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轶方文库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杜甫诗歌的教学组织与推进探索

时间:2023-10-17 21:30:03 来源:网友投稿

王克强

内容摘要:杜甫诗歌是千百年来无数爱国志士共同的精神家园。通过有效的教学组织与推进探索,可帮助学生从杜甫诗歌中汲取积极入世、爱国爱民、人文关怀等精神养分。而贯通式教学能将杜甫所创作的同类型的、有典型意义的诗歌贯通起来,从而引导学生学会鉴赏杜甫诗歌的内涵美、语言美、结构美、文化美;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杜甫“起承转合”的创作技巧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并激励学生从学过的诗歌中找出类似的表达方式,加强对新知的理解与运用。

关键词:贯通式教学 杜甫 家国一体 起承转合 精神家园

该教学以对杜甫五律《春望》开展贯通式教学实践为例,通过引领学生研读杜甫诗歌,感知杜甫五律创作所彰显出的内涵美,进而由学生自主领悟杜甫“家国一体”的理念与情怀,直至学会鉴赏杜甫五律创作的“起承转合”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近来在多个网络平台上,流传一首据称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暮年》,该作品被冠以“最美最甜”、“惊艳了大唐”的美称,其内容是:“你我暮年,闲坐庭院。云卷云舒听雨声,星密星稀赏月影,花开花落忆江南。你话往时,我画往事。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你认为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甫吗?

生:不是,因为杜甫擅长写律诗,且常常抒发爱国热情。这首诗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看,都不像杜诗。

师:对!四川省杜甫研究中心的徐希平老师说:“杜甫长于律诗,起承转合的技巧炉火纯青。晚年杜甫的心境是忧国忧民,国事、家事是联系在一起的。反观这首《暮年》,像是网络上常见的心灵鸡汤,与杜甫诗歌的境界差远了。”正因为杜甫“家国一体”的情怀感人至深,“起承转合”之美动人心魄,所以杜诗对后世爱国者影响深远,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杜诗何以成为爱国者的精神家园”这一主问题。

PPT出示学习目标:1.研读全诗,感知作品的整体内涵;
2.领悟杜甫“家国一体”的理念与情怀;
3.学会鉴赏杜诗“起承转合”之美。

二.贯通式教学之“辨析觀点”

师:本课实施贯通式教学,会在教学中逐联引入研究唐诗的学者们所持的不同观点,让同学们辨析,从而通过“辨析观点”这一方法的前后贯通,达成精准赏析杜诗内涵美的目的。

PPT出示创作背景: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年)11月,安史之乱爆发。叛军一路西进,攻陷洛阳、长安,唐玄宗逃往成都。太子李亨于755年7月在甘肃灵武登基,史称唐肃宗。杜甫一家躲避战乱流亡至鄜州,他听说肃宗已经即位,就去投奔,不料途中被叛军逮捕,押解到长安,因为官职太小,未引起叛军特别关注,故能在长安城里走动。公元757年(至德二年)3月,杜甫来到长安胜地——曲江。此处虽细柳吐绿,春意盎然,可旧日亭台化为荒芜,杜甫感慨良多,写下《春望》一诗。

学生集体朗读写作背景以及《春望》全诗,感知全诗内涵。

师:依据背景,首联即杜甫在曲江边触景而生发。

PPT呈现:请问“国破”怎么理解?有专家认为“国”指国家,有人认为指国土,还有人认为指国都长安。破指什么?有专家说是破碎,有人说是沦陷,还有人说是分裂。你认为哪个观点更好?为什么?

生:我认为“国”指国都长安。因为诗人身处长安,所见都是长安破败的实景。

师:古人写诗有个原则,即意义不重复。上句国破山河在,下句明显是在描写长安城的春天,意味着什么?

生:意味着“国”肯定不指国都,否则就跟下句重复了。我认为国是指国家。因为杜甫忧国忧民,视野绝不会局促在国都。

师:好!那么“破”又该如何理解呢?

生:我认为不是“破碎”,因为如果是国家破碎,那就意味着许多军阀割据,而当时是唐军、叛军各占半壁江山。“沦陷”也不恰当,国家并没有完全沦陷。所以理解为“国家分裂”更好。

师:分析得合理。那么司马光在《温公续诗话》中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
草木深,明无人矣。”这句话又该如何理解?

生:战乱导致国家分裂,虽然山河依旧,但长安的繁华烟消云散了;
战乱也导致人民生离死别,只剩下荒木杂草寂寥在春风里。

师:好!因为战乱,所以诗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对此专家们有两种理解。

PPT呈现:有专家认为杜甫看到花开,感慨时局混乱,因此悲伤落泪;
看到鸟回巢,想起久别的亲人身处危难而心生惊惧,这是触物伤情,以乐景写哀情。还有人认为:有感于战乱,花都溅泪;
因为恨别,鸟也惊心。运用了拟人手法。你认为哪种理解更好?为什么?

生:第一种观点好,因为更能凸显杜甫“忧国思亲”之情。

师:是的,颔联重在抒情,所以第二种观点不太好,这种理解,使花鸟这样的外物暂时充当了抒情主体,相对于诗人来说,显得喧宾夺主了。再看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指战火、战事,而对于“连三月”,专家也有争论。

PPT呈现:有学者认为“三”是实指,即战争连续打了春天的三个月,呼应“城春草木深”;
有人认为“三”是虚指,即战争延续了很长时间。你认为哪个观点更合理?为什么?

生:我认为是实写,三月就是指春天的三个月,说明年后战火不断,田园杂草丛生,百姓非跑即死。诗人睹景生情,表达了因收不到家信而为家人担忧的心情。

生:不对,古代“三”经常表示“多”,从创作背景看,杜甫756年7月被俘,到写这首诗已有8个月,也就是与亲人断了音讯半年多了,所以颈联用夸张手法再次表达“忧国思亲”之情。

师:认同“三”表示“多”的观点!因为战火绵延越久,诗人“忧国思亲”就越深。可见颔联与颈联都深深浸润着杜甫“家国一体”的情怀以及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的感受:战乱中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把国和家分隔,国乱则家乱,国破则家破。那么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又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生:为国为家而忧愁的情感,愁白了头。搔是想消愁的动作,结果发现头发稀疏,衰老明显,反而加重了愁。

师:情感分析贴切。但老师这里有疑问:李白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同样是写愁,杜甫突出白发短,李白突出白发长,为何截然相反?

PPT呈现:有学者认为李白的“三千丈”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用三千丈可以夸张怀才不遇的愁思之悠长;
至于杜甫的白发短,是因为他搔多了造成严重脱发,挠头多突出愁思重;
还有人认为这种区别反映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不同的诗歌创作风格。你怎么看?

学生开展小组赏读,通过合作学习达成共识:这两种观点都合理,李白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决定了他善用比喻、夸张来表达自己的悠长愁思;
而杜甫擅长写实,他身陷长安半年多,头发越搔越短是事实,头发的变化,彰显诗人“忧国思亲”的愁之深。

师:好!我们通过辨析专家观点的方法,逐一赏析了首、颔、颈、尾四联,深入感受了杜甫“家国一体”的情怀,品味了杜诗的内涵美。下面我们来品味杜诗的结构美。

三.贯通式教学之“拓展比较”

师:杜甫创作律诗,能将律诗的起承转合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请同学们首先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品析《春望》的起承转合之美。

学生实施小组赏读,通过合作学习推选代表发言:首联以景物描写起笔,通过春景与衰景的映衬,突出了战乱带来的荒芜感;
颔联上承战乱之苦,抒发了忧国思亲之情;
颈联通过叙事,由忧国转为忧家,体现家国一体的情怀;
尾联通过细节描写,特写白发,彰显诗人忧国之深,点明了主旨,这是合。

师:刚才同学提到本诗的主旨,请问春望之望仅仅是眺望长安的春景吗?

生:还有望战乱早日平息,望家人早得平安。

师:这正彰显了家国一体的情怀,而这种情怀正是通过起承转合的结构生发出来的。杜甫创作的其他律诗,也呈现出这一特色。

PPT出示:拓展比较——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问:杜甫运用起承转合,并不采取固定套路。他会根据不同情况有所变化,出新见巧。《春望》以写景起,以抒情承,以记事转,以特写合。那么《登岳阳楼》在起承转合方面相比《春望》有哪些变化呢?

学生实施对照比读,分“起、承、转、合”4组开展合作学习,依次发言。

组1:《春望》以写景起,通过衰景表现战乱之苦。《登岳阳楼》以叙事起,通过“昔”“今”二字,表现国变人也变。安史之乱,使人民饱受苦难,这一切凝聚在杜甫的心头,并随他—起上了岳阳楼。表面上看“今上岳阳楼”是向往了多年,现在总算实现了,实际上是因战乱而流浪到此,才有了登楼的机会,这是通过记叙个人遭遇来表现战乱之苦。二诗起笔手法虽然不同,但殊途同归。

组2:《春望》颔联上承战乱之苦,抒发了忧国思亲之情。《登岳阳楼》颔联承接首联登楼,写登楼所见景色:诗人看到辽阔的洞庭湖时,想到大地仿佛裂开了,乾坤在水面上日夜不停地浮动。这是借写远景来象征国势的动荡不安,暗藏忧国忧民之情,境界比《春望》颔联的忧国思亲之情更高。

组3:《春望》颈联通过叙事,由忧国转为忧家,体现家国一体的情怀。《登岳阳楼》颈联写诗人登上岳阳楼远眺后,从胸中翻腾着国事民事,转到“自己不能施展抱负”的痛苦上来。“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信断绝的孤苦,不了解朝里、地方上、家乡的情况。“孤舟”写出了诗人全家挤在小船上飘泊度日,年老多病,报效国家的希望渺茫。此联同样通过叙事,书写家国一体的情怀以及报效国家不得的痛苦。

组4:《春望》尾联通过特写白发的镜头,彰显诗人忧国之深,点明了主旨。《登岳阳楼》尾联则描写了两个镜头:一个是西北方向长安附近激战的镜头,一个是在岳阳楼上倚窗眺望的诗人流泪的镜头。前者是诗人想象的虚景,后者是诗人所处的实景。可见诗人身在岳阳,心系长安。孤舟虽小却装着天下。诗人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心,点明了主旨。

师:大家的合作学习成果丰硕,揭示了杜诗成为爱国者精神家园的原因。杜甫之后的爱国志士通过阅读其诗作:可以从杜甫“家国一体”的理念中汲取精神生活的养料,可以学习杜甫“起承转合”的创作技巧来外显自己的精神价值。

学生代表总结心得:杜甫的爱国情感是充沛的、热烈的、真挚的。在动荡的社会中,他看到了现实,也看到了历史,感受到了真实的自我,也感受到了千千万万和他一样生活在乱世的百姓。他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叙述出当时的真实历史、真实人生,又用自己在诗歌艺术上高超的造诣,写出了起承转合很精致的诗作,营造出了真实高迈的人生境界。所以杜诗就成为了千百年来爱国志士的精神家园。

四.布置作业:鉴赏杜甫五律《楼上》的起承转合之美,并写成赏析类文章,不少于400字。

【案例评析】

本课立足于贯通式教学,通过学习方法(辨析专家观点,强化文本理解)的贯通,以及对诗人所创作的同类型的、有典型意义的诗歌之贯通来组织并推进课堂教学。

一.活动选择,根据文本特点确定教学方法

教学《春望》,紧扣杜甫诗歌的两大特色——家国一体情怀与起承转合技巧,运用贯通式教学之“学法贯通”的方式,来引领学生学习。设计了集体朗读、小组赏读、对照比读等阅读方式,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通过辨析不同观点,由浅入深地感受《春望》的内涵美、语言美、结构美,同时教学中多次采用了适合古诗赏析的合作探究法,有利于学生思维碰撞、取长补短,发挥集体智慧,深入研读文本。

二.问题优化,确立主问题意识和对话策略

创设“杜甫诗歌何以成为千百年来无数爱国者的精神家园”这一主问题,通过引导学生研读《春望》,以点带面,让学生感悟:爱国志士通过阅读杜甫的诗歌,可以从诗人“家国一体”的理念中汲取精神生活的养料,可以通过学习诗人“起承转合”的创作技巧来外显自己的精神价值。

基于主问题,围绕学术界在鉴赏《春望》的过程中产生的争议话题,来设计适合学生探究的系列子问题,力求语言简练,目标指向性强,以图通过引导学生辨析专家的不同观点,选择自己认为最合理的见解,并阐明理由,从而自主解决系列子问题,精准把握杜甫的情感脉络,主线清晰地鉴赏诗歌。在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赏鉴过程中,注重启发诱导,学生情感把握不精准时,适时提供助学信息;
学生鉴赏思路不清晰时,引导学生厘清表达的主次与顺序。

三.关注过程,彰显学习的“主体性”及“生成性”原则

该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让学生的合作学习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针对学术界关于《春望》的争议话题,探索解决之道,分析文学之美背后的规律,深入与文本对话,总结阅读感受。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解决、收获的总结、学习方法的归纳都尽量做到生成。

四.价值突显,拓展学科文化价值、关注学生发展空间

通过对《春望》与《登岳阳楼》这两首主题相似五律的贯通式比较阅读,引导学生鉴赏杜甫五律的内涵美、语言美、结构美、文化美,以触摸诗人的思维,直至抵达诗歌深层的文化密码——家国理念;
引导学生像千百年来的爱国志士一样,从杜甫“家国一体”的理念中去汲取精神生活的养料,通过学习杜甫“起承转合”的创作技巧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同时鼓励其从学过的诗歌中找出类似的表达方式,加强对新知的理解与运用。

参考文献

[1]杜甫精神.薪火相传——纪念《杜甫研究学刊》四十周年[J].葛景春.杜甫研究学刊.2021(01)

[2]杜甫诗歌的顿挫之美[J].焦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02)

[3]杜甫诗歌中的教育观念及其现实意义[J].张慧敏.梧州学院学报.2020(04)

基金资助: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四期课题,课题名称:基于行动学习的中小学古诗文贯通式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1JY14-L75。

(作者單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教育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起承转合精神家园杜甫基于“起承转合”的中小学生智创素养培育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22年5期)2022-05-16杜甫改诗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2018年11期)2018-12-04起承转合+思想性中华诗词(2018年6期)2018-11-12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起承转合初中生世界·七年级(2018年4期)2018-06-05和谐文化是澳门诗人的精神家园中华诗词(2017年1期)2017-07-21杜甫与五柳鱼小学生作文(低年级适用)(2017年4期)2017-07-07强化“四个意识” 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西部蒙古论坛(2016年4期)2017-01-16政治课堂注重情境串联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1期)2016-01-28杜甫的维稳观学习月刊(2015年3期)2015-07-09经营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学习月刊(2015年3期)2015-07-09

推荐访问:杜甫 诗歌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