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轶方文库网 > 事迹材料 >

精益求精的人物事迹7篇

时间:2022-10-04 14:50:04 来源:网友投稿

精益求精的人物事迹7篇精益求精的人物事迹 2021爱岗敬业道德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材料模板5篇 2021爱岗敬业道德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材料模板1 尊重生命大爱无至 1992年第四军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益求精的人物事迹7篇,供大家参考。

精益求精的人物事迹7篇

篇一:精益求精的人物事迹

21 爱岗敬业道德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材料模板 5 篇

 2021 爱岗敬业道德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材料模板 1

 尊重生命 大爱无至

 1992 年第四军医大学毕业后,她走上了当医生,为病人解除病痛的职业生涯。穿上白大卦,就背上了沉甸甸的责任。面对的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用心、用情去真诚地对待每一个病人,为他们减轻病痛,给予他们继续生活的希望。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她始终将德行操守放在第一位,时刻坚定为病人服务的决心和信心,坚持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看待物质利益,正确对待个人、集体与国家的关系,把病人的利益放到第一位,以“信”为本,兑现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诺言。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服务于每个患者,尽职尽责地为患者解除病痛。

 20__年 9 月,一名心慌气短、面色青紫,病情危重的冠心病伴三度心衰患者,危在旦夕,从晚上 9 点到第二天上午 9 点多,她一直守在病床前,积极抢救,精心治疗,直至心衰纠正,症状缓解,她才松了一口气,到吃午饭时才发现自己还没洗脸,患者家属感动之至,当场送她 300 元钱的“红包”,再三推辞无果,但为了解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她只得先行保管,在患者痊愈出院时退给了患者。像这样的例子在她的身上还有很多、很多,举不胜举。近年来,拒收红包百余次,3 万余元。

 20__年,新堡子乡一名 50 多岁的张姓患者,患扩张型心肌病,伴有阵发性室速,在西京医院就诊时,医生建议患者家属放弃治疗,回家准备后事。患者回家后,家属找她去家里会诊,当她走进患者家门的时候,该患者穿着寿衣,无力地躺在床上,从病人的眼神里看到了绝望,村里人进进出出,和患者进行着最后的道别。她经过认真查体,仔细检查,科学评估后,认为还有好转趋向,于是建议其住院治疗,在她的精心治疗下,经过一个月的住院,病情好转,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延长生命 3 年有余“。

 学以致用 严谨为医

 解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是医务工作者的首要责任,也是她的人生坐标。积极进取,争取支持,拓展医疗服务范围,是她的职业追求。20__年她从西安交大第一医院血液科进修回院后,积极倡导,争取领导支持,建立了“骨髓检验诊断室”,填补了我县血液病诊断的空白,为血液病患者就近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提供了重要保证。骨髓诊断经数百例与省级医院的验证,准确率达到了 98%

 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

 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是她的职业操守,为生命保驾、为健康护航,是她的崇高信仰。凭着对卫生事业的忠诚和对生命的尊重,践行着她为病人解除病痛的宗旨。

 20__年春天,非典肆虐,人人倍感危机,个个谈非色变,这时医院安排她到“发热门诊”从事非典病例分检工作。当发现第一例疑似非典病例时,又安排她到简陋的临时病房进行诊疗救治。在这种环境下,她把个人安危放在一边,服从单位安排,义无反顾战斗在抗非第一

 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2021 爱岗敬业道德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材料模板 2

 马合沙提斯拉木,男,哈萨克族,19__年 12 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乃县吉木乃镇沙尔乌楞村护边员。

 作为义务护边员,马合沙提斯拉木 24 年来无怨无悔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累计巡逻 26万余公里,相当于我国陆地边境线总长的 11 倍多,用生命护卫着祖国的安宁。

 吉木乃县萨尔乌楞村离边境线不到 100 米,被称为“中哈边境第一村”,马合沙提斯拉木从小在这里长大。19__年,他从部队复员,当起了义务护边员。马合沙提负责巡视的是中哈边境 68 至 71 号四个界碑间 15 公里的边境线。从小跟随父亲巡边的他,对边境线上的每个土坑、每条水沟,甚至每块石头,都一一记在心里。巡边时,马鞭子、望远镜、红油漆等都是他随身携带的物品。看到铁丝网破损了,他就会用钳子修一修;发现界碑上的字褪色了,他就会用油漆把“中国”二字和界碑号描清晰;看到界碑脏了,他就会用干净的抹布认真地擦了又擦。

 1996 年 8 月 25 日,马合沙提和父亲斯拉木骑马一同去边境线巡逻,发现沙依汗山方向浓烟滚滚,父子俩随即向边防部门和当地政府汇报。吉木乃县军警兵民 1300 余人经过三天三夜奋战,终于将长达 20 多公里的火龙扑灭。20__年 4 月 9 日,吉木乃县遭遇 60 年不遇特大雪灾。马合沙提巡边时发现,哈萨克斯坦方 70 号界碑被雪水冲积的沙石掩埋,立即报告边防会晤站。哈方很快安排专人对 70 号界碑进行清理,并向我方表示诚挚谢意。

 20__年冬天,大雪把萨尔乌楞村盖得严严实实。看着关节炎发作、连上马都困难的马合沙提斯拉木又要出门巡边,他的妻子阿依肯古丽劝他别去了。可话言刚落,马合沙提已经骑着马走远。在巡边返回的路上,马合沙提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下昏了过去,醒来已是凌晨 3点,几乎冻僵的他强忍着伤痛,艰难地牵着马向家走去。看到一瘸一拐、已经冻得说不出话的丈夫时,在路边等了几个钟头的妻子抱着丈夫放声大哭:“你咋才回来,你这样干不要命了吗!”从那以后,只要马合沙提出门,妻子总会给他准备好干粮、热水。

 萨尔乌楞村的青壮年大多都出外打工、做生意,或在口岸装卸货物挣钱,一个月至少挣3 千元,而马合沙提却只有从 20__年开始边防派出所每月给他发的.150 元补助。有人说他傻,马合沙提却笑着说:“挣钱,我也想啊!但护边更重要!祖国是我们的母亲,孝敬母亲还讲报酬吗?”马合沙提斯拉木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新疆公安边防总队优秀护边员等荣誉称号。

 2021 爱岗敬业道德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材料模板 3

 徐志辉,男,1980 年出生,现年 32 岁,高中文化程度。20__年加盟平顶山易成新材料碳化硅公司。虽然来公司的时间不算很长,但他在一线的岗位上勤奋好学,扎实工作,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踏踏实实,勤

  勤恳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尽职尽责,任劳任怨的一贯表现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感染了大家,值得我们去学习。

 20__年 12 月,徐志辉来到公司上班。当时他被分配到微粉一厂实科发水洗车间学习分级机的操作。车间特殊的工作,特殊的工作环境出乎了他的想象。车间的粉尘飘得到处都是,虽然带着厚厚的口罩,但粉尘还是无孔不入,难免还是要被吸进鼻子里。而且工作不仅仅是脏,劳动强度还很大。当时和徐志辉一同来到公司上班的 100 多个人,没有几天,就受不了几乎走光,只剩下了徐志辉等十几个人。但徐志辉总想,做人一地肝胆,做人何惧艰险。男子汉大丈夫要成就一番事业,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不就是环境脏一点,工作累一点吗?怕苦怕累,又能做成什么事呢?每每想到此处,他就咬牙坚持下来,立志把本职工作做好。

 分级机的安装、操作、和保养可是个技术活。不但需要全面掌握分级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提高操作水平,在具体操作中还要小心翼翼,防止意外事情的出现。徐志辉在学中干,在干中学,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业余时间也努力钻研分级机的知识和操作技巧。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坚持分级机的专业技术学习,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很快学会了分级机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能够得心应手的操作机器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每接到一个任务,徐志辉都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力图把自己的工作做实,做细,做扎实,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每一个任务,生产出了合格的产品,同时做到不出现安全问题,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正是徐志辉对事业无限热爱,舍得付出的精神,对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品质激励着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以极强的责任心,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到公司交给他的每一项工作中,力争自己的表现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为公司的发展和壮大奉献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20__年 6 月,徐志辉被调到三厂分级机班组工作,由于三厂是新建的厂,徐志辉抱着哪里需要那里去,尽心尽力为公司的思想,服从领导安排,全身心投入新的工作。在三厂,可以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在吉春年主任的正确领导下,徐志辉和大家一起努力克服一切困难,积极想方设法把工作搞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圆满完成了公司交给我们的所有订单。因公司需要,徐志辉在20__年11月又调回到微粉一厂粉碎车间分级机班组工作。面对新的环境,面对新的挑战,他豪情满怀,斗志昂扬,立志把工作一如既往的做好。

 把轻松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虽然徐志辉还不是共产党员,但他却拿出了面对困难麻烦,知难而进,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风范和作风。徐志辉用自己一贯的优异表现努力践行着自己的所思所想。事实胜于雄辩,行动胜于语言。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丰功伟业,有的只是一如既往,不计得失;有的只是冲锋在前,任劳任怨。朴实无华的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默默地为公司的事业发一份光,一份热,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2021 爱岗敬业道德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材料模板 4

 ___,虽已年过半百,精神却依然矍铄。作为共产党员,他可以说将自己毕生的力量献给了公路交通事业,作为一名财务工作者,他以严肃严谨、精益求精的精神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在财务工作岗位上,他三十年如一日,始终以认真踏实、敢于负责、坚持原则的职业准则守护着财务工作的净土,他因业务精练、不循私情而多次受到省公路局、天水公路总段的表彰和奖励,我们都习惯地称他为“财务权威”。即便是这样,__同志也从没有放弃

 过共产党员“永不言足”的追求。是的,在从事财务工作的三十年中,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惊世之举,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以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本色和忠贞为国家和单位管好财理好财,这就是__同志真实的人生写照。

 “勤”字当头身先士卒

 要说__勤业敬业,那还得从 1994 年说起。1994 年 7 月间,甘肃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了,天北高速公路管理所相继成立,当时摆在领导面前的是,在没有现成管理经验和模式的条件下,如何管理好错综复杂的财务票务管理工作,这可是事关全局的大事。经总段领导再三酝酿斟酌,让__同志担任天北高管所财务主管会计岂不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他不仅有丰富的财务工作经验,更有一颗勤业创业的进取心。随即将__同志调入天北高速公路管理所,担负起财务管理工作。当时面对从属关系不清、上级财务部门不对口、财务账、票务账需要分设等诸多困难,在无先例可学、无制度可循的情况下,__同志不等不靠,凭着几十年来的财务工作经验,凭着对财务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执着的追求,在人手紧、业务量大的情况下,身兼数职,带领财务、票务一班人,每日加班加点,忘我工作,终于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全所的财务、票务工作搞得井然有序,并总结出了一整套“班清日结、日清旬结”的符合收费公路运作的管理模式,为全所收、管、养工作的正常运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高度赞扬,同时也为全省收费公路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贡献。今天,在全省收费公路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中还有__同志浓浓的一笔!

 “细”字当先精益求精

 在担任天北所财务主管会计以来,__同志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律法规,大到会计法,小到行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他都能在具体业务核算过程中贯彻始终,把好审核关,杜绝各类差错。对稽核中发现的不真实、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和会计资料进行逐一规范完备,确保会计核算的严肃性和完整性。为此,他给自己定了会计把关“三步曲”,即坚持好“事前控制、事中把关、事后稽核”的核算要求。即便手头工作再忙,他也要用业余时间去完成。记得在2002 年 6 月份,一名票据员休产假,临时抽调人员顶替工作,由于抽调人员工作粗心,致使上报给省局的通行费收入月报表数据打错了两位小数点,当时因他在外出差,没能把住审核关。回来后,细心的__同志在日常稽核中发现了这一差错,并及时进行了纠正和补报,保证了上报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象这样类似的事情在日常稽核中都逃不脱__的“火眼金睛”。这不正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态度吗?

 “严”字把关秉公办事

 作为主管会计的__同志从建所至今,始终把严肃财经纪律和落实财经制度作为出发点,坚持按制度办事,该花的钱不折不扣,不该花的钱,他据理力争,坚决不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常报销中,__同志更是放不过一分一厘审核。作为主管会计,他手中掌握着一定的财权,在审核上他只要手稍稍一松,便能“为人一片”,可他从没有这样想过、更没有这样做过,他把集体的财物看得比自己的更珍贵。无论是职工还是领导,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不管是大到几十万的工程,还是小到分厘间的纸张,只要经过他的手,谁也别想占公家一分钱便宜。我们也经常听到为一张发票字迹不清、一张差费报销单多贴了一张车票、一张收入日报表有涂改被退回,而报怨他太原则、太死板。可有谁能理解,这对于一名财务工作者来

 说是莫大的荣誉和肯定!为此,他也得罪了不少人,讥讽之语时有所闻,但他从未放在心上,而更坚定了他从细管理、从严审核的决心。就这样,他总是把“钢用在刀刃上”,把有限的资金调剂使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总能保证单位预算的严肃执行。他因此也被誉为领导的理财助手、单位的理财专家、行业的理财标兵。

 “恒”字补课永攀高峰

 作为年过半百的__同志,最让人敬佩的是他执着追求、锲而不舍的精神。记得在实行会计电算化制度初期,填制凭证、记帐、审核等一系列工作一下全由电脑来完成,这对习惯了人工核算的__来说简直失(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去了左右手,无任何优势可言。而对电脑一窍不通的他,面对困难,没有退却,也没有因年龄关系产生放弃的念头,而是一头扎进电算会计的知识海洋里,从熟悉电脑键盘、练习打字、录入凭证、审核记帐到生成报表,一学就是...

篇二:精益求精的人物事迹

匠精神人物事迹 3 篇

 工匠精神人物事迹 3 篇

  事迹,读音是 shì jì,汉语词语,意思是过去做过的较重要的事情。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工匠精神人物事迹,供大家参考选择。

 工匠精神人物事迹

 18 年换 9 个岗位,从一名皮带工成长为首席技师;自学成才,从技校生变成了研究生,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陈奇福的成长足迹,是新一代中国钢铁工人追求工匠精神的一个缩影。

 中国钢铁工人向来以吃苦耐劳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眼前,有不少人自嘲自己是傻大黑粗。事实上,随着中国钢铁业高速发展,不少钢铁工人在生产一线默默钻研,使产品从量多向质优转变。尤其是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行业成为改革重点领域,新一代钢铁工人正以改革者的姿态,将自己打造成精益求精的钢铁工匠。

 如今,作为华菱钢铁集团下属涟源钢铁集团的首席技师,陈奇福的第一学历,仅是一名初中毕业考取筑炉专业的技校毕业生。

 刚参加工作时,他是锅炉挫煤工,在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声和煤粉飞扬中度过最初的岁月。疲惫的他回到家时,满脸满身都是煤灰,家人都经常认不出来。

  此时,中国钢铁工业正处于向设备大型化、工艺现代化、操作自动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在生产中,他逐渐感到,要满足现代钢铁生产的需要,工人必须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因为对计算机、自动化仪表有着浓厚兴趣,陈奇福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中央电大计算机专业和中南大学软件工程研究生的学习。

 18 年专注于自动化控制领域的探索,陈奇福不但熟识现场设备、工艺流程,还掌握着仪表、电气、液压、计算机及网络、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成为烧结、炼铁、鼓风与发电等多专业仪表与控制的行家里手。他先后参与了公司 30 余项重点工程开发任务,一些创新性的工作为工厂降低了电力消耗、节省了成百上千万资金。

 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显现,倒逼企业大力通过攻关挖潜降成本,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增效益。

 华菱与全球优秀钢铁制造商安赛乐米塔尔合作成立的汽车板公司 VAMA,是中国少数能提供全系列汽车用钢产品的公司。通过不断改进工艺,VAMA 的部分新钢种强度比传统的钢种高出三倍,这意味着汽车自重减轻 30%,燃料油效率大幅提升,碳排放相对减少。华菱钢铁集团战略发展部负责人谢究园说。

 像华菱这样得以持续发展的钢铁企业背后,都有千千万万像陈奇福这样认真进取的钢铁工匠,他们是中国钢铁行业不断蜕变发展的内生动力。

  阅尽钢花尽风流。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钢铁工人从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黑领,到成为掌握计算机控制技术要领的白领,相信不久将成为既有高学历又有高技能的灰领,并向技术与管理能力并重的金领发起冲刺。陈奇福说。

 工匠精神人物事迹

 1、心细如发,探手轻柔,李峰高倍显微镜下手工精磨刀具,5 微米的公差也要 执拗返工。

 2、心有精诚,手有精艺,顾秋亮仅凭一双手捏捻搓摸,便可精准感知细如发丝的钢板厚度。

 3、蒙眼插线,穿插自如,李刚方寸之间也能插接百条线路,成就领跑世界的中国制造。

 4、高凤林是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焊工,国家特级技师。他心怀梦想,心平手稳,焊接飞天神箭。

 5、马宇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修复师,他能在毫厘之间,把握分寸,重现旷世兵马俑。

 6、中国高飞集团高级钣金工王伟,在肉眼难辨的误差里,手工打造精美弧线,托举中国大飞机翱翔蓝天。

 扩展资料 现实意义:

 工匠精神在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学习价值。

 工匠精神人物事迹

 作为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杰出代表,工作 30 年,李万君凭借自己精湛的技艺成为公司转向架制造中心的焊接大师、首席

 操作师,同时还获得了中华技能大奖,被人们称为工人院士。但他更看重师傅这个名称:经他培训的 400 多名学员,全部考取了国际焊工资格证书,为打造一批大国工匠储备了坚实的新生力量

 谈感动

 他见证高铁技术从追赶者变成了领跑者

 成为感动中国 XX 年度人物,我感到很荣幸,这个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而是整个中车、是我们吉林省的。作为第一代高铁员工,我见证了高铁技术从追赶者变成了领跑者,我骄傲,我自豪,同时也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在得知自己成为感动中国 XX 年度人物时,李万君深情地说。

 高铁有 394 道工序,每一道都不容失误,我们要坚持工匠精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我们的团队技术更加成熟,保证高铁又稳又快地奔跑,同时创造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他说,他就是一名技术工人,离开了生产一线啥也不是。他这辈子很幸运,能分配到长客,赶上了高铁发展的时代,才让他这样的技术工人有机会回报企业,报效国家。所以,他下决心干好高铁,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让每一个技术工人都能当上创新主角,像动车组一样,节节给力,人人添彩,到时候让老外给咱中国人打工!

 学手艺

 一年磨破了五套工作服

 我现在一听焊接的声音,就知道哪个徒弟或是员工哪个地方

 焊得不好,焊缝是宽还是窄、焊接质量好不好这样的境界,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才能达到的。

 1987 年 8 月,19 岁的李万君职高毕业后被分配到长春客车厂(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前身),在配焊车间最苦最累的水箱工段当工人,和他一起入厂的还有 28 个伙伴。一进焊接车间,火星子乱蹦,烟雾弥漫,刺鼻呛人。焊工们穿着厚厚的帆布工作服,戴着焊帽,拿着焊枪喷射着 2300℃的烈焰,夏天时,穿着几斤重的装备干完活出来,全身都得湿透。

 这样艰苦的条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下来的。一年下来,和他一起入厂的同事调走了 25 个。但他,依然选择了留下来。厂里要求每人每月焊 100 个水箱,他就多焊 20 个,一年下来,两年一发的工作服被他磨破了 5 套,不够穿,他就到市场上自己掏腰包买。

 除了跟着师傅学习,他一有时间就跑到其他师傅那儿看,有问题就问。一开始,一些老师傅嫌他黏人;但慢慢的,师傅们发现,这个小伙子凡事问过一次,就会举一反三。不知不觉中,李万君的焊接手艺在同龄人中已出类拔萃。

 入厂第二年,李万君就在车间技能比赛中夺冠;XX 年,他在中央企业焊工技能大赛中荣获焊接试样外观第一名;1997、XX、XX 年,他三次在长春市焊工技能大赛荣获第一名;XX 年,他捧得了中华技能大奖。

 攻技术

  把焊枪下的产品升华成艺术品

 为了攻克各种各样的困难,他成立了一个攻关团队,遇到焊接难题,整个团队都会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将技能和智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突破一个又一个难关。

 XX 年,李万君根据异种金属材料焊接特性发明了新型焊钳,获得国家专利并被推广使用。XX 年,在出口伊朗的单层轨道客车转向架横梁环口焊接难题中,李万君再次挺身而出,经过不断试验摸索,成功总结出了氩弧自动焊焊接方法和一整套焊接操作步骤,一举填补了我国氩弧焊自动焊接铁路客车转向架环口的空白,也为我国日后开发和生产新型高铁提供了宝贵依据。XX 年,针对澳大利亚不锈钢双层铁路客车转向架焊接加工的特殊要求,李万君冲锋在前,总结出了拽枪式右焊法等 20 余项转向架焊接操作方法,解决了批量生产中的多项技术难题,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和创造价值 800 余万元。

 XX 年初,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试制生产我国首列国产化标准动车组,转向架很多焊缝的接头形式是员工们从未接触过的。其中转向架侧梁扭杆座不规则焊缝和横侧梁连接口斜坡焊缝质量要求极高,射线检测必须 100%合格,不允许有任何瑕疵。由于不规则焊缝接头过多,极易造成焊接缺陷,使这个部位的焊接成为制约生产顺利进行的卡脖子工序,影响了标准化动车组的研制进程。

 李万君马上主动请缨,以攻关团队李万君国家技能大师工作

 室为主要阵地,经过反复论证,多次试验,最终总结出交叉运用平焊、立焊、下坡焊,有效克服质量缺陷的操作技法,成功攻克了这项焊缝接头过多导致焊缝射线检测难以 100%合格的难题。

 XX 年 7 月 15 日,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试制生产的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以 420 公里时速成功进行会车实验。列车以相对时速840 公里的速度擦肩而过,这还是世界第一次。实验的完美表演,将再一次赢得海外市场的关注、以及相关合作国家的青睐,成为开启国外高铁市场的一把金钥匙,为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实,我的追求很简单,我希望很一位焊工都把焊接标准熔到骨子里,把焊枪下的产品升华到极致,从而形成一件件艺术品李万君说。

 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他参与填补了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的几十种国内空白,先后进行技术攻关 100 余项,其中 21 项获得国家专利。

 带徒弟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师傅带徒弟十分厉害。我记得 XX 年引进高速动车组技术时,我们的水平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只有师傅一人能焊出来,人手严重不足。为了完成任务,他只用半年的时间,就将焊工全都培养了出来,400 多名学员全部考取了国际焊工资格证书,这在整个培训史上也是一个奇迹李万君的徒弟谢元立回忆。

  李万君认为,单单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是不够的,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带徒弟方面,师傅毫无保留,甚至还根据学员的体态胖瘦、走路姿势、运枪习惯等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案,亲身示范。谢元立说,师傅带出的 20 多个嫡系徒弟如今全是技术骨干,其中 10 多人已成为吉林省首席技师。

 XX 年,他主持的公司焊工首席操作师工作室,被国家劳动部授予李万君大师工作室称号,5 年来组织培训近 160 场,为公司培训焊工 1 万多人次,考取各种国际、国内焊工资质证书 XX多项,满足了高速动车组、城铁车、出口车等 20 多种车型的生产需要。

 李万君不仅承担为本单位培养后备技术工人的重任,还利用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一平台,为外单位的技术工人无私传承技艺,3 次被长春市总工会聘为高技能人才传艺项目技能指导师。截至目前,李万君已为吉林省、长春市以及省市工会对口援疆地区的兄弟企业培训高技能人才 XX 多人次。在中国高铁事业发展进程中,李万君实现了从一名普通焊工到我国高铁焊接专家的蜕变。

篇三:精益求精的人物事迹

0 个人物素材

  01 艾爱国:劳模制造 必是精品

  人物事例

 艾爱国是第一位从湘钢走出来的焊接大师。从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到亚洲最大深水油气平台——南海荔湾综合处理平台,这些国际国内超级工程中,都活跃着他的身影;从助力中国船舶制造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比肩世界一流水平,到突破国外企业“卡脖子”技术,填补国内技术空白,都离不开他的焊接绝活。凭借一身绝技、执着追求,他 2021 年被中共中央授予“七一勋章”。

 他在上世纪 80 年代采用交流氩弧焊双人双面同步焊技术,解决当时世界最大的 3 万立方米制氧机深冷无泄露的“硬骨头”问题;上世纪末带领团队 10 年攻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实现大线能量焊接用钢国产化;花甲之年带领团队解决工程机械吊臂用钢面临的“卡脖子”技术,大幅度降低中国工程机械生产成本;主持的氩弧焊接法焊接高炉贯流式风口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申报专利 6 项,获发明专利 1 项。他用 50 多年的时间,实现了自己最初写下的“攀登技术高峰”的目标,将自己活成了一座高峰。

 人物速写

 他是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荣获“七一勋章”等多项国家级荣誉。50 余年坚守焊工岗位,为冶金、矿山、机械、电力等国家重点行业攻克 400 多项焊接技术难题,改进焊接工艺 100多项,年过七旬仍奋斗在科研生产第一线,是当之无愧的焊接行业“领军人”。

 02 刘湘宾:矢志奋斗 只争朝夕

  人物事例

 刘湘宾参加工作 40 多年,在精密加工事业部数控组当了 22 年的组长,他所带领的团队主要承担着国家防务装备惯导系统关键件、重要件的精密超精密车铣加工任务,加工的惯性导航产品参加了 40 余次国家防务装备、重点工程、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大型飞行试验任务,圆满完成长征系列火箭导航产品关键零件、卫星、神舟 12 号载人飞船重要部件生产任务。

 他率领团队在行业内首次实现了球型薄壁石英玻璃的加工需求,打通该型号研制的关键瓶颈。研究成果可推广应用于航空、船舶等重要部件的硬脆材料精密加工,为我国新型防务装备、卫星研制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他还通过持续创新改进工艺方法,开展了大量试验,成功将陶瓷类产品的加工合格率提高到 95.5%以上,加工效率提升3 倍以上。

 人物速写

 阅兵式上的防务装备、奔月的“嫦娥”、入海的“蛟龙”、导航的“北斗”等大国重器导航系统的关键零部件—陀螺仪,有很多出自他和他的团队。从事铣工 38 年,练出将陀螺仪精度加工到微米和亚微米级的绝活,以精准的导航擦亮大国重器的“眼睛”,在以微米度量的世界不断超越,一次又一次大写中国!

 03 陈兆海:中国精度 极致匠心

  人物事例

 陈兆海先后参建大连湾海底隧道、大连港 30 万吨级矿石码头、大船重工香炉礁新建船坞、

 星海湾跨海大桥等多项国家战略工程,坚守“用一辈子做好工程的眼睛”,从攻克悬索安装到高精度测量,将测深技术从原有的二维推展到三维,对海上沉管安装测量工艺进行革命性创新,用执着和匠心雕琢“中国精度”,诠释“中国速度”。

 2001 年,陈兆海参建福建石湖港项目,海域情况非常复杂,在没有测深仪的情况下,水深测量施工只能采用“打水跎”(采用水准仪配合水准尺作业)。在高流速的海域放水准尺好比是顶着 2—3 节流速练百步穿杨,测深读数时间必须在配重触及海底的 2 秒内完成,最佳读数时间不足 1 秒。为抓住这 1 秒钟,只要没有施工,他就反复练习眼力和反应速度,最后将一整套快速读数方法练成了条件反射,练就了一手在高流速海域秒内精准读取水准尺的绝活,创下了靠人工测量方法将沉箱水下基床标高精度控制在毫米的奇迹。随着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全面启动,他向着更高精度目标发起攻坚,提出了立体成像测量方法,成功引进多波束测量设备和系统并进行优化,实现海底沉管“毫米”级精度对接。

 人物速写

 26 年工作在测量一线,他先后参与修建了我国首座 30 万吨级矿石码头、首座航母船坞、首座双层地锚式悬索桥等多个国家重点工程。他执着专注、勇于创新,练就了一双慧眼和一双巧手,以追求极致的匠人匠心,为大国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04 周建民:周式精度 如琢如磨

  人物事例

 作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周建民在工具钳工这个平凡的岗位上 40 年的坚守,走出了一条令人尊敬的工匠之路。

 他完成了 15000 余项专用量规生产制造任务,进行小改小革,工艺创新项目 1100 余项,累计为公司创造价值 3100 余万元。他秉承工匠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产品态度,15000 余件

 微米级专用量规没有出现一件质量事故。他用工匠担当,组织团队破解位置量规、无人机内外轴、中国现代第一枪电磁枪等工厂、国家乃至世界级的机械制造难题。面对一次次高薪聘请、各种诱惑,他选择了工具钳工这个平凡的工人岗位,敬业坚守、道技合一、精雕细琢、默默敬业奉献。

 人物速写

 他有一双神奇之手,工作 39 年来,完成创新成果 1000 余项;他有一双可靠之手,研制的16000 余件专用量规无一发生质量事故;他有一双精准之手,凭借眼看、耳听与手感,使专用量具达到微米级精度。执着忘我练就一身功夫,巧思钻研成就创新达人,一人一册培养后辈新人,他用行动诠释着工匠精神。

 05 洪家光:言传身教 匠心筑梦

  人物事例

 洪家光始终秉持“国家利益至上”价值观,以实干践行初心,在生产一线创新进取、勇攀高峰。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其性能、寿命和安全性取决于叶片的精度,他潜心研究叶片磨削加工的各个环节,自主研发出解决叶片磨削专用的高精度金刚石滚轮工具制造技术,经生产单位应用后,叶片加工质量和合格率得到了提升,助推了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的技术进步。凭借该项技术,他荣获 2017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工作岗位上,他先后完成了 200 多项技术革新,解决了 300 多个生产难题,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飞机打造出了强劲的“中国心”。

 他以国家级“洪家光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省级“洪家光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先后为行业内外 2000 余人(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亲授的 13 名徒弟均成为生产骨干。他先后完成工具技术创新和攻关项目 84 项,个人拥有 8 项国家专利,团队拥有 30 多项国家专利,助推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水平提升,积极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动力梦”贡献力量。

  人物速写

 他以精妙绝伦的手艺和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潜心研究航空发动机叶片磨削加工的各个环节,自主研发出叶片磨削专用的高精度金刚石滚轮工具制造技术,39 岁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他先后完成 200 多项技术革新,解决了 300 多个生产难题,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飞机打造出了强劲的“中国心”。

 06 刘更生:修旧如旧 匠心楷模

  人物事例

 刘更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事“京作”硬木家具制作与古旧家具修复已近 40 年。他多次参与重要文物的大修与复制,2013 年故宫博物院“平安故宫”工程中,他成功修复故宫养心殿的无量寿宝塔、满雕麟龙大镜屏等数十件木器文物,复刻了故宫博物院金丝楠鸾凤顶箱柜、金丝楠雕龙朝服大柜,使经典再现,传承于世,为“京作”技艺、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贡献。

 他多次承担国家重点工程任务,参与制作了香山勤政殿、颐和园延赏斋、北京首都机场专机楼元首厅等项目的经典家具,设计制作了 2014 年 APEC 峰会 21 位元首桌椅、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70 周年大座屏、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 60 周年贺礼、国庆 70 周年天安门城楼内部木质装饰等国家重点工程家具。他设计的“APEC 系列托泥圈椅”荣获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会“国匠杯”银奖。2021 年 4 月,天坛家具成为“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生活家具供应商”,他秉承“产业报国、传承经典”理念,向世界讲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冬奥会场馆中再现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人物速写

 凭借多年的经验和精湛技艺,心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他先后参与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颐和园和香山等多处古旧家具的大修与复刻,让许多珍贵文物重现光彩;他数次承担国家外事活动所用家具的设计与制作,向世界展示着中式家具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07 卢仁峰:焊接技能 极致追求

  人物事例

 1986 年,卢仁峰在某军品生产攻坚中意外发生工伤,左手 4 级伤残基本不能工作。重返岗位后,他定下每天练习 100 根焊条的底线。为了克服左手残疾带来的技术“短板”,他把筷子当成焊条、把桌子当成练习试板,反复训练恢复技术能力,最终创造了熔化极氩弧焊、微束等离子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等操作技能,《短段逆向带压操作法》《特种车辆焊接变形控制》等多项成果,“HT 火花塞异种钢焊接技术”等国家专利。他牵头完成 152 项技术难题攻关,提出改进工艺建议 200 余项,一批关键技术瓶颈的突破为实现强军目标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作为阅兵装备的某型号轮式车辆首批次生产,卢仁峰主动请缨,经过多次失败和从头再来,创造性地提出“正反面焊接,以变制变”的操作方法,使该产品合格率由 60%提高到 96%,对推动我军轮式装备性能和国防工业水平的跃升、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具有重要的牵引推动作用。2020 年,他对某海军装备铝合金雷达结构件焊接变形问题进行攻关,通过优化焊接顺序、改进焊接方法、制作防变形工装等措施,一举解决了该装备变形问题,为开拓海军装备市场奠定了工艺技术基础。

 人物速写

 他从事焊接工作 42 年,即便左手因工伤落下残疾,仍选择继续坚守焊工岗位;他单手掌握十几种焊接方法、练就精湛的独臂焊接绝技;他创新操作法,在我国新型主战坦克等重要装备的制造过程中,突破技术瓶颈,为国防军工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08 徐立平:为铸“利剑” 不畏艰险

  人物事例

 徐立平是航天科技特级技师,自 1987 年参加工作以来,30 余年一直从事固体火箭发动机药面整形工作,该工序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生产过程中最危险的工序之一,被喻为是“雕刻火药”。多年来,他承担的战略导弹、战术导弹、载人航天、固体运载等国家重大专项武器装备生产,次次不辱使命。安全精准操作,工艺要求 0.5 毫米的整形误差,他却始终控制在 0.2 毫米内。在重点型号研制生产中,他经常被指定为唯一操作者,在高危险、高精度、进度紧等严苛的生产条件下,经他整形的产品型面均一次合格,尺寸从无超差。

 多年来,他先后数十次参与发动机缺陷修补型号攻关,并创新实现了真空灌浆、加压注射等修补工艺。在某重点战略导弹发动机脱粘原因分析中,他凭借扎实的技能和超人的勇气,钻入发动机腔、精准定位并对缺陷部位完成挖药、修补,修补后的发动机最终成功试车,保障了国家重点战略导弹研制计划顺利进行,为国家挽回数百万元的损失。为解决手工面对面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徐立平带领班组开展机械整形技术攻关,推动实现了包括“神舟”系列在内的 20 余种发动机远距离数控整形,填补了国内行业技术空白。

 人物速写

 从 1987 年参加工作至今,他一直从事着极其危险的航天发动机固体动力燃料药面的微整形工作,相当于在炸药堆里雕刻火药。他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实践,自学数控知识并亲手设计出多个改良设备,大大提升了药面雕刻精准度。他为火箭上天、神舟遨游、北斗导航、嫦娥探月等一项项国家重大工程任务“精雕细刻”,以匠人之心,用双手助力着大国航天梦。

 09 张路明:追求卓越 永无止境

  人物事例

 张路明长期扎根专业技术一线,从事无线通信射频电路设计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埋头钻研,聚焦军工通信核心关键技术研究、产品研制,先后突破了短波小型化射频信道的“机芯平台”“高速跳频”软切换技术、“抗强干扰”同轴腔体滤波器、“超宽带大动态”低噪声放大技术等数十项关键技术,其中多项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突破了国外在高性能短波侦收、小型化高性能抗干扰电台、超宽带短波通信系统等方面的技术封锁,他参与研制了共 4 代(模拟、数字、自适应、自动)短波、超短波通信系统数十型号产品,支持了我国在短波、超短波电台等军工通信装备紧跟世界领先水平同步发展。

 他从 1988 年至今负责研制“100W 短波自适应通信系统”“xx 战术短波跳频电台”“舰艇遇险救生通信系统”“125W 自适应电台”“软件无线电网关”等多个项目。中国自主研发制造战斗机歼 20 是国防重器,意义重大且深远。他负责其中“X20 机载短波通信设备”项目,指导确定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通过试飞验证,该技术方案基本解决了机载短波通信设备发射效率低的问题,较大提升了有效通信距离,满足了飞机远距离覆盖的要求。

 人物速写

 他坚守科研一线近 40 年,在无线通信领域有着“战神”称号。他主导研发了我国四代短波通信产品,曾带领团队成功解决边海防通信难题,他和团队助力新一代战机、新一代通信网络等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的建设与应用,屡屡为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立下功勋。

  人物事例

 刘丽始终把“我为祖国献石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为己任,坚守在生产一线,苦练本领。她专注于解决生产难题,研发各类成果 200 余项,其中获国家及省部级奖项 33 项、国家专利及知识产权软著 41 项。她研制的“上下可调式盘根盒”,使操作时间缩短四分之三,填料使用寿命延长 6 倍,在 60000 多口油井应用,年节约维修工时 10 万小时、节电 2.4 亿多

 ...

篇四:精益求精的人物事迹

大国工匠王进先进事迹直播的心得体会

  王进,现任山东电力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带电作业班副班长、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王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1998 年参加工作的他扎根一线 21 年,以初心筑匠心,从一名只有中专学历的普通线路工人,成长为行业顶尖的工人专家,2018 年荣获“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称号。王进百米高空检修百万伏特带电线路,电弧能让人瞬间化为灰烬。王进在 60 层楼的高度与 1000 千伏的特高压线共舞,对王进而言,这不高空走秀,而是工作„„在知晓劳模王进的事迹后,我觉得倍受感动。

 要以王进为榜样,学习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坚决听党指挥、为党尽责,在重大活动保电、紧急抢险抢修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主动请缨、挺身而出,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要以王进为榜样,学习他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21 年如一日地坚守在电网运行检修第一线,足迹踏遍 1 万多公里特超高压线路,在危险艰辛中积累经验,在孜孜以求中涵养本领,从一名只有中专学历的普通工人成长为行业专家。

 要以王进为榜样,学习他精益求精、执着专注的工匠精神,严谨认真、精益求精,完成特超高压带电作业 300 余次,始终保持安全零事故,缩短停电时间700 多个小时,创造的经济价值超过 3 亿元,编写了 30 余本线路巡视作业“作战图”,练就了快速判断缺陷、精准识别隐患等高超技艺;学习他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身先士卒、勇攀高峰,带领团队完成了世界首条±660 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填补该电压等级带电作业技术空白,“王进劳模创新工作室”一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评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

 新工作室。

 在工作中我们要把王进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自己的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在工作中主动担当作为,要用知重负重的实际行动,扎扎实实做了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作为一名国家电网员工,要深入学习王进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党建促业务,进一步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加强廉洁风险防控力度,将部门全年各项工作,落实到人、责任到位。以“问题梳理”及时更新部门问题清单库,以措施整改不断消解问题,形成动态循环,促进物资招标采购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精益化。

 王进同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要学习他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已,站在各项工作的第一线,要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以“创新、敬业、担当、责任”为基础,以劳模精神为动力,及时转变思想,拼搏实干、务实争先,为公司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平凡中坚守,在实战中锤炼,王进用“敢于有梦、善于追梦、勤于圆梦”的不懈奋斗,浇灌出实现美好“中国梦”征程上的青春之花;用“敬业乐业、专业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唱响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新时代劳动者之歌。

 高伟 2019 年 4 月 24 日

篇五:精益求精的人物事迹

袁隆平的事迹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八.一个价值一千亿元的名字

 —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物访谈这种文学形式,掌握这类文章的特点。

 了解科学家袁隆平的事迹,尤其是他在世界农业科学研究领域的地位。

 学习袁隆平在科学研究上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的精神。

 学习袁隆平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高尚品质。

 学习重点

 了解科学家袁隆平的事迹以及他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 学习袁隆平刻苦钻研的精神和他坚韧不拔的毅力 学习难点

 了解科学家袁隆平的事迹以及他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 课时安排 2 课时

 【资料链接】

 杨澜,1968 年出生于北京,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于 1986 年至 1990 年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1990 年在千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央电视台《正

 大综艺》节目主持人。1994 年获得中国首届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1996年 5 月以全优成绩毕业于哥伦布亚大学国际传媒专业,获硕士学位。现有《杨澜访谈录》等电视节目。

 袁隆平,1930 年出生于北平,1953 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64 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 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 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 号,1975 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 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 年任 863 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

 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 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 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 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 11 项国际大奖。出版中、英文专著 6 部,发表论文 60 余篇。

 1995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9 年 10 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 CCD 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

 朱镕基( )损耗( )含辛茹苦( ) 风声鹤唳()

  牛鬼蛇神( ) 床铺() 米糠( )水沁(

 )徒劳无功( ) 铺天盖地( )靡靡之音( ) 蹩脚(

 )逻辑()鸿鹄之志( )

 【文章体裁及结构】

 这篇文章是人物访谈,以对话为主要表现形式,。它是一种特殊的通讯文学。用对话形式介绍生活中重要的有特殊贡献的人物,是一种较为生活化的新闻方式。其特点是轻松对话中展现人物性格品质,形式活泼,贴近生活,内容客观真实,人物鲜活生动,有较强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时代性。

 采访的话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袁隆平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一是这位科学家的奋斗历程。在这两部分之间,作者巧妙地插入了一段承上启下的解说词,使这两部分内容得到顺利转换。这样,我们把文章分两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部分】袁隆平做出的巨大贡献。

 (1)袁隆平的巨大贡献都有哪些?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了水稻杂交优势的人,他使过去亩产只有三百多公斤的水稻产量增加到五百多公斤,而他现在正在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将把亩产进一步提高到八百多公斤。为此,他在国际上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努力也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饥饿问题。

 (2)面对荣誉和财富袁隆平是怎样对待的?

 面对这样的荣誉袁隆平很平静,当别人问他,对他被资产评估所认定值一千亿元怎么看时,他就一笑置之。对这个问题他没考虑过,他只想着他的研究,因为要研究出超级稻,还需要一个过程,他不想为荣誉等琐事分心。

 【第二部分】袁隆平多年的奋斗历程。

 (1)袁隆平都经历了怎样艰苦的历程?

  “文革”期间受批判,被贴大字报。试验的秧苗被拔掉,几乎受到隔离审查。试验研究的环境极差。

 (2)作者为什么要提到袁隆平的几大爱好?这和介绍这个人物有什么关系?

 袁隆平的爱好有三个骑摩托、拉小提琴、打麻将(钻桌子)。这三个爱好第一个和到田间做试验有关,路远骑摩托可以节省时间。而后两种爱好,却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活中性格开朗爱好广泛的袁隆平。尽管他对整个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绝不是一个刻板的学究,而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这几个爱好使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科学家。这是为了说明他首先是一个平凡的人。

 (3)你认为袁隆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点?谈谈你的见解。

 他是一个有奋斗目标,有人生追求的人,事业上刻苦、勤奋、执著;生活上简单朴素,从不贪图个人荣誉及金钱,而且平易近人。袁隆平是个品格

 高尚的科学家,他的科学实验解决了世界饥饿问题,但他对自己的荣誉却很淡漠,袁隆平是个平凡的人,更是一个伟大的人。

 【探究练习,口语交际】

 袁隆平一生有哪两个愿望?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袁隆平曾被评为 2004 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请你根据课文内容,为

 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科学家写一段颁奖词。

 4.结合本文内容,你认为采访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杨澜在谈到采访时说“一是要读足够的东西,充分了解对方,这样别人觉得你很认真,也才能获得一个平等谈话的资格;再是要进入他们的思维轨道,问到一些他们真正在思考的问题”)

 篇二励志故事——袁隆平 (2000 字)

 没有挨过饿的人不知道袁隆平先生的价值。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几乎看不到因为吃不饱饭而晕倒的人,更别说死于饥饿的人了。吃树皮、吃草根的时代已经离我们很远,我们仅仅只是把他当做爷爷、奶奶辈讲的传奇故事罢了。的确,我们是没有挨过饿的一代,我们对袁隆平先生并不感冒,(蔡爽,不喜欢袁隆平,他种的杂交水稻不好吃)那可能是因为我们还不了解他。但我们不能否认他所做出的贡献,他培育的杂交水稻创造了一个风靡世界的“绿色神话”,没有他的话,可能没有人能养活中国、养活世界。

 袁隆平成长的年代,正值日寇的铁蹄践踏中国。年幼的他随父母四处迁徙,

 尝尽逃难的艰辛。于是他从小就懂了一个道理弱肉强食。从那时起,他树立了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心,想为国家发展做点什么。

 起初因为看到袁隆平的照片,再加上他最初是在安江农校教书,(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安江”,它位于湘西南,是湘与云贵高原交界的地方,直到现在还是一个镇,是湖南省洪江市安江镇,那地方挺穷的)所以我对袁隆平的第一印象觉得他也就是农民出身。其实他也是可以称为“官二代的”,他父亲袁兴烈在抗日战争期间担任过孙连仲将军的秘书,在南京政府侨务委员会事务科任科长,在报考大学的时候他父亲本来想让他报考南京重点,日后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但她却因为自己的兴趣毅然选择了农学,选择了一个这么艰苦的职业,我挺佩服他的勇气和毅力的。

 毕业以后,他父亲本来是可以给他安排一个好工作的,但因为励志要改变中国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于是服从分配来到了偏远的湘西农村。在农校教书的日子,他利用课余时间走出课堂,亲自下地研究水稻,像一个普通农民一样躬耕于田间。

 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南方的水田,它不像北方的麦地,一大片一大片的非常平坦,即使在以前农业机械不发达的时候,耕种起来也没那么困难。安江是湘西与云贵高原交界的一块峡谷盆地,虽然是盆地,但大家注意到“峡谷”二字没有,所谓的峡谷盆地就是山稍微平缓一点,但种庄稼首先也要开山,开垦梯田一般开垦不出多大的地方,不像大家看到的梯田图片那么优美,一般都很是很小的一块

 地方。山区农民浇水施肥都要一点一点的靠双肩背上去,是非常辛苦的。而且种水稻要先育种,然后等他发芽以后在一珠珠的插到水田里,以前条件没有那么好,插水稻的时候双腿浸在水里,各种各样的虫子就顺着腿往上爬,想起来都很恐怖。对于一个官宦子弟来说,能像一个农民一样躬耕于稻田,我们可以想一想,他要有多大的毅力才能做到这一点,何况还要对一珠珠的稻穗进行研究,真是不容易。

 在长期的研究中,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由此灵感一现,萌生了培养杂交水稻的念头。然而袁隆平的设想与传统的经典遗传学相悖,许多权威学者认为他是蚍蜉撼树,根本不可能成功,但是他凭着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下定决心要将自己的想法坚持到底。

 六七月份的天气,他每天带着水壶和馒头,拿着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的寻找理想中的苗珠。艰苦的条件和不规律的饮食,让他患上了肠胃病。正是凭着这种坚忍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在勘察了 14 万余株的稻穗后,经过两年多的试验和研究,他终于写成了令世界震惊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随后,袁隆平和助手们整整花了 6 年时间,先后

 用 1000 多个品种,做了 3000 多个杂交组合,都没有培育出不育度都达到100%的水稻苗来。

 在文革期间,他还遭受了多次批斗,实验器材及水稻秧苗一次又一次被毁,他就把秧苗藏在臭水沟里。最让他痛心的是 18“毁禾”事件,他经过多少年的研

 究,好不容易培育出的实验苗遭到了灭顶之灾。袁隆平只觉得脑子里“轰”地一声,浑身发抖,好不容易回过神来,他含着泪水,忍着悲愤,走进烂泥巴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寻找劫后余生的秧苗。在秧苗被毁的第四天,他在一口井中发现了些秧苗,捞上来一看,果然是他的试验苗,他不顾井深水冷,“扑通”一声跳下井去,可是无法捞到沉到井底的秧苗。

 迫于政治的压力,他和助手们跑到云南进行水稻试验。而这时灾难又来了,大地震袭击了他们所在的地区,袁隆平不顾生命危险,从摇摇欲坠的房子中抢救出了种子,为了不让试验中断,他们在田边的泥水地里,支起帐篷铺上草席,整整生活了三个月。后来粮食供应发生了困难,他们就吃当地的甘蔗。甘蔗虽然好吃,当饭吃可不好受。三个人吃得口腔里一齐磨出了泡。经过 5 个月的辛勤劳动,又繁育了一代雄性不育的种子。

 杂交水稻的研究过程中充满了艰辛,而袁隆平凭借着他的智慧和执着,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终于在 1974 年袁隆平在安江农校试种的“南优 2 号”杂交水稻亩产达到了 628 公斤,与常规稻亩产 150 公斤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杂交水稻研制成功后,各种荣誉纷纷而来杂交水稻之父、国家首个最高科技奖、2004 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袁隆平也从一个躬耕的农业科学家变成了一个身价千亿的世界名人。但令我感动的是他虽然已经获得了那么高的荣誉、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虽然他已经是一位八旬老人,但他仍然穿着 35 元的衣服,昼夜躬耕于稻田,最新品种的杂交水稻竟然达到了平均亩产 900 公斤,他接下来的

 目标是实现亩产 1000 公斤。

 他虽然出生在官宦家庭,但他的性格却向一位朴实的农民一样,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他勇于克服一切困难,坚忍不拔,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他的贡献已经超越了杂交水稻,他给整个民族留下了一笔绵延世代的宝贵精神财富。他的成功是属于中国的,更是属于世界的。他一生的奋斗经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篇三袁隆平大事件

 袁隆平事迹

 袁隆平院士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50 多年来,他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域领先世界水平,推广应用后为中国及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1、1981 年 6 月 6 日

 1981 年 6 月 6 日,袁隆平获第一个特等发明奖(1981 年籼型杂交水稻获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国家科委授予)

 1981 年 6 月 6 日,国家科委、农委在北京联合召开授奖大会,授予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特等发明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颁发的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籼型杂交水稻是中国农业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其研究和推广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1964 年,湖南农业科技工作者袁隆平首先开始杂交水稻的研究,经全国有关单位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1973 年在世界上首先育成强优势的杂交水稻。这项科研成果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1984 年 6 月 15 日

 1984 年 6 月 15 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袁隆平任中心主任。同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现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杂交水稻研究与开发机构,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单位、“全国农业科普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获得国家级奖励 15 项、省部级奖 60 余项。目前,正以“求实创新、奋发进取”精神,奉行袁隆平院士“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宗旨,不断提升创新和服务水平,向着国际性的杂交水稻研发中心、资源中心、信息中心和培训中心阔步前进。

 3、1985 年 10 月 15 日

  1985 年 10 月 15 日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明与创造”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杰出发明家金质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

 4、1987 年 11 月 3 日

 1987 年 11 月 3 日,联合国向袁隆平颁发科学奖(1987 年 11 月 3 日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科学奖”)。(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

 1987 年 11 月 3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向中国专家袁隆平颁发了1987 年科学奖,以表彰他在培育高产杂交水稻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果。

 当年年 57 岁的袁隆平是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他长期从事杂交水稻培育工作,他领导的科研小组培育出一系列强优势的杂交水稻组合,并在农业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品种在美国、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试种均取得良好的结果。

 教科文组织...

篇六:精益求精的人物事迹

21 工匠精神事迹材料范文 5 篇 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他们执着、坚 守,对自己的工作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与无数个不眠之夜相伴的深中通道建设者们,是平凡的百姓,却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他们有着吃苦 耐劳、踏实肯干、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选 2021 工匠精神事迹材料范文 5 篇》,供大家参考学习,欢迎阅读。

 精选

 2021

 工匠精神事迹材料范文

 5 5

 篇【一】

 施品芳在加工国产大型客机 C919 的气密试验接头。这一个零件他足足做了两个多小时。背靠车床,一身工装。凝神专一,技近乎道。任何一个工业时代的故事中,都少不了工匠的身影。新华社记者裴鑫摄

  工匠精神并不是个新词,在德国、日本、瑞士等发达国家,正是因为工匠的坚持专注,正是因为对产品完美形态的不断追求,才最终生产出举世闻名的精品。无论瑞士手表、军刀,还是日本的家用电器,德国的汽车,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 200 年的企业,日本有 3146 家,德国有 837 家,荷 兰有 222 家,法国有 196 家。这些长寿企业的出现绝非偶然,工匠精神在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日本,工匠被称作“职人”,而“职人精神”也贯穿到各行各业。最近几年,大卫·贾柏所拍摄的纪录片《寿司之神》风靡网络,讲的就是东京银座一家看上去很普通的寿司店主小野二郎的故事。这位全球最年长的米其林三星大厨,终其一生都在捏寿司,始终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和学徒们。

 “你必须爱你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片中,在小野二郎的店里做学徒,必须首先学会拧毛巾,直到完全学会了拧毛 巾,才能碰鱼,然后才是用刀。十年之后,才开始学煎蛋。正是这看上去极其严苛的标准,才让这家店誉满天下,“米其林指南”为其打了三颗星,意味着这个餐厅“值得特别安排一趟旅行”去造访。

 在欧洲,德国的学徒传统,确保了这个国家始终有着最优秀的工匠。作为制造业强国,德国始终坚持“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小学生小学 4 年毕业之后进行一次所有人才的“分流”,许多学生进入通往职业教育方向的中 学,最后经过职业培训后就业,或者进入高等院校——应用科学大学深造。德国政府还规定,德国企业有义务提供职业教育的培训岗位,这确保了学生可以有机会跟着有经验的技师学习一手实用知识和技术。

 与此同时,在德国工程师是非常受尊敬的职业,也有着不菲的收入,这激励了更多人选择这样的职业。工匠精神贯穿在大企业和各类中小企业中,以质量为生命,以质量赢得声誉,不断打造质量最高的产品,而不是追求所谓的 “物美价廉”。

 在瑞士,制表商对每个零件、每道工序、每块手表都以一丝不苟的完美主义精神打造。这个没有独特资源的国家,如今成为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观察者认为,工匠精神在其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对机械表精密度的高要求,几乎使得瑞士手表霸占了全球市场。据了解,有一些手表,其中零件可达七八百个,即使是顶级表匠,一年也只能造出一个。

 实际上,中国历史上,有过对“工匠精神”的绝佳比喻。

 《庄子》中记载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一个叫丁的厨师给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 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都合乎乐曲的节拍。

 传说当然只是传说,但这背后对于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却是中国历史上绵延不绝的一笔精神财富。在璀璨的中国文明中,无数巧夺天工的珍品,正是工匠们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的产物。这样的追求,曾一度在对量的追求和低成本的追求过程中,被人们忽视过。如今,这精神正在重新焕发生机。

 精选

 2021 工匠精神事迹材料范文

 5 篇【二】

 新时代的每个角落都不乏步履铿锵的造梦者和追梦人,对于****能源有限公司露天煤矿采剥段副段长**来讲,十四年的工作历程也是一段追梦的过程。在他心里,“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是一句口号,更是体现在工作中的一种实干精神,在党徽的照耀下,这位新时代矿工将在煤海追梦路上继续奔跑,谱写奉献煤海的新篇章!

 坚守岗位勇担责

 **年,**毕业分配到公司露天煤矿采剥段担任技术员,当时露天煤矿正处于快速建设发展时期,采剥段只有他一名技术人员,由于工作量大,任务繁 重,但是他不认输,埋头苦干。当时,露天煤矿从**废旧设备移交过来两台WK-4 型电铲,设备状态让人堪忧,**和同事们认真分析设备存在的缺陷和故障,精心维护、细心维修保证设备正产生产,通过这两台设备的有效工作,全 年完成了 150 万吨的生产任务。露天煤矿购进第一台 WK-10B 型电铲,担任技术

 员的**负责整个电铲安装前期、中期、后期的组织工作。在领导的支持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提前 15 天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确保了露天煤矿第一台大型采掘设备的准时投产。在安装过程中**积极向安装师傅请教学习,包括原理、保养、检修、维修等问题,目前露天煤矿采剥段有 4 台 WK-10B 型电铲和 6 台WK-35 型电铲设备,**年度完成土方剥离 2500 万立方米、煤炭生产 2800 万 吨。

 **年冬天某日气温达到零下 40 多度,电铲大部件硬度变脆,容易出现铲杆及勺斗断裂的情况。为保障电铲正常运转,他每天对电铲大部件进行一次检 查。虽然电铲设备较大,但他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认真检查。当时 101 电 铲作业于上分层煤炭,煤层硬度大、气温低,检查 101 电铲时,在铲杆上发现 了一条如发丝的细小裂纹,他便对 101 电铲格外关注。当天夜班作业时,**由 于不放心这条裂纹,他在夜班期间每间隔 2 个小时,上铲观察一次,早上 5 点多时,他又一次进行检查时发现裂纹已经变成大了,他立即联系维修人员进行修复焊接,避免了故障扩大。

 班组建设显担当

 **年担任采剥段副班长,通过观察和了解,采剥段班组建设工作发挥的作用不太明显。他学习丰田公司的“5S”管理方法,学习先进企业的班组管理模式,结合本班组实际,制定了班组管理制度 21 项;将多媒体引入班前会,利用声、图结合的方式,让职工快速理解班前会的要求、了解工作环境的危险源, 做到防范于未然。他还编制了《危险源汇编》,借鉴手、指、口述的形式,让职工更加清楚每一个作业环节的危险情况,应该如何去预防。

 作为副班长认识到团结凝聚同事的重要性,他经常从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去了解班组成员的思想动态,为其排忧解难。**年初春,采剥段某职工家里的平房年久失修,因失火导致房屋受损,工作时,他一直闷闷不乐。**了解情况 后,联系班组成员,利用休班的时间,集资对其家里的房屋进行了修缮。他对此事非常感谢,也多次向其他同事伸出了援助之手,整个班组成为了一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

 不辱使命讲奉献

 **年 6 月份被露天煤矿聘任为采剥段副段长。任职以后全身心投入现场中心工作,由于采场空间狭小,电铲作业需要经常性的调整作业位置,每次调整时,他都提前规划好采掘作业面及电缆的铺设线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及时调整电铲,确保了电铲的安全高效生产。半年时间电铲调整作业位置达 20 多 次,最多一天完成 3 台电铲的位置调整。关心帮助职工未随着职务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当得知某职工身患喉癌时,他第一时间前去探望,劝导安抚职工心 理,积极协调帮助其解决经济困难,彻底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2020 年的春节计划回家陪父母过节,随着疫情的扩散,他放弃了回家的机会,积极组织段队人员参与防控疫情和安全生产。对段队人员信息一遍一遍的审核确认,尤其是外来和外出人员信息更是准确无误。

 精选

 2021 工匠精神事迹材料范文

 5 篇【三】

 自在向本次人大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提“工匠精神”,从德国制造到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从瑞士手表到中国航天,可圈可点的案例分析与文化自省,已经在以朋友圈为代表的舆论场上流行了一轮。

 前些日,李提醒中国还“不具备生产磨具钢的能力”与“圆珠笔头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点出一个基本现实:中国制造中的粗制滥造仍触目可见,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其实,制造强国只是工匠精神的果,不是因,也不是终极目标。工匠精神的因与终极目标,都是人本身。

 今日提倡工匠精神,首先是因为我们希望告别“圆珠笔老不出水”或“用一次就坏”的时代,与那些卓越之“物”共生共处。我们希望厂家制造的一口锅,从出生到老年,都仍然好用;一块表由奶奶传下来,戴在腕上仍然滴答不止;城市的下水道于一百多年前建造,还是那么通畅。

 由此,很多生命记忆得到活生生的传承,卓越之“物”里饱含着人的专注与深情,传达给一直使用和保存的人。对天地间的各种产品,我们不是弃之如敝履,而是当做值得爱惜的果实。人与物之间,才会告别粗鄙,达到一种美好的状态。

 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产品,如果靠地沟油与三聚氰胺就能赚大钱,工匠精神就只能是一句口号。只有当我们开始真正欣赏匠心独运的人,当看到一位拿高工资的高级技工,不是因为其收入超过名校硕士而羡慕,而是因为他对手艺的专注去尊敬,追求精益求精的“职人”,才会成为一种精神标尺。人与人之间,也才能告别粗鄙,回归到生命品性的相互砥砺与欣赏。

 就像日本与德国一样,告别粗鄙时代,要经历管理与教育的双重革新。

 二战后,日本企业界在美国质量管理之父爱德华兹·戴明的全心协助下, 迅速提高了日本制造的质量,取得经济奇迹。这种管理变革不会凭空诞生,源自人的意愿、视野与学习能力,教育显然更为根本。

 德国的教育体系里,在接受覆盖全民的基础教育之后,学生很早即向职业教育与文科中学分流。这种分流的好处有两个:其

 一是减少千军万马共挤独木桥的危害,避免了类似中国应试教育对学生兴趣乃至人格的伤害;其

 二是较早使学生依照“性之所近”者,确定自己的职业主攻方向。

 尤为重要的是,这种职业教育,不是在学校里做与社会无关的学习,而是在政府的宏观制度设计下,直接与企业就业岗位对接。将一线实践与课室里的

 研究融合在一起,琢磨产品的精度,理解市场的变化,从小铸造出德国人的工匠精神。

 反观中国,职业教育不职业,精英教育不精英的状况,广泛存在。为了争抢经费,各种中专和大专院校也追求大而全的学科设置,以提高学校行政等 级。为了分数,除了极少数可以兼顾的学生,家长不得不让孩子逐渐放弃手工与兴趣,放弃生活教育与人格磨砺,进入刷题式学习。

 这也是一种教育上的粗鄙状态。树大者根必深。只有改变这样的现状,工匠精神才能光而大之。

 精选

 2021 工匠精神事迹材料范文

 5 篇【四】

 去年北京 APEC 会议期间,古老的中国錾刻技术,给各国元首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在送给他们的国礼中,有一个是金色的果盘里放了一块柔软的丝巾, 看到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抓,结果没有一个人能抓得起来,原来这块丝巾是用纯银錾刻出来的。

 錾刻工艺师 xx 就参与了这份国礼的制作。他是北京握拉菲首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技术总监,已在工艺美术行业上奋斗了 22 年。xx 是一个能够沉下心来做细活的人。为了提高技术水平,他勤练基本功,几个枯燥的动作,他能重复练习一年。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绘画,学习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工艺美术知 识,积极探索新的工艺制作方法,大胆改进创新,创作出大量贵金属工艺摆件作品,先后制作了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优秀志愿者奖章、512 抗震英雄奖章、全国道德模范奖章、中国海军航母辽宁舰舰徽等作品模具,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工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尝试改变铸造的焙烧温度、化料温度和倒料时的浇铸速度,经过反复试验、对比和推算,攻克了纯银铸造的工艺难题, 使成品率提高了近 50 个百分点,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生产成本。

 xx 是位坚守传承,勇于创新的工美匠人,他用最朴实的劳动践行着一名普通劳动者的责任和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守。

 精选

 2021 工匠精神事迹材料范文

 5 篇【五】

 xxx,女, 2004 年进入移动公司参加工作,成为一名营业员。由于业务突出,2007 年初被公司任命为营业厅值班经理。她始终把“客户满意就是我最大的快乐”这一诺言作为追求目标,六年如一日,爱岗敬业,真诚服务,不断创新,无私奉献,成了客户心目中移动“优质服务”的代名词。她像一位光的使者,把融入微笑、温暖的优质服务带给每一位有需要的客户,为移动的事业默默工作,奉献青春。

 “三心”到家 提升满意度

 营业窗口是企业一面的明镜,更是联系客户的桥梁和纽带,要做好前台服务工作,必须建立真心真意服务用户的心态,主动、细心地了解用户的需求。

 面对清一色的“女兵”,xxx 暗暗发誓要带出一支精细又干练的优秀团队。她对班组成员提出四句要求:“环境一尘不染,服务毫厘不差,遇事有礼有节, 笑容发自内心。”在 xxx 的带领下,云梦梦泽大道营业厅的营业员早已养成每天微笑服务、三声服务、站立服务的行为规范。为了提高服务素质,使服务做到更方便、快捷、有效。xxx 在班组中开展“一天一讲评”,“一周一培训” 活动,加强了全员的服务意识,切实树立争创一流服务的思想观念。她要求大家做到“六化”,即:服务态度礼仪化、服务手段现代化、程序标准规范化、管理方法军事化、效率便捷快速化、特殊对象亲情化。为提高客户满意度,她还把客户的服务宗旨细化为“三心”服务理念:即:省心——使客户感受到首问负责制带来的方便、高效;舒心——让客户感受到最优质、最快捷的服务; 放心——把最真诚的服务送给每一位客户。并提出把小事做“细”、把常事做“新”、把难事做“巧”,要求员工们把它作为座右铭,使每位前来营业厅的客户都有宾至如归的温馨感觉,在每个月的全市客户满意度排名中一直都是名列前...

篇七:精益求精的人物事迹

感动中国刘传健先进事迹观后感范文 500 字 字

 刘传健转业回川航的第 3 年,在美国航空史上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观看感动中国刘传健先进事迹观后感 500 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感 观看感动中国刘传健先进事迹观后感 500 字< 一>

 7 月 26 日上午,中队组织参加了英雄机长刘传健先进事迹报告会。我们早早的来到了会场。不久刘机长进入了会场,他先给在场的观众鞠了一躬,我被他这样谦逊的姿态所打动。接着刘机长用朴素的语言从五个方面做了报告,详细叙述了他当日所面临紧急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他当时的心路历程。我全神贯注地听完了整场报告会,深深地被刘机长临危不乱的精神所打动。作为飞行学员,听完整场报告会我感到深受鼓舞,我们这份工作是无比光荣的,我们理应对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首先我们要努力打好理论实践基础,试想如果没有平时一次次的模拟训练,刘机长怎会如此完美的完成此次备降,飞行员的工作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累积经验。都说同一项工作重复一万次,你就会是这方面的专家。但这同样也是枯燥的,如何在重复枯燥的工作中坚持下去,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我想刘机长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作为飞行员应该怎么做。另一方面,整个航班生产任务也不是飞行员一个人能够完成的,正如刘机长所说没有空管,军方,机组的协作配合,是不可能完成此次备降的。

 航班生产是一项协作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一个团队的紧密协作才能完成,作为飞行学员我们在努力学习理论实践知识的同时,也应明白,我们需要重视团队的协作与配合。从一名飞行学员成长为一名成熟机长的过程是漫长的,这需要我们保持耐心,认真对待每一次航班任务,认真反思每一次不足。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以刘机长为榜样,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民航飞行员。

 感 观看感动中国刘传健先进事迹观后感 500 字< 二>

 27 月底,飞行部重庆直属中队组织参加了川航“英雄机长”刘传健先进事迹报告会,中队认真总结领会刘传健机长先进事迹的精神和启示,结合当前飞行部飞行作风整顿研讨活动 “三个论坛”:大中队长谈管理作风、基层书记谈队伍建设、飞行作风大家谈,进行了心得撰写。中队整理筛选一批好的文章供分享交流,从而进一步锤炼飞行作风,夯实安全基础。在这飞机已经失控的危难之际,机长刘传健凭借自己的过硬本领和丰富经验,采用全手动操作完成飞机迫降任务,安全着陆于成都双流机场。此次成功迫

 降创造了世界航空史的奇迹,我们必须感谢这位飞行英雄刘传健,正是他在关键时刻的冷静、沉着和高度的责任感挽救了机上 100 多乘客的生命。

 我有幸参加了刘传健机长先进事迹报告会,见到了英雄本人,说实话跟照片上区别不大,就是一个普通人,没有在电视上看到英雄的那种激动的感觉,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做了一件让世界都感动的英雄事迹,将全机 100 余人平安送回地面。让我意识到这样一个道理,所有的英雄都是普通人,普通人都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军旅生涯塑造坚强意志。古人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刘传健机长在成为民航飞行员之前曾经是我国空军第二飞行学院的一名教官,他早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空军第二飞行学院,成为了一名空军的飞行战士。十几年的军旅生涯,常年进行军事化锻炼使得刘传健具有钢铁般的军人气节。而在此次飞行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刘传健的军人作风恰恰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当在 9000 多米高的高空中飞机的挡风玻璃脱落意味着驾驶舱所有人将处于零下 40 摄氏度的高速行驶过程中。这样的环境条件下,人会严重缺氧,正常人不到两分钟就会晕厥甚至休克。而刘传健却在这样的情况下,身体没有出现任何异常,圆满完成各项手动的飞行操作,成功迫降安全着陆。可以说军旅生涯让刘传健得到人生最好的洗礼和磨练,坚强的意志让刘传健能够游刃有余地完成此次紧急迫降任务。

 勤学苦练做到精益求精。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刘传健机长一直以来坚持不断地训练,不断地发现问题然后不断地改进并提高。他在以前的学习中就多次对高空出现紧急故障情况下的操作进行过多次的训练。一次次的特殊训练,让刘传健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他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仍然坚持学习不断地总结,在工作上真正做到精益求精。据他的妻子讲,他每次飞行结束回到家中,都还要回想下自己在飞行过程中有哪些进步,还有哪些缺陷。在一次次地飞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他一生对飞行事业情有独钟,因此他离开部队后踏上了民航飞机,成为了一名民航机长。但他仍然不断进取,正是他的勤学苦练掌握了过人的本领,在高空飞行飞机出现故障的时候,凭着自己的经验,冷静从容应对,成就了此次世界奇迹。

 观看感动中国感 刘传健先进事迹观后感 500 字< 三>

 刘传健转业回川航的第 3 年,在美国航空史上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

 2009 年 1 月 15 日,切斯利·萨利·萨伦伯格执飞全美航空 1549 号航班,从纽约飞往北卡罗来纳州。这架空中客车 A320-214 飞机起飞爬升过程中遭加拿大黑雁撞击,导致两具引擎同时熄火,飞机完全失去动力。

 切斯利·萨伦伯格确认无法到达任何附近机场后,决定于哈德逊河河面进行迫降,最后 155 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生还,萨利机长成为最大的英雄。

 这样的剧情后来被好莱坞搬上了荧幕,汤姆·汉克斯主演,这正是 2016 年上演的《萨利机长》。

 今天的川航迫降,有人直呼刘传健是现实版“萨利机长”。

 然而,电影中的剧情也许能带给人触动,但终究只会让观众难免有置身事外之感。但,当今天险情真真切切发生时,恐惧、焦虑、绝望、悲恸,已经吞噬了川航3U8633 航班的乘客。

 没有人能够想象死亡的威胁来得如此之快。上一分钟还在闭目养神、下一分钟“轰”一声发出巨响后,氧气面罩脱落,飞机剧烈的颠簸和急速下坠。

 我们无法想象当时乘客慌乱,我们可以想象出乘务人员的竭力处置,最大限度让大家镇定。可是求生的本能让很多人被恐惧吞噬了。

 一位乘客事后回忆说:「我清楚地知道我在经历一场飞行事故,而我对此毫无办法……我像是沸水里的鱼,一点点被死亡侵袭」。

  观看感动中国刘传健先进事迹观后感 500 相关文章:

 1.感动中国刘传健人物事迹观后感范文 2 篇

 2.2019 感动中国刘传健的先进事迹观后感

 3.2019 感动中国马旭的先进事迹观后感

 4.感动中国学习刘传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2 篇

 5.2019 感动中国吕保民的先进事迹观后感

 6.感动中国吕保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2 篇

 7.感动中国杜富国人物观后感 2 篇

 8.感动中国保民先进事迹观后感范文 2 篇

 9.2019 感动中国张玉滚、刘传建事迹优秀观后感范文精选

 10.2019 感动中国马旭的先进事迹观后感

推荐访问:精益求精的人物事迹 精益求精 事迹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