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轶方文库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自考助学专业“学历+技能”教学管理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3-10-18 09:10:04 来源:网友投稿

袁欢

摘 要:本文以南京传媒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助学专业的教学管理工作为例,系统地分析了 “学历+技能”培养模式的实质,此教学模式存在的問题及其教学管理路径以及对“学历+技能”模式的思考,为加强和改进全日制自考助学专业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自学考试 助学专业 教学管理

南京传媒学院(原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于2019年获批自考助学专业。作为江苏省唯一一所传媒艺术类应用型本科高校,我校肩负着培养社会责任感强、综合素质高、媒体视野全和实践创新能力好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并继续以“大传播、全媒体、应用型、创新型”为办学理念,努力构建多形式、多层次的传媒艺术类继续教育体系。

一、全日制自考助学“学历+技能”型培养模式

南京传媒学院全日制自考助学专业是以“学历+技能”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我校严格按照江苏省自考助学专业考试计划进行学历教育的授课,并保障自学考试学历统考课的教学质量和通过率,以取得自学考试的毕业证书。我们参照南京传媒学院普通高等教育的传媒艺术类特色专业培养模式并以专业技能为重点实施专业技能教学,确保专业培养的实用性。为了达到“产教相融”“产学结合”的差异化人才培养路径,我们以“双师型教师”“行业+专业导师”双师制为师资力量;
以“学践结合”为教学形式;
运用“统考和技能综合”为教学评价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二、以往全日制自考助学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举办全日制自考的高校,均采取学历课教学的方式。该教学模式以提升通过率为导向、以提升毕业率为目的,更加偏重对成绩的考核,关注的重点是学生是否通过课程考试,而忽视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表现得过于死板。通常,考试要考的内容,便是老师上课要讲的内容和学生课后要练习的题目方向。只追求学生毕业是否能拿到证书,只注重学历教育,忽视学生的实操能力,不重视市场规律,一味地照搬复制;
不重视自考学生的学习规律,忽视了自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技能等问题。

从学生层次角度出发,自学考试学生和普通高校学生两个群体具有相似性及差异性,单一模式下以普通高校的培养方式为主,则容易忽视这两个群体个性化培养,无法发挥学生优势。在考试评价环节中,只按照普通高校学生的标准进行也是不可取的,两者考试要求和难度也是不可相提并论的。普通高校培养模式是不具备自学考试教育特点的 。

三、自考助学专业“学历+技能”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路径

教研室作为自考助学专业教学工作的基础性培养单位,是按照课程、学科或专业方向设置的基层教学研究组织,在专业教学工作中直接肩负着教育组织及教学设计、青年教师专业化培养、课程改革建设、教材课程建设、教学和质量综合管理考核及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和专业教学现代化研究等重要任务。为尽快使自考助学专业教学、科研建设及教务管理方面工作进一步走向科学化发展、规范化建设和服务制度化,我们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考助学专业的教学质量。下面将从教学工作、科学研究、自身建设、绩效管理四个部分来详细阐述教研室管理工作。

(一)教学工作

(1)教研室的基本任务:根据自考助学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大纲等的要求和特点,让全体学生全面掌握基础课程并扎实掌握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性专业知识,同时强化学生专业技术方面的综合培训工作,使其熟练地掌握教育科学发展的新手段和新方法,提高学历课程通过率。

(2)课程安排:以行业新业态为锚点,在学期期末由教学工作办公室向各专业教研室下发新学期的课程计划安排,各专业教研室按照新学期的课程计划安排向专职老师下发教学任务书,经教学工作办公室审议报分管教学领导同意后,由教学秘书进行课程安排。教学任务书下达后,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及各项教学规定,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3)教学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每学期期末由各专业教研室主任提交下一学期的专业教学计划书,计划书内容包括:课程安排、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进度表、目标任务书等。每学期各专业教研室应配合教学秘书完成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学检查,配合教学工作办公室完成各自教研室教师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4)教学过程管理:各个教研室还应结合实际定期认真组织教师进行集体研究备课,互相听课,共同参与指导课堂教学工作,并力求做到教学活动制度化、经常有效化,以确保达到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提高素质的预期目的。同时,应经常及时收集并了解学生的合理意见,帮助学校教师积极改进常规教学,不断提高优质课堂及教学管理效果。

(5)目标管理:各专业教研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以课程通过率为第一目标,以考试结果为导向,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确保学生的考试通过率稳步提升。

(6)成绩管理:要认真进行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评价工作,按照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的要求严把命题关,所有考试课程试题均需教研室主任核验审查并签字后方可使用。考试结束后,应在5天内将成绩一式两份报学校教学工作办公室。应妥善保管学生试卷,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试卷(含参考答卷)保存至学生毕(结)业后1年。

(7)命题管理:各专业教研室应依据相关规定,组织和管理所负责课程的命题工作,对命题试卷进行核对、汇总并上交至教学工作办公室。

(二)科学研究

(1)教研室是指导院系科学与发展重点研究方向的重要科研基础单元,因此应当按照院系整体规划原则,在充分考虑国家要求、我校教学委员会教学执行标准、行业新业态及教研室自身工作基础和教师特长的基础上,研究制订适合本教研室特点的专业科研长远规划、教学改革与科研实践计划,以及对研究的具体课题实施指导性规划。在尽力保障学生本学科圆满完成各类科学教育常规任务工作的前提下,同时组织全体教师及研究生主动地协同进行专业的科学发展探究,以实现专业科学教学和理论教学活动的良性有机融合。

(2)各教研室根据本校学科教育发展总趋势和相关社会需求,研究并确定未来本教研室科学发展研究方向。要大力加强教育教学、教学法、教学理論等的研究,并注意将研究成果及时运用到教学中去,努力做到以科研促进教学发展。

(3)教研室要积极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学术活动,认真开展并组织校内外互动的相关学科不同类型的学术座谈会、专题报告、小型综合性的学术研讨会或学术交流讨论会以及各种有关的活动,活跃研究氛围。

(4)各教研室应主动争取并创设有利条件,大力引导并扶持已具有一定程度或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教师多出科研成果。

(三)自身建设

(1)教研室应至少每两周组织一次教研室业务活动,利用开展课堂日常质量检查和评比、教学检查指导的方式,积极组织各类案例教学法研究,探讨并破解课堂中存在的难题,发挥教师群体作用。

(2)教研室需制订并完善各项制度、严格实施课堂纪律管理制度和教学奖惩制度。全室成员要遵守教研室的各项教学科研等工作安排,以保证学术的思辨性、专业性、准确性,鼓励学术上的创新性、研究性、全新性。

教研室要结合各专业实际分别对本学期的各项工作进行分析归纳和阶段性总结,对下学期的主要工作进行逐一规划,形成文字报告存档并同时上报学校教学工作办公室。

各专业教研室以学生成绩通过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学历课初次通过率低于80%,单科培养阶段总体通过率低于85%的教研室及相关工作人员,年度不参加评优。若出现学生重大教学事故,相关教师的职称评审及评优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

(四)绩效管理

根据教研室考核指标(成绩目标管理20分、考试命题40分、教学工作管理10分、科学研究30分)学期总得分(满分100分)发放教师绩效津贴。

(1)学期总得分达到90分且教研室全体教师所授科目学生的通过率达到90%及以上,绩效津贴以1.2系数发放。

(2)学期总得分在85分至89分且教研室全体教师所授科目学生的通过率达到85%—89.99%,绩效津贴以1.1系数发放。

(3)学期总得分在80分至84分且教研室全体教师所授科目学生的通过率达到80%—84.99%,绩效津贴以1系数发放。

(4)学期总得分在80分以下(不含80分)且教研室全体教师所授科目学生的通过率达到80%—84.99%,绩效津贴以0.9系数发放。

四、自考助学专业专职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

我校自考助学专业专职教师考评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学期考评、过程考评、年度考评。

(一)学期考评

(1)教师所任教的统考课程该学期学生初次单科考试通过率不低于80%,教师该学期考评为称职。教研室该学期学生单科通过率均不低于80%,教师任教科目学生的通过率在所在教研室排名前三的,教师学期考评为优秀。

(2)教师所任教的科目学生统考课程单次学期初次单科考试通过率为70%—79.99%,教师学期考评为基本称职。

(3)连续两学期教师任教科目学生的初次单科考试通过率低于80%,或单次学期教师任教科目学生的初次单科考试通过率低于70%;
教师学期考评为不称职,并停止聘任其进行助学班的教学工作。

(二)过程考评

根据教学过程考核(到课率20分、过程性考核学案40分、学生课堂满意度测评10分、听课分数排名30分)学期总得分(满分100分)排名发放超课时费。

(1)教师学期总得分达到90分且综合排名在前20%,超课时费按照副教授职称的标准发放。

(2)教师学期总得分在85分至89分且综合排名在21%—90%,超课时费按照讲师职称的标准发放。

(3)教师学期总得分在80分至84分且综合排名在末位10%,超课时费按照讲师职称的标准×0.7系数发放。

(4)教师学期总得分在80分以下(不含80分),不发放超课时费。

(三)年度考评

根据学校相关规定,结合教师工作实绩进行考评。

五、自考助学专业“学历+技能”模式的新思考

(一)特色专业建设体系是构建“学历+技能”模式的重要环节

南京传媒学院自考助学专业主要是依靠各二级学院的师资进行教学的,开设的专业均是我校特色专业。和其他高校不同的是,我校开设的专业均是传媒艺术类专业,而我校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培养体系是比较成熟的,针对各专业培养方案,研究出了适合自考助学专业学生的“学历+技能”培养模式,此模式是学历和技能并重的教学模式。

(二)创新制度、优化管理是构建“学历+技能”模式的重要保障

针对我校自考助学的性质和特点,从根本出发,制订各项制度和规定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完善,保障“学历+技能”模式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这必然对自考助学教学管理工作起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继续教育学院形成了分管院领导—教学工作办公室主任—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分工明确的高效管理机制。为了确保教学过程的科学和规范,学校在办学过程当中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职成

〔2022〕2号)、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工作的通知》(苏教高〔2009〕40号)等若干规定,并结合学院实际,制定了《南京传媒学院自考助学专业管理职责及工作流程》《南京传媒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助学专业教研室工作职责(试行)》《南京传媒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助学专业教研室主任工作职责(试行)》《南京传媒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助学专业教学秘书工作职责(试行)》《南京传媒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助学专业学生学业档案动态管理办法(试行)》《南京传媒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助学专业教学督导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以上各类规章制度,对教学的准则和规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自考助学专业教学的管理运行、教学督导等作了具体的规定,另外还安排了学院督导听课,与学校督导进行了补充,进一步加强了自考助学专业教学管理。

全方位的制度保障和管理模式是学院自考助学专业办学的根本。学院引领抓管理注重实效,在提高办学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学校自考助学专业的社会认可度。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是构建“学历+技能”模式的重要生命线

南京传媒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共有34名专职教师,同时聘请了各二级学院的优秀教师担任学院专业课的授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历课的通过率和学生技能的实操能力。与普通本科生相比,自考助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学院始终坚持学历和技能并重的教学模式,积极选聘双师型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同时积极与兄弟院校开展教研活动,互补共促,加强沟通学习,从而研究出适合自考助学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截至目前我校已与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就自考助学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行业人才输出进行战略性合作,互为督导。

为了提高学历课的通过率,学院教学工作办公室进一步明确目标,各专业教研室各抒己见,全体专职教师群策群力,自考助学教育与统招本科有极大的差别,为更好体现我院自考助学专业的教学性质,契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加强学院自考助学专业的考试通过率和毕业授予率,各专业教研室实施过程性学案编写工作,针对公共基础课,编写专业核心课程学生习题集,习题集由任课教师根据考试大纲、考试重点和平时练习及测验进行汇编。

此外,学院积极联系培训部门,鼓励学生参加技能培训班,帮助学生了解传媒行业最新发展态势、掌握日新月异的技能、培养学生互联网商业意识。学生通过参加培训考取相关技能证书,为他们之后的实习就业奠定了基础。

六、结语

南京传媒学院全日制自考助学专业的开办给艺考失利的同学进入艺术类综合院校学习提供了机会,以促进他们进行自我提升,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全日制自考专业的开办,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注入了活力。我校通过教学管理的实践和探索,将学历教育和技能教学进行产教融合,继续探索并推进自学考试的培养专业标准体系的规范化建设,重点方向是建立统一的专业课设置规则,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充分整合发挥自身优势。我校充分发挥省内各地区主考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分层推进分类有序调整专业课程实施管理实施责任主体,构建具有专业特色、优质项目多样的全国自学考试助学学业综合评价考试标准体系建设和专业课程质量评价测试标准体系,不断提高我国全日制自学考试助学专业的管理水平,同时给其他艺术类高校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

参考文献:

[1] 李欢欢.全日制高校自考助学管理对策探索——以扬州大学园艺與植物保护学院自考工作[J].当代继续教育,2018(3):22-25 .

[2]钟咏.全日制自考“学历+技能”助学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继续教育,2016(3):59-60.

[3]阳番,田建湘.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继续教育,2017(2):30-31.

猜你喜欢自学考试教学管理创新背景下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2021年2期)2021-11-02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谈教学管理的艺术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自学考试学习成果评价多元化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105期)2017-02-13江西省民办高校自学考试综合改革与创新探析东方教育(2016年12期)2017-01-12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个人成本与收益的思考求知导刊(2016年22期)2016-10-08多样化继续教育形式下自学考试发展对策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15期)2016-06-25临床医学院教学管理新模式的实践探索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10期)2015-03-01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推荐访问:教学管理 助学 自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