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轶方文库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提升听障大学生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

时间:2023-09-13 18:30:04 来源:网友投稿

宗世英,羊丽苹

(长春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1)

2021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颁布的《“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指出要拓展学段服务,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就要大力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要稳步发展高等特殊教育,增设适合残疾学生就读的相关专业,完善残疾学生就读普通高校措施。近年来,国家对残疾人高等教育重视程度逐渐加深,残疾人高等院校数量和招生人数也呈稳步上升趋势。听障人群是中国残障的重点人群,大约占中国残障总量的四分之一,同样也是社会重点关注的群体之一。

(一)学业困难程度过高

学业困难也是阻碍课堂质量提高的障碍之一。尤其是在大学,很大一部分课程是根据普通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的,尽管听障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在智力水平上都是相似的,但因身体缺陷导致听力障碍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普通大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显著差异。特别在很多公共课程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或者很难顾及到课堂中的听障大学生。

(二)学生依赖性强

听力障碍的学习者不能接受来自外界的声音或接受困难,缺乏与外界交流的能力,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主要通过视觉来接受外界的信息,所以听力障碍的学习者往往会形成一种固有的思维方式。由于对听力、视觉和触觉信号的处理速度不同,会导致多维信息不同步,从而更喜欢直观地思考问题,缺乏对问题的发散思维、举一反三的能力。有听力障碍的人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依赖老师,他们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一项关于听障学生注意力的研究发现,6%的学生在一节完整的课程中能坚持10分钟,12%能坚持15分钟,50%能坚持20分钟,22%能坚持30分钟,只有5%能坚持40分钟。可以从这项调查结果中看出听障学生注意力的短暂性。听障大学生在精神不集中的情况下是很难做到自己独立思考的,所以听障大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也远高于普通学生。

(三)容易出现消极情绪

听障大学生由于听力损伤可能导致的语言、思维的第二障碍,使得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往往会遇到比健全学生更多的困难与障碍,这也使得他们容易出现消极情绪。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因为听力上的缺陷,听力障碍学习者常常因为无法准确听到并领会课堂话语的内涵,导致对课堂的反应相对落后,学习掌握情况也较别人滞后,也很容易表现出不自信、心态低落的消极情绪。

(四)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听障大学生依靠手语作为交流的主要方式,而相比于普通大学生来说对于知识的掌握大多是借助视觉认知,目前大部分高等学校的教学模式也是主要通过视觉认知达到教学目的,这样长期统一的教学模式则容易造成听障大学生学习时的疲劳甚至厌烦。在对听障大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这一特点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除了手语外,很少有能带动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活动课为辅,不能完全适用于有听力障碍的学生。占主导地位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很好地引导和启发听障学生,无法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五)课堂互动枯燥乏味

教学和学习的过程是互动的。在一个正常的课堂上,与教师互动的基本特征应该是平等、尊重、自主、开放和多样化的,学生能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但是听障学生接受的学习模式还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为主,与教师的互动也多是形式主义的,课堂交流缺乏互动性,而且是表面的、单一的和不平等的。

(六)教学目标不切实际

课程目标是老师开展课堂教学的灵魂,同时也是对学生开展具体教育的指向,目标的制定直接关系到课程的实效性。一个专业在探讨本学科的教育发展时,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以正确、合理的方式提出教育要求。教育目标要在所有教育活动中得到落实,它们是设计和实施教育的起点和终点,发挥着明确的指导和控制作用。许多教师在制定这门课的基本教学任务时往往缺少了较为深入的思考,甚至脱离了符合学生身心成长的根本要求,亦或是将教学指导用书或教材上的“教学要求”简单借鉴了过去,在课程目标的制定时脱离了实际。

听障大学生由于听觉的缺乏使其失去获取外部资讯和与其他人交流的途径,但是他们的认知中有几个主要特征:按照感官补偿理论,某一感官通道出现问题,其他感官能力会自动提高,学生拥有比普通人良好的视觉和触觉,也会比较努力。所以,探索多种多样、适应听障大学生自身发展、符合学生多样化需要的教学模式、改变教育思想,对提升听障大学生素质的作用很大。解决听障大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及障碍,要充分考虑听障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内容特点。主要坚持的是特殊性、实用性和可行性3个理念,以此寻求听障大学生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的策略。

(一)采用情境式教学

听障学生不能或很难通过听觉接收语言信息,但是听障学生对于画面和色彩的敏感度要高于一般人。情境教学法的重点则在于激发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课程目标引入到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专业知识,让学生的身心健康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情境教学法是基于真实情境开展主题教学,一般能够运用于各个学科,能够很好地解决教师教学方式较为单调的问题。

(二)制定明确目标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紧扣课程标准,充分分析学情,对于学习能力强弱不一的学生不应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更应该注重的是学生的技能培养尤其是技能的训练,应该是把培养目标充分合理地表现出来,促进听障大学生的素质全方位提升,不只是教课本知识,也要注重听障大学生的思考行为、心灵的承受力、意志品质、思维和情感以及交流技巧等多方面的训练。

(三)丰富课堂互动形式

互动教学模式,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交往、沟通的过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

(四)设计合理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地制定并把握内容的广泛性和深入性。所谓内容的广泛性,指的是所讲授内容的覆盖面以及数量。随着我国听障大学生的生源素质的提高,学生的视野宽阔了许多,许多听障大学生对于新知识和新科技都是十分感兴趣的,并且对于比较先进的技术和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知识都有很强的求知欲,但他们对于教师采取过去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十分厌倦。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有足够的了解。

(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情趣,对于提高听障大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有着积极作用。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充分激发听障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教学模式则能够极大程度地激发听障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相比于传统教具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能够促进听障大学生投入课堂。

(六)加强教学改革和研究

教师要进行全面和彻底的教育改革和研究。教育研究是一种学术研究活动,其主要目的是研究教育规律,以提高教学质量。英国著名的课程理论专家斯滕豪斯提出,“教师是研究人员”,应该积极地、批判地、系统地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总结和反思,为提高听障学生的教育质量做出积极贡献。

(七)建立良性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群体之间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内在心理发展的纽带,是学生的重要资源。学生感受到的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支持和亲近感,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业行为,教师的支持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安全的环境,是学生能够参与学习的必要条件。教师和学生之间积极关系的建立是基于互动形式的丰富,增加互动的种类,让先进的理论知识影响学习内容的可视化,使互动最终得到应用,从而实现师生互动密度和强度的大幅提升。教师需要积极关注不同层次的听障大学生,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心理特点,通过各种互动与听障大学生建立良性的师生关系,以促进听障大学生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听障大学生由于先天或后天的缺陷,有听力障碍的学生比听力正常的人更容易遇到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要比正常人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赶上普通学生的进度。并且听障大学生课堂教育教学受到培养目标、学习方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课堂质量提高存在着学业困难程度过高、学生依赖性强、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课堂互动枯燥、教学目标不切实际等问题,而这些都严重地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我们要从采用情境教学法、制定明确目标、丰富课堂互动形式、设计合理教学内容等方面入手,构建科学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支持,实现听障大学生教育教学积极的互动,达到课堂教学质量、学习层次的不断提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应当按照听障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充分调动听障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猜你喜欢听力障碍教学模式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少男少女·教育管理(2022年3期)2022-05-12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基层中医药(2020年5期)2020-09-11跟踪导练(四)2时代英语·高一(2019年1期)2019-03-13Units 1—2 听力练习时代英语·初中(2018年2期)2018-05-14Units 3—4 听力练习时代英语·初中(2018年2期)2018-05-14Units 5—6 听力练习时代英语·初中(2018年2期)2018-05-14Units 7—8 听力练习时代英语·初中(2018年2期)2018-05-14跨越障碍军营文化天地(2017年4期)2017-06-15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16年1期)2016-07-10“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新课程研究(2016年21期)2016-02-28

推荐访问:教学质量 课堂 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