照顾,和父母的宠爱的。生活即使过得有点艰难,但是一家五口在一起也是其乐融融,然而上天给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让他四岁开始就要承担起所有家庭的责任。

  在刘秀祥四岁那年,命运的魔爪便毫无声息地扼着了他的咽喉,让他本来幸福的家庭偏离了轨道。这一年,刘秀祥的父亲突然发病,被紧急送往医院后不久便去世了。这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来说,也许还不知道什么是生死,什么是永别了。

  刘秀祥的父亲走得很急,家人甚至都没能见到他最后一面,更别说他怎么托付别人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了。在失去了丈夫的巨大悲痛中,紧接着他的母亲也因为承受不住这天大的打击,患上了间接性精神失常。屋漏偏逢连夜雨,全家人的生活全部落在了这三个未成年人身上。

  在经受了这样的打击,4岁的刘秀祥本来还可以依靠一下自己的哥哥姐姐一起生活,可没想到7年后自己的哥哥姐姐因为忍受不了这样不堪的生活离家出走,再无音讯传回。刘秀祥从此过上了更加艰难的生活,只能依靠村里的一些邻居帮衬过日子,好在哥哥姐姐这些年教会了他如何种地,才让这11岁的孩子可以维持生存下去。

  刚读三年级的刘秀祥,承担起了照顾患病母亲的重担,忍受着成年人都难以承受的痛苦。正是因为这种磨练,让他懂得了坚强,懂得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好。每天他为了不影响去上课,迎着还未褪去光华的月亮就得起床了,去地里种菜,去山上砍柴,为一天的生活提前做好准备,最后给母亲做好早饭才能放心去上学。

  生活已然怎么艰难,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的念头,所以他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当时学校离他家很远很远,每天来回就得花4个小时,这不得不使他要比别人跑得更快,所以脚常常都被磨破了皮,但是他从来没有抱怨。

  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感到高兴的,因为他付不起高额的学费,也不能去太远的地方读书,家里丧失自理能力的母亲还需要他照顾。最终他做出了一个坚强的决定,选择了一个不要学费的民办中学就读。

  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他带着母亲到县城上学,为了解决住宿问题,他在学校的附近山上搭起了简易的棚子,这里便成了他临时的家。

  这样艰苦的条件并没有影响他求学的信念,白天他在学校心无旁骛地上课,晚上他就出去捡破烂来换生活费,去菜市场捡剩菜拿去做饭,吃肉对于他来说是一种奢望。为了梦想和母亲,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而是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

  在那个金光灿灿的夏天他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通知书,高兴得在自己的“家”的上坡上跑了好几圈。为了凑足自己的学费,他背着自己的母亲到山东赚学费。当然大学他同样是背着自己的疯娘去学校,在经过了报道之后,他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好心人开始向他伸出援手,在学校的帮助下,他最终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大学学业。

  毕业那年,很多单位向他抛来了橄榄枝,可是都被他一一拒绝了。在面对前程似锦的未来时,他又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那就是回到自己的家乡做一名乡村老师。也许在大城市里工作会更好,工资也会更高,但是他说,他要回馈这个家乡,回馈这个社会,要用自己的经历去激励更多的孩子,让他们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就这样他带着母亲回到了曾经的故乡,成为了当地的一名普通老师,不再过漂泊不定了生活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如今他已经是县里实验高中的副校长,不过他仍然坚持在教育一线的岗位上给孩子们上课。

  20xx年刘秀祥入选了*好教师,他说这只是幸运,而没有觉得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是上限了,他觉得自己还要更加努力。

  20xx年刘秀祥荣获了第24届*青年五四奖章,他说这是碰巧,他的内心到底有多伟大才能承荣誉时而没有半点骄傲。

  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人生没有战胜不了的磨难,不抛弃,不放弃就会成功。我们出身的环境没法改变,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他用自己最励志的人生告诉我们,“倘若命不眷你那便与命争,倘若天下不容你那便与天斗。”

感动*刘秀祥人物先进事迹3

  1988年刘秀祥出生在贵州省望谟县,这个地方四周都是大山,贫困闭塞。直到20xx年11月才刚刚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在小秀祥四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了,丢下了三个孩子。母亲不堪生活的重压,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后来,哥哥出外打工,杳无音信;姐姐也离开了家,不知去向,家中只剩下母亲和小秀祥孤儿寡母两个人。那年小秀祥11岁,独自撑起了家庭的重担,一个人照顾母亲。

  他身单力薄,无力下田干活,就把家里的农田租了出去,换些口粮和母亲糊口。小秀祥一边照顾着母亲的生活起居,一边捡垃圾、挖药材换些生活开支,就这样和母亲相依为命,勉强度日。

  背母踏上求学之路

  小秀祥从小就具有远见卓识,他认准了只有文化知识,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生存困境。因此小秀祥学习格外努力,小学毕业时的成绩排在全县第三。可是由于家里经济条件的原因,无法去上最好的县中学,而是去了县里的一所民办中学,以摸底考试第一的成绩免费入学。

  小秀祥带着母亲离家来到县城上学,举目无亲,首先要解决的是食宿问题。小秀祥自力更生,在学校旁边的山坡上搭了一间窝棚,在地上挖了锅灶,作为自己和母亲的容身之处,就这样安顿了下来。小秀祥还利用课余时间捡废品、打零工赚点花销,支撑着把书读下去。

  三年后,初中毕业,小秀祥考入了安龙县第一中学。

  小秀祥又带着母亲来到安龙县开始了高中的求学生活。在县里租不起住房,这里也没有条件再搭窝棚,小秀祥就想办法租下了农户不用的猪圈,每月只需支付十几元钱。小秀祥将猪圈打扫干净,用编织袋遮挡住四周,勉强能够遮风挡雨,算是解决了两人的住处问题。

  小秀祥还是一边勤工俭学,一边刻苦读书。长期的营养不良再加上巨大的精神压力,小秀祥终于在高考前病倒了,高考落榜了。

  人生谷底的生死抉择

  这个多年来一直支撑着他的精神支柱,轰然倒塌了。小秀祥再也坚持不住了,他要离开,永远地告别这个带给他这么多痛苦和磨难的世界。小秀祥默默地收拾着东西,做着离开前的最后准备。

  他翻看着自己的一本日记,自己曾经写下的一句话蓦地映入眼帘:“当你抱怨自己没有鞋子时,却发现旁边还有没有脚的人。”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击中了他,小秀祥突然醒悟了。“难道就这样放弃吗?就这样抛下自己的母亲离开吗?我有手有脚,有母亲,还有家,比起那些无依无靠的人不知幸福多少倍,我还可以重新来过!”

  小秀祥又振作起来了,他找了个学校复读,准备再次参加高考。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小秀祥发奋苦读,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第二年的夏天,小秀祥收到了来自临沂师范学院(现在的临沂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小秀祥成功了,他抱起母亲喜极而泣。

  可是随之而来的学费、路费问题又摆在了眼前。小秀祥下定了决心,“只要能够答应他带着母亲去求学,解决学费和路费问题,他可以不惜任何代价,并且签下协议。”

  秀祥带母求学的`经历被媒体报道了出来,牵动了亿万人的心,也感动了校方。校方为他和母亲提供了住处,还给他安排了勤工助学的工作,秀祥顺利地开始了大学生涯。

  秀祥的生活开始慢慢好转,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回馈社会。秀祥把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寄回家乡,给他一起拾破烂时结识的三个弟弟妹妹,资助他们上学。

  大学毕业在即,秀祥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就业该何去何从的难题,摆在了秀祥面前。此时他一直资助上学的一个妹妹打电话告诉他,她要嫁人了,她不想再继续读书了。

  这个电话让秀祥感到非常震惊,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放弃留在城市的机会,毕业后返回家乡,做一名教师。“我要回去,我要告诉他们,梦想的力量有多大。”回到家乡,他可以帮助那些和他曾经是一样的孩子们,通过教育改变他们的命运,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家乡更需要他。

感动*刘秀祥人物先进事迹4

  8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期间,刘秀祥把望谟县的教育带出另一片天地。

  20年前,望谟县本科上线率为0,整个县有十万余人文化水*在小学及以下。

  20xx年到20xx年,望谟县中考成绩400分以上的人数从358人突破1000人,中考*均分位居州排名第三名;本科上线率也从12。26%到如今的63。44%,要知道这些学生当初中考的成绩*均只有336分,如今却考上了本科,刘秀祥的鼓励对这个县的改变之大不言而喻。

  随着孩子们学业有成,回到故乡,望谟县的.贫困程度也在逐年下降,到今年,望谟县的贫困率已经不足3。6,经济发展越来越好。

  今年,刘秀祥被成功评选为“最美教师”,这个曾经睡猪圈,背母上学的男孩,如今用自己的故事和行动,改变了无数贫困地区学子的命运。在被评选为“最美教师”之后,刘秀祥成立了一家工作室,专门对老师的德育进行培训,他说只有更多优秀的老师,才能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在望谟县的8年里,刘秀祥从未放弃一名学生,他说:“我相信,任何一个孩子都值得更好的未来。无论他出生在北京上海,还是我们贵州望谟。”

  无论是扎根望谟的刘秀祥,还是为学生失去双腿的张丽莉,这些老师们都在用自己的人生和努力,去改变下一代人的命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这些“最美教师”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愿我们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感动*刘秀祥人物先进事迹5

  大概大多数人都会这么说吧,天道酬勤,这四个字背后的含义究竟是什么?预计几乎没有人知道。许多人会在结果出来的那一刻,想到自己当初要是努力的话,也许现在的情况不会是这样,但很遗憾,没有如果,也没有当初。老天爷是公*的,他给每一个人同样的时间,都是24小时,但有些人能在24小时里脱颖而出,而有些人却只能碌碌无为。也许有人会说,上天的确是公*的,每一个人都有24小时被分配,但上天给每一个人的天分是不同的,如果天分都一样,那世界就不会如此绚丽多彩。

  当我们看不到的时候,有许多人正在为生活而奋斗,我们甚至无法想象他们的家庭环境有多糟糕和落后。十多年前,有一次新闻报道了这样一个男孩的故事,他是个山村的孩子,名叫刘秀祥。当他年幼时,父亲去世了,没有人能帮助他,因此,年轻的他独自一人独自承担起一个家,由他独自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

  刘秀祥,这名字是他自己给自己起的,中间的字是他的辈分,而祥则是他的梦想,希望能和母亲过上*安的生活。因为家里没有劳动力,也没有办法种地,刘秀祥就靠出租土地和邻里帮忙度日。刘秀祥于1995年上小学,接触到了知识,开始认识到世界的不同,小学升初中考试,他考了全县第三名,但没钱读初中,就去了一所私立中学,因为在该校摸底考试中名列前茅,获得免试资格。

  #新来的刘秀祥,在陌生的环境里,和母亲一起住在这里。读书、工作时,他天天忙忙碌碌,孩子们对青春期很敏感,但刘秀祥却没有时间想别的,学习和生活已经占据了刘秀祥的全部时间。刘秀祥就是这样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来的。之后就换了环境,换了地方看书,刘秀祥因为学习,换了很多家,甚至还因为便宜,住过猪圈。

  07年,刘秀祥参加了高考,但由于身体原因,最终落榜,但刘秀祥并不甘心,说服一所中学接收他,让他再读一年,最后进了山东临沂大学。一路上,刘秀祥经历了许多不公正的事情,但刘秀祥都没有在中途放弃,最后靠着坚强的意志,支撑着自己走了过来。背著妈妈去上学的故事,也被媒体挖掘,大肆宣传,他被称为贵州第一孝子。上大学时,学校为刘秀祥安排了勤工俭学和住宿,可以让他安心学习。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刘秀祥到哪儿去了?他回了老家,当了人民教师。

  在*许多偏远地区,有许多孩子由于家庭贫困而无法上学,这些地方的孩子可能由于家庭贫困,或者由于自身的原因而对知识一无所知。并且不知道通过学习可以改变自己的未来,他们很可能会在那个小山村度过一生。从初中开始,刘秀祥还资助了几个穷人家的孩子,其中一些人坚持下来,另一些人中途退出。如此的改变也更加坚定了刘秀祥大学毕业后要回到家乡当人民教师的决心。

  回到家乡后,刘秀祥除了上课讲课外,还会到家中、网吧等地寻找失学儿童,希望能透过自己的故事说服这些孩子继续上学。于是,在他近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刘秀祥跑掉了八辆摩托车,让几十个孩子重新回到学校上课。在20xx年,刘秀祥以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被选入*优秀教师行列,同时他还是当地高中的副校长。

感动*刘秀祥人物先进事迹6

  8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期间,刘秀祥把望谟县的教育带出另一片天地。

  20年前,望谟县本科上线率为0,整个县有十万余人文化水*在小学及以下。

  20xx年到20xx年,望谟县中考成绩400分以上的人数从358人突破1000人,中考*均分位居州排名第三名;本科上线率也从12.26%到如今的63.44%,要知道这些学生当初中考的成绩*均只有336分,如今却考上了本科,刘秀祥的鼓励对这个县的改变之大不言而喻。

  随着孩子们学业有成,回到故乡,望谟县的贫困程度也在逐年下降,到今年,望谟县的贫困率已经不足3.6,经济发展越来越好。

  今年,刘秀祥被成功评选为“最美教师”,这个曾经睡猪圈,背母上学的男孩,如今用自己的故事和行动,改变了无数贫困地区学子的命运。在被评选为“最美教师”之后,刘秀祥成立了一家工作室,专门对老师的德育进行培训,他说只有更多优秀的老师,才能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在望谟县的8年里,刘秀祥从未放弃一名学生,他说:“我相信,任何一个孩子都值得更好的未来。无论他出生在北京上海,还是我们贵州望谟。”

  无论是扎根望谟的刘秀祥,还是为学生失去双腿的张丽莉,这些老师们都在用自己的人生和努力,去改变下一代人的命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这些“最美教师”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愿我们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感动*刘秀祥人物先进事迹7

  1988年刘秀祥出生在贵州省望谟县,这个地方四周都是大山,贫困闭塞。直到20xx年11月才刚刚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在小秀祥四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了,丢下了三个孩子。母亲不堪生活的重压,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后来,哥哥出外打工,杳无音信;姐姐也离开了家,不知去向,家中只剩下母亲和小秀祥孤儿寡母两个人。那年小秀祥11岁,独自撑起了家庭的重担,一个人照顾母亲。

  他身单力薄,无力下田干活,就把家里的农田租了出去,换些口粮和母亲糊口。小秀祥一边照顾着母亲的生活起居,一边捡垃圾、挖药材换些生活开支,就这样和母亲相依为命,勉强度日。

  背母踏上求学之路

  小秀祥从小就具有远见卓识,他认准了只有文化知识,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生存困境。因此小秀祥学习格外努力,小学毕业时的成绩排在全县第三。可是由于家里经济条件的原因,无法去上最好的县中学,而是去了县里的一所民办中学,以摸底考试第一的成绩免费入学。

  小秀祥带着母亲离家来到县城上学,举目无亲,首先要解决的是食宿问题。小秀祥自力更生,在学校旁边的山坡上搭了一间窝棚,在地上挖了锅灶,作为自己和母亲的容身之处,就这样安顿了下来。小秀祥还利用课余时间捡废品、打零工赚点花销,支撑着把书读下去。

  三年后,初中毕业,小秀祥考入了安龙县第一中学。

  小秀祥又带着母亲来到安龙县开始了高中的求学生活。在县里租不起住房,这里也没有条件再搭窝棚,小秀祥就想办法租下了农户不用的猪圈,每月只需支付十几元钱。小秀祥将猪圈打扫干净,用编织袋遮挡住四周,勉强能够遮风挡雨,算是解决了两人的住处问题。

  小秀祥还是一边勤工俭学,一边刻苦读书。长期的营养不良再加上巨大的精神压力,小秀祥终于在高考前病倒了,高考落榜了。

  人生谷底的生死抉择

  这个多年来一直支撑着他的精神支柱,轰然倒塌了。小秀祥再也坚持不住了,他要离开,永远地告别这个带给他这么多痛苦和磨难的世界。小秀祥默默地收拾着东西,做着离开前的最后准备。

  他翻看着自己的一本日记,自己曾经写下的一句话蓦地映入眼帘:“当你抱怨自己没有鞋子时,却发现旁边还有没有脚的人。”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击中了他,小秀祥突然醒悟了。“难道就这样放弃吗?就这样抛下自己的母亲离开吗?我有手有脚,有母亲,还有家,比起那些无依无靠的人不知幸福多少倍,我还可以重新来过!”

  小秀祥又振作起来了,他找了个学校复读,准备再次参加高考。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小秀祥发奋苦读,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第二年的夏天,小秀祥收到了来自临沂师范学院(现在的临沂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小秀祥成功了,他抱起母亲喜极而泣。

  可是随之而来的学费、路费问题又摆在了眼前。小秀祥下定了决心,“只要能够答应他带着母亲去求学,解决学费和路费问题,他可以不惜任何代价,并且签下协议。”

  秀祥带母求学的经历被媒体报道了出来,牵动了亿万人的心,也感动了校方。校方为他和母亲提供了住处,还给他安排了勤工助学的工作,秀祥顺利地开始了大学生涯。

  秀祥的生活开始慢慢好转,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回馈社会。秀祥把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寄回家乡,给他一起拾破烂时结识的三个弟弟妹妹,资助他们上学。

  大学毕业在即,秀祥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就业该何去何从的难题,摆在了秀祥面前。此时他一直资助上学的一个妹妹打电话告诉他,她要嫁人了,她不想再继续读书了。

  这个电话让秀祥感到非常震惊,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放弃留在城市的机会,毕业后返回家乡,做一名教师。“我要回去,我要告诉他们,梦想的力量有多大。”回到家乡,他可以帮助那些和他曾经是一样的孩子们,通过教育改变他们的命运,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家乡更需要他。

感动*刘秀祥人物先进事迹8

  在望谟县的这三年,刘秀祥经常去各个村里开会、家访,一遍又一遍地给家长和孩子们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们让孩子学习。

  三年,刘秀祥跑遍了每一个村子,跑坏了几辆摩托车,在这样的努力下,当地的风气逐渐被改变,家长们非常赞成让孩子努力学习,而孩子们的成绩也一步步高升,望谟县的干部说:“刘秀祥把自己的故事传递给人们,让无数人感到励志,因为这是活生生存在的例子,不是虚假的。”

  三年的时间一下子就到了,可是刘秀祥知道自己走不了,望谟县还需要他,学生们还需要他,深思之后,刘秀祥没有离开,而是留了下来。

  渐渐的,刘秀祥的名声传了出来,很多人都找他去做演讲,对于这样的要求,刘秀祥从不拒绝,但也不要钱,他说要自己去演讲可以,必须资助我们这边的两个孩子上学。

  8年过去了,刘秀祥帮助的学生达到了1900人,这些孩子都一一上了大学,走出贫困山区。20xx年,刘秀祥被调任为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他开始帮助更多的学生。

  刘秀祥就像蒲公英的种子,洒在望谟县的大地上,给这片土地带来无尽的生机。

感动*刘秀祥人物先进事迹9

  “我们努力读书,是为了回来帮助家乡摆脱贫困。”12月17日,黔西南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应邀参加了在贵州大学举行的读书活动。

  活动当天,刘秀祥在贵州大学里见到了自己的学生韦天琴、杨娜娜和黄锦秀,看着他们现在在学校里认真学习、奋力拼搏的样子,刘秀祥很是欣慰。

  皮肤黝黑的刘秀祥,身高不算高挺,但在他身上,记者看到了比同龄人多一份的稳重与坚韧。

  20xx年,刘秀祥从山东省临沂大学(原临沂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毕业。这个曾背母求学从大山深处艰难走出的学子,选择回到了家乡望谟县任教。

  或许是深知走出大山不易,也或是联想到自己的经历,刘秀祥对每一个学生都非常上心。

  教学工作中,刘秀祥不只上好每一堂课,也常常奔波在控辍保学、教育帮扶的崎岖山路上。8年的从教时间里,他骑着摩托车几乎跑遍望谟县的每个

  乡镇,单是摩托车就骑坏8辆,先后把40多名孩子“拉回”了课堂,并帮助他们考上大学。

  今年17岁的廖段写就是被“拉”回来的一名学生。20xx年,廖段写进入望谟县实验高中学习,由于父母离异,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在外务工的母亲,家中经济负担过重,加上母亲的思想落后,觉得女孩子读书没用,她只能被迫放弃学业,外出务工。

  得知廖段写外出务工的消息,刘秀祥十分着急,下着大雨也立马赶到她家中,对她母亲做了思想工作。

  刘秀祥没有放弃把廖段写“拉”回学校的机会,一直保持与她电话联系。“刘老师我好想回学校上学!没有文化就只能做苦工……”在电话里,刘秀祥听到廖段写这样说更是心疼。

  20xx年12月31日,经过刘秀祥与学校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廖段写的母亲终于同意她返校读书。

  重新回到校园的廖段写,因坚守读书信念,被评为“20xx年望谟县实验高中最美少年”,20xx年被评为“望谟县新时代好少年”。“我很感谢刘老师和学校帮助我争取到读书的机会,如果不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我今天也不能坐到教室里学习,我要像刘老师那样,靠自己奋发读书来改变命运。”廖段写说。

  在望谟县,像廖段写一样被刘秀祥求学故事激励到的学生还有很多……

  刘秀祥经常到其他学校做演讲,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鼓励学生们坚持学习。每次演讲他都分文不收,但是邀请单位必须要资助两个贫困的孩子。八年时间里,刘秀祥巡回演讲1200多场,听众累计超过百万人,用这种方式,也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2600多人。

  后来许多老师与刘秀祥交流反映,学生们的作文里多次提到了“刘秀祥”这个名字,表明要以他为榜样,他才明白身上有了更大的责任。

  他告诉自己,“一定要为山里的孩子们坚守下去,用自己的经历让更多的贫困学子看到希望,点燃他们心中火苗”。

  “我不知道你是谁,清晨6点的校园,但我知道你的未来。”12月11日,刘秀祥在微信朋友圈里更新了这样一句话并配了一组照片,照片里的学生正在这个寒冷冬季的清晨迎风苦读。天虽还未亮,但孩子们的前路一定很亮。

  刘秀祥看到他们,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刘秀祥告诉记者这或许就是他存在的意义,是一种“被需要”的幸福感。

  8年前,刘秀祥回到望谟当教师时,望谟县全县高中1000多人参加高考,考取本科的只有70人。而在今年,望谟县本科上线人数1200多人,排名全州第三,紧随兴义、兴仁两市之后。

  “现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望谟县的教育越来越好了。家长都愿意学生来读书,而且以前许多学生为了追求更好的教学资源都会选择外出求学,现在学生和家长却更愿意留在本地;一是更加方便,二也是对我们学校、我们县教育工作的极大认可,更是对我们教师工作最好的鼓励。”刘秀祥说。

  20xx年以来,省内多所名校曾向刘秀祥抛出年薪百万的橄榄枝,可都被他婉言拒绝,刘秀祥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教师初心”,坚守在乡村教学的第一线上。刘秀祥说:“只想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有学上、上好学,用知识帮助孩子们看到更远的远方。”

感动*刘秀祥人物先进事迹10

  8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期间,刘秀祥把望谟县的教育带出另一片天地。

  20年前,望谟县本科上线率为0,整个县有十万余人文化水*在小学及以下。

  20xx年到20xx年,望谟县中考成绩400分以上的人数从358人突破1000人,中考*均分位居州排名第三名;本科上线率也从12。26%到如今的63。44%,要知道这些学生当初中考的成绩*均只有336分,如今却考上了本科,刘秀祥的鼓励对这个县的改变之大不言而喻。

  随着孩子们学业有成,回到故乡,望谟县的贫困程度也在逐年下降,到今年,望谟县的贫困率已经不足3。6,经济发展越来越好。

  今年,刘秀祥被成功评选为“最美教师”,这个曾经睡猪圈,背母上学的男孩,如今用自己的故事和行动,改变了无数贫困地区学子的命运。在被评选为“最美教师”之后,刘秀祥成立了一家工作室,专门对老师的德育进行培训,他说只有更多优秀的老师,才能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在望谟县的8年里,刘秀祥从未放弃一名学生,他说:“我相信,任何一个孩子都值得更好的未来。无论他出生在北京上海,还是我们贵州望谟。”

  无论是扎根望谟的刘秀祥,还是为学生失去双腿的张丽莉,这些老师们都在用自己的人生和努力,去改变下一代人的命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这些“最美教师”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愿我们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刘秀祥先进事迹10篇(扩展4)

——感动*人物先进事迹10篇

感动*人物先进事迹1

  叶嘉莹为她一生获得的学者、教师和诗人等众多名号排了个序,说大半生的时间都用于教学了,所以首先是教师,其他的都排在这后面。

  “我天生来就是一个教书的。”叶嘉莹说。从1945年大学毕业至今,她在讲台后站了整整70年。

  初回南开,叶嘉莹白天讲诗,晚上讲词,堂下座无虚席。她写下了“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的句子。

  诗词几乎是叶嘉莹生活的全部,尤其现在当她孑然一身迈入老年,给年轻人讲课成了她最愿意做的事。只要有人邀请,她都欣然前往。30多年来,她曾经应邀到国内几十所大学讲学,举行古典诗词演讲有数百场之多。

  “我一直在教书,这是情不自已。”她说,“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不讲给年轻人知道?你不能讲给青年人知道,你不但是对不起下面的青年人,你上也对不起古人。”

  当被问及,为何在如此高龄,还要坚持推广普及古诗的吟诵时,叶先生这样说:“因为我觉得我对不起年轻人。以前我上课大多是在讲批评啊讲欣赏啊,但是我没有教吟诵。近代之后,吟诵被认为是腐朽落寞的文化,逐渐不被提倡。离开台湾后,我觉得吟诵要是断绝了真的可惜。不留下正统的吟诵,我觉得对不起下一代的学生。”

  古典诗词该用什么方式来传承?这是个讨论了很久的议题。

  叶嘉莹的答案之一是吟诵,古人讲究“吟而成文”,*古诗词由吟诵而始:

  “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出自《周礼》,乐语是古代贵族子弟美育的重要部分。从周朝开始,我们的学习就是伴随着吟诵开始的。吟诵是学习古典诗词的重要法门,它所带来的兴发感动的体会,是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基础。”

  在国外生活了许多年的叶嘉莹强调:只有*有吟诵,其他国家的文学没有。英文诗有朗诵、朗读,也有轻重的读音,但是没有我们这样拿着调子的吟诵。所以他们把吟诵翻译成chanting,这样翻译并不准确,因为chanting 其实是佛教做法事时的念诵,与诗歌的吟诵不同。

  她对于吟诵非常“执着”,在《掬水月在手》里,能看到许多的吟诵镜头。叶嘉莹觉得,吟诵是“复活”诗人生命的手法,要读懂词人,就是要进入对方的语境中,过别人的人生。

  当诗词加上韵律声调,不仅更好记忆,也离作者的情感世界更近一步了。

感动*人物先进事迹2

  彭士禄4岁成为孤儿,8岁被*当局抓进监狱,受尽拷打。从苏联留学归来,他决心投身祖国核动力事业。他隐姓埋名数十年,为祖国造核潜艇,建核电站。生前他常说:“是人民将我养大,我几辈子都还不了,只要祖国需要,我愿贡献一切!

  彭士禄颁奖词:历经磨难,初心不改。在深山中倾听,于花甲年重启。两代人为理想澎湃,一辈子为国家深潜。你,如同你的作品,无声无息,但蕴含巨大的威力。

感动*人物先进事迹3

  “我们现在已经站在了一个风暴之眼,我们要保卫我们的武汉,保卫武*民”——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身患绝症,步履蹒跚地坚持与时间赛跑,与新冠周旋,日日夜夜奔赴在一线,为重症患者抢出生命通道,顾不上同为医务人员不幸被感染的妻子……在疫情的“风暴之眼”中,他坚定的身影令人动容。他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了希望,以萤烛之光,点燃了信念的光芒。

  面对绝症,有的人会崩溃,有的人会疯狂,有的人静静等待。然而难以想象,张定宇院士是以怎样的精神力量支撑,笑对病魔,日复一日燃尽所有能量,奋战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最前线!他曾说:“性子急,是因为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他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他感恩:“当我们为了抢救病人不顾一切,背后支撑我们的,是整个*!”

  泱泱华夏,有这么多国士无双、鞠躬尽瘁的专家,兢兢业业的白衣战士,勇做逆行者,冲锋在前,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救死扶伤,驱散疫情的阴霾,为我们筑起一道道安全的城墙。疫情与灾难终会成为岁月的尘埃,总有一天,这里没有歇斯底里的哭喊,没有绝望与黑暗。春风会吹开这里的樱花,疾病肆虐过的冰冷土地下,是即将破土而出的春天。

  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感动*人物先进事迹4

  华坪女子高中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家庭贫困的阴影对孩子影响很大。张桂梅在家访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还经常救济学生家庭,甚至帮助全家人摆脱贫困。

  船房乡华荣村的文丽丽、文萍萍(化名)两姐妹分别是华坪女子高中的高三和高一学生。两姐妹的家不仅贫困,而且她们的父亲眼睛患有严重疾病,在县医院无法医治,需要到邻近的攀枝花市医院医治,可因经济困难,一直未能出行。今年国庆到她们家家访时,张桂梅当场掏出500元给两姐妹的父亲,让他尽快去看病。

  张桂梅看到两姐妹家有一间装杂物的危房,人员进出十分危险,当即提出应该尽快拆除。陪同家访的船房乡乡长李桂梅表示由乡里帮助拆房,并帮助其向民政部门申请低保保障。两姐妹和父母感动不已,全家搀扶着张桂梅送出村外。

  12年来,张桂梅资助学生困难家庭的费用,都来自各级*给她的奖励补贴,还有社会各界的捐助。她希望把这些关爱带到女子高中的孩子们身上。

  “我获得的许多荣誉,是贫困山区老师集体的荣誉。党和人民没有忘记贫困山区的老师们,温暖了老师学生们的心,激励着我们更加努力做好贫困山区的教育工作。”张桂梅诚恳地说。

感动*人物先进事迹5

  张桂梅校长又上热搜了,但这一次不是让全网热泪盈眶,而是卷入观点争议,让支持她的人感到心情复杂。她在一档专访节目中表达了对“女性当全职太太”的鲜明反对。她讲道:一个学生领着丈夫和孩子回到华坪女中,准备给母校捐一笔钱,当她得知这名学生已做起全职太太,便直接轰人,“你给我滚出去。家庭那么困难,把你供到现在,反而当起了全职太太?”

  当全职太太怎么了?为什么不能尊重别人的意愿呢?说尊重女性独立,为什么不尊重女性成为全职太太这种独立选择呢?有谁比一个女性自身更知道什么对自己有利、什么能让自己幸福、什么更适合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观和幸福观,为什么非要把自己的这种偏执以如此强烈排斥的方式强加到学生身上?当全职太太怎么就对不起“教育改变命运”了,贫困生出身怎么就不能当全职太太了?一个个问题像雨点一样飞向昨天被视为“教育天使”的张桂梅,天使的“人设”似乎因为那个“滚”字而黯然失色。幸亏是张桂梅说了这段话,网民能口下留几分情,如果是一般人,早被群殴得鼻青脸肿了。

  我觉得当全职太太是一个人的自由,也并不意味着就没有自我和缺乏独立,但我实在不忍去批评张桂梅的观点。当然,会有一定的道义因素,面对这样一个“教育圣雄”般的人物,批判本身似乎有失道义和力度。泰戈尔的那首诗,“如果你在黑暗中看不见脚下的路,就把你的肋骨拆下来,当作火把点燃,照着自己向前走吧”——张桂梅就是这样的人,把自己的肋骨拆下来当火把,点燃了很多大山里的女孩前行的路。她为了教育,为了改变那些女孩的命运,连自己的命都不要了,用命换了一代人的命运。说到关心、爱护、心疼、尊重那些大山里的女孩,我们这些蜷缩在都市咖啡厅里、在键盘上敲敲字、热衷于谈论抽象概念的人,怎么比得上她?我们谈论的只是抽象概念,她接引了几千个女孩走出大山,我们没有理由觉得我们比她更“懂”贫困山区女孩教育这个命题。

  这么说并不是失去了一个评论员的判断力,好像一个人成为道德典范,身上有了道义光环,就不能被批评了。不是这个意思。道德圣人也会有认知局限,张桂梅用生命在做教育,并不意味着她每句话都是对的。我说的“不忍”更包含着“同情的理解”这个意思,不要把“支持还是反对全职太太”当成一个抽象的命题,当成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专辩论赛供选手抖机灵的辩题,而要进入张桂梅所生活和面对的那种环境中,进入贫困山区女孩教育这个具体语境中理解“反对女性当全职太太”这个命题,看到它的条件性、矛盾性、语境性和问题针对性。

  很多人首先是被那个“滚”字刺激了,如果进入语境,就不会把这个字当成激烈对抗中那种粗野、排斥、敌对的意思,而会看到一个教育者又爱又恨、就像父母不满孩子某种行为时那种带着失望意味的“滚”。

  好像不近人情,人家过来捐款,你何以这种态度?人家当全职太太,怎么碍着你了?这可能正是张桂梅作为校长的态度,善良是有牙齿的,学校虽然很缺钱,但对钱的接受是有原则的。接受捐款,接受的不仅是钱,而且也有一种认同的价值观。以后跟学生介绍这笔捐款时,怎么介绍呢?我们的毕业生、你们的师姐捐的?她靠什么给学校捐钱?张桂梅可能觉得无法向学生传递一种她一直传递的那种独立价值观。一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捐款涉及学校倡导一种何种价值观,所以我理解她的那种坚韧的立场。她就像一只老母鸡一样,张开翅膀,护着下面的那些小鸡,生怕她们被辛苦培育的价值观受到任何一点误导和伤害。

  在抽象层面争论“有无权利当全职太太”并没有什么价值,只有打成生活的碎片,在水里泡一泡,在风中晾一晾,日晒雨淋一下,才有生活的质感。张桂梅也许正是在这种生活质感中持那种观点的。如果看到山区的贫困,看到很多大山里女孩的命运,她们没读书,一辈子就被绑在山里、绑在丈夫和家庭、绑在几个孩子身上,重复着贫困的命运并承受着生活的重压,也许就能理解张桂梅所说“家庭那么困难,把你供到现在”包含的失望了。读书改变命运,对一般人来说,就是可以有多元的选择:当诗人、出国读书、追求自己的兴趣,甚至就是当一个幸福的全职太太。可在经历了极度贫困,穷怕了,因为缺乏事业缺乏独立而在恶性循环中苦怕了、卑微怕了之后,很容易对那种“本以为读了书可以改变命运却又被家庭绑住没了自己”的选择充满警惕。

  作为大山女孩的摆渡人,作为拼着命去让女孩通过读书获得独立能力从而改变命运的人,把“一个女孩读书可以改变一家三代命运”当成信仰,看到自己教出来的孩子读了书却没有自己的“独立事业”,还能给学校捐钱,可想而知她的愤怒,甚至觉得是一种价值观的挑衅。

  这就是我不忍批评的原因,如果身处她的位置,我可能也会这样做。

  最新消息是,被“滚”当事人感激张桂梅。黄付燕在华坪女高同学群里看到了这则新闻链接,“感觉像是在说我”。当天,她把新闻链接转发到了微信朋友圈,并配上了一句转发语——“我们有个性的老大”。

  20xx年,黄付燕回到母校华坪女子高中捐款,被张桂梅拒绝。那时,孩子不到一岁,黄付燕没有工作,全职带娃。捐款被拒的第二年,黄付燕考上了贵州安顺某小学的特岗教师。10月27日晚,黄付燕接受采访时回应,“张老师话丑理正,她是从我们的立场去说的”。

感动*人物先进事迹6

  张顺东6岁时被高压电击伤,失去右手,双脚严重受伤;李国秀生来就没有双手。这样一对身体残缺的夫妻相互扶持,成了彼此的“手足”。张顺东说:“夫妻同心,黄土才能变成金”。为了美好生活,他们付出常人千百倍的努力,张顺东的双脚也因过度劳累溃烂,不得不接受截肢。尽管生活中有不少困难,但这对夫妇却没有向命运屈服,把日子过得像花儿一样。

  张顺东、李国秀颁奖辞:山对山来崖对崖,日子好比江中排。毛竹天生筋骨硬,顺风顺水出山来。李家大姐人才好,张家大哥看上她。没脚走出致富路,无手绣出幸福花。

感动*人物先进事迹7

  彭士禄4岁成为孤儿,8岁被*当局抓进监狱,受尽拷打。从苏联留学归来,他决心投身祖国核动力事业。他隐姓埋名数十年,为祖国造核潜艇,建核电站。生前他常说:“是人民将我养大,我几辈子都还不了,只要祖国需要,我愿贡献一切!

  彭士禄颁奖词:历经磨难,初心不改。在深山中倾听,于花甲年重启。两代人为理想澎湃,一辈子为国家深潜。你,如同你的作品,无声无息,但蕴含巨大的威力。

感动*人物先进事迹8

  《感动*人物》颁奖典礼后,我几乎可以泪流满面了,一个个感动人物,一件件感动的事都涌现在我的脑海中。

  一个总为他人着想,又十分仔细细心、批改文件时总是一丝不苟,他对科学的热爱,他就是————朱光亚。他2011年逝世。他对以前充满遗憾,对未来充满向往。当我看到朱光亚的一幕情景之后,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直流着。

  一个肝胆医生,不畏手术的风险,执意的来策划手术计划。当一个女孩生命垂危时,众多医生都不敢为她医治,而他却不管如何都要试试,进行了9个小时的手术终于结束了,女孩已经好了起来;他还常常为别人着想,为病人们摆鞋怕病人晚上下地时找不到鞋……他就是吴孟超,把病人当做是自己的亲人一般对待,而且他要求的手术费是十分便宜的。

  刘伟对未来的向往,使他一次又一次的击破了他面前所存在的困难。他这种向往使他有了自己的天空。最后用脚弹出了一首首优美动人的钢琴曲。

  这三个人物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他们是我最敬仰、最崇拜的感动人物。不论是残疾人还是四肢完好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天空。为别人所着想、为他人创造美好的未来:这是吴孟超和朱光亚。而刘伟是为了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坚持不懈闯出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想

感动*人物先进事迹9

  刘秀祥回到了家乡贵州省望谟县成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他言传身教,以真诚善良的心灵,刚毅顽强的品格获得了学生们拥护和爱戴。“祥哥来了,赶快奋斗!”这句话,表达孩子们对他的肯定和信任。

  在教坛默默耕耘的7年里,一组组的数字串起了刘秀祥的累累的工作硕果:

  刘秀祥担任了5个教学班的工作和3个班的班主任,并且兼顾学校的德育、团委、教研组和年级部的工作。刘秀祥骑着摩托车几乎跑遍了望谟县的各个乡镇到学生家中家访,摩托车骑坏了8辆,先后把40多个孩子从打工工地拉回了校园。

  教学之余,刘秀祥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全国巡回励志演讲1000多场,听众上百万人,牵线企业和爱心人士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1700多人。刘秀祥曾经在一个差生班担任班主任,毕业时全班47名学生全部都考上了大学。

  刘秀祥说:“在我教书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告诉自己,一个都不能放弃,一直都不能放弃,要让大家相信奋斗的力量。”经过刘秀祥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多年来辛勤的劳动,终于使全县的教育工作全面改观,教育水*直线上升,高考上线率翻倍提高。在望谟县人民*的官方网站上,有这样一段话:

  “望谟教育成效显著。把教育扶贫作为提高脱贫质量、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斩断穷根的根本举措……高考成绩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本科录取人数从2015年以前的全州挂末提高到2018年的全州第四位。

  2019年本科上线学生达946人,上线率增加值在全州排第3位,上线人数实现逐年大幅增长,较2014年增长了477%。”

  望谟县的教育工作得以蓬勃发展,可知道这个成绩的背后凝聚了刘秀祥等教育工作者多少辛劳的汗水和呕心沥血的付出啊!

  刘秀祥2018年被任命为望谟县实验高级中学副校长,同年被评为“*好教师”,得到了社会对他工作成绩的肯定和赞扬。

  如今的刘秀祥也成立了美满的家庭,他的贤内助帮他一起照顾母亲,不但使母亲过上了更加幸福的晚年生活,也替刘秀祥分担了后顾之忧,使他能够拿出更多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服务社会,回报大众!

  提到过去的艰难生活时,刘秀祥感到历历在目。当年在面对困境时,刘秀祥选择了坚强面对和勇敢付出,他开玩笑地称自己为打不死的“小强”,经过了种种磨砺终于苦尽甘来,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说:

  “如果没有和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我可能没有那么坚强,没那么勇敢,有了她我才有了活下去的目标,因为我知道有一个人需要我。”

感动*人物先进事迹10

  在安徽巢湖,150年未遇历史高水位的危急已经远去,20余万名紧急转移的群众陆续返回家园。然而曾连续奋战96小时、救出2600多人的安徽庐江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陈陆,却牺牲在7月22日决堤的洪水之中,年仅36岁。

  “他有双特别有力的手和沉稳洪亮的声音。”陈陆救出的当地村民、孕妇解启霞泪流满面。

  “陈陆朝我们吼过两句话:出发去救人时候喊‘我打头’,他的领航艇遭遇漩涡时喊:‘快掉头’。”合肥市蓝天救援队队长苏琴说,是陈陆的大吼,救了其他十几名救援人员的命。

  这不是陈陆第一次为救援生命挺身而出。雪灾中,他带队奋战救援48小时,脚趾严重冻伤,险些截肢;火灾中,他长时间暴露在沼气里战斗,胶靴被烧穿,双腿被高温烫伤;汶川地震,他咬牙拖着伤腿,背着30多公斤的破拆器材,连续10天在震区救援……

  选择消防、扎根消防基层15年,陈陆在救援一线1次病危、2次晕厥、8次负伤。但对陈陆来说,“火焰蓝”就是他心目中英雄的制服颜色,“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就是他选择成为的英雄模样。陈陆一片灼灼初心一直燃烧到了最后,只为每个生命无恙。


刘秀祥先进事迹10篇(扩展5)

——护士先进事迹材料10篇

护士先进事迹材料1

  我是一名普通的护理工作者,从走出校门到如今细算已工作十二年了,12年在护理这个工作岗位上我经历了成长有风风雨雨,磨练了自己,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我做过急诊的护士,外科病房的责任护士,现在是手术室护士长,在这些岗位上,我都是一个极其认真负责的人,因为在我的心中有一份承诺,那就是善待他人,无私奉献!

  也许,有人认为,工作投入是压力所致,而我则认为工作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幸福。穿上白大褂,踏入医院大门,我的心中便只有医院和病人,同事们看到的是一个言语爽朗,工作风风火火的好同事,病人看到的是一个充满爱心,耐心细致的好护士。09年4月9日我们手术室来了一位年仅21岁的骨科患者,诊断是“左股骨髁,胫骨*台,髌骨骨折,”患者家里经济非常困难,据说是卖了拖拉机才来看病的。面对如此大的手术,术后剧痛的难免的,小伙子恐惧不安,我看出了小伙子的担心,便耐心的向他介绍,术后的止痛方法,并一直陪伴着他,直到病人情绪*静,手术很顺利,可全麻一清醒,病人像发狂了一般嚎啕大哭,喊着:“痛死了,痛死了…”听着病人的哭喊,我的心也跟着着急,怎么办?我要帮帮他,我急忙找麻醉师,“快,再想想办法,能否再加用一些止痛药!”麻醉师估量后,决定再用一定量的镇痛药,“可能要半小时起效”,“痛死了,痛死了…”病人还在叫,我也心急如焚。“再坚持,一定要坚持”,就这样,从手术室到复苏室,我一直守候着病人,终于,漫长的半小时过去了,病人渐渐*静,我也松了一口气。病人安全的回到了病房,而我也重新开始了忙碌。下班了回到家,想着一天的工作,忽然想起还有一件事没做,不行,我得回医院,我要去看那个病人,不知道他疼痛是否缓解了,想到这里,我返身回到医院,匆匆走进了病房,看到病人已安然入睡,我便悄悄退出病房,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很快乐,为自己的善良和病人的*安而幸福!

  每天我们都在紧张而有序的忙碌,身为护士长,我带领着五位年轻的护士,要完成十几台的手术配合,及时完成手术间的地面及手术器械的清理消毒,更换工作,以便随时可以接待新的手术病人。在我的肯吃苦下,我的团队也是工作第一,特别团结肯吃苦,只要有未做完的手术或其它工作,没有人会去休息。科内成员24小时通讯通畅,无论节假日还是白天黑夜,只要工作需要,我们都会及时赶到,毫无怨言。手术室护士长就像一个大管家,年轻的我,有时自己都觉得自己像个婆婆一样管这管那,滴水不漏。*时一块纱布,一根针,都不许大家乱扔,及时关灯,节约用水,我经常对科内年轻护士说:“对待医院的东西就要像对待家里的东西一样,随手关灯,懂得节约,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主人翁意识”。每次手术时,医生都会开玩笑的说,你们管家婆呢,我们没有浪费哦!

  近两年,我们医院传统的胆囊切除术已被先进的腹腔镜微创技术所取代,前列腺汽化电切代替了损伤较大的开放手术,胆道镜,胸腔镜等微创手术的成功开展,都倾注了我和我的团队的辛勤付出。

  我是一名白衣天使,我就是拥有天使的本色,我愿像那盏温馨的无影灯,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护士先进事迹材料2

  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

  有这样一位护士,她没有学富五车的才华,但她用最美的青春书写着生命的感动;她没有风华绝代的容颜,但她用最朴素的笑容为患者增添抵抗病魔的勇气;她也没有一举成名的伟大事迹,但她用最真挚的爱心为患者拂去满身的伤痛……她,就是红十字博爱医院八病区护士夏媛媛。

  付出,不停歇的坚守

  2004年,夏媛媛毕业正式成为了一名外科护士,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因为工作的需要,她很少有时间能和家人、朋友一起吃顿饭,更别说相约出去游玩,甚至是在*传统节日最隆重的春节,她都不能跟家人待在一起,十多年来从未在家里过一个年。相聚、团圆总是美好的,总是令人心生向往的.,夏媛媛说,“虽然每年大年三十的晚上看到别人的团聚,听到别人的欢声笑语,想起家里人此时此刻都聚在一起看春晚却唯独少了我,内心也会不*静,也会有些许抱怨,但只要想起南丁格尔舍己救人的奉献精神,想到护士这个岗位的特殊性,看到病床上痛苦*需要帮助的患者,我知道我的患者比我的家人更需要我,自己的这点付出又算得了什么,所有的不良情绪顷刻间都会随之化解,转化成对护士这份工作的尊重、坚守与热爱。”

  用心,才能感动患者

  一次,科室收治了一位36岁的直肠癌晚期的女性患者,患者家属虽然没有告知患者本人实际情况,但她对自己的病情其实很清楚。患者住院后,情绪十分不稳定,不搭理任何人,和她家人说话也是极其暴躁,夏媛媛每天都在患者的病房里给她擦身、拍背、换衣服、剪指甲、洗头发,开始一两天患者对夏媛媛的付出并不领情,排斥、不搭理夏媛媛,治疗的时候也不配合,但夏媛媛并不介意,她知道患者此时的内心比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要脆弱,能做的只能给予她关心和无微不至的呵护。有一天,患者觉得喉咙里有痰液咳不出,因为腹部有伤口,又不敢用力的咳,夏媛媛巡视病房的时候发现了这一情况,主动与她交流,也许是诚意打动了患者,她答应配合,夏媛媛边用双手固定住她腹部的伤口边指导她,她用力的咳出了粘稠的痰液,夏媛媛不嫌脏认真为她清理干净后,女患者终于被她的真诚所打动,微笑着对夏媛媛说,“小姑娘,请原谅我之前的态度,对不起!”

  自此以后,夏媛媛为她做任何的治疗和护理工作都非常顺利,正因为夏媛媛没有选择逃避和放弃,毅然坚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患者才接纳了夏媛媛,夏媛媛说,“她是我的病人,是需要我关心和帮助的人。她后来经常拉着我的手,虽然话不多,但是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对我的信任和依赖,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只有真正用心对待患者,才能感动患者,才能把患者变成自己的朋友,消除患者心中的抵触心理,更好地配合治疗。”虽然患者最终没有创造奇迹,但在她弥留之际拉着夏媛媛的手说,“谢谢你,谢谢你这些日子的陪伴,谢谢你在我最孤单绝望的时候给我温暖”。“那一刻我流泪了,我看到是她对生命渴求和向往的眼神,从那时起,我更加理解了一名护理工作人员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与意义。”

  行动,是最好的模范

  由于成绩出色,夏媛媛已经成长为一名外科护士长,但她并没有对脏活、累活进行“遥控指挥”,而是身体力行,为年轻的护士做出表率。有一次,科室收治了一名老年痴呆、股骨颈骨折的老奶奶,大小便基本不能自理,陪护她的老伴浑身散发出一股很浓的异味,不少年轻的护士都远远避开,不愿接近,做为护士长,夏媛媛并没有直接批评她们,而是用实际行动教她们怎么做才是这份职业应尽的责任。夏媛媛每2小时为老奶奶翻身,在老人每次大小便后,给老人家擦洗,每天给老人家擦澡,定期为老人剪指甲、洗头发。行动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其他护士也逐渐被夏媛媛带动,自觉加入到护理工作中来,“虽然老人家不能够正常的和我们沟通,但是我知道,我们可以让她在住院期间过的舒适些,这就够了。”在老人家康复出院时,老人的家属写了一封很长的感谢信,粘贴在医院的大门口,专门感谢夏媛媛无私的奉献。

  对于护士来说,患者就是家人,是时刻都需要去爱的人。不求回报,真心付出,无私奉献,像南丁格尔一样,在*凡的岗位上从事着神圣的工作,是每一位护士无尽的荣誉,更是无法逃避的职责与担当!

护士先进事迹材料3

  她,党员,大专学历,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先后在内科、急诊工作,作为一名光荣的白衣天使,她异常注重自我的廉洁自律性,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带病坚持工作,努力提高自我的思想认识,积极参与护理团队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踏踏实实做好医疗护理工作。在获得病员广泛好评的同时,也得到各级领导、护士长的认可。

  一、思想道德、政治品质方面:

  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经过报纸、杂志、书籍进取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职责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护士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在医疗实践过程中,严格遵守医德规范,规范操作。

  二、专业知识、工作本事方面:

  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她能出色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熟练地掌握了各项临床操作技能。正确执行医嘱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三查七对制度。在工作中能理论联系实际,遇到不懂的问题能及时向护长及高年资护士请教,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认真接待每一位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当成自我的朋友,亲人,经常换位思考别人的苦处。认真学习科室文件书写规范,认真书写一般护理记录,危重护理记录及抢救记录。遵守规章制度,牢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例如急诊输液的工作,看似简单,其实有很多学问。

  门诊病人流动性、不确定性大,病种复杂多变,并且是医院的窗口单位,这不仅仅对三查七对的要求甚为严格,并且对一针见血率也有很高的要求。并且在给病人输液时,不一样的抗生素有不一样的排序,我们常用的左氧氟沙星和其他抗生素不一样,其他抗生素间隔时间长,必须分开输,而左氧氟沙星则必须连在一块输,以保证其药效。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必须现输现配,过早配制会让其失效,还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在核对病人液体时,对所用药物的剂量、浓度、用法、不良反应必须心中有数。对腹痛病人先输解痉止痛的药物,对发烧病人先给予退烧药。输液时,有意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减少疼痛。告之每个病人在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所输药物的一些反应,让病人有必须的心理准备。对老人、孩子、病情比较严重的病人尽早尽快进行治疗,尽量安排他们在床上输液,增加他们的舒适,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并重点观察和巡视,及时向医生汇报情景。作为急诊科护士,她踏踏实实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做好每一项工作,从不计较工作的轻重苦累脏臭,进取协调配合医生,努力营造良好的医护关系,顺利救治病人。

  护理事业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护理工作是一行*凡的工作,护士的付出可能无人明白、辛苦无人了解,邱明姬同志虽然是一名普通*凡的护士,但在*凡的工作岗位上,她能用心对待所能接触的每一个病人,做好本职的工作,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所想,为病人负责,是急诊科年轻护士的榜样,值得大家学习。

护士先进事迹材料4

  xx,主管护师,1996年毕业于xxx省医院附属护士学校,现任xxx二院普外科六病房护士,从事护理工作16年。普外科护士先进事迹如下:

  自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外科临床护理工作。工作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心理素质,任劳任怨的专业精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真正做到了敬岗爱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对护理工作精益求精,细致入微,十几年来从未发生过护理差错,对患者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减轻了患者的病痛,给医院赢得了荣誉。坚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护理操作技术水*,特别擅长疑难及无痛静脉穿刺术,急诊护士先进事迹受到患者家属及同行的一致好评。思想积极上进,永思进取,工作中踏踏实实,不怕苦,不怕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在三班倒的情况下,克服了各种困难,努力完成了高护自学考试,提高了业务素质。

  1999年在脑外科工作期间,因及时的观察,准确的判断,发现脑疝前期症状的患者,及时的通知医生并实施抢救而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深受医生的感谢与好评。2005年,一位甲状腺术后多日的患者在晚间如厕时突然出现不明休克,xx带领并指导着当时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医生,争分夺秒地对其实施抢救,当来会诊的心内医生都告知家属“患者不行了,准备后事吧”的时候,xx仍然没有放弃,坚持着和值班医生轮流挤压呼吸球,实施心肺复苏术,护士长事迹再配合有效的抢救药物使用,终于在经过了长达近6个小时不懈地努力下,患者于次晨5时左右有了自主呼吸,并逐渐恢复了意识,心电室和之前的心内科医生再次来会诊的时候,也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和赞赏的目光。xx的一夜未眠换来了一个生命,让他深刻感到了自己的职责之重和职业的伟大。

  xx积极参与开展各种新护理技术项目,与同事们一起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并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年轻护士,不断学习,更新知识,钻研新的护理技术,并有效地利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从而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工作中他能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并努力依照“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护理理念,以责任心、耐心、爱心真情为患者服务,努力提供最安全、最优质、最满意的护理服务。.xxx二院在经历整体护理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xx做到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始终积极配合护士长制定并规范护理规章制度,并严格实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得到科主任、护士长及同事的赞扬和认可。承担临床实习护生的总带教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优异,受到全体护生的一致好评。

  xx积极响应院里的各项号召,参加各类活动,护士先进事迹报告1999年获得护士综合能力大赛优秀奖;2002年获得“换位思考”演讲优秀奖;共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2篇,省级论文1篇,学会论文3篇,申报新技术2项。

  xx自参加工作以来,思想积极要求进步,努力学习政治理论,一直工作在监床护理工作第一线,十六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勤勤恳恳.谦虚谨慎,乐于奉献,勤勉好学,热情周到,团结同事,做到了敬岗爱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在将来的护理工作中,将一如既往努力工作,为医院的发展及护理的进步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护士先进事迹材料5

  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

  有这样一位护士,她没有学富五车的才华,但她用最美的青春书写着生命的感动;她没有风华绝代的容颜,但她用最朴素的笑容为患者增添抵抗病魔的勇气;她也没有一举成名的伟大事迹,但她用最真挚的爱心为患者拂去满身的伤痛……她,就是红十字博爱医院八病区护士夏媛媛。

  一、付出,不停歇的坚守

  2004年,夏媛媛毕业正式成为了一名外科护士,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因为工作的需要,她很少有时间能和家人、朋友一起吃顿饭,更别说相约出去游玩,甚至是在*传统节日最隆重的春节,她都不能跟家人待在一起,十多年来从未在家里过一个年。相聚、团圆总是美好的,总是令人心生向往的,夏媛媛说,“虽然每年大年三十的晚上看到别人的团聚,听到别人的欢声笑语,想起家里人此时此刻都聚在一起看春晚却唯独少了我,内心也会不*静,也会有些许抱怨,但只要想起南丁格尔舍己救人的奉献精神,想到护士这个岗位的特殊性,看到病床上痛苦*需要帮助的患者,我知道我的患者比我的家人更需要我,自己的这点付出又算得了什么,所有的不良情绪顷刻间都会随之化解,转化成对护士这份工作的尊重、坚守与热爱。”

  二、用心,才能感动患者

  一次,科室收治了一位36岁的直肠癌晚期的女性患者,患者家属虽然没有告知患者本人实际情况,但她对自己的病情其实很清楚。患者住院后,情绪十分不稳定,不搭理任何人,和她家人说话也是极其暴躁,夏媛媛每天都在患者的病房里给她擦身、拍背、换衣服、剪指甲、洗头发,开始一两天患者对夏媛媛的付出并不领情,排斥、不搭理夏媛媛,治疗的时候也不配合,但夏媛媛并不介意,她知道患者此时的内心比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要脆弱,能做的只能给予她关心和无微不至的呵护。有一天,患者觉得喉咙里有痰液咳不出,因为腹部有伤口,又不敢用力的咳,夏媛媛巡视病房的时候发现了这一情况,主动与她交流,也许是诚意打动了患者,她答应配合,夏媛媛边用双手固定住她腹部的伤口边指导她,她用力的咳出了粘稠的痰液,夏媛媛不嫌脏认真为她清理干净后,女患者终于被她的真诚所打动,微笑着对夏媛媛说,“小姑娘,请原谅我之前的态度,对不起!”自此以后,夏媛媛为她做任何的治疗和护理工作都非常顺利,正因为夏媛媛没有选择逃避和放弃,毅然坚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患者才接纳了夏媛媛,夏媛媛说,“她是我的病人,是需要我关心和帮助的人。她后来经常拉着我的手,虽然话不多,但是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对我的信任和依赖,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只有真正用心对待患者,才能感动患者,才能把患者变成自己的朋友,消除患者心中的抵触心理,更好地配合治疗。”虽然患者最终没有创造奇迹,但在她弥留之际拉着夏媛媛的手说,“谢谢你,谢谢你这些日子的陪伴,谢谢你在我最孤单绝望的时候给我温暖”。“那一刻我流泪了,我看到是她对生命渴求和向往的眼神,从那时起,我更加理解了一名护理工作人员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与意义。”

  三、行动,是最好的模范

  由于成绩出色,夏媛媛已经成长为一名外科护士长,但她并没有对脏活、累活进行“遥控指挥”,而是身体力行,为年轻的护士做出表率。有一次,科室收治了一名老年痴呆、股骨颈骨折的老奶奶,大小便基本不能自理,陪护她的老伴浑身散发出一股很浓的异味,不少年轻的护士都远远避开,不愿接近,做为护士长,夏媛媛并没有直接批评她们,而是用实际行动教她们怎么做才是这份职业应尽的责任。夏媛媛每2小时为老奶奶翻身,在老人每次大小便后,给老人家擦洗,每天给老人家擦澡,定期为老人剪指甲、洗头发。行动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其他护士也逐渐被夏媛媛带动,自觉加入到护理工作中来,“虽然老人家不能够正常的和我们沟通,但是我知道,我们可以让她在住院期间过的舒适些,这就够了。”在老人家康复出院时,老人的家属写了一封很长的感谢信,粘贴在医院的大门口,专门感谢夏媛媛无私的奉献。

  对于护士来说,患者就是家人,是时刻都需要去爱的人。不求回报,真心付出,无私奉献,像南丁格尔一样,在*凡的岗位上从事着神圣的工作,是每一位护士无尽的荣誉,更是无法逃避的职责与担当!

护士先进事迹材料6

  她是一名*凡的护士长,用饱满的热情、温暖的语言、真挚的眼神、娴熟的护理技术、纯洁善良的心为患者排忧解难,送去炙热的爱心。她是一名普通的护士,但以对工作、对病人认真负责的行动,赢来了病人、家属及各级领导的赞誉。下面是她的护士长先进事迹:

  从事护理工作二十多年来,她爱岗敬业,关心集体、关心同事,关心病人,是医生的好帮手,是护士姐妹的好榜样,更是病人及家属的生命天使。在开展*、省卫生厅、市卫生局关于创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活动中,内二科作为医院的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之一,在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于2011年9月她带领全科护理人员积极投入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活动中。她们用爱心抚慰着患者的伤痛,让患者感受到她们亲情化、人性化、规范化的服务。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写下了不*凡的一页。她就是呼吸消化科的护士长。

  一、不断学习,刻苦钻研

  护理是一门永远追求进步,不断要求发展的科学,为学习最先进的知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努力充实自己,她现正攻读护理本科。注意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新理论、新观念及时运用到护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更新技能,更新操作,改进工作方法,改进护理服务态度。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刻苦钻研业务,通过多年的临床磨练和刻苦钻研,对儿科,新生儿科的护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练地掌握新儿新法复苏,气管插管,脐静脉插管胃、十二指肠插管,早产儿喂养技术,各种呼吸机,监护仪的使用,特别是静脉穿刺方面更有“神*”的美誉。危重新生儿需要长期静脉输液,而且是多条静脉同时开放,所以输液困难是新生儿科的特点,新生儿科抢救了一例24周,体重680克的有生机儿,患儿的血管细如毛发且皮肤粘膜特别薄,一般的静脉穿刺留置根本无法实施,不能进行静脉营养,患儿又无法胃肠喂养,为了克服这一难题,她不耻下问,翻阅大量的书籍和文献,虚心向前辈同行请教,摸索出一套改良的采用一般静脉留置针进行深静脉插管输液的新方法。

  二、人文护理贴心服务

  护理改革初期,部分年轻护士对为危重病人进行洗头、足部清洁、面部清洁很抵触,认为具有专业技术的护士为什么要从事连护理员都可以完成的工作、这是不是护理工作的倒退?科室曾经收治过一位肠梗阻的患者,患者是一位来自农村的大娘,入院时呕吐物不仅弄脏了衣服,还发出阵阵恶臭味,见到这种情形,大家都不愿意靠前,作为护士长,我首先以身作则,主动带领护士为患者进行生活护理,脱掉脏衣服,换上病人服,清洗头发,修剪清理指甲……,在大家的细心照护及共同努力下,大娘干净舒适的开始接受治疗,看见我们满头大汗的样子,大娘感激的握住我的双手说:“谢谢姑娘们,我这一辈子都没这么干净过,在这比家好!”我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注重基础护理是专科发展的需要,是护理工作的回归。

  护理模式的改革使每位患者入院步入病室至痊愈出院全过程,均有一组责任护士负责其全部治疗护理工作,便于全程动态评估评价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实际所需,消除了患者的陌生恐惧感,让患者心有所依,事有所托,拉近了护患距离,融洽了护患关系。温馨舒适的病区环境,贴心周到的“便民口袋”,温暖了的心灵,方便了的生活。特别是扎实做好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我病房每周分别设有擦浴日、洗头日、指甲护理日等,及时有效的为危重患者提供洗头、洗脚、床上擦浴、指(趾)甲护理、倾倒各种引流液等等人性化的基础护理质量服务,大大解决了依赖患者家属或者家属自聘护工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问题,减轻了患者的家庭负担,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患者满意度达到100%,称赞我们的白衣天使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住院住的舒服、舒心,感谢白衣天使们无悔的付出及无私的奉献。

  为了达到优质护理服务“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三贴近的服务目标,我病房每周定时为病人和家属开展疾病知识健康小讲堂,讲座内容根据患者及家属的实际需求随时调整修订,精心的备课,丰富的内容,生动的形式,大大提高病人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和健康常识普及率。受到患者和家属的热烈欢迎。

  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以患者的健康为目标,用心护理,人性服务让我们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及赞扬。“我不想说再见,因为再也见不到你们微笑的面庞,关心的话语,贴心的服务。”“祝普外六的天使们好人一生*安!”“我的字不美,但我的心是真诚的,感谢可爱的天使们,你们辛苦了!“患者出院意见反馈本”中我们的名字频频出现,字字句句记录着我们每日的工作,也记录着患者对我们的认可及感谢。

  三、人才培养促进发展

  一个优秀的护士长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护理理论、渊博的相关知识,更应具有过硬的、熟练精湛的专科护理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和一定的护理管理能力,才能满足医疗专科日益发展的需要,才能满足患者对专科护理的需要,也才能适应现代护理工作模式的需要。必须具备示范带动的能力,不但提高自身素质,还要提高全科护士的整体素质。尊重和爱护专科护理人才,才能稳定护理队伍,促进团队发展。

  要善于发掘护士自身优势,选拔综合素质较高、德才兼备的骨干护士做培养对象,不定期送出参加各种培训班、继续教育班,不断提高专业水*及综合素质。

  护理工作的改革让护士有更多的精力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及健康知识宣教,为保证护理人员病情观察、有效沟通、综合协调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高标准要求,每月分层次、分阶段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科知识讲座,护理查房及外语查房,每月以笔试及技能操作的形式进行考核,并依据每月考核结果评选一名“天使之星”,年终根据总成绩评选“年度之星”,病房建立宣传板,每月公示优秀护士照片,以鼓励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还在等待我们去创造。我将一如既往秉承“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最优质、最贴心、最满意的护理服务。继续开拓管理理念,改革管理模式,争取创建一支更加优秀的护理团队,为护理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护士先进事迹材料7

  ××年的护理工作生涯,她一直秉承“救死扶伤,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倡导全方位为患者主动服务的意识,努力提供最安全、最优质、最满意的护理服务。先进的管理理念,改革的护理模式有效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创建了一支技术过硬,服务周到的优秀护理团队,先后几次代表医院接受*的优质护理服务检查工作,人性化的护理工作不仅得到了*专家的称赞,也得到了患者、家属及医生的信任、赞扬及认可。

  一、优化管理创新改革

  从事护理管理工作三年来,使我深深体会到,护士长是一个护理团队的核心,护士长的管理理念及工作作风影响着整个团队的发展及方向。护士长要不断更新护理管理知识,优化护理服务理念,改革护理管理方法,从自身素质提高入手,增强服务意识、优秀护士先进事迹,才能培养出一支理论强、技术硬、服务佳的护理队伍。

  在本年度*全面倡导全国范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期间,作为××省唯一一家重点联系医院首批试点病房的护士长,深知此次医疗改革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活动开展初期,首先带领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学习明确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及实际意义,理清思路,转变观念。制定了“让微笑传递关爱、让生命得到尊重、让需要成为目标、奉献守护健康”的护理理念,并举行了“我心中的优质护理服务”演讲比赛,不仅提高了护士对“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实施开展的积极性,也总结吸纳了来自临床最前线的护理需求及改进措施,树立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处处为病人着想,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为病人做好护理服务的理念,为下一步的护理管理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根据科室工作的特点,建立健全临床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及工作职责、优秀护士事迹、流程,明确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工作规范。病区公示级别护理服务标准,便于护理人员参照及病区患者监督。建立相应的检查和监督机制,根据卫生厅及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检查质控标准,修订并细化“普外六病房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检查标准”,随时对护理工作完成质量进行考评,未达标准及时修正,有效保证每日的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同时制定了“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及“同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每月定时发放调查,征求第三方反馈意见,了解患者需求,认识自身不足,不断改进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科室无护理投诉、护理并发症及护理差错发生。

  只有改革才有进步,原有功能制护理模式存在一定弊端,未把病人作为一个整体实施护理,缺乏护理连贯性、人文性,因此调整护理排班方式,整改为责任制护理模式,实行小组责任制管理,包床到护,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组长,责任组长全面负责本组病人的评估、护士先进事迹、制定护理计划,指导、检查本组责任护士及护士助理工作完成情况,并负责本组危重、技术难度大或护理风险高的病人的抢救及护理工作。小组成员根据职称及工作能力合理组合,所有成员均有各自负责病人,在责任组长指导下制定护理计划并具体实施,落实病人的各项护理措施。

  同时根据工作量及重点时间段弹性排班,保证充足的护理人力资源。将护理人员的岗位、班次、护理患者的数量、质量、基础护理工作量及患者满意度等要素与绩效考核相结合。遵循“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原则,大大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利用了护理资源。

  二、规范护理服务

  在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科室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的带头和影响下,为了给病人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她及她的护理团队不断深化护理服务内容。她积极开动脑筋,将每周二定为了“基础护理日”,规范了需每周落实的基础护理时间,如剪指甲等,自开展优质护理以来,工作主动热情,温馨护理,微笑服务,接待患者做到“五主动”:主动起立、接物、问候、自我介绍、入院介绍。耐心解释做到“四个不”:不直呼床号、对询问不说不知道、对难办的事不说不行,患者主诉不说没事。统一规范着装、优秀护士长先进事迹、仪表行为,做到微笑服务,举止端庄。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在接听电话、接待病人或做护理操作时,主动用“您好!”、“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忙吗?”、“对不起,请稍候!”、“谢谢您的合作!”等文明用语,做到有问必答,随叫随到。温馨的人性化服务,良好的行为仪表,使病人感到亲切和温暖,树立起护理人员良好的外部形象。晨间护理时,护士都会问候患者“昨晚睡得好吗?今天看起来气色不错!”、“今天怎么样?”开始一天的治疗护理工作。输液了,护士详细地告诉患者每一瓶药水的功效和使用目的,消除患者心中的茫然。检查前,护士把检查的目的、配合等注意事项一一告知,患者内心的恐惧及不解减轻了不少。责任护士每天主动巡视病房,减少患者的呼叫次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总结,及时改进。改变对病人的称呼,从过去的直呼其名到现在的“阿姨”,“爷爷”、“王姐”。除此,率先开展了病人出院电话回访制度,将优质服务延伸到出院病人,主动询问出院病人的康复情况,指导出院病人用药、胰岛素注射、饮食、运动等,如有需要,还上门为患者进行测血糖、健康教育,让患者真正享受到了全程的优质护理。

  三、言传身教,确保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护理工作中仅有微笑和体贴入微的关怀是远远不够的,要达到温馨优质护理服务的标准还需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护航、十佳护士先进事迹。为了提高护理组的护理水*,工作中她时时处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除了与同事们共同探讨临床专业知识和技术,她还总是毫无保留地给年轻护士们介绍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教训和与病人交流沟通的技巧。除了定时组织护理查房、进行护理理论及操作考核外,还积极鼓励护理参加自学考试,加强英语、电脑知识的学习,以增强临床知识应用能力。给护士们分任务、压担子,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护理工作能力。

  针对科室聘用护士和年轻护士多的特点,分层次加强临床护理三基、三严的培训和护患沟通培训工作,指导把和病人沟通及病人的宣教工作巧妙的融入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中,在完成大量的临床护理治疗同时能做好每一位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指导工作。内二科室重病人多,护理任务重,每次抢救危重病人,她总是先到现场。一天下午要下班时,一位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忽然发生病情变化,她立即协助当班护士建立静脉通路、采集血样标本、实施心电监护、吸痰,带呼吸机,组织现场抢救护理工作,上特护一直忙到晚上九点多,饭都没有顾上吃一口,直到病人病情趋于*稳,她才下班休息,早上她又早早来到病房照常上班。每逢节假日,她总是照顾同事们合家团圆,而她却坚守在工作岗位,她以无言的行动感染和带动着年轻的护士们,日常引导护士以诚相待、护士长先进事迹、和睦相处,让每位护士在群体中有归属感、亲切感,维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使护理组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从而提高了护理组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科室整体护理水*也不断提高,病人对护理满意率达93%。

  “优质护理服务”并非只是护理技术的要求,它更是护理人文关怀的体现。而护士长这种视病人如亲人、细心、耐心、无微不至地关心病人的事迹,数不胜数。无论多苦多累她总是脸带微笑以温暖的双手和一颗圣洁善良的心,抚慰和挽救了一个个垂危的生命;驱散了无数患者身心的痛苦和忧伤。她这种在*凡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视病人为亲人的精神体现了一个白衣天使良好的职业道德。凭着对护士职业的挚爱和追求,她在病人心中有了较高的认可度,病人也因得到了她的服务而心满意足,有些病人和家属甚至还与她成了好朋友,她在*凡中默默地奉献,实现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守护着患者的健康,也用自己的爱心让优质护理服务之花更加绚烂!

护士先进事迹材料8

  蒋英敏,女,主管护师,19xx年毕业于江西省上饶卫校,XX年调入中山市港口医院,曾先后任外科、门急诊科护士长,现任内儿科护士长。自到港口医院工作以来,她先后多次荣获中山市“优秀护士”、医院“先进个人”称号。

  作为护士长,蒋英敏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帮病人之所需,一心扑在病房,把心挂在患者身上。患者的呼唤就是号令,为此她常常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只要科室有抢救任务,不论是白天还是深夜,她都随叫随到,毫无怨言,或靠前指挥,或亲自进行热情周到的护理。蒋英敏的工作信念是:“病人的事,就是我的事。一定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被病痛缠身的病人。”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从事护理管理工作四年来,蒋英敏深深体会到,一个科室要求得发展,一定要在服务质量上下功夫,而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服务理念的转变,必须自觉推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作为一名护士长,她针对科室有些人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思想,多次组织大家讨论当前形势,教育科室人员只有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病人,服务全程优质”的服务理念,赢得病人的满意,才能获得效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通过学习,大家统一了认识,转变了“病人围着医护转”的传统观念,增强了责任感、危机感,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

  因工作需要,她先后调任外科、门急诊科、内儿科护士长。无论在哪一科室,她都能快速打开工作局面,带领科室成员内练技术,外塑形象,提升服务水*,使科室成为医院的先进科室。为培养理论强、技术硬的护理队伍,每到一新科室,她都根据本科的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科室人员培训计划。遇到危重病人亲临一线,针对病人病情,查找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使护理水*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她注重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从科室实际出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护理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并且她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充分发挥了制度的约束力,科室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明显提高。*时她注重人性化管理,充分发挥了每位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做到了“病人想到的,我们想到了;病人没有想到的,我们也想到了”, 用优良的技术,诚信的服务,为病员营造温馨的就医环境,让每一个患者满意,从而使科室的面貌发生根本变化。

  “让患者满意,使患者健康”是蒋英敏永远执着的追求,她用仁慈而善良的心灵去呵护患者,用微笑的力量去关怀患者,感化患者,直到每一位患者的每一个笑脸上都挂起一片不落的灿烂笑容;她为患者倾注的热情,付出的心血,病人看在眼里,记在心头,谁也记不清她到底帮助了多少病人。可是,谁都能感觉到她对患者那颗赤诚的心。在她身上,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新一代“南丁格尔”的高风亮节和无私奉献精神。

  蒋英敏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和职责,社会也没有忘记她。她的敬业精神、技术水*、热情服务,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她4次被评为中山市“优秀护士”,连续几年荣获港口医院“先进个人”。但是面对荣誉,她却是如此地淡然,仍然坚守在护理第一线,继续演绎着新时期“南丁格尔”的故事。在关注“民生”的今天,蒋英敏将更好地用行动践行着对社会、对患者救死扶伤、温馨服务的天职,呵护他人健康,让患者满意,尽显医者本色。

  我从事儿科护理工作20余年,任儿科护士长5年。作为护士长我深深懂得,我们的服务质量和业务水*会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形象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工作中总是以身作则,克尽职守,带领全科护士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安全生产意识教育,努力完成医院领导交给的各项护理任务。

  作为一名护士长必须具备示范带动的能力,不但提高自身素质,还要提高全科护士的整体素质。不能因为自己是护士长就不屑费心去做具体的事情,不能只指挥不动手。首先要有一身过硬的技术。有人说:当护士就是打针输液,可我认为干护理这一行可没那么简单,尤其是儿科,一个孩子最少有3-6个大人守着,针还没打家属先哭起来。这就要求护士不但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更要有娴熟的扎针技术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在输液中,要用心研究,仔细探索。每个患儿血管的特点,才能真正干好护理事业,提高穿刺输液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有一次,我在市医院陪母亲做胆囊摘除手术,术后当天晚上,就接到科室电话,我科白天收治一位"金葡菌感染"的患儿,血管不好找,扎了好几针不成功,我立刻打车来到医院,当时病房里灯光很暗,又因患儿全身皮肤都是水泡,并且处于高热状态,精神差,根本看不到血管,我让值班护士拿来手电,凭着经验用手轻轻地触摸,当时看到孩子痛苦的样子,家属紧张表情,我的心一下子绷紧了,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如果属不上液,家属有可能会转院。对我院以及我科在经济上还是在积累少数病例的经验上都是一大损失。我决定用套管针穿刺,这样就不用每天让孩子痛苦,还对对随时用药非常方便,一

  切按规范化操作迅速穿刺成功,护士也惊讶了。家属非常感谢,露出了笑容,经过我院全体医护人员精心护理、治疗,孩子很快康复出院了。我经常被晚上叫到医院来,每次都随叫随到,毫无怨言。对待患儿要有爱心。我们的服务要满足患儿及家属的基本需要,家属有难处,我们去帮,向脑瘫患儿李晓宇自2个多月就多次来我院住院治疗,她父母源远在*工作,爷爷奶奶看护着她,每次住院我们科的护士都帮二位老人抱孩子,一有空就帮着做功能训练,在楼道里架着练习走路,活动下肢,累得腰酸腿疼,为了患儿的健康,我们不怕辛苦。还有一次,4床来了一位3个多月的患儿因其父亲公司忙,上午不能来我院陪护,孩子头部血管不好输,每天都要扎脚,须有一人扶着脚才行。孩子母亲说等孩子父亲来了下午在输。我怕耽误孩子治疗就说服其母亲上午输液,我亲自扶着患儿的脚,等孩子输完液,才离开病房,中午下班时孩子父亲回来,在楼梯口塞给我50元钱,被我婉言谢绝了。我们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体现在实际工作中,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

  护士长要有团队指挥能力,经常激励护士团队,以积累向上精神共同完成护理工作目标。我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其内在潜力,营造护士置业心态得了好氛围,学会应用激励艺术。每年冬季病人多的时候,护士又非常短缺,大家都团结一心,坚持不请假。有一次,一位年轻护士说:护士长,我有点支撑不下去了。我说:我们都一样,我永远会和你们一起并肩战斗的,我是你们坚强的后盾。这位护士说:"护士长由你这句话我们就知足了,什么都用说了,我们一定支持你的工作。"我想我们不能只顾向领导要人,自己也要想办法,我每天早上6点多钟就来医院,晚上7点以后才能回家,就是这爱岗精神激励着我,一年又一年地带领全科护士完成科室最艰苦的护理任务。

  最后,我要谢谢领导和同志们给我的荣誉,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妇幼做出贡献。

护士先进事迹材料9

  她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感动,而这感动还在延续。

  时光中会不会有永恒的感动?很多人都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有这样一位护士,她没有创造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奇迹,但她用青春书写着生命的感动。她用真挚的爱心,为患者拂去满身的伤痛;她将朴素的笑容绽放,为患者增添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她将青春定格在燕尾帽下,用奉献丈量着生命的长度……她,就是我院十病区护士王燕琴。

  在专业知识、工作能力方面,王燕琴本着"把工作做的更好"这一目标,开拓创新意识,工作主动勤恳,认真负责,是科室的健康宣传员。还协助护士长做好院周会,护士长例会等的记录工作。业余时间积极学习充实自我,现在护理本科就读中,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水*和操作技能水*,在医院组织的三基考试和技能竞赛中取得了一定的好成绩,参与了护理部组织的全院护士picc置管护理的培训工作和医院招工考试的操作技能评比工作,同时也代表本院参加了余杭区护理技能大比武获得了团体第一名,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

  王燕琴总是微笑的面对每一位病人,视病人为亲人,收到患者和家属的好评。曾有一肿瘤晚期病人,体能虚弱,大便十余日未解,诉胀痛不适,夜间无家属陪护,灌肠后仍未解,她二话不说就给病人抠大便,抠出数粒坚硬大便,症状有所好转。大伯很感动,一直拉着她的手说:"小姑娘真的比我的亲人还像亲人。"*时夜间有些大手术后的病人和家属通常都很疲惫,不知不觉间就睡着了,她在巡视病房的时候会特别留心,适时帮患者倾倒尿袋,擦拭汗水,润润嘴唇等等,给家属以适当的休息时间。

护士先进事迹材料10

  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

  有这样一位护士,她没有学富五车的才华,但她用最美的青春书写着生命的感动;她没有风华绝代的容颜,但她用最朴素的笑容为患者增添抵抗病魔的勇气;她也没有一举成名的伟大事迹,但她用最真挚的爱心为患者拂去满身的伤痛……她,就是红十字博爱医院八病区护士夏媛媛。

  付出,不停歇的坚守

  20xx年,夏媛媛毕业正式成为了一名外科护士,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因为工作的需要,她很少有时间能和家人、朋友一起吃顿饭,更别说相约出去游玩,甚至是在*传统节日最隆重的春节,她都不能跟家人待在一起,十多年来从未在家里过一个年。相聚、团圆总是美好的,总是令人心生向往的,夏媛媛说,“虽然每年大年三十的晚上看到别人的团聚,听到别人的欢声笑语,想起家里人此时此刻都聚在一起看春晚却唯独少了我,内心也会不*静,也会有些许抱怨,但只要想起南丁格尔舍己救人的奉献精神,想到护士这个岗位的特殊性,看到病床上痛苦*需要帮助的患者,我知道我的患者比我的家人更需要我,自己的这点付出又算得了什么,所有的不良情绪顷刻间都会随之化解,转化成对护士这份工作的尊重、坚守与热爱。”

  用心,才能感动患者

  一次,科室收治了一位36岁的直肠癌晚期的女性患者,患者家属虽然没有告知患者本人实际情况,但她对自己的病情其实很清楚。患者住院后,情绪十分不稳定,不搭理任何人,和她家人说话也是极其暴躁,夏媛媛每天都在患者的病房里给她擦身、拍背、换衣服、剪指甲、洗头发,开始一两天患者对夏媛媛的付出并不领情,排斥、不搭理夏媛媛,治疗的时候也不配合,但夏媛媛并不介意,她知道患者此时的内心比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要脆弱,能做的只能给予她关心和无微不至的呵护。有一天,患者觉得喉咙里有痰液咳不出,因为腹部有伤口,又不敢用力的咳,夏媛媛巡视病房的时候发现了这一情况,主动与她交流,也许是诚意打动了患者,她答应配合,夏媛媛边用双手固定住她腹部的伤口边指导她,她用力的咳出了粘稠的痰液,夏媛媛不嫌脏认真为她清理干净后,女患者终于被她的真诚所打动,微笑着对夏媛媛说,“小姑娘,请原谅我之前的态度,对不起!”自此以后,夏媛媛为她做任何的治疗和护理工作都非常顺利,正因为夏媛媛没有选择逃避和放弃,毅然坚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患者才接纳了夏媛媛,夏媛媛说,“她是我的病人,是需要我关心和帮助的人。她后来经常拉着我的手,虽然话不多,但是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对我的信任和依赖,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只有真正用心对待患者,才能感动患者,才能把患者变成自己的朋友,消除患者心中的抵触心理,更好地配合治疗。”虽然患者最终没有创造奇迹,但在她弥留之际拉着夏媛媛的手说,“谢谢你,谢谢你这些日子的陪伴,谢谢你在我最孤单绝望的时候给我温暖”。“那一刻我流泪了,我看到是她对生命渴求和向往的眼神,从那时起,我更加理解了一名护理工作人员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与意义。”

  行动,是最好的模范

  由于成绩出色,夏媛媛已经成长为一名外科护士长,但她并没有对脏活、累活进行“遥控指挥”,而是身体力行,为年轻的护士做出表率。有一次,科室收治了一名老年痴呆、股骨颈骨折的老奶奶,大小便基本不能自理,陪护她的老伴浑身散发出一股很浓的异味,不少年轻的护士都远远避开,不愿接近,做为护士长,夏媛媛并没有直接批评她们,而是用实际行动教她们怎么做才是这份职业应尽的责任。夏媛媛每2小时为老奶奶翻身,在老人每次大小便后,给老人家擦洗,每天给老人家擦澡,定期为老人剪指甲、洗头发。行动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其他护士也逐渐被夏媛媛带动,自觉加入到护理工作中来,“虽然老人家不能够正常的和我们沟通,但是我知道,我们可以让她在住院期间过的舒适些,这就够了。”在老人家康复出院时,老人的家属写了一封很长的感谢信,粘贴在医院的大门口,专门感谢夏媛媛无私的奉献。

  对于护士来说,患者就是家人,是时刻都需要去爱的人。不求回报,真心付出,无私奉献,像南丁格尔一样,在*凡的岗位上从事着神圣的工作,是每一位护士无尽的荣誉,更是无法逃避的职责与担当!

  中心医院护士事迹材料优秀护士事迹材料优秀男护士事迹材料


刘秀祥先进事迹10篇(扩展6)

——消防先进事迹10篇

消防先进事迹1

  一串数字诠释着江西省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这支“铁军”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品格担当。

  在今年发生的超历史纪录大洪水面前,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全体指战员深入灾区,营救疏散群众1.3万余人,让“火焰蓝”在抗洪抢险一线盛绽。

  “赴汤”

  暴雨如注,河水暴涨,城乡内涝。

  今年7月,九江遭遇连续强降雨,长江上游来水凶猛,鄱阳湖水位突破历史最高值,湖区面临前所未有的防汛压力。

  湖口求援!都昌求援!彭泽求援!

  7月7日,不断打来的求援电话让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科副科长覃旭华焦急万分:“手机都快给打爆了,我们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

  洪水不等人,覃旭华迅速召集240名队员组成突击队,分头向重灾区进发。

  当他带着6名舵手和3艘冲锋舟赶到彭泽时,一座村庄里数百名群众正被洪水围困。目测洪水流速超过每秒1.5米的危险值,覃旭华没有贸然行动,他和一名队员跳上冲锋舟,在靠岸的水面上转了三圈后对队友大喊:“心中有数了,救人去!”

  此时,洪水已漫到农房二楼,村民们纷纷逃到楼顶避险。湍急的洪水中,冲锋舟每靠近一栋民房、安全救援绳每固定到一处,都是一次挑战。将全村400多名群众转移出来时,覃旭华和队友已经26个小时没有吃饭。

  有勇有谋,胆略制胜。洪水肆虐中,逆水而上的救援在九江各地上演。

  在持续1个多月的抗洪抢险中,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1075名指战员先后参加各类战斗272次,营救疏散被困群众1.3万余人。

  “蹈火”

  2017年11月16日4时许,湖口县金砂湾工业园,九江富达实业有限公司一仓库发生火情,一时间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原湖口县*消防大队接到报警后,立即派员赶往现场。原九江市*消防支队指挥中心调度5个中队、15辆消防车、90余名指战员、5台灭火机器人驰援。

  原九江市*消防支队特勤站指导员李易城抵达现场时,仓库整体结构已经烧起来了。九江富达实业有限公司紧邻三家化工厂,燃烧的仓库与另一个车间之间还存有大量罐体,一旦火势失控引发殉爆,后果不堪设想。

  “必须死守防线,不让火势向另一个车间蔓延。”李易城当时就一个念头。

  当灭火机器人正准备进入火场时,他却发现工厂抽水设施电路被烧坏。紧要关头,消防指战员调来洒水车,又协调从隔壁化工厂增压供水。而仓库里的化学物质遇水会形成有毒物质,他们必须防止污水排入下水道,流入长江。

  消防指战员一边灭火,一边抢挖导流沟,将污水引入污水处理池……鏖战4小时后,大火被扑灭,周边三家化工厂保住了,污水没有流入长江,没有人员受伤。4个小时灭火,这在全国大型化工厂火灾事故处置中也不多见。

  九江是石化企业聚集地,境内有江西唯一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始终战斗在救火一线,化险为夷,创造了辖区内连续15年没有发生一起较大火灾事故的纪录,守护了当地群众的安全。

  “争先”

  在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队史馆里,满墙的奖牌、锦旗格外醒目。

  这支先后荣获52项省部级以上荣誉、连续9年被评为全省“先进支队”的队伍,被同行们视为“铁军”。“这支队伍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夺’的争先意识。”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政委章新亮说。

  多年来,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岗位练兵成绩在江西省各支队中稳居第一。庐山大道特勤站更是支队的“尖刀利刃”。

  今年50岁的"邹晨被特勤站的队友们称为“师傅”。这位屡立战功的一级消防长即将退休,却每天依然坚持参加训练。别人接吸水管,快的要用七八秒,他只用4秒。“*时多训练一分,在洪水里、火场上就多一分胆量和安全。”他说。

  2018年,消防部队退出现役。但在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马剑明看来,改革转隶后,这支队伍的责任更重了,要承担“全灾种、大应急”的职责,战斗目标拓展为全灾种救援。

  改革转隶后,邹晨脱下穿了20多年的“绿军装”,换上了“火焰蓝”。他说:“不管体制怎么变,优良作风不能变,敢上刀山下火海的胆气不能变。”

消防先进事迹2

  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荣立集体二等功两次,荣获52项省部级以上荣誉,连续9年被评为江西省“先进支队”,辖区连续15年没有发生一起较大亡人火灾事故……一串串数字记录了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这支刚劲铁旅的品格担当。

  这是一支忠诚履职、赴汤蹈火、敢打硬仗、竭诚为民的队伍。建队71年来,他们冒着随时发生的危险,始终战斗在抢救生命的第一线,多次在千钧一发时刻化险为夷,成功打赢2008年冰灾救援、2016年长江永安堤管涌等百余场大仗硬仗,一次次在战斗中砥砺了指战员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血性胆气。

  今年7月以来,鄱阳湖突破了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被长江和*第一大淡水湖同时夹攻的九江告急,面对上百万受灾群众,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千余名指战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灾区,先后参加各类抗洪抢险战斗336起,营救疏散群众1。3万余人,创造了无一群众落水、无一群众遗漏的零伤亡奇迹,保障了长江大堤安全、保障了九江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连日来,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先进事迹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央视《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后,在九江社会各界、省内外乃至全国引起了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认为他们英勇顽强,是一支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建、为人民而战的队伍,他们是信仰如山、信念如磐的忠诚卫士,是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的过硬铁军,是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消防尖兵,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践行典范。

消防先进事迹3

  在绰源林业局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身着红色的扑火服装,有火一般的工作热情,哪里有需要,哪里有困难,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这支队伍就是绰源林业局防火办专业森林消防队。 防火办专业森林消防队实行的是半军事化管理,是一支能打硬仗、能吃苦、能奉献的战斗团队。现有专业森林消防队员近60人,工作时间最长的已有20多年,年龄大的已经40多岁,小的才23岁。扑火队员们在工作中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计较作息时间,默默付出着,无论是扑火作战还是完成日常工作任务,都体现出极高的素质,打赢一场又一场硬战,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今年,防火办专业森林消防队新配备了24台斯蒂尔灭火机、5辆勇士运兵车、4辆运兵大巴,一旦发生火情,就可以更迅速的抵达火场投入到扑火战斗,确保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每年在春秋防火期期间,为锻炼扑火队员的体能和扑火战术,不断提高扑火队伍的整体素质,防火办专业森林消防队都会高标准、严要求地制定详细的学习训练计划,定期开展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队员们的业务和政治文化水*,还规定每个扑火队员都要了解灭火机具使用方法和原理。为把理论知识融入到实战中,他们结合训练基地和实战演练,进行技术练兵和体能练兵,学习三机配合、四机配合、分兵合围等灭火战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扑火队伍整体实战能力。

  20xx年,毕拉河发生“502”特大森林火灾,防火办专业森林消防队接到上级命令连夜组织队伍出发,第二天清晨到达毕拉河北大河林场。队伍到达火场后未作片刻休整就通过飞机空投到达火场,立刻投入到与火魔的战斗中。经过一天的奋战,终于把负责的火线扑灭。清理火场时,这支队伍严格要求,保证火烧迹地三十米内无烟、无火、无气。坚守火场第三天时,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但这支队伍没有掉以轻心,仍然坚守在火场,直到最后接到上级下达的撤回命令才进行撤离,圆满完成了援外扑火任务。这支队伍以出色的作战能力和高度的责任感,得到了管理局前线指挥部的肯定。

  除了在扑火作战能力上表现突出,在日常工作任务中防火办专业森林消防队也表现的非常出色。林业局每一项工作任务,扑火队员们都参与其中,为绰源林业局生态保护建设及民生建设做出了贡献。20xx年国庆节小长假期间,扑火队员们全部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一边承担秋季森林防火重任,一边在局址东侧新建的休闲广场进行绿化工作,队员们严把质量关,路过散步的老百姓们无不称赞。在冬季街道清雪任务中,扑火队员们早早就到达清雪责任区,人行道、车辆下、摊位旁,队员们不留死角把积雪全部清理得干干净净,天气再寒冷、大风再凛冽,都消磨不掉队员们的热情。?

  由于近年来防火办专业森林消防队表现突出,先后获得了林管局颁发的“青年文明号”、“优秀青年志愿者集体”和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林业局颁发的“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消防先进事迹4

  XX年,罕见的雪凝灾害席卷贵州,毕节地区黔西县受灾严重。由于连日凝冰造成黔西县物资流通主动脉断绝,全县燃油即将耗尽。1月29日,方勇奉命参加了从贵阳护送燃油至黔西的任务。为保证护送任务的圆满完成,方勇带领全班人员反复检查车辆器材,安装好防冰设施,踏上了送油的征程。由于连日的小雨,道路上凝冰厚达5厘米。送油队伍的车辆,全是自重8吨以上的重车,稍有不慎便会发生事故。下午7时35分,天色已暗,运输车队驶入六广河大桥,一辆油罐车忽然打滑,车体悬在100余米深的河谷之上。眼见情况危急,方勇立即跳下车,寻找处置办法。由于车辆刹停的位置离桥边太近,没有留下处置的空间,方勇用安全绳作为保护,半边身体吊在百米深的河谷之上为打滑车辆重新安装防滑链,凿开冰雪,铺设垫木。经过1个小时的努力,打滑车辆成功驶离险地。此次送油任务,一共历时10小时,终于将155吨燃油安全运达黔西县。此后,方勇又两度主动请缨,再次参加“护油”任务,共护送油料75吨,极大程度的保障受灾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

  XX年,百年一遇的旱灾席卷贵州,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用水严重短缺。灾情发生后,方勇第一时间参加了毕节支队“红水桶”抗旱救灾突击队,驾驶着大功率的消防水罐车行驶在乌蒙山区蜿蜒陡峭的山路上为群众送水。在所有的送水地点中,数毕节市七星关区梨树镇道路最难走,送水最困难,梨树镇地处偏远,道路崎岖,最偏远处车辆甚至无法到达。但当了解到当地多名老人已经多日无水可用的情况后,方勇二话不说,立即前往送水,誓要马上解决老人们的用水问题。消防车能走的路到了头,他就向当地群众借来摩托车载着水继续前行,摩托车走的路也到了头,他就用肩膀扛起50斤重的“红水桶”徒步前进,鼓着劲,咬着牙,不断地变换方式接力送水,直到将水送到受灾老人们的家中。旱灾期间,方勇驾驶消防车共行驶了400余公里,为老百姓送水800余吨,2万多群众用上了消防部队送来的“救急水”。

  XX年,毕节市威宁县遭受罕见的低温雨雪凝冻天气,方勇接到支队命令,连夜驰援受灾严重的威宁县。从1月26日至29日,方勇和他的战友们在海拔2200米的贵州屋脊之上连续奋战4个昼夜,打通了“威六”公路梅花山段和威宁县炉山镇至雪山镇2条运煤主干线,设立了29个便民送水点,保障了城关、金钟、小海和盐仓4个乡镇的生活用水,为散布在深山的80户受灾群众运送和发放燃煤4吨,撒盐共计12吨,疏通道路200余公里,疏散滞留车辆150余辆,疏散滞留群众1000余人,护送燃煤2400余吨,送水42车次、送水336吨、惠及群众7万余人,走贫访困80户,运送和发放燃煤4吨、大米3600斤、食用油160桶、衣物棉被100余件,圆满完成了赴威宁县“抗凝冻、保民生”增援任务。在道路上,看得最多的就是司机们对连夜奋战的消防官兵竖起的大拇指,在走访中,听得最多的就是老百姓对消防部队的赞扬,那一声声帮助后的感谢。

消防先进事迹5

  *中央宣传部通过云发布的方式授予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时代楷模”称号。当晚21时,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厅》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了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的先进事迹。

  荣立集体二等功两次,荣获52项省部级以上荣誉,连续9年被评为江西省“先进支队”,辖区连续15年没有发生一起较大亡人火灾事故……一串串数字记录了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这支刚劲铁旅的品格担当。

  这是一支忠诚履职、赴汤蹈火、敢打硬仗、竭诚为民的队伍。建队71年来,他们冒着随时发生的危险,始终战斗在抢救生命的第一线,多次在千钧一发时刻化险为夷,成功打赢20xx年冰灾救援、20xx年长江永安堤管涌等百余场大仗硬仗,一次次在战斗中砥砺了指战员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血性胆气。

  今年7月以来,鄱阳湖突破了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被长江和*第一大淡水湖同时夹攻的九江告急,面对上百万受灾群众,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千余名指战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灾区,先后参加各类抗洪抢险战斗336起,营救疏散群众1.3万余人,创造了无一群众落水、无一群众遗漏的零伤亡奇迹,保障了长江大堤安全、保障了九江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连日来,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先进事迹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央视《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后,在九江社会各界、省内外乃至全国引起了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认为他们英勇顽强,是一支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建、为人民而战的队伍,他们是信仰如山、信念如磐的忠诚卫士,是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的过硬铁军,是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消防尖兵,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践行典范。

消防先进事迹6

  国家综合性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组建以来,市消防救援支队主动对标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职能定位,不断提升“全灾种、大应急”救援能力。在今年鄱阳湖发生超历史大洪水、防汛救灾形势异常严峻的紧要关头,听党指挥、闻汛而动、向险而行,“零伤亡、零事故”出色完成了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等各项任务。

  7月份以来,长江水位持续超警戒,鄱阳湖发生超历史大洪水,17个县市全面受灾、全面告急,防汛救灾形势异常严峻。“抗洪抢险动员令传达不到一天时间,就有400余名指战员递交请战书,主动请缨参加抗洪抢险战斗。”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科副科长覃旭华说。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市消防救援支队全体指战员不畏艰险、冲锋向前,吹响了抗击洪魔的战斗号角。7月2日下达集结命令后,只用了短短3个小时,就调集360名指战员、34辆消防车、64艘舟艇、2800余件救援器材装备,奔赴抗洪抢险一线。截至8月7日,市消防救援支队先后参加各类战斗336起,出动指战员5946人次,消防车876辆次,冲锋舟、橡皮艇1398艘次,营救疏散转运被困群众1。3万余人,涌现出了“劈波斩浪”向卫强、“拼命三郎”袁展满、“赴汤蹈火”张志以及最美抗洪夫妻档邓雨欣和陈以尚等模范人物。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市消防救援支队有着光荣的历史和优良的作风。建队71年以来,市消防救援支队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接力传承,先后获得“全国抗洪抢险先进支队”“全国战训先进支队”等52项省部级表彰,连续9年被评为江西省先进支队。

  据了解,“时代楷模”是由*集中组织宣传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时代楷模发布厅”向全社会发布。整场节目采用云发布的方式,通过短片+访谈+连线等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发布“时代楷模”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的先进事迹和时代价值。节目录制分为北京主会场和江西分会场,主会场为时代楷模短片播放、嘉宾采访及颁奖区;江西分会场由300名消防指战员组成,为节目连线、互动及云录制观众区。

消防先进事迹7

  一串数字诠释着江西省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这支“铁军”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品格担当。

  在今年发生的超历史纪录大洪水面前,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全体指战员深入灾区,营救疏散群众1.3万余人,让“火焰蓝”在抗洪抢险一线盛绽。

  “赴汤”

  暴雨如注,河水暴涨,城乡内涝。

  今年7月,九江遭遇连续强降雨,长江上游来水凶猛,鄱阳湖水位突破历史最高值,湖区面临前所未有的防汛压力。

  湖口求援!都昌求援!彭泽求援!

  7月7日,不断打来的求援电话让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科副科长覃旭华焦急万分:“手机都快给打爆了,我们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

  洪水不等人,覃旭华迅速召集240名队员组成突击队,分头向重灾区进发。

  当他带着6名舵手和3艘冲锋舟赶到彭泽时,一座村庄里数百名群众正被洪水围困。目测洪水流速超过每秒1.5米的危险值,覃旭华没有贸然行动,他和一名队员跳上冲锋舟,在靠岸的水面上转了三圈后对队友大喊:“心中有数了,救人去!”

  此时,洪水已漫到农房二楼,村民们纷纷逃到楼顶避险。湍急的洪水中,冲锋舟每靠近一栋民房、安全救援绳每固定到一处,都是一次挑战。将全村400多名群众转移出来时,覃旭华和队友已经26个小时没有吃饭。

  有勇有谋,胆略制胜。洪水肆虐中,逆水而上的救援在九江各地上演。

  在持续1个多月的抗洪抢险中,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1075名指战员先后参加各类战斗272次,营救疏散被困群众1.3万余人。

  “蹈火”

  2017年11月16日4时许,湖口县金砂湾工业园,九江富达实业有限公司一仓库发生火情,一时间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原湖口县*消防大队接到报警后,立即派员赶往现场。原九江市*消防支队指挥中心调度5个中队、15辆消防车、90余名指战员、5台灭火机器人驰援。

  原九江市*消防支队特勤站指导员李易城抵达现场时,仓库整体结构已经烧起来了。九江富达实业有限公司紧邻三家化工厂,燃烧的仓库与另一个车间之间还存有大量罐体,一旦火势失控引发殉爆,后果不堪设想。

  “必须死守防线,不让火势向另一个车间蔓延。”李易城当时就一个念头。

  当灭火机器人正准备进入火场时,他却发现工厂抽水设施电路被烧坏。紧要关头,消防指战员调来洒水车,又协调从隔壁化工厂增压供水。而仓库里的化学物质遇水会形成有毒物质,他们必须防止污水排入下水道,流入长江。

  消防指战员一边灭火,一边抢挖导流沟,将污水引入污水处理池……鏖战4小时后,大火被扑灭,周边三家化工厂保住了,污水没有流入长江,没有人员受伤。4个小时灭火,这在全国大型化工厂火灾事故处置中也不多见。

  九江是石化企业聚集地,境内有江西唯一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始终战斗在救火一线,化险为夷,创造了辖区内连续15年没有发生一起较大火灾事故的纪录,守护了当地群众的安全。

  “争先”

  在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队史馆里,满墙的奖牌、锦旗格外醒目。

  这支先后荣获52项省部级以上荣誉、连续9年被评为全省“先进支队”的队伍,被同行们视为“铁军”。“这支队伍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夺’的争先意识。”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政委章新亮说。

  多年来,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岗位练兵成绩在江西省各支队中稳居第一。庐山大道特勤站更是支队的“尖刀利刃”。

  今年50岁的邹晨被特勤站的队友们称为“师傅”。这位屡立战功的一级消防长即将退休,却每天依然坚持参加训练。别人接吸水管,快的要用七八秒,他只用4秒。“*时多训练一分,在洪水里、火场上就多一分胆量和安全。”他说。

  2018年,消防部队退出现役。但在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马剑明看来,改革转隶后,这支队伍的责任更重了,要承担“全灾种、大应急”的职责,战斗目标拓展为全灾种救援。

  改革转隶后,邹晨脱下穿了20多年的“绿军装”,换上了“火焰蓝”。他说:“不管体制怎么变,优良作风不能变,敢上刀山下火海的胆气不能变。”

消防先进事迹8

  今年,我市遭遇洪涝灾害,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全体指战员深入灾区,营救疏散群众1.3万余人。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受到全市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这是一支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铁军”,要学习他们忠诚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在*凡的岗位上开拓进取,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奋勇向前。

  7月12日19时40分左右,修河三角联圩发生溃决,洪水大量涌入三角乡区域,三角乡14个村委会5.036万亩耕地,2.6万群众受到威胁。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火速出击,紧急疏散转移被困群众2000余名。

  “12日22时左右,消防救援指战员就赶到三角乡抢险救灾,有大量行动不便的留守老人、身体有残缺的村民未及时疏散。消防指战员立即组织挨家挨户排查、疏散,并通过抱、背、抬等方式将人员转移到村口集合点,然后利用消防车和各类民用车辆将村民送至县城安置点。”永修县三角乡乡长赵小建介绍说。

  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斗中,赵小建和三角乡广大干部群众一起见证了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与洪魔斗争的感人事迹。“洪水无情,人间有爱。消防指战员们以身为锚,以背为桥,最大程度地保护着受灾群众,让我们十分感动、深受教育、坚定斗志,激励我们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尽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每一处救援场地,都有无数不为人知的暖心故事,被定格成一幕幕感人瞬间。三角乡村民张再胜告诉记者,他的母亲贾琴子是村里的贫困户,老人对留在家里的鹅一直放心不下,为了让母亲心安,张再胜冒险返回救鹅,恰巧碰到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于是消防指战员帮忙把鹅运了回来。为了彻底解决张再胜一家的顾虑,带队的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马剑明当即决定,把他四十多只鹅全部买下来。

  “这40只鹅是我们生活的希望,他们不但救了我们,还给了我们生活的勇气和希望,真得特别感动!”张再胜红着眼眶说。

  湖口县流芳乡红山村村民余江明告诉记者,洪灾发生后,出行成为湖口县流芳乡村民的最大挑战,洪水切断了他们获取食物和日常生活用品的通道。在消防指战员们的协助下,村民坐皮筏艇出行。“当时多亏了他们,没有他们,我们当时生活的物资、柴米油盐就成了大问题,他们是一支了不起的队伍。”余江明赞叹地说。

  今年8月6日,九江消防救援支队在扑救8.3长虹大道餐馆火灾中,从3楼敲到6楼,连续敲开了72个房间,在火场中成功疏散16名被困群众后当场累到呕吐的视频画面迅速在网络上走红。

  很多九江市民在朋友圈转发火车站餐馆的那场大火。“市民们都在转发火情,却没人知道消防员疏散了16名群众,没人知道消防员累到现场呕吐,没人知道消防员大热天冲进火场,衣服全部汗湿,也没人知道消防器材多重,累到腰都抬不起来。没有谁是烈火英雄,大家都是忠于岗位的好消防员。”九江日报社记者刘芸回忆说。

  作为九江消防支队的形象大使,刘芸告诉记者,近年来,无论是在抢救人民生命财产时,还是在微小的生活细节,九江消防指战员的形象无数次定格在人们心中,在点滴*凡中尽显消防队伍的良好形象,向社会传递消防队伍的“正能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消防先进事迹9

  国家综合性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组建以来,市消防救援支队主动对标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职能定位,不断提升“全灾种、大应急”救援能力。在今年鄱阳湖发生超历史大洪水、防汛救灾形势异常严峻的紧要关头,听党指挥、闻汛而动、向险而行,“零伤亡、零事故”出色完成了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等各项任务。

  7月份以来,长江水位持续超警戒,鄱阳湖发生超历史大洪水,17个县市全面受灾、全面告急,防汛救灾形势异常严峻。“抗洪抢险动员令传达不到一天时间,就有400余名指战员递交请战书,主动请缨参加抗洪抢险战斗。”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科副科长覃旭华说。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市消防救援支队全体指战员不畏艰险、冲锋向前,吹响了抗击洪魔的战斗号角。7月2日下达集结命令后,只用了短短3个小时,就调集360名指战员、34辆消防车、64艘舟艇、2800余件救援器材装备,奔赴抗洪抢险一线。截至8月7日,市消防救援支队先后参加各类战斗336起,出动指战员5946人次,消防车876辆次,冲锋舟、橡皮艇1398艘次,营救疏散转运被困群众1.3万余人,涌现出了“劈波斩浪”向卫强、“拼命三郎”袁展满、“赴汤蹈火”张志以及最美抗洪夫妻档邓雨欣和陈以尚等模范人物。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市消防救援支队有着光荣的历史和优良的作风。建队71年以来,市消防救援支队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接力传承,先后获得“全国抗洪抢险先进支队”“全国战训先进支队”等52项省部级表彰,连续9年被评为江西省先进支队。

  据了解,“时代楷模”是由*集中组织宣传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时代楷模发布厅”向全社会发布。整场节目采用云发布的方式,通过短片+访谈+连线等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发布“时代楷模”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的先进事迹和时代价值。节目录制分为北京主会场和江西分会场,主会场为时代楷模短片播放、嘉宾采访及颁奖区;江西分会场由300名消防指战员组成,为节目连线、互动及云录制观众区。

消防先进事迹10

  火,是人类文明的象征。火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让我们在黑夜里拥有了光明,在严寒里拥有了温暖。

  现代社会里的人们的生活一天也离不开火。

  火善用之则为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在成功带来的喜悦过后,土壤肥力下降的难题开始困扰人类的头脑。土地虽然毫无怨言地哺育着农作物,却并非是可以无限索取的聚宝盆,几度春种秋收之后,土地的肥力用尽,收成开始下降。人类只好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砍伐树木,除去杂草,开辟出又一方肥沃的良田。在向自然要地的行动中,人类借助了火的.力量。火可以焚烧掉原野上的杂草,火舌过后,人类可以很容易地耕种,而且焚烧过后,余下的草木灰掺入土壤中,又增加了土壤的肥力。被人类废弃的土地,逐渐又长出了树木和杂草,一年年的落叶和枯草使贫瘠的土地再度肥沃起来。

  火的另一个用途是使食物变得香甜可口。通过烘烤、煎炸、蒸煮等方法,难以下咽的食物在远古大厨们的手中脱胎换骨,仅仅是喷香的气息就令人类垂涎三尺。吃东西已经不仅是果腹,更是愉快的享受。许多原来避之惟恐不及的动物与植物,经过火的烧烤后成为美味的食品,使古代人类的食物种类扩大,我们祖先的餐桌上有了丰富的美食。

  (火)不善用之则为祸一次次血的教训难道还不能让我吗警惕起来吗?

  2014年1月30日(除夕)20时至31日凌晨1时,全国共发生火灾1047起,死亡10人。*消防部门接警出动5452次,出动消防车辆11003辆,警力61107人,这些数字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它们再次敲响了我们心中的警钟,而这些火灾,大部分是由于人们疏于防范。而葬身与火海的人,是因为他们不懂得自救!

  如果我们遇到了火灾,不要慌张,要冷静下来。如果你在公共场所,一定要镇定,不要盲目乱跑,要抓紧时间,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顺着安全通道逃走。但是现在的公共场所往往都进行了装修,同时存放着大量的物资,一旦发生火灾,就会产生有毒气体,严重威胁我们的生命,所以,在撤离的时候,应该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把口鼻捂好。还有,千万不能乘坐电梯,在撤离时不要乱跑,并防止被他人撞倒,踩伤。我们大家*时出入公共场所时,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那就是留心安全通道的位置,要尽可能的做到防范与未然。

  如果我们自己在家时,不小心着了火,应及时地逃出去,并求助邻居,路人,打电话119。但如果火势太大,来不及从消防通道逃走,或是被困在楼上时,千万不要绝望,更不要盲目往楼下乱跳,正确的做法是找一根能承受住人体重量的绳子,栓在牢固的地方,借助绳子慢慢往下爬,或者在阳台上呼救,等待消防员的救援。如果你在等待中,衣服或者头发着火了,不要害怕,更不要跑,停下来,,然后迅速躺到地上,不停地翻滚,直到火灭。然后找一床被子用水浸湿,用被子包裹住自己的全身。如果你要打开某扇门时,先要摸一下把手是否是烫的。如果是烫得,千万不要开,因为很可能门后是一片火海,火将会蔓延到你所处的位置。

  “祸在一瞬,防在*时”,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做好防火工作,学习消防知识,以避免火灾的发生,维护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同学们,让消防安全时刻驻在你我心间!


刘秀祥先进事迹10篇(扩展7)

——学习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3篇

学习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1

  刘秀祥是贵州省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的副校长,但他更为人熟知的一个身份,则是12年前“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主人公。

  1986年3月,刘秀祥出生于望谟县弄林村,幼年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因伤心过度患上了精神疾病,他快乐无忧的童年就此戛然而止。小学三年级时,哥哥姐姐外出谋生,母亲病情加重,家庭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了刘秀详稚嫩的双肩上。

  刘秀祥的名字是他自己取的,“我是‘秀’字辈,我希望我和母亲能够**安安,便给自己取名‘秀祥’”。

  年纪轻、体格小,种不了地,刘秀祥便将自家的土地转租给他人,租金为每年500斤稻谷,加上村里发的救济粮,他和母亲的口粮有了保障。

  1995年,刘秀祥走进学堂,尚且年幼的他笃定: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这种信念一直支撑着他,20xx年小学毕业考试,刘秀祥排名全县第三,但由于经济原因未能入读当时望谟县最好的中学,而是免费入读了县城的一所民办学校,并且带着母亲。

  初到县城时没钱租房,他用稻草在学校旁的山坡上搭了间棚子,屋前空地上挖个坑,架上铁锅,便是厨房。

  初中三年,刘秀祥放学后就去拾荒,周末则四处打零工,这样每周能挣20多元,勉强维持母子俩的生活。

  初中毕业后,刘秀祥考入了安龙县第一中学,他带着母亲离开望谟,继续求学之路。虽自诩为“打不死的小强”,他仍第一次感到了恐惧和害怕,“一切都是陌生的,没有认识的人,也不熟悉环境”。

  初到安龙,刘秀祥身上只有600多元钱,那是他和老乡去遵义修水电站挣的,但这并不足以让他租下一间房屋居住。无奈之下,他以每年200元的价格,租下了农户家闲置的猪圈。猪圈四面通透,他找来编织袋遮挡起来——就是家了。

  和初中时一样,刘秀祥依旧一边努力学习,一边利用课余时间赚钱维持生计,他累并憧憬着。

  但命运却再次“捉弄”了他,高考前一周,刘秀祥病倒,最终以6分之差落榜了。

  高考的失利让刘秀祥内心满是绝望,甚至想过轻生。然而翻看从前日记本里的一句话让他又看到了希望:“当你抱怨没有鞋穿时,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跟那些孤儿相比,我至少还有母亲,只要她在,我就有家。”刘秀祥说,回家后能叫一声“妈”,他就觉得很幸福。

  他决定再战高考,并说服一家私立学校的校长接收他入校复读。

  20xx年,刘秀祥考入临沂大学(原临沂师范学院),拿到通知书后,他抱着母亲大哭一场。当年9月,他再次带着母亲北上山东求学。

学习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2

  用爱浇灌,让山里娃更加自信

  望谟县地处麻山腹地,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原因,当地部分学生性格比较内向,甚至自卑。

  20xx年,刘秀祥大学毕业,毅然选择回乡教书育人。除了在学校做好教育工作外,他还在社会上开展公益性演讲,目前已演讲1000多场,听众多达上百万人次。

  “开展励志演讲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们更加自信。”这就是刘秀祥四处演讲的初衷。

  “刘老师的课太受欢迎了,今年我才得听了4次。”刚听完主题思政课的吴银雨不禁“抱怨”。

  在吴银雨看来,听演讲最大的收获在于,现在自己每天都会定一个小目标,或是背下50个英语单词,或是完成两套数学试卷……

  过去,高三(3)班的简合意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和同学接触。“刘老师告诉我们,要阳光地面对生活,要对生活时刻保持思考!”上过多次“祥哥”的课后,简合意变得越来越开朗。

  不仅如此,看着长期患病的家人,简合意还树立了自己的目标,“我的梦想是考上遵义医科大学,回乡当一名医生,去帮助像我家人一样的病患。”

  能够赢得学生的信任,是因为刘秀祥把大量时间都放在了他们身上,用心教学、用爱浇灌。

  凌晨5点半钟左右,他就会站在宿舍窗边,看着学生们走进教室。他清楚地知道,哪些学生起得早,哪些学生爱吃什么口味的早餐,哪些学生喜欢成群结队去上早课……对此,刘秀祥很得意,“他们肯定不知道我起得那么早。”

  在刘秀祥的帮助下,实验高中的孩子们越来越自信,朝气蓬勃、乐观向上。

学习刘秀祥先进事迹心得3

  大概大多数人都会这么说吧,天道酬勤,这四个字背后的含义究竟是什么?预计几乎没有人知道。许多人会在结果出来的那一刻,想到自己当初要是努力的话,也许现在的情况不会是这样,但很遗憾,没有如果,也没有当初。老天爷是公*的,他给每一个人同样的时间,都是24小时,但有些人能在24小时里脱颖而出,而有些人却只能碌碌无为。也许有人会说,上天的确是公*的,每一个人都有24小时被分配,但上天给每一个人的天分是不同的,如果天分都一样,那世界就不会如此绚丽多彩。

  当我们看不到的时候,有许多人正在为生活而奋斗,我们甚至无法想象他们的家庭环境有多糟糕和落后。十多年前,有一次新闻报道了这样一个男孩的故事,他是个山村的孩子,名叫刘秀祥。当他年幼时,父亲去世了,没有人能帮助他,因此,年轻的他独自一人独自承担起一个家,由他独自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

  刘秀祥,这名字是他自己给自己起的,中间的字是他的辈分,而祥则是他的梦想,希望能和母亲过上*安的生活。因为家里没有劳动力,也没有办法种地,刘秀祥就靠出租土地和邻里帮忙度日。刘秀祥于1995年上小学,接触到了知识,开始认识到世界的不同,小学升初中考试,他考了全县第三名,但没钱读初中,就去了一所私立中学,因为在该校摸底考试中名列前茅,获得免试资格。

  #新来的刘秀祥,在陌生的环境里,和母亲一起住在这里。读书、工作时,他天天忙忙碌碌,孩子们对青春期很敏感,但刘秀祥却没有时间想别的,学习和生活已经占据了刘秀祥的全部时间。刘秀祥就是这样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来的。之后就换了环境,换了地方看书,刘秀祥因为学习,换了很多家,甚至还因为便宜,住过猪圈。

  07年,刘秀祥参加了高考,但由于身体原因,最终落榜,但刘秀祥并不甘心,说服一所中学接收他,让他再读一年,最后进了山东临沂大学。一路上,刘秀祥经历了许多不公正的事情,但刘秀祥都没有在中途放弃,最后靠着坚强的意志,支撑着自己走了过来。背著妈妈去上学的故事,也被媒体挖掘,大肆宣传,他被称为贵州第一孝子。上大学时,学校为刘秀祥安排了勤工俭学和住宿,可以让他安心学习。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刘秀祥到哪儿去了?他回了老家,当了人民教师。

  在*许多偏远地区,有许多孩子由于家庭贫困而无法上学,这些地方的孩子可能由于家庭贫困,或者由于自身的原因而对知识一无所知。并且不知道通过学习可以改变自己的未来,他们很可能会在那个小山村度过一生。从初中开始,刘秀祥还资助了几个穷人家的孩子,其中一些人坚持下来,另一些人中途退出。如此的改变也更加坚定了刘秀祥大学毕业后要回到家乡当人民教师的决心。

  回到家乡后,刘秀祥除了上课讲课外,还会到家中、网吧等地寻找失学儿童,希望能透过自己的故事说服这些孩子继续上学。于是,在他近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刘秀祥跑掉了八辆摩托车,让几十个孩子重新回到学校上课。在20xx年,刘秀祥以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被选入*优秀教师行列,同时他还是当地高中的副校长。

推荐访问:先进事迹 刘秀祥 刘秀祥先进事迹【10篇】 刘秀祥先进事迹1 刘秀祥先进事迹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