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轶方文库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板鼓在戏曲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10-07 16:40:07 来源:网友投稿

■王世忠

板鼓(或称鼓板,即板和鼓的统称),是我国民族文化戏曲乐队中的打击乐器之一,戏曲界老一辈人称之为戏中之胆。到了明清时代,官家又称板鼓演奏者为司鼓、鼓师、打鼓老等。古代演戏的时候,没有打鼓的便不能演,传说没有开演之前,打鼓老须先入座九龙口(舞台前侧之地),他不坐下不能开戏,然后演员才能出台帘(所谓的出将入相之处),立于打鼓老的后边,再正冠出场。发展至今,板鼓演奏者(以下简称为“板鼓”、或“司鼓”)一直既是首席领奏乐手,又是乐队指挥,更是领奏整个戏曲乐队、把控剧情发展的灵魂。司鼓除了用手势指挥乐队外,还依靠有一定程式的、有规律的击打板和鼓,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俗称“点子”),来操控、指挥乐队,以把控舞台演出、剧情发展。经过历代前辈艺人不断创造、实践、吸收、发展和融合,板鼓演奏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具有一定程式的演奏(指挥)风格,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戏曲舞台艺术的韵味,体现着戏曲伴奏的特色。从司鼓所需的技术、职能、艺术修养等方面来看,它是戏曲舞台上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可谓“戏中之胆”,其职能和作用的重要性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绝不能简单片面地把板鼓看成是一种单调的、普通的打击乐器,它应该是戏曲团体俗称的“三军司令”、“总提调”,即行话所谓“万响归皮”。总而言之,板鼓的作用远非其他乐器可比,它在乐队演奏员之间,乐队与演员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不间断地起着引导、衬托、交融、调节、统一的桥梁作用。

本人作为一名在戏曲专业团体从事板鼓工作30 多年的文艺工作者,浅谈一下板鼓在戏曲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

板鼓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性,首先在于所有戏曲伴奏人员中,唯有司鼓的指挥、演奏始终贯通全剧。也正是因为乐队所有打击乐,包括其他伴奏乐器,都是根据板鼓演奏指挥的动向、节奏、要求来演奏和表演。比如,某处要打什么锣鼓经,用什么样的速度来演奏,中途要转什么锣鼓经,在什么地方转、又在什么地方收,伴奏在哪个点起,又在哪个点收等,所有的乐器都要听从板鼓的指挥、贯通全剧。所以司鼓入座之后便几乎不能动,要紧盯舞台“打”完一出戏后,即现在说的演出结束后才能离开位置。其实,一出新戏,司鼓从导演到场工作开始,即开始了熟悉剧情、领会导演意图、明白演员身段语言的工作,甚至是某种程度上参与了二度创作,如果排戏时司鼓不到,戏便不能排,排了也是白排。由此也能看得出司鼓在整台戏中的重要性了。所以长期以来,各地方剧种的板鼓在乐队中始终保持着传统的权威性、不可替代性。

板鼓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性,又在于司鼓指挥乐队去服务人物(角色)、完成剧情的使命。在舞台演出中,司鼓者必须知道很多事情,除熟悉剧本外,各种角色的行动也得熟悉,唱念做打他都得知道,因为倘若全剧的情形他不知道,他便无法安置锣鼓牌子,唱念做打他不知道,他就无法施加鼓点。所以板鼓必须充分熟悉全剧,深入了解剧中人物,通过演奏音乐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性格得到深化和发展,有力地渲染戏剧气氛,以高超的程式伴奏手段将剧情推向高潮。从舞台大幕拉开到闭幕,各种角色的上下场、抬手投足、动作表情、念白唱腔等,无不在板鼓的启引下开始、展伸、结束;
司鼓掌握着全剧节奏的尺度、剧情的高低起落的层次、人物表演的喜怒哀思各种不同的内心情感变化。特别是在传统戏曲剧目中,剧情、角色所需的唱念、身段、锣鼓、配乐、曲牌等,以及节奏的快慢、音效的强弱、情绪的起伏等,从开始一直到结束,都是遵循板鼓点子特有的音效手段、明确的戏曲音乐语音,来引领表演和剧情发展的。可以说板鼓的指挥演奏者掌握着全剧的命脉,彰显着驾驭整个舞台的能力,是总揽全剧演出的组织者和指挥者。

板鼓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性,还在于司鼓几乎是舞台所有部门开展工作的主导者,其他部门都必须与板鼓配合来完成剧情。板鼓演奏者(司鼓)指挥乐队服务角色、完成剧情,而在这整个演出过程中,还需要灯光、音响、特效,大幕开闭、幕间抢场等部门的配合,而这些工作,往往与音乐紧密挂钩:司鼓指挥乐队演奏音乐、音乐伴随着剧情的发展,舞台上各部门也就跟着音乐来完成不同的配合工作。比如演员的出场,不管是锣鼓还是音乐,演员都必须在规定的音乐节点或者锣鼓声响上出场,否则就是所谓的“冒场”或者“脱场”;
再比如演员表演中的一个亮相由锣鼓“四击头”配合完成,如果说同时需要舞台灯光进行定格灯光来一起完成定格特写的话,那么这束定位光就必须在锣鼓的最后一击上打开;
如跟着那最后一击需要有舞台特效或者音响特效来渲染效果,那么这些特效也就必须在锣鼓的最后一击后施放;
一场演出开始往往都有启幕音乐,那么大幕的开启(包括闭幕)必须在音乐特定的节点上,早开晚开都不行,否则也可能会出现所谓的事故。戏曲演出往往都有分场次的习惯,每场之间的换场,包括抢景、换大小道具、演员更换服装等,大多要求必须在幕间音乐中完成……而这等等工作的主导者,就是板鼓演奏者。

板鼓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性,在于司鼓仍是乐队“第一责任人”。从戏曲历史来看,戏曲乐队从2-3 人发展到现在常规的20-30 人,都没有脱离戏曲乐队的基本功能,司鼓也都能得心应手地去指挥乐队顺利完成演出。但是因演出活动需要,从本人长期以来的实践来看,司鼓与超出30 人的单管制、双管制,甚至是超出百人的四管制交响乐队合作时,就会碰到很多问题:合作乐队,包括他们的指挥有可能不熟悉戏曲、他们的演奏员不能理解“橡皮筋”似的戏曲节奏、合作乐队与戏曲乐队和特有的锣鼓不能紧密配合、无缝衔接,还有演员面对庞大的乐队听不准节点、不能准确演唱甚至“手足无措”等问题。这种情况下,司鼓与伴奏乐队,特别是与他们乐队的指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的时候在戏曲特有的关键点还需要司鼓“点拨”。比如:演员在伴有急急风锣鼓的音乐声中出场,到了点位后,必须要司鼓和乐队指挥合作“截止”或者起承转合音乐,而这个关键人物,往往还是戏曲乐队的板鼓演奏者。

板鼓在戏曲艺术中举足轻重,这也就要求板鼓专业人员(司鼓)的技术水平必须达到比较高、专业知识比较全面的程度。在戏曲界有句行话,说的是“十年能出一个好演员,十年出不了一个好鼓师”。本人几十年的从艺生涯,深刻体会到,造就一位好的板鼓,比造就一位演员还要难一些。按先天自然的条件,他除了嗓音条件,似乎比演员容易——因为演员需要有好嗓音、好面貌、好身材这三种天生条件,而板鼓演奏者不一定需要。然而说到后天用功学习的条件,上面也有所阐述,司鼓的比演员可就难多了。除了天生的双手,技术层面就比演员难多了,知识层面更需要比演员广博。作为司鼓者,要具备一定的创作知识和音乐设计能力,能够为新编剧目设计锣鼓,且设计的锣鼓合理、锣鼓的整体布局合理、锣鼓的舞台应用合理;
司鼓演奏鼓板要做到搓儿圆、点子顺、有耐力;
开点准、收点稳,手势清晰果断,鼓套子干净流畅;
指挥的节奏意识强、有灵活性,并具有很高的规范性。除了要具备以上良好的专业基本功、娴熟的技巧、较好的音乐素养外,同时对戏曲各行当的专业知识需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不仅要熟悉乐队武场行当,也要熟悉乐队文场吹、打、拉、弹各种乐器的性能与运用;
既要熟悉演员的唱念做打,也要熟悉灯光音效、熟悉布景道具、熟悉舞台其他部门工作特点;
最重要的是,还要具备一定的创作知识,具备培养乐队、训练乐队的能力。

一个专业团体里面,司鼓者的水平高低,对整个演出团体的艺术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对整台演出质量的好坏起着关键性作用。虽然如此,但并不等于说板鼓技艺高不可攀。很多院校的艺术系、地方艺校,不断出现较好的板鼓专业人才,他们经过几年在专业院团的跌打滚爬,通过在院团不断地实践、积累,随着演奏技能及艺术修养不断提高,就完全可以掌握好板鼓演奏技艺,成为一名优秀鼓师,为我国民族文化的戏曲事业添光加彩、继往开来、薪火相传。

猜你喜欢司鼓锣鼓演奏者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艺术品鉴(2021年18期)2021-12-01第七届江西艺术节·2019年江西省优秀青年戏曲演奏员展演剧照(一)影剧新作(2019年2期)2019-07-30关于双排键电子琴即兴演奏学习方法之分析艺术家(2018年4期)2018-01-26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黄河之声(2018年2期)2018-01-24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四川党的建设(2017年10期)2017-06-19民族音乐“如何教”VS“怎么学”——以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一课的教学为例中国音乐教育(2017年9期)2017-05-20试论潮州大锣鼓的艺术特色大众文艺(2017年15期)2017-01-28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黄河之声(2016年22期)2016-02-03龙潭八牌锣鼓的概况与保护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戏曲司鼓在演出中的作用分析大众文艺(2015年3期)2015-07-12

推荐访问:表演艺术 戏曲 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