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轶方文库网 > 事迹材料 >

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主要事迹(2篇)

时间:2024-10-07 10:21: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主要事迹

  

  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xx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自xx年成立以来,在乡党委的领导下,在县关工委的具体指导下,在乡政府的支持帮助下,以十八大和市委、县委有关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载体。强化对“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心理辅导,帮助生产、生活,身体健康等方面狠下功夫。按照强化领导,建设阵地,关爱孩子,发挥余热,促进发展,完善机制,构建和谐,确保稳定的工作思路,以“领导班子建设好、五老作用发挥好、制度健全执行好、积极探索创新好、活动经常效果好”为目标,认真做好关心下一代有关工作,为我乡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强化领导,充实队伍

  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把此项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完善了相关工作机制,将德高望重、有热心爱心的老同志和其他爱心人士充实到了工作队伍之中。我乡关工小组有14个,关工组织成员40余人,其中退休干部10人。完善配齐了关工小组的机构和阵地建设,特别是xx初中、xx中心小学有专门的领导主抓关心下一代工作,使我乡关心下一代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为搞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创造了优越条件。

  二、发挥余热,奉献爱心

  我乡关工委成员利用老同志、老领导的余热,为青少年做好传统教育工作,每年三四月清明节时节,组织青少年为革命烈士及烈士父母陵墓扫墓,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乡派出所警员协同司法所干警多次到各学校进行法律方面知识宣讲,学校也安排课表每月开展安全教育课。同时,我乡还组织了老年人帮扶活动,对贫困老年人、青少年给予扶持等;近几年来,我乡考取二本院校的学生有60余人,xx乡教育基金会及乡政府发放教育资助款十万余元。

  三、关爱“留守”,构建和谐

  为把关爱“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工作落到实处,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队伍,建立健全了工作制度和长效机制。采取各种形势,对“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开展工作。学校关工小组对“留守儿童”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和关爱工作,村关工小组对“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生产生活等多方面进行了关注、关心、关爱。一是建立了“三知、三多、三沟通”制度。“三知”,即学校老师要知道“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知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的地点和联系办法;知道“留守儿童”在家监管人的基本情况。“三多”,即与“留守儿童”多交心,多到家进行家访,多开展一些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三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外出父母沟通,中小学设立了爱心电话;定期与“留守儿童”监管人沟通;定期与村负责人沟通。二是对“留守老人”进行心理辅导和健康体检。各村关工小组对“留守老人”也开展了沟通、服务工作,开展了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工作。今年利用

  新型合作医疗对“留守老人”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健身活动,为留守群体提供健身阵地。多村利用村图书室为留守孩、老年人提供了学习健康知识和文体活动提供了场所。中小学关工小组开展了“迎奥运、知荣辱、树新风”篮球和乒乓球比赛,以及校园集体舞、书画展、作文比赛等,通过各种渠道为老年人和青少年进行教育、帮助,树立了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稳定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当好参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各条战线的老同志在积极帮助干部群众提高能力、脱贫致富等方面起到了参谋助手作用。一是在村道建设中有许多老同志主动捐款和为群众做义务宣传员、监督员,亲自上阵为村道建设出功出力。二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当主力军,为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三是献爱心,帮贫扶困。我乡开展了老同志为青少年献爱心的活动,关爱青少年和帮助贫困弱势群众,让全乡人民走上探寻共同富裕的道路。四是开展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反对邪教”活动,使老年人相信科学,抵制陋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乡组织老年人心理辅导培训座谈会两次。利用村关工小组阵地建立图书室使老年朋友多学习科学知识和致富技术知识,以及健康知识,使每位老年朋友有一个良好心态,安度晚年。

  乡关工委将在县关工委及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以创新的工作方法,扎实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要求,在今后工作中更加努力,使明年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xx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篇二: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主要事迹

  

  中学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事迹

  把爱送给每一位学生——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事迹xxxx中学是一所年轻而又快速发展的学校,现有41个班级,2060名学生,173名教职工。

  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原则,深入开展“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系列活动,努力将学校建设成学生的家园、成长的乐园。

  一、全员参与,环境育人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以“重养成、强管理为德育目标,全面实施德育导师制工程。

  学校每位教师与1—2名学困生和行为偏差生结对,从思想、生活、学习、心理上关爱他们。

  从细节着手,关注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共同分析进退原因,重新树立起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积极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确保学生安全。

  2、我们学校住校生多,他们远离亲人,学校努力做好服务工作,使学校成为他们的家园。

  我们除每天安排值周人员做好常规工作外,还在每幢公寓安装监控、增派寝室指导师和值班教师,服务学生的安全与生活。

  不知有多少次,我们的值班教师连夜送感冒发烧的学生上医院,感动了许多家长。

  3、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学校成为成长的乐园。

  各学科积极组建课外兴趣小组,开展读书竞赛、小制作比赛,开设手工课、现代科技讲座等活动,宣传、普及科技知识,努力实现育人生活化。

  4、针对学生周末乘车难问题,学校与县长运、三运公司签订协议,开通“学生班车,打造“放心车工程。

  值周教师做好每一辆车的点名工作,严防超载,在社会和家长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5、一切从学生、家长出发,想学生所想,把关爱送到千家万户。

  学校每学期都派老师将《学业成绩报告单》和《学生成长记录袋》送到各乡镇、各学生手中,避免了学生的来往奔波。

  经常把家长会开到乡里、村里,方便了众多的学生家长。

  连续多年,作为一种惯例,在寒假春节期间,学校领导、教师都会到学生家中,送去叮咛和关怀,送去鼓励和希望。

  二、关注“特殊群体的学习、生活据本学期初步调查,我校有父母都在外的“留守学生人,单亲家庭学生

  人。

  我们努力做好扶贫帮困工作,确保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认真做好贫困学生统计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地发放贫困生补助款、车费补贴等款项。

  多方联系,开展“帮扶结对活动,积极为贫困生寻求社会力量的经

  济援助。

  通过努力,截至目前为止,我校有100多位贫困学生与县总工会、县慈善总会、县发改局、县检察院等社会机构和xx县邮政局及宁波其他地区热心人士结对,陆续获得爱心捐款4万余元。

  十月份,我校还与xxx电视台《xxx》栏目合作,制作了三期以关注留守学生为专题的节目,社会反响强烈。

  三、拓展成长空间,创建特色教育学校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他们的特长,努力追求让每一个学生在都获得成功。

  通过抢答赛、辩论赛、小制作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校园文体艺术节、学生书画展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为学生搭建起施展才华的平台。

  我校学生在各学科竞赛中屡屡获奖,省自然科学知识竞赛中有4人进入全县前10名;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篮球赛中均获佳绩;在本学期的县兴趣特长运动会上以超出第二名47分的巨大优势位居榜首;文艺节目《xxx》作为我县唯一选送节目,参加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获得各界好评。

  种种成绩的取得,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在上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当然,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努力,用更多的爱去浇灌每一位学生,使的每个学子都能健康茁壮成长!