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轶方文库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河流湿地生态修复规划:以福建龙岩东山湿地公园为例

时间:2023-09-13 21:00:03 来源:网友投稿

郭 舜 陈 峰 吕国梁

(1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龙岩,364021;
2 龙岩市园林管理局,福建 龙岩,364000)

生态修复是建设健康、美丽城市的基础,旨在保护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环境、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其主要内容是河岸线、海岸线和山体的修复。福建龙岩东山湿地公园在生态修复规划中,秉承海绵城市理念,采取人工+自然湿地相结合的方式,落实“渗、滞、蓄、净、用、排”,充分发挥湿地净化水质、削峰滞洪的作用,使水质达到地表水IV 类标准,人工湿地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在破除原有渠化硬质驳岸的基础上,采用生态设计手法恢复滨水生态地带,修复岸线、恢复生境,从横向和纵向多维度营造动植物生境系统,提升物种丰富度。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控制开发建设的强度和建设方式,尽可能做到生态化、小型化,以减少对湿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视觉景观上的干扰(刘凡祯, 2019)。从生态安全角度加强与周边生态廊道的联系,与其周边奇迈山、翠屏山以及公园绿地、城市社区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和完善的游憩系统(李文博等, 2018)。同时在生态修复规划中突出野趣,融入地方文化、体现地域特色、注重游憩体验,形成步行、骑行等游赏系统,充分利用湿地的景观价值、文化属性等社会功能丰富市民休闲游乐活动,营造生动的城市景观(杜涛, 2016)。

小溪河是龙岩中心城市龙津河上游的重要支流,也是构筑城市“两环、四楔”生态网络系统的重要自然生态廊道。东山湿地公园位于龙岩主城区东南部,地处小溪河上游,翠屏山和奇迈山山脉之间。研究区东至308 省道,西至西翠路,南至庙山,北至莲南路,总用地面积115.17 hm2。整体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最高点高程471 m,最低点高程335.42 m。公园东部和南部为山体,地势相对较高,中部为耕地和鱼塘,北部为滩地,地势相对较为平坦,溪流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穿越公园。

小溪河流域面积224 km²,河流长40 km,设计范围内现状两岸均已建标准为50 a 一遇的防洪堤,河宽40 ~65 m,每年4—9 月为汛期,10 月至次年3 月为枯水期。河底高程为336.50 ~352.05 m,水质断面以Ⅴ类水质为主。公园现状杂草丛生,植被种类单一,多为苦楝(Melia azedaeach)、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毛 竹 (Phyllostachys edulis)、 芦 苇(Phragmites australis) 等。山体为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针叶林植被,以松树(Pinus)、杉树(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为主,还有少量茶树、果树等。公园南部现状生态良好,鱼塘水域众多,调研中发现有白鹭(Egretta garzetta)踪迹。

近年来,由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小溪河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远远超过河流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水环境质量呈恶化趋势,流域内水体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氨氮等均超地表水V 类水质标准,特别是降雨季节悬浮物严重超标。由于城市防洪需要,沿河两岸已基本渠化,河流生态系统遭割裂,水体难以得到两岸湿地系统的净化,河流自净功能受到极大影响。同时,小溪河属山地性河流,坡降大、河床较浅、河面狭窄、水流较快,由于年平均流量不均,河水容易暴涨暴落,不利于水景观的打造,也造成沿河两岸景观观赏性不强。

秉承“悠悠河溪,大美绿洲”的设计理念,从尊重自然环境,营造生态环境的高度,对原有生态良好区域最小干预破坏,丰富湿地生物多样性,构建连贯、完整、稳定的湿地生态系统(马奔等,2017)。结合城市休憩、观光等功能需求,充分融合湿地公园景观价值和文化属性,以山区溪流湖塘湿地景观为特色,集生态净化、湿地展示、科普教育、健身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苏源等, 2018)。在全面保护的基础上,针对污染源特征,引进生态湿地净化核心技术,优先采用有利于保护湿地环境的生态化材料和工艺,通过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相结合,彻底改善河流水质,形成水质优、水体畅、水岸美的城市湿地公园,成为城市河流净化生态示范区,探索绿色发展之路的“试金石”(闵忠荣等, 2018)。

湿地公园划分为湿地净化区、湿地休闲区、滨水休闲区、生态探幽区、山林保育区5个功能分区(图1)。

图1 龙岩东山湿地公园总平面图Fig.1 General plan of Longyan Dongshan wetland park

(1)湿地净化区。通过环境修复重建生态结构,结合湿地科普游览线,展示湿地净化过程,为游人提供一个认识湿地、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场所。

(2)湿地休闲区。将小溪河东岸作为人工湖湿地生态净化休闲区域,作为河水净化区域和雨洪滞留带,打造以“静”为脉络的休憩空间,利用带状湿地净化体系布置园路,设置观湖散步为主并辅以科普教育配套设施。湿地靠小溪河一侧结合营造高低起伏的生态驳岸,并在其中设置休闲空间和观景平台,为游人提供野趣自然的游览空间。

(3)滨水休闲区。小溪河西侧以“动”为主线,将场地分为社区、亲子、运动三大版块,提供康体活动场地、儿童乐园、骑行慢道等设施,营造溪畔乐活景观空间。设计将防洪堤上部移除部分,保留基础改造隐形挡墙,沿线设置园路,同时设置一条3 m 宽的骑行慢道,为慢跑、骑行等活动提供空间。

(4)生态探幽区。场地利用原有丰富的地形与植被因势造景,架设穿梭林间的栈道,提供过溪吊桥、林中嬉戏、林下瑜伽等丰富的山野活动空间,赋予山林野趣、体验原野风情,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5)山林保育区。按照最大程度保护、最小干扰原则,结合场地现有地形,设置登山步道、山顶揽胜、林下健身等山野活动空间,打造“置于林,体其情”的生态体验区,提供“原汁原味”的山林氧吧,打造亲近自然的活氧健身场所。

5.1 驳岸改造

现状防洪堤采用浆砌石堤身、衡重式断面,河道被渠化和硬化。河道硬化破坏了原有河岸与河床之间在水文、生态上的联系,削弱了河道的截留雨水、过滤地表径流、净化水质、减少河道沉积物等功能(吕尧, 2019)。

采用自然的结构和形式改造硬质防洪堤,将河岸与河道在生态上联系起来,实现物质、养分、能量的交流。结合小溪河汛期水位变化大、流速不稳定等因素,从可实施性、经济适用性等方面考虑,合理拆除现状防洪堤上部堤身,还原生态护岸线景观,保留常水位线以上1.0 m 堤高,对堤后填土进行削坡,设计坡比为1:2.0,坡顶高程为50 a 一遇洪水位加上0.5 m 超高,在距离堤外1.5 m处布设一排松木桩,松木桩高出地面1.0 m,松木桩与已建堤之间回填砂砾石,砂砾石可以利用河道清障开挖料,面层种植亲水性植物,从而起到柔化作用(图2)。

图2 驳岸断面设计Fig.2 Design drawing of revetment section

5.2 水体修复

按照湿地公园水净化理念,运用“生物—生态”的水体修复技术(张骞等, 2019)。先从大的流域进行截污减排,控制污染源头,减轻小溪河污染程度,然后以生态手法设计人工湿地进行初次净化,自然湿地进行二次净化,破除河流硬质驳岸,恢复河流生态和自净功能,从根本上改善河流水质。通过河流治理,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及以上,景观湖及下游水域水体清澈,透明度≥1.5 m,呈现“水下森林”与“水下草原”的景观。

水质生态净化处理工艺分为3 个功能分区(图3):(1)湿地净化区。利用湿地有效降低入水水体中的部分氮、磷及有机污染物含量。(2)清水型生态系统净化区。利用景观湖进一步削减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污染物含量,湿地公园主要水质指标稳定达到IV 类及以上。(3)生态湿地。通过构建以沉水植物为主体的滴水型生态系统,达到削减水体中的氮、磷有机污染物含量,保持水体水质。

图3 水质生态净化处理工艺路线图Fig.3 Water quality ecological purification treatment process roadmap

以“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安全”五位一体理念治理水体。通过湿地净化系统,以“净”解决水安全、水生态、水资源等问题,改善水质、确保小溪河下游用水安全。

5.3 植物群落恢复

结合各功能分区的需求,以植物为依托,凸显各分区的特色,利用植物种类的多样化和种植形式的差异化,打造布局合理、疏密有致,既有统一又有变化的景观空间(宋泽华等, 2019)。

(1)湿地净化区。以湿生、水生植物为主,结合少量陆生植被,通过对湿地植物、鸟嗜植物等合理配置,充分展示湿地植物个体、群落自然美及湿地植物的生态多样性。

(2)湿地休闲区。以湿生植物为主,配置少量陆生和水生植物,通过层次丰富的自然式种植,为亲水的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使溪流成为具有生命活力的生态环境,构建湿地公园的自然景观和生态功能。

(3)滨水休闲区。以陆生植物为主,采用自然式种植,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组团式合理配置植物群落,形成开放、半开放、封闭、半封闭的植物空间,创造丰富多样的空间序列感受。

(4)山林保育区。主要针对林相改造,按照因地制宜、生态功能优先兼顾森林景观效果的原则,强调植物的色彩搭配,选择开花、叶色、果实季相变化明显的植物,丰富林相季节色彩变化。

(5)生态探幽区。以陆生植物为主,自然式种植片林,营造茂林修竹、山野幽静的环境,使人置身于此,达到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邻近湖岸以种植湿生、耐水湿植物为主,打造生态多样的湖岸景观。

东山湿地公园秉承“海绵城市”理念,坚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理念,从宏观角度入手构建区域水生态安全格局,将河流、湿地、坑塘和低洼地以及雨水收集系统串联,构建一个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和生态净化系统。通过引进生态湿地净化核心技术,彻底改善小溪河水质,修复已破坏的滨河湿地系统,形成水质优、水体畅、水岸美的城市湿地公园。东山湿地公园极大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龙岩探索绿色发展之路的“试金石”,对龙岩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发展方式带来了积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龙岩小溪净化新时期单元控规动态维护探索实践——以龙岩主城区为例建材发展导向(2022年24期)2022-12-22春天的小溪民族音乐(2019年6期)2020-01-15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当代水产(2019年3期)2019-05-14GPON技术在漳州天宝至龙岩蛟洋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的应用中国交通信息化(2018年7期)2018-09-14小溪上有桥了小学生导刊(2018年1期)2018-03-15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Coco薇(2017年7期)2017-07-21陶色净化金色年华(2016年23期)2016-06-15龙岩:“三色”发力 崛起提速红土地(2016年9期)2016-05-17THE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WORDS AND CHINESE ONES IN TRANSLATION科技视界(2013年20期)2013-08-15给未成年人净化出一片晴朗的天空中国火炬(2012年11期)2012-07-24

推荐访问:湿地 东山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